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婚 第118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西幻世界里當領主、我帶著十億物資穿回六零年代、貴妃母子民國文生存手札、致我最討厭的你、沒有離婚這一說、裝乖后小少爺他爆紅了、奇特的雄蟲崽崽、失蹤一個月(骨科)、楊挽月 (1v1) h、燼夏(父女)
幾年過去了,她倒是還同從前沒什么太大變化,若說有變化,卻是更加出落地大家氣度了。 “那是誰呀?”李蓉娘順著她三姐的目光看了過去,看到了一個穿著柳黃色華服的女子,“她也是姑娘家的打扮,但看起來比我年長不少?!?/br> 李蓮姑點了點頭,“確實,她與我年歲相仿,是程家大小姐,程云獻?!?/br> 李蓉娘一愣。 她在閨中的時候,便聽過程大小姐的名頭了,說當年也是京中拔尖的貴女。 最開始的時候,程家有意讓程云獻入東宮為繼太子妃,可惜太子殿下在元配去世之后,一時并無另娶的打算。 再后來,程家便想要同譚家聯姻,但譚家宗子照著舊日婚約迎娶了項氏女,而程云獻母親病逝,在家閉門守孝三年,才剛剛出了孝期。 她自然年歲比尋常待字閨中的姑娘,稍長了一些。 “她不會也來相看吧?”李蓉娘緊張了起來。 李蓮姑并未否認此話,只是輕哼了一聲。 “她蹉跎了三年,倒是正遇上時候了......” 她說著,又看了自己七妹一眼。 “你也不必被她嚇到,程云獻出身雖高,但林大夫人和譚家大爺看中你,也不是不可能,畢竟我們槐川李氏也是四大家族之一,又不比他們衡北程氏差,況且還有族里的老夫人們替你說話,你屆時見了譚家大爺只需要......” 李蓮姑附在meimei耳邊說了些話。 姐妹兩人的言語,俱都隱在了花叢之間,并沒有人能聽到。 而與女眷隔著一條河的高地,是男子們談天說地的地方。 譚廷亦先同林大老爺以及林家一眾男子一道,迎了一陣子賓客,眼下賓客都到了,眾人才得以歇下來。 林大老爺叫了譚廷去書房里淺坐了一下,喝杯茶稍作休歇。 他仔細瞧了瞧譚廷,“看來你身上的傷,恢復的很快?” 譚廷點頭說是,“沒傷到要處,算是幸事了?!?/br> 林序捋了捋胡須。 他須長而黑亮,端地是一把美髯,這般姿態淺捋著胡須,更顯儒雅風韻。 他道,“你姑母聽聞你失蹤受傷,心急得兩日都沒歇好,不過你沒事就好,可見平日里讀書之余,也沒少練筋骨?!?/br> 譚廷說是,“孔子尚善劍保身,何況如今的讀書人?!?/br> “正是,我年輕的時候亦時常練功,只是上了年紀,折騰不動了。你這般是對的?!?/br> 林許說著,跟譚廷點了點頭,看了他一眼,著意提醒了他一句。 “以后更得小心才是,總有人藏在暗處?!?/br> 譚廷應下了這話,見他欲起身換衣了,便告辭離了書房。 從后門離開書房院落,出去便是一片竹林,可巧李程許、李程允兄弟就在林間說話。 李程許是槐寧李氏的宗子,與譚廷一樣,年紀輕輕就坐了宗子之位,不過他身子不似譚廷康健,之前行路時意外墜入西南山澗受過重傷,若不是被彼時還未娶回家的苗氏所救,早已沒了命。 也正因此,李程許回了宗家便力排眾議,將籍籍無名的小世族出身的苗氏娶回了家。 這會他坐在竹椅上,腿上蓋了毯子曬著太陽,見譚廷來了要起身,譚廷連忙跟他擺手,讓他不必客氣。 “好生歇著要緊?!?/br> 李程允見了譚廷行走如常,也道了一句,“元直這傷好的挺快?!?/br> 譚廷說是,略微動了動手臂,已沒了什么明顯的痛感。 今日不少人都驚訝于他傷好的快,此刻李程允也說了,他便道了一句。 “拙荊每日給我換兩次藥,她心細手下又靈巧,傷自然好的快?!?/br> 譚廷說著沒覺得什么,倒是想起妻子來,不由地往女眷的方向看了幾眼。 可惜隔著院墻樹叢,什么也看不見。 但李程許和李程允兄弟見他這般,卻笑著對了個眼神。 李程允不由問了一句。 “元直莫不是想念妻子了?” 譚廷聽了,收回了目光。 他清了一下嗓子,看了李程允一眼,倒也坦蕩。 “拙荊沒怎么來過這般京中大宴請,我怕她迷路?!?/br> “迷路?”李程允直接笑了起來,“項氏夫人又不似我嫂子最初那般,從沒來過京里參加過宴請,怎么會迷路?” 苗氏來自西南山中小世族,嫁進李家之前,從沒來過京里。 第一次去某家的宴請,便在那些人為堆砌的假山樹叢溪流之間迷了路,在人家后花園里兜了五圈,最后還是李程許親自去,把她從草叢里找了出來。 出來時她還驚奇道。 “這家的花園怎么這么大,我真是好一番走!” 苗氏初來乍到鬧的笑話,滿京城都知道。 這會李程允說了,他大哥李程許無奈地笑著搖頭。 比起苗氏從沒進過京,項宜到底算是官宦人家出身,怎么可能在園子里迷路呢。 譚廷并沒有接老友的話,只是覺得他話太多,瞥了他一眼。 李程允沒有會意,反而笑著又問了一句。 “元直這么看重家中妻子,緣何之前三年,沒帶來京中呢?” 李程允說了這話,便見譚元直轉過頭,十分不悅地皺眉看了過來,終于回應了他的話。 但卻冷聲道了一句。 “往事休要再提?!?/br> 李程允險些笑出聲來,坐在竹椅上的李程許亦彎了一下嘴角。 恰在此時,有丫鬟過來尋譚廷,道是大夫人那邊有請。 譚廷正好也不想同日漸絮叨的老友多言,與那兄弟二人行禮,去了林大夫人會客的花廳。 去路還算順暢,譚廷不時便到了林大夫人的花廳。 林大夫人請他過來,說是有位譚家的老姑奶奶這兩日正好隨兒孫做官到了京城。 譚廷雖是宗子,但到底是小輩,這位姑奶奶又是高壽年紀,他前來拜見也是常事。 只不過見過了老姑奶奶,林大夫人卻將他留在廳里說話。 廳里坐了不少各家夫人、老夫人,譚廷是小輩,也不便說什么,只是看了一圈,沒看到自己的妻子。 但此處都是上了年紀的夫人,妻子年輕或許在旁處。 他并沒多想,倒是那些夫人不知怎么對他頗為感興趣,你一眼我一語地問了他些話,才讓他走了。 譚廷自不會多留,不過出了花廳,就讓正吉去打聽了一下。 “問問夫人現在何處?” 然而正吉打聽了一圈回來,跟譚廷搖了搖頭。 “大爺,有人是看到夫人離了大夫人處往花園里去了,但現今在何處,一時沒人知道?!?/br> 林府的花園很大,又移步易景,景致復雜多變,一時間打聽不出來也是有的。 不過譚廷想到了苗氏在別人家花園里迷路兜圈子的事情,就讓正吉打點了幾個林府的小丫鬟,讓她們留意到項宜在何處,就來告訴他。 然而他要往回走,回到離開女眷聚集處的時候,有林大夫人身邊的丫鬟過來,擋了他的去路。 “大爺勿怪,方才大爺來的路,這會正被戲班子占了,大夫人的意思,讓大爺從另外的路回去?!?/br> 譚廷并不怎么聽戲,對戲班子里的人也無甚興趣,便點了頭讓那丫鬟引了路。 這路初初還是條正路,可走著走著,就到了一些僻靜的路上。 譚廷并不介意,一來能避開花園里的女眷,而來他的妻不是喜鬧的性子,說不定就在某僻靜處。 但譚廷并沒有遇到他的妻子,反而一路上,撞上了許多各家的姑娘。 他先是在一處花壇旁,遇到了兩位在花中對坐撫琴的女子,接著又在古樹下碰上三個吟詩作賦的,再往后又在水畔見到一位作畫的...... 譚廷與這些姑娘都不認識,但這些人都上前同他行禮,報出家族名號,說起家中父兄,譚廷便也就知道了,不得不客氣回兩句才能離開。 這一條路沒走完,遇上不少世家女子,反倒是自己家中的妻子,連影子都沒有見到。 譚廷嘴角壓成了一條向下的線,眼見著前面路上又有女眷經過,便直接負手停在小路上沒向前去。 他停留的地勢稍有些高,下意識便向四下看了幾眼。 但來回看去,園中女眷花花綠綠穿著各色衣裳,倒是衣著素淡的項宜不知在何處。 正吉也問了附近的小丫鬟幾句,竟然沒人曉得。 宜珍能去何處? 難道真的似苗氏那般迷了路嗎? 譚廷眉頭皺了起來。 ...... 林府另一處。 陰涼潮濕的書的味道甚是濃重,約莫是為了防止起火,還在這處特特放了幾個盛滿了水的水缸。 門一開,濃重的濕氣撲面而來。 小丫鬟開了門就走了,書閣里只剩下項宜和春筍。 春筍打開窗子通了通,還是覺得潮氣太大了。 “夫人若留在此處抄寫戲文,不如去這書閣的三樓,興許還通透些?!?/br> 項宜點了點頭,沒說什么話,拿著林大夫人借口給她抄寫的戲文冊子,安靜地登到了三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