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書迷正在閱讀:我的后院農場[系統]、意外標記死對頭以后、不說謊的妻子、狼相公、丞相你有點撩、開局從大佬的棺材里爬出、作走真白月光后的追夫之旅、怪談之王不想被召喚、直男皇后又被偷親了、創世神馬甲魔改世界
謝潛頓時腰也不疼了,氣也不嘆了,覺也不睡了,一把揪過賀飛云,在那俊臉上啵唧一口,道聲“多謝”,跳起來就跑。 賀飛云目送他身影跑出帳外,泯入夜色看不見了,才笑著搖了搖頭,低頭一看,那橫平豎直的批語旁邊,落上了幾星墨點,而紙張的邊角處,更劃了一條彎彎曲曲的折線。 確實莽撞,但也因此而可愛,偶爾犯些小小失誤,無傷大雅,大將軍心胸寬廣,除了當沒發生過之外,還能怎么辦呢? 于是,種植蔬菜的重大難題,便在這月黑風高的夜晚被成功攻克了。謝潛收獲種植小組的一頓粉拳(畢竟半夜闖門)和唾罵之后,就這么被一張薄薄的糊窗明紙而輕松解決了。當然,紙張的透光圖并不足以令謝潛滿意,但再加上低廉到幾乎相當于不要錢的價格這一條,謝潛便滿意到不能更滿意了。 這糊窗的明紙并非寫字用的宣紙,而是黍郡本地盛產的一種“毛竹紙”。在郡城旁的山中,便有取之不盡的毛竹,截取中段,每段砍成五尺五寸余之后,放入生石灰中浸泡、漚養,直至軟化成竹纖維。再將這竹纖維為原料,經過幾十道工序的處理,晾曬成微微泛姜黃、非常結實的紙張。 雖然從頭造一張紙需要足足耗時九個多月,不過謝潛用不著現造,造紙坊還有許多往年沒有賣完的陳紙,作坊主和造紙工匠正好都在西營里住著,一聽謝潛需要籌措大頁窗紙,便干脆將這些庫存全獻了出來。這些紙雖然比新造的竹紙更黃一些,也因儲藏不當,有些生了霉點,即便拿出來售賣,也賣不上什么好價格。但拿來做溫室棚子的窗戶,足夠擋住風霜,更不要花錢,便沒人會在意這些小小瑕疵了。 第83章 渡年關 兩相歡喜,一拍即合,話雖如此,謝潛還是將造紙坊主和幾名工匠暗暗記下,待來年春天,郡中狀況有所起色之后,他必定會找到機會,回報這些所有出過力的人。 有了造紙坊的無償支持,第二版的棚子很快就改裝好了,東西兩面是拆卸的紙窗,南北則用木板和泥巴筑墻。這樣的構造,雖然棚下的光線依舊不算十分明亮,可比起之前完全見不到光,卻要好上太多了。 地底有地龍加溫,每日又將寒風隔離在外,沐浴著隔了窗紙的陽光,終于,所有的秧苗都不負眾望地成活了,望著這一小片冬日難得一見的翠綠,西營的所有人都不由燃起了新的希望。 就在宋氏的種糧小組將喜訊傳播出來的同一時間,茍愈終于穿山越嶺,帶著由西營兵士、勒墨人混合而成的運糧隊,帶著十輛改裝過的馬車,抵達了晉陽城。 要說后悔,確實悔斷了腸子。當年在長安城里,他茍愈也是萬人空巷,炙手可熱的大才子,如今一朝跟錯了主子,先埋首于賬務的汪洋大海中徜徉了月余,忙得蓬頭垢面,頭發都枯黃了。好不容易告一段落,還來不及養養可憐的頭發,又被謝潛一句話,打發到路迢迢的地方來運糧。揣著一摞能看不能用的庫銀也就罷了,還要肩負著二道販子、高賣低收的重擔,茍愈這一路把謝潛罵了千百遍,可若讓他把這一趟任務轉交給別人,他又既不放心也不情愿。想想黍郡那一群盼望的郡民,又想想謝潛每月開給他的豐厚餉銀,茍軍師恨恨地又罵了一遍,按照計劃,敲響了車馬行趙大戶的宅門。 前文曾提到,晉陽城謝潛裝成過路客商,倒手改裝車小賺了一筆,也與這城里的兩位地頭蛇商戶混了個臉熟。一位是運營來??蜅?、來福茶樓的掌柜萬來福,另一個便是這把持了晉陽城大部分車馬生意的趙大戶。 茍愈這次揣著謝潛親筆寫的拜帖和名帖,第一站來找的便是這位趙大戶。他如何斡旋料理趙大戶暫且不提,轉回頭來接著說種菜的謝潛。他的“室內種植”取得了顯著的成果,雖然這一棚子的蔬菜都還沒吃進嘴里,雖然許多小苗日照不夠,導致長得不夠壯實,可邁出了出苗的一小步,就是走向收獲的一大步。無論前方有多少苦難(特指挨罵),謝潛也充耳不聞,抬抬腳直接踩過去了。 這天,他頂著作坊領頭人葉師傅的罵街,強行抽調出來兩名師傅——需要修建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郡城忙、郡守府也要忙,人手根本分配不過來。就是加上勒墨人里甄選出來的三十多個學徒,也還是忙的連口水都顧不上喝??傊?,他強搶出來兩個,在菜棚的附近,馬不停蹄地接連搭建了四五個棚子。 工匠師傅們罵,以宋氏為首的種植小組也在另一邊大罵。 為何連種植小組也罵? 因為頭一批的菜還沒有收成,也因為規模太大,人手不夠,根本忙不過來。 可惜,不論怎么罵,謝潛手一攤,把當魔星的混不吝勁兒拿出來:不行,必須干,干不了也得干!第一輪收不收不重要,其他棚子也必須全都種滿了!人手不夠,他隨手抓來不當值的西營兵,再不夠,干脆擼起袖子,親自下地一起種。 拼著這不要臉的勁頭,宋氏種植小組只好邊罵邊跟著加班加點,甚至把家里稍微清閑點的閑人也都拉出來一起幫忙。終于,在新的蔬菜棚子建好的第三天,把所有的瓦盆、瓦盒全部種滿了。 自此,種植小組的成員就過上了起早貪黑,飯顧不上吃、覺也顧不上睡的苦難日子。尋常種菜,無非澆水、施肥、捉蟲,絕不至于勞累??膳锢锓N菜誰都沒有經驗,謝潛還要不厭其煩的給大伙增加負擔,比如窗下的菜日照多幾分、溫度低幾分,每日出葉如何、長了多少,中央的菜比照這些參數又如何;同樣的光照下,從棚中央到周邊的生長狀況如何;同樣的溫度下,光照不同的又如何。林林總總,再加上澆水量和施肥次數,統統都要記錄,實在把每個人都折磨得苦不堪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