拯救悲情反派進行時! 第80節
書迷正在閱讀:大道紀、我命超硬,百無禁忌(猛鬼收容所)、我的新手禮包三千億、當黑粉是要挨cao的(NP娛樂圈)、恐怖、性和反殺(快穿,h)、病弱美人是國師、貌美恩公不對勁、貓貓O能有什么壞心思呢、仙門只能靠我拯救了、玉骨冰肌
第70章 謝蘭亭 卷宗這種東西就和落定的塵埃一樣, 一旦成了定局,就再也不會有人試圖重啟去改變什么。 梅奉臣領著楚熹年上了樓,木質的樓梯年久失修, 發出吱呀的響動,早已不堪重負。他用袖子揮去空氣中的塵埃,似有所嘆:“此處已經許久未有人來了,都是些作古的文卷?!?/br> 他語罷,在一排排分門別類擺放的書架間穿梭尋找, 最后指著其中一處角落道:“京城歷年來查不出因由的人命案子皆在此處了,你想看便看吧, 左右也無人管這些。老夫與你行個方便,日后查案若遇到什么難處, 你可不許推辭啊?!?/br> 后面一句帶著些說笑的意味。 楚熹年施禮道謝:“必不敢辭。不如這樣,大人在底下驗尸,晚輩便在上面看宗卷, 若遇到什么疑難未解之處, 只管問來便是?!?/br> 梅奉臣笑著連連點頭,一向嚴肅古板的面容竟也和緩了幾分:“也好, 老夫正有此意?!?/br> 就這樣,他們一人在樓下驗尸,一人在樓上查找宗卷。 謝家當年犯的乃是謀反之罪,卷宗必然不會與那些懸案放在一起。楚熹年目光掃過一排排書架, 最后定格在其中一排紅封卷宗上, 里面有一卷牛皮紙包, 書脊上寫著一個褪了墨色的“謝”字。 楚熹年心頭靜了一瞬。他慢慢抽出那卷塵封已久的文卷, 莫名覺得沉甸甸的。半明半暗的光影中, 塵埃也跟著飛揚。 他吹掉上面的積灰, 抽出里面散落的紙張,發現上面寫著謝氏一族當年的處決結果,寥寥幾筆,言簡意賅。 【反臣謝壁,自西北回京復命,日夕蠢蠢,暗藏狼子野心,后領軍入宮,意圖謀反,被擒殺于無極殿前……】 【帝有命,謝氏嫡系盡誅。然其發妻王氏、獨子謝蘭亭,攜數百家將出京逃至郊野,誓不認罪,就地處斬……】 【旁系子弟,凡男滿十八者發配漠北,女滿十八者降為奴籍,三代不赦……】 只看卷宗,并沒有什么漏洞,但楚熹年皺了皺眉,總感覺有哪里不對勁。他盯著那幾行字看了許久,最后終于發現有兩個字莫名熟悉。 其發妻王氏……獨子謝蘭亭…… 蘭亭……? 蘭亭……? 楚熹年瞳孔微縮,下意識捂住了自己頸間的玉佩,好似突然反應過來什么?!疤m亭”二字不就是謝鏡淵贈給自己的玉佩上刻的字么? 難道,謝鏡淵的真實身份其實是…… 這個念頭陡然在楚熹年腦海中冒出時,讓他覺得有些荒謬。但細想下來,倘若為真,那么一切不合理的事就都有了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 為什么謝鏡淵要造反?為什么謝鏡淵那么恨皇帝?為什么謝鏡淵容貌盡毀?為什么謝鏡淵明明是一介旁系子弟,卻對早年密事知之甚詳?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他的身份—— 他根本不是謝鏡淵,而是謝氏嫡子謝蘭亭。 謝壁將軍當年鎮守西北,數年不曾歸京。謝蘭亭亦在西北出生,故而少有人見之。唯太子拜于謝壁將軍麾下習武,曾經見過幾面。 后西北叛亂將平,謝壁將軍帶領家眷回京述職。未及一日,不知為何忽然帶兵自泰安門沖入宮中,以謀反罪被擒殺殿前。 謝夫人聽聞消息,帶獨子與數百家將出逃,卻還是被禁軍追上,斬殺郊野。 謝氏滿門當年如日中天,鐘鳴鼎食難述其興盛。一夕之間轟然倒塌,僅十八歲以下的旁支子弟堪堪幸免于難。 謝夫人當年不知想了何等辦法,才艱難留下獨子性命,讓他以“旁系子弟謝鏡淵”的身份存活于世。 一時間想通了所有關竅,楚熹年卻久久難以回神。他低頭盯著手中那張薄薄的紙,似要努力看透謝家當年興亡衰落的真相,以及…… 以及謝鏡淵當年又經受過什么…… 直到梅奉臣的聲音從樓下遙遙傳來,這才將他驚醒:“楚公子,這驗尸之術實在玄而又玄,敢問為何生前溺斃之人口鼻會有白沫涌出,老夫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br> 楚熹年慢半拍將宗卷收好,放回了原位,平復好心緒,盡量用通俗的話給他解釋:“生前溺斃之人必然掙扎嗆水,水流入氣管咽喉,自然也就形成了白沫?!?/br> “而死人若被投入湖中,是不會掙扎也不會呼吸的,故而口鼻少有白沫?!?/br> 梅奉臣點點頭:“原來如此,若不是楚公子解惑,老夫只怕要被他們給蒙騙了過去?!?/br> 楚熹年從樓上緩緩步下,視線落在那具被浸泡得發脹發白的女尸身上,不期然想起了謝家的株連案,若有所思問道:“梅大人,我觀架上宗卷千千,亦是人命千千,其中冤案多否?命案多否?” 梅奉臣看了他一眼:“有多少冤案,便有多少人命。這一方閣樓裝不下,明鏡司也裝不下,整個大燕也未必裝得下?!?/br> 楚熹年沒想到梅奉臣會如此回答:“我以為大人會覺得燕朝天朗水清,從無冤案?!?/br> “天朗水清?” 梅奉臣聞言忽然輕笑了一下,連連搖頭:“水至清則無魚,這世間又哪里有干凈地方。老夫雖自稱洗刷世間冤屈,可你方才看的那些宗卷老夫尚且無能為力,又何談其他?!?/br> 楚熹年總覺得他意有所指,可一時又不太確定。直到梅奉臣脫下身上驗尸的粗布外褂,自言自語嘆道:“君是君,臣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自古以來都是如此。老夫若不是得了陛下特許,你以為明鏡司可以肆無忌憚的捉拿權貴么,當然不可能?!?/br> 他們的權力來源于皇帝,靠山也是皇帝。若當有一日權力被收回,梅奉臣不過是個再普通不過的老者。 楚熹年不愿去深究梅奉臣話中的含意,那樣會讓他覺得自己偷看卷宗的事被發現了??伤_定梅奉臣不曾發現自己的動作。 他笑了笑,只能裝作什么都不知:“大人是少有的直臣,眼睛里揉不得沙子?!?/br> “你錯了,老夫不是,”梅奉臣負手而立,語重心長道,“老夫眼里是揉不得沙子,也想當一名直臣,可這么多年眼里揉的沙子實在太多了,想法終究只是想法。這世間還有許多冤案未能昭雪,老夫心知肚明,卻無力翻起,只能交給后輩去做了?!?/br> “大人還年輕,精神矍鑠,何必生此悲言?!?/br> 楚熹年從袖中慢慢拿出了一摞紙,上面記載了一些后世的驗尸手法。他輕輕擱在旁邊的矮桌上,引得燭火晃了兩下:“今日叨擾大人許久,晚輩心中實在過意不去,此物便贈與大人,希望莫棄?!?/br> 梅奉臣聞言一怔,拿起紙張翻閱幾頁,還未來得及出聲詢問,一抬眼卻見楚熹年已經轉身離去了。 彼時謝鏡淵正在府中查看太子從宮內遞來的消息。晉王歸京前,燕帝本有意將謝鏡淵手中的兵權移交給他??勺运贩椒藖y平定,晉王在軍中聲名日盛,燕帝那邊卻又忽然靜悄悄地沒了動靜。 很明顯,燕帝已經對晉王生了忌憚之心,這對太子和謝鏡淵來說無疑是件好事。 謝鏡淵慢慢整理好密信,丟到爐子里燒了。心想今日晉王與梅貴妃微服去天峰山禮佛,也不知楚熹年糊弄的那個神棍玄業平到底有沒有用,畢竟晉王也不是傻子,豈能那么容易就被蒙騙過去。 但楚熹年辦事又從無紕漏,謝鏡淵不信也得信。 用完午膳,謝鏡淵便倒在楚熹年平日看書的榻上,隨手抽了幾本他??吹臅?。這才發現楚熹年看書極是認真,每行每頁都有批注,而且言之有物,也不知是怎么被外間傳成草包的。 謝鏡淵翻了一頁書,正看著,眼前忽然灑落一片陰影,耳畔響起楚熹年熟悉的聲音:“今日怎么有空看書?” 謝鏡淵早就發現他了,聞言將書丟在一旁:“怎么,終于舍得回來了?” 楚熹年將書撿回來,平平整整的放在書架上,然后俯身親了親謝鏡淵,撐在他身體兩側低聲道:“嗯,與梅大人閑談幾句便回來了?!?/br> 謝鏡淵被他親得有些癢,微微偏過頭:“你確定沒驗尸?” 楚熹年笑了笑,攤開一只手給他看:“自然沒有,不然如何抱將軍?!?/br> 謝鏡淵心想楚熹年瞧著一本正經,平日里下流話也沒少說,偏偏自己還頗為受用。他勾住楚熹年的脖頸,然后緩緩收緊,將自己右臉最隱秘不可觸碰的傷緊貼著對方,然后懶懶蹭了蹭:“楚熹年……” 像猛獸斂了鋒利的爪子,安靜而又馴服。 這個動作讓楚熹年的心忽然軟了下來。他輕輕啄吻著謝鏡淵的臉,然后吻住了對方有些冰涼的唇,撬開牙關,探入舌尖,開始侵占這片熟悉的領地。 謝鏡淵順著楚熹年的力道躺了下來。他纏緊對方的身軀,有一下沒一下的回吻著,與剛剛認識的時候截然不同。 猶記楚熹年初進府時,梅貴妃派了嬤嬤來盯著他們行房,謝鏡淵只覺滿心折辱,神情陰鷙。但如今心境不同,感覺自然也不同些。 他甚至希望楚熹年與自己更親密些、再親密些…… 不知楚熹年是否聽到了謝鏡淵內心的想法,忽然一把將他從榻上打橫抱起,走進了內室。 謝鏡淵看了眼窗外明亮的天色,抵著楚熹年的肩膀,勾唇問道:“青天白日的,你想做什么?” 楚熹年俯身將他放到床上,居高臨下的睨著謝鏡淵。除開略有些紅腫的下唇,仍是那副仙人謫凡的模樣。呼吸縈繞間,衣襟清冷的氣息也逐漸曖昧起來:“將軍以為我想做什么?” 謝鏡淵躺在他身下,心跳狂亂。正欲說些什么,卻見楚熹年修長的指尖忽然輕輕一挑,解開了自己的衣帶。 “楚熹年——” 謝鏡淵聲音莫名有些發緊,心想楚熹年無緣無故的發什么瘋。要做這種事也該是晚上,大白天的就在房里鼓弄,等會兒若是有下人來稟報什么,豈不是都聽了去。 “將軍放心,”楚熹年好似知道他在想什么,輕柔的吻一一落在眉眼間,“我只是想看看你……” 想毫無阻隔的抱著對方,哪怕什么都不做。 謝鏡淵嘁了一聲:“我有什么好看的?!?/br> 楚熹年低笑,將他衣衫除盡,一同滾入床榻間:“將軍自然處處都是好看的?!?/br> 衣衫落地的瞬間,他們貼得密不透風。謝鏡淵不知道為什么,破天荒有些不好意思。他貼著楚熹年的胸膛,眼見自己的那枚玉佩落在眼前,習慣性伸手摸了摸。 楚熹年察覺到他的動作,垂眸看了眼:“我今日去明鏡司了……” 謝鏡淵嗯了一聲:“我知道?!?/br> 楚熹年又道:“我翻看了當年的宗卷,有關謝家的?!?/br> 謝鏡淵聞言身形頓時一僵,許久都沒動。片刻后才抬眼看向楚熹年,想說些什么,又不知道該說什么,指尖無意識攥緊。 楚熹年將他攬得更緊,那塊玉便藏在他們中間,沾染體溫,幾欲與皮rou融為一體,聲音低沉:“將軍會不會怪我?” 謝鏡淵靜默一瞬,而后無謂的笑了笑:“怪你做什么,你自己查到也好,省得我費口舌了?!?/br> 他不惱也不怒,神色平靜得仿佛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 楚熹年:“可我還有一事不明?!?/br> “問吧,”謝鏡淵垂眸盯著他頸間的玉佩,“你想知道什么,我都告訴你……” 不知道為什么,楚熹年總覺得謝鏡淵身上涌動著深沉的絕望,靜默許久,才終于吐出一句話:“……謝家當年真的謀反了么?” 謝鏡淵聞言忽然沒忍住笑出了聲,止也止不住的那種,好似聽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話。他低著頭,看不清神情,過了許久才止住笑意,上氣不接下氣道:“你可知我謝家當年在軍中何等如日中天,調兵遣將連虎符都不用,百萬燕軍盡在麾下。若是真的想造反,你以為京城內的十萬禁軍能擋得住么?這天下早就易主了?!?/br> 他攥緊楚熹年的肩膀,低頭掩去了自己通紅的眼眶:“我只恨父親太傻。他只知如何排兵布陣,卻不懂朝堂陰云詭譎,不知帝心難測,被一封救駕的信騙去宮中,就再也沒回來過?!?/br> 謝壁將軍鎮守西北數年,愛兵如子,軍中威望無人可及。彼時秦道炎身為右衛將軍,與他同為武將,心中生妒,屢屢私下向燕帝進言,稱其有謀反之心。 恰逢西北叛亂已平,燕帝召謝壁回京。然而未來得及進宮覲見,便忽然收到皇后密信,稱禁軍統領周溫臣意圖謀反,軟禁燕帝,請他速速帶兵進宮救駕。 謝壁將軍早年因性子耿直,在朝堂多受排擠,幸而皇后賢德,數次出言相助。他收到皇后密信,想也不想的立刻調兵遣將,準備與秦道炎一起進宮救駕。 然而誰也不知道這只是皇帝與秦道炎演的一出戲,包括皇后都被蒙在了鼓里。 謝壁被秦道炎哄騙著從泰安門進宮,殊不知那里早已布下埋伏。禁軍埋伏在墻頭,萬箭齊發,直接將謝壁斬殺殿前,以謀反之罪論處。 謝鏡淵提起當年舊事,字句都是從牙縫中擠出來的:“燕帝素來多疑,他不僅懷疑謝家意圖謀反,還懷疑我父親與皇后有私情……” “我父親死后,他便親手勒死了皇后,稱其暴病而亡,并下旨株連謝氏滿門?!?/br> “太子在殿外親眼目睹這一切,立刻快馬出宮傳信與我母親,讓我們速速離京逃命。然而剛剛逃至京郊,便被禁軍追上了……” 謝鏡淵說至此處,頓了頓,喉嚨里像堵著什么東西,一個字都難以吐出。過了許久才道:“那帶兵追捕的將領曾受我父親恩惠,說可以留我一命,我母親便親手劃爛了我的臉,讓我冒充謝氏旁系子弟,永遠不要露真容于人前?!?/br> 他語罷,摸了摸自己右臉凹凸不平的傷痕,紅著眼對楚熹年笑道:“這些傷都是她用簪子親手劃的,她一邊劃,一邊哭,讓我離京城遠遠的,再也不要回來,不要當官,不要入朝……” “我不敢躲,也不敢推開她,只記得臉上疼的像剜rou一樣,到最后什么感覺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