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純貴妃是個真咸魚 第13節
五阿哥永琪回頭四處望了望,看看永璋再看看蘇梨末,猶豫了片刻才開口問道:“皇額娘有了嫡子,皇阿瑪十分歡喜,昨兒七弟挪宮的時候,皇阿瑪和皇額娘都來了在阿哥所待了兩三個時辰?!?/br> 富察皇后平日里不大來阿哥所,偶爾來也是過問幾句就走了,乾隆雖然時不時就回來但也是略坐坐,從前永璜住在宮里的時候倒是經常來阿哥所過問他的功課待的時間比較久,如今永璜宮外開府,其他幾個阿哥尚小,來也只是過問一下三阿哥和四阿哥的功課,因著他們兩個也是剛開蒙沒兩年,所學有限,因此略問問考較一番便走了。 如昨日那般一待就是兩三個時辰許久沒有過了,至少對他們幾個團子是從來沒有過的。 “純娘娘,皇阿瑪是不是有了嫡子就不喜歡我們兄弟幾個了?”永琪問道,稚嫩的臉上帶著疑惑。 永琪這番話問出來,蘇梨末楞了一下,一時間竟不知道該從哪里回答,看看永琪,再看看永璋,兩人面有不愉,想必都是因為這件事。小孩子其實是很敏感的,很會看周邊人的臉色,很知道好壞??磥肀仨毢煤瞄_解一番,否則不知道日后會釀出什么風波來。 “怎么會,你們的皇阿瑪啊,對待你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你們如七阿哥這么小的時候搬到阿哥所,皇阿瑪也是陪著來的,同七阿哥沒有半點分別。只是那時候你們也剛出生幾天還是襁褓嬰兒,怎么會記得呢?”蘇梨末放緩聲音,溫聲說道。其實她也不知道,但是團子們也不知道啊,他們需要知道的是,皇阿瑪待他們的心思和對七阿哥是一般無二的。 “真的嗎?皇阿瑪也是這么看顧我們兄弟的嘛?”三阿哥永璋終于開了口。 “當然,當時額娘同你們皇阿瑪一起來的,收拾了好半天,生怕吃不飽穿不暖睡不好,直直張羅了兩三個時辰。愉妃送五阿哥來的時候本宮也知道,也是如此,無半分區別?!碧K梨末看著阿哥們,面不改色一臉真誠的扯謊道。 “可是四哥說,皇阿瑪有了嫡子,我們都只是庶出的皇子以后再也不會受重視了?!蔽鍒F子永琪說著聲音低了下去,小臉兒寫滿了難過。 “宮里講究嫡庶尊卑,七阿哥是中宮皇后娘娘生的,身份貴重是嫡子不錯,皇阿瑪也對他寄予厚望,但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有擅長音樂的囚牛,有喜好格斗的睚眥,有喜靜不喜動的狻猊……各個威武霸氣,你們能說哪個不好嗎?”蘇梨末舉例問道。 上古神話里看過,這題不難。三阿哥和五阿哥思索了半天,均搖了搖頭。 “你們也都是皇阿瑪的好兒子,皇阿瑪自然對你們每個人也都是寄予了厚望的?!碧K梨末摸了摸永璋和永琪的頭安撫道。 “真的嗎?”三阿哥永璋反問道。 “當然,額娘什么時候騙過你?!碧K梨末揉了揉永璋的腦后勺,頓了頓繼續道,“只是呢,有一點額娘要叮囑你們,皇阿瑪向來喜歡知禮守禮的好孩子,你們對待七阿哥既要有對待嫡子的恭敬就像恭敬皇阿瑪皇額娘那樣,也要有做哥哥對弟弟的愛護謙讓,先君臣,后兄弟,明白嗎?” “先君臣,后兄弟?”這六個字單說每個字,五歲的永琪都知道什么意思,但是合在一起一時間他無法理解。 但是八歲多的永璋倒是聽明白了,看著他臉上頓悟的神情,蘇梨末知道他聽懂了,“永璋,你是哥哥,日后要起到帶頭的作用,好好照顧弟弟們,也要帶頭對七阿哥恭敬有加,明白嗎?” “兒子明白?!庇黎靶〈笕四J絻旱狞c了點頭,頓時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又重了不少,好多弟弟要看顧。 這些話六阿哥永瑢是一個字沒聽懂,他一個兩歲出頭的娃娃,滿心滿眼都是額娘食盒里裝的美食,在吃不到嘴里就要哭鼻子了,一個勁兒扯額娘的袖子。 “好啦好啦,今兒額娘給你們帶了紅豆沙小圓子,這三碗加了蜂蜜,這一碗沒有加蜂蜜的是給永瑢的,”蘇梨末說著端了三碗出來,另外一碗留著給四阿哥。 悶悶不樂了一天,今兒被開解又吃到了好吃的食物,三個團子又快樂了,一個吃的賽一個香。 四阿哥永珹在寢殿的小書房臨摹字帖,外間食物的香甜直沁肺腑,對話自然也是句句都聽到了耳朵里。怎么純娘娘和額娘說的不一樣,一時間他也分辨不出來到底是額娘說的對,還是純娘娘說的對,但是純娘娘帶的食物肯定是對的。 還要再煎熬半個時辰…… * 乾隆下了早朝用罷早膳不放心七阿哥來看了一圈,正要走,路過偏殿月洞門的時候,又聽到小院子里動靜不小,看時辰知道是純貴妃在里面,便駐足,想看看她今兒又帶了什么吃食禍害阿哥們,正準備抓個現行進去教育一番,誰知道純貴妃和兒子們的剛好在談話。 溫柔低緩的聲音傳來,聽到純貴妃胡謅每個阿哥搬進阿哥所的對話,乾隆搖搖頭,圣心不悅。 然而下面龍生九子,各個威武霸氣那番對話,是乾隆沒想到的,特別是先君臣,后兄弟這六個字,讓乾隆緊鎖的眉頭頃刻間被熨平了,勾了勾唇。 自入潛邸到進后宮這些年,乾隆倒是不知道純貴妃口齒這般伶俐。每每見到她,都是低眉順目,過于溫柔和順像一盞白開水,乏味。 生產完景順后,又一心一意撲到吃喝上去,乾隆生怕她帶壞了阿哥們多有不放心,已經在給阿哥們物色授業師傅,下個月就準備讓永璋和永珹去上書房,今兒這一番話,讓乾隆提著的心稍稍松了一些。 看著阿哥們抱著碗吃的開心,乾隆搖了搖頭轉身離開了。 * 春日天氣多變,兩場雨淅淅瀝瀝了幾天,不見晴好。 雖說已是四月下旬,但雨天早晚溫差大,又易起風,尋常人穿暖避雨倒也不妨事,只是七阿哥尚未滿月且先天弱又早產了幾日,小小孩兒最難將養,住進阿哥所不過十日的功夫,便著了涼。 奶娘和嬤嬤們精心伺候了半日不見好轉,連忙稟告了富察皇后又請了四位太醫聯合會診。 富察皇后得了信兒匆忙趕往阿哥所,看太醫躊躇不定,遲疑未決,連聲問道:“七阿哥到底怎么樣?好好的怎么會著涼?只說妨不妨事?” 第24章 太醫院院判宋仁只得上前來回話,撿了話小心道:“連日陰雨綿綿,天氣多變,七阿哥怕是撲了風著了涼,有些流清涕加咳嗽,微臣已經攜其他幾位太醫會診擬定了方子,只需熬藥讓奶娘喝下去化作乳汁喂養七阿哥,相信用不了幾日就會好的?!?/br> 聞言,富察皇后如釋重負,然而大氣還沒喘兩口,院判下面的一番話,讓富察皇后再次驚悸不安。 “只是七阿哥先天不足,兼之又早產了多日,身子較尋常嬰孩弱一些,一定要好好照料,萬不可再著涼?!痹号兴稳市⌒囊硪淼嗔恐卦?,既要傳達對意思,又不能嚇著娘娘。 聽到先天不足,早產多日,富察皇后只覺得眼前一黑,扶著掃琴的手好容易才站定了。 懷著永琮的時候她就百般不適,到了孕后期更是,到底是她身子不好連累了七阿哥,她這個做額娘的心里怎么不煎熬。 期間乾隆和太后也多次來看過七阿哥。 隨后多日,富察皇后除了夜里回長春宮,白日幾乎都待在阿哥所,悉心照顧七阿哥,伺候的眾人也更加上心,不敢有半點疏漏。 七阿哥永琮漸漸好了起來,富察皇后總算能松口氣。 富察皇后尚未出月子,身子本就虛弱不堪,連日來硬提著一口氣兒照顧七阿哥,日夜懸心,如今這一松氣,整個人就累倒了,昏在了阿哥所,被抬回長春宮。 雖然回了長春宮,但是想著七阿哥,富察皇后終日惴惴不安,夜里難以入眠,白日食物難以下咽,總擔心七阿哥吃的好不好,睡得香不香,今兒起風了,嬤嬤們是不是關好了窗子,明兒大太陽,七阿哥蓋得會不會過厚蹬被子怎么辦,暗里不知道流了多少淚珠兒。 掃琴看富察皇后整個心思都在阿哥所,在長春宮待著養病也是人在心不在,整日里惶惶不安,便提議,“娘娘,要么跟皇上說說,把七阿哥接回長春宮來養育吧?!?/br> “本宮作為中宮皇后,后宮典范,怎么能壞了祖宗規矩,況且前番因著七阿哥要不要送到阿哥所養育的事情,群臣沸議,本宮不想皇上為難只得把七阿哥送去了阿哥所,如今才十幾日的功夫就要再接回來,不知道前朝又要掀起什么風波?!备徊旎屎笳f著淚珠兒就吧嗒吧嗒往下掉,“七阿哥是本宮身上掉下來的,本宮比誰都煎熬,恨不能替他受了?!?/br> “娘娘……”掃琴知道再勸無益,只得拿起帕子擦去富察皇后的淚珠,“可不能再流淚了,月子里流淚眼睛可是要哭壞的?!?/br> 七阿哥永琮的病好了起來,在十幾位奶娘嬤嬤的伺候下,漸漸吃的香睡得著了,富察皇后身子好了些之后,就又每日去阿哥所同奴才們一起照料七阿哥。只是月子里勞心勞力沒養好,又多哭泣,終究還是落下了月子病。 雙眼見風就流淚,只要變天陰晴不定,落雨連綿,就渾身骨頭酸痛,光是保暖還不夠,非要用暖爐熱敷酸痛處才能緩解。只是這些跟她心里受的煎熬比起來,又算得了什么。 * 乾隆精心挑選許久,終于選定了一名大學士為總師傅,并兩名漢文師傅,兩名滿蒙師傅,兩名教授騎射的諳達,共計七名師傅依次輪班,并擬定了好日子,五月初三開始三阿哥永璋和四阿哥永珹每日去上書房。 得到消息,蘇梨末和嘉妃便提前開始為他們準備所需之物。 雖然從前在阿哥所也是有開蒙恩師每日教導課業讀書識字,另伺候的嬤嬤里也有能斷文識字的,但這些只是小兒科,就跟幼兒園一樣,真正到了年紀去上書房才正式開始修文習武。 對皇子來說,去上書房是一件非常隆重且重要的事情,對宮嬪來說更是如此。 嘉妃著人尋了不少好東西出來,什么溫潤如玉細膩堅實的上好端硯,一兩銀子只得三十份的名貴桃花紙,質地渾厚光澤隱隱的上供徽墨,就是鎮紙用的也是羊脂白玉觸手生溫,名貴無比。 猶嫌不夠,又打發人去尋宣城紫毫,千萬毛中撿一毫,才制得那剛柔適中,尖圓齊健的筆。 內務府也上趕著巴結,在原本份例外足足添了兩倍不止。光是騎馬穿的特供衣裳就額外送了三四套,弓箭也準備了幾套讓優先挑選最趁手的用。 一時間春熙宮忙忙碌碌,真金白銀砸了不少下去,更是有上趕著巴結的也送了不少好東西。 這些消息傳到景仁宮的時候,蘇梨末正帶著霜降冬雪和白露另有兩個小丫頭做針線活兒,給三團子永璋縫制衣衫鞋襪。 眼看天氣漸漸熱了起來,每日去演武場練習,外裳必須要耐磨耐cao,貼身穿的里衣更以要舒適透氣為主。蘇梨末特意從庫房里尋摸了一些,不夠的另拿了銀子讓內務府去按照她的要求置辦。 除了原本用在奶娘嬤嬤身上的銀錢之外,又從月例銀子中額外劈出六兩,專門用在永璋每日膳食上,點心湯水撿好的供給。 八歲多的男孩子,正是長身體發育的階段,況且蘇梨末看了每天的課表,滿滿當當,光是語言就有三種滿蒙漢……上午各科文化課,下午騎馬射箭體育課,若是不吃好睡好,一日復一日的怎么能行。 至于筆墨紙硯這些,內務府準備的都有,份例內的本就是好東西,粗制濫造的也不敢拿來糊弄皇子,因此蘇梨末并不打算在這上面多花一分錢。 這些充門面的東西,她不是很在意,其實團子們也不大在意,都是毛筆,都是硯臺,都要白紙黑字抄寫課業,還不如找兩本好的字帖,讓團子看著練,畢竟在古代,一手好字可是相當重要的。 天氣漸熱,蚊蟲漸多,蘇梨末又讓霜降他們給三團子縫制了兩個香包,也不必精工繡制,簡單實用即可,銀錢要用在刀刃上。 兩個香包一個裝上防蚊防蟲的香料,一個裝上醒神醒腦的香料,防止課上昏昏欲睡被抓包。 到了五月初三這日,兩個團子并伺候的哈哈珠子,于寅時初刻(早上3點多)來上書房早讀,卯時開課(5點-7點),末正初刻(下午1點30)散學,散學后又去演武場練習步射。 嘉妃就像第一天送孩子去一年級,一整日坐立難安,時時派太監去打探消息,聽到說四阿哥永珹很是認真稍稍放心,又問了三阿哥永璋的情況,太監照實回答。 第一天也看不出來什么,但她還是懸心,在得知三阿哥永璋用的東西無比寒酸之后嗤笑道:“純貴妃也就這點出息了,生怕餓著她兒子,該用心的地方不用心,就知道吃喝驕縱,也就這點出息了,告訴膳房,往后三阿哥那邊要吃什么喝什么只要給了錢盡管撿好的伺候?!?/br> “娘娘高明,這般下來可不就養成酒囊飯袋了,能有什么出息?!贝髮m女臘梅奉承道。 * 上書房的課業每日都很繁瑣,又有滿蒙漢三種語言要深入研究,團子們每日早上三點就要從阿哥所出發趕往上書房,所幸現在并非寒冬臘月,起床不算困難,因此團子們客服了幾天倒也漸漸習慣了,早上都能按時報道打卡。 只是天氣越來越炎熱,文化課較為枯燥,上午難免腦殼昏沉沉。 所幸蘇梨末給三團子永璋縫制了香包,打瞌睡的時候拿出來嗅一嗅倒也清新醒神兒。 這一日下朝后,乾隆來查看團子們上課的情形,剛站在窗外沒多久,就看到四阿哥永珹打了兩個哈欠之后,眼睛就要瞇上了,教授蒙文的師傅走到身旁抬高聲音誦了幾句才驚醒了四阿哥,慌忙坐端正。 “春困秋乏,阿哥們剛來上書房想是還沒習慣?!碧O李玉在旁邊低聲說道。 “讓師傅們想些法子,別輕縱了驕奢yin逸的惡習?!鼻〔粣?,轉身出了上書房。 前些日子嘉妃張羅著給四阿哥永珹籌備念書用具的事情,沸沸揚揚,人盡皆知,粗略算了算,不下數金。嘉妃向來喜好奢華,永珹又是她的第一個孩子,自然偏疼些,只是如此未免太過鋪張驕奢。 能在皇上身邊做太監頭子的哪個不是精明人,知道皇上的心思,離開阿哥所后私下尋了內務府總管指點了一番,“別光顧著討娘娘的好,皇上龍顏大怒的后果你可承擔的起?” 內務府總管嚇了一身冷汗,“多謝李公公提點?!?/br> * 再見到團子們已經是五月十五。 富察皇后身上不好,依舊免了各宮覲見,仍由協理后宮的嫻貴妃領著大家前往慈寧宮覲見太后。 太后怕熱,正殿已經用上了冰,比各宮舒爽不少。 叫散之后,蘇梨末囑咐霜降用了些銀子去內務府討了一小翁冰,親自上手做了一碗黑糯米冰酥撈打包好,讓冬雪送去了慈寧宮孝敬太后。另做了四碗黑芝麻糊糊 湯圓親自拿到阿哥所給五團子永琪和六團子永瑢。 自從三四兩個團子每日去上書房打卡,阿哥所冷清了不少。 五阿哥永琪五歲多了,也開始跟著師傅開蒙每日里讀書習字。 六阿哥永瑢才兩歲多,話剛講清楚,每日里大多時候是由奶娘和嬤嬤們帶著玩耍,阿哥所并沒有同齡小伙伴,再看看皇額娘生的弟弟還在襁褓中,每天只知道睡覺,而且正殿里人好多,他連進也進不去,一時間倒是有些無趣。 第25章 蘇梨末料到了,因此前些日子托冬雪的家人在京中尋了不少兩三歲孩童玩的益智玩具,七巧板,積木等,又囑托了識文斷字的嬤嬤每日里念一些神話故事給六團子解悶。兩歲多的男孩子說話剛清晰,每天都有十萬個為什么在等著。所幸伺候的奶娘和嬤嬤們不少,輪番伺候回答小主子的問題倒也沒什么問題。 不多會兒,三團子永璋和四團子永珹便回來了,永璋凈手之后便也坐在圓桌子旁吃甜點,看著五團子永琪和六團子永瑢玩七巧板。 永珹饞的不行,但是也只能忍耐先回自己個兒的小書房,溫習上午學過的功課?;仡^還要另找借口才能吃到甜點,實在煎熬。 半月時間,上午修文,下午在演武場練習步射,三團子永璋曬黑了不少,人也壯了。 “額娘給我裝的這個香包很好用,瞌睡了拿出來聞一聞比師傅的冰帕子都強,四弟……也想要一個,托我跟額娘說一聲?!庇黎俺酝攴畔律鬃硬砰_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