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書迷正在閱讀:開局一只鯤、癡情鮫人全靠演技、師父,我只是一只小老虎啊[穿書]、小狐妖不想揣崽、乾坤日夜浮、簪花、精靈皇,職業花瓶、咸魚攻擺爛后被小肥啾rua了、死遁后仙門跪求我復活、異種生物之王[末世]
“宗主在宗門比試前出關,我們四人先把真人雕像重新封印吧?!鄙n羽長老提議道。 “沒想到邪修竟然會潛入宗門,還將封印破壞?!毙F長老想了想,“但他們應該沒有得到那樣東西,否則就不會告知那位外門弟子了?!?/br> “連我們也無法激活那樣東西,他們又怎么能辦到?!钡は奸L老頗為自信地說道,“我的陣法沒有那么容易破解,但有一點很奇怪,邪修潛入,為何那樣東西沒有反應?” 四位長老沉默一瞬,丹霞長老向星羅長老問道:“那位被邪修告知在找東西的外門弟子叫晏之舟?你還是把他放在身邊,仔細觀察一下為好?!?/br> 于是第二日,許久不曾見過的秋菀親自來到晏之舟所住的院落,接他去星羅峰修習。 作者有話要說: 第30章 青蓮神器 曲明鑒靈 晏之舟昨晚收到蒼羽峰的消息, 讓他從明日起不用去了,不能去蒼羽峰煉丹就意味著他想依靠靈息丹精純靈根的計劃被擱淺了,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但想了一晚也沒想出結果,沒想到今日一大早,他的三師姐秋菀就找上了門。 “晏師弟, 從今日起, 你便跟著我去星羅峰,別去蒼羽峰了?!?/br> 聽著秋菀命令式的口吻,晏之舟沒有說話,只順從的應下, 不免疑惑。 昨日星羅長老才當著眾人的面明確表示不打算接收自己,今日怎么親自讓秋菀上門? 有古怪。 秋菀看著晏之舟畏手畏腳的模樣,不免有些心煩。 她爹一大早就要去山里重新封印被邪修毀壞的真人石像,臨走前把監督晏之舟的任務交給了她, 她也不知道晏之舟身上能有什么特別之處,左看右看都是晏陵跟班。 不過她以前倒是沒發現,今日仔細看,竟然還長得挺俊俏, 唇紅齒白的少年郎可比晏陵俊俏多了, 就是低眉順眼的姿態實在一言難盡。 晏之舟不知道秋菀已經將他品頭論足了一番, 只知道秋菀的視線在他身上落了許久才離開, 片刻后兩人停在了一處僻靜房間的門前。 “晏師弟,我上完早課后要在這里看書,你先進去藏書閣把書目整理好, 如果我回來看見還是亂七八糟, 我可要罰你的?!鼻镙夷贸鰩熃愕耐x警告道。 秋菀今年不過碧玉年華, 比許多師兄弟姐妹歲數都小,但她是星羅長老的晚來女,又是火系天靈根,從出生起就內定為首席弟子,按照拜師的先后順序,成了僅小于云路和林虔的三師姐,旁人都讓著她,以至于她被寵得有些大小姐脾氣。 “請師姐放心,師弟一定不偷懶?!?/br> 離去前,聽晏之舟誠惶誠恐的回道,秋菀十分滿意自己的安排,聽晏陵說晏之舟不識字,就算讓他待在藏書閣也什么都看不懂,這里清凈無人又接觸不到核心機密,著實讓她省心。 等秋菀的身影徹底消失,晏之舟抬起頭,看了一眼門上的牌匾,走了進去。 他前世沒有讀書識字的機會,還是在混元宗時為了修習功法惡補了一些,重生后他想多了解一些旁的事物,便一邊整理書籍一邊翻閱起來。 這些散亂的書大多是煉器的內容,想必是秋菀翻閱后隨手丟在一邊,煉器是星羅峰的主修課程,也是火靈根極具先天優勢的修煉方法,以煉制法寶,灌注自身靈力進行攻擊。 赤焰門便是以器修聞名,晏之舟是雜靈根,不具備煉器的資質,他也對煉器一竅不通,將這些書歸置好后,就從書架上翻找煉器的入門書籍。 可惜煉器像煉丹一樣,需要煉器爐,他即便掌握了器修的修煉方法,不能煉制自己的法寶也是無用。 他將書籍放好,又翻看了書架上其他的書,最后在落灰的角落里翻到一本沒有封面的手抄本,墨跡有些年頭,上面寫寫畫畫著一個鼎爐。 這個鼎爐的樣式與普通鼎爐有很大區別,整個呈現蓮花形狀,晏之舟不由自主地開始翻看,此鼎名為青蓮鼎,是上古神器,得青蓮鼎者,能煉化萬物,返本歸元,還能吸收本愿之力,實現擁有者的心中所求。 更多的內容手抄本里也沒有記錄下來,他翻閱完合上本子,卻在背面看到一行小楷所寫的批注:已用五行陣封印。 青蓮鼎?封??? 晏之舟正不解,便聽藏書閣外想起了秋菀的聲音,不知不覺他已經看了這么久的書。 “大師兄,你今日怎么有時間來星羅峰陪我看書???”秋菀拉住云路的衣袖開心道。 秋菀從小就喜歡粘著云路,即使云路平時待人冷漠,她也不怕,誰叫她沒有親哥哥,而云路又長得俊朗如皎月,看著就心生歡喜。 隨著年紀漸長,云路被秋菀擾的有些煩了,干脆深居簡出一心修煉,要說云路之所以能成為蓮華宗最有出息的弟子,她也算功不可沒。 云路冷著臉拂開秋菀的手,嚴肅道:“三師妹,你已經是定了親的人,再這樣的話,被陳家大公子知道,可要破壞宗門、我們云家和慶原陳氏的友好關系?!?/br> “大師兄是我的兄長,陳家大公子怎么能和大師兄比呢?” 看著秋菀一雙杏眼滿含嬌俏笑意,云路頭疼,雖然不喜歡她的大小姐脾氣,可也知道她天真直率沒惡意。 她在及笄那年與三世家之一慶原陳氏嫡出大公子陳振定下婚約,星羅長老舍不得她想多留幾年,便與陳氏約好,先培養出一個能接替她首席弟子之位的人,這才有星羅長老開山收徒相中晏陵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