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書迷正在閱讀:和元帥雌蟲協議結婚后[蟲族]、蟲族之寵愛主角、風過永寧、撿到一只傻夫、被怪物們團寵、小姐的惡犬(GB/BG 女攻NP )、弟弟每天換馬來cao我、閉環 (靈異末世1v1)、末世重生后我拿了女主劇本、帶著優選穿七零
戶部尚書哼了一聲,道:“照吳大人這意思,無糧便不救?那工部尚書當初何必前往拼死修繕堤壩?!?/br> 這處御史臺舍人道:“從江南、東南各處運些興許能解決點問題......” 但中書令一嗆道:“只怕其間運資都高過黃金了,便是以如今最為低廉的乘風驛來算,一船糧草少說花費百兩文銀?!?/br> 如此這般爭論不休。直到正午時分也未有一個定論。 封徵帝望向今日早朝一句話亦未曾說過的魏和朝,道:“我見丞相不曾說話,可是想到了什么計策?” 魏和朝見封徵帝提到他,手持朝板上前一步,緩緩道:“回圣上,微臣方才聽幾位大人們說的,也都在理,連續幾年災害確實已將大晸掏空,如今不單朝中拿不出糧來,只怕其余州府商戶糧鋪存糧亦不多,不能為了兩湖就也讓其他州府遭災?!?/br> 封徵帝點了點頭,“丞相說的是?!碧质疽?,“繼續?!?/br> 魏和朝應了聲,又道:“我思來想去,其一,自救當是第一位,雨水退了之后,自然是令兩湖百姓盡早鐘些能夠適季的糧草,莫要荒廢了田地?!?/br> 魏和朝緩了緩,又繼續道:“其二,如今朝中只怕只有那些大賈手中才有暫且不用的存糧了,常言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不若朝中在國中各州府張榜募捐糧草,讓有能之士慷慨解囊,救兩湖百姓于水火,之后再以朝廷名義獎賞一二?!?/br> 換言之,便是采取前年的方式,讓大賈掏腰包了。 封徵帝回答好或是不是,而是轉頭向謝問淵問道:“尚書令以為如何?” 謝問淵上前一步,躬身道:“臣以為,為今之計確實只有魏大人提及這一途,集天下之力,助兩湖過難關?!?/br> 謝問淵能贊同魏和朝之話,確實讓魏和朝有些驚訝,他微微側目掃視了一遭謝問淵,緩緩開口:“尚書令確實明理、知理?!痹捳Z中的陰陽怪氣卻是毫不遮掩。 謝問淵笑望向魏和朝:“魏大人過譽了?!?/br> 魏和朝:“......” 封徵帝想了想,點頭道,“想來也只有這般法子,既如 此,就勞煩尚書令張羅此事?!?/br> 謝問淵應道:“遵旨?!?/br> 募捐之事緊急,事關兩湖百姓生死耽擱不得,謝問淵當日便讓戶部擬了告示,審閱之后封徵帝過目,就讓戶部送書刻司連夜印制百份,當晚就讓驛使快馬加鞭、日夜不歇地送往各大州府府衙。 鐘岐云得到消息時已是八月初六,忙碌數月,難得閑暇的鐘岐云一大就親自驅車在城中四處采買,等裝了一車,行至府衙門前大街時,鐘岐云才注意到城里張榜了新的告示。 擁擠的人群,百姓議論紛紛。 此處離他新購置的宅邸不遠,鐘岐云讓小廝將車馬驅走,就走到人群后眺望那榜上告示。 只是,還未細瞧內容,鐘岐云便第一時間注意到那告示上尚書省官印旁尚書令的親筆署名——謝問淵。 三個字豐厚雍容、氣韻不凡。 見字如見人,謝問淵的字便如他這人一樣,一筆一劃間皆是說不清道不明的深沉氣度,讓人瞧著便心生向往,鐘岐云看得有些出神。 謝問淵...... 問淵....... 幾月未見,他心尖上的人都已經是統領六部的尚書令了。 五日前他才收到京兆乘風驛遞來的消息,那時并未聽說這事兒啊,算著日子也不過十幾日而已,變化就這般大了? 那王管事真的將所有的事情都報了過來?怎么忽然覺得有些不靠譜呢? 死死地盯著那幾個翻印的字,想到這人微微垂首提筆寫字的模樣,想到他身穿尚書令朝服的模樣......鐘岐云壓抑了數月的心忽而滿漲地疼痛起來,疼痛之下又是愈發覺得心癢。 四個多月,他竟然已經四個多月沒有見到他,沒有聽到他的聲音...... 甚至他寫的字也好久沒有看到了。 思念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反倒是一天天的堆積,堆在心中、堆在心上、堆滿心底,無處不在。 鐘岐云眼眸一動,再然后大跨步往杭州城乘風驛走去。 “劉望才,你昨日說的北上京兆的商隊何時離開?” 正與楊香冬說著這段時日海運事宜的劉望才聞聲回頭,“鐘哥你來啦?商隊初九便走,一段走海一路行陸?!?/br> 鐘岐云搖頭,說道:“太晚了,改到今晚吧,我記得船上的貨物已經裝好了?!?/br> “不,”劉望才連忙道:“鐘哥您忘了嗎?不是不走,是最近海運的管帶忙不過來嘛,這不,我正和香冬姑娘確認哪個管帶正好有時間?!?/br> 鐘岐云睨了眼劉望才,皺眉道:“有我在還需要什么管帶?” 劉望才一呆,“......好、好像是哦......” “你通知船工就位,今日啟航?!?/br>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支持。 居然兩點了.......晚安大家。 第122章 自從慎度回來之后,鐘岐云全副心神都放在擴大鐘家產業規模、處理新涉足的河運還有胡家那邊的事上,就再也沒有親自領船行航。 這四月來,船隊擴張之迅猛,招募的新船工是以前數倍,新船工都只是閑聊時候聽到曾有幸與鐘岐云出海老船員提起過他們鐘東家出神入化航海之本領,聽了數月卻是從未見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