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頁
書迷正在閱讀:渣了徒弟后我跑路了、我見帝師多嫵媚、穿成反派雄蟲如何求生[蟲族]、圣女他是位翩翩公子、將軍又在套路大總管、靈氣復蘇時代的日常、地球長大的雄蟲太子[蟲族]、錯把反派仙尊當成拯救對象、團寵小魔廚、我養的貓貓有皇位繼承
趕在農忙收成前,水泥路緊趕慢趕總算是完工了。 這是一條東西走向的路,西起臨安縣大河鎮附近,黑風村就屬于大河鎮,水泥廠便是在這個地界。東到京城西郊外,距離京城西城門很近,也就是說以后從臨安到京城運輸貨物十分方便。 只是換成水泥路之后,騎馬什么的可能就有些費馬釘了。 水泥路修成之后林昭立刻就寫了折子上書給了皇帝。 皇帝經常微服私訪,上次科考的時候還去了同文館,這次在折子上看到林昭說這條水泥路已經修好了,忍不住穿上便服去西郊外看了看。 一眼望過去,水泥路有些發白,地面堅硬平整。他坐在馬車上在水泥路上行了一會兒,發現絲毫顛簸的感覺都沒有,平穩而且速度還快了不少。 皇帝十分欣喜,當即對林昭大家贊賞。 林昭在桌子上還說到用水泥這種材料可以建房子,修建出來的墻壁十分堅硬,而且房屋又整齊又防風,甚至在遇到地動之時也有奇效。 這讓皇帝十分心動,下令讓工部將這種水泥大力推廣下去,主要官道上尤其是通往重要地區的官道,一律采用水泥進行修建。 如今從臨安通往京城的水泥路已經修建完成,這不禁給來往兩地經商的商人們給予了非常大的便利。 往常需要走一天的路程,現在竟然縮短了一半,只要半天就能到地方。 姜子延之前在臨安城內買了一條地處偏僻的街上所有的鋪子,這些鋪子有很多一直掛著轉讓出售,姜子延索性將它們都買了下來。 既然要發展,那就要推陳出新,這排房子地處位置偏僻,不如好好規劃一下,開一排小作坊。 木棉可以賣出去,也可以自己加工紡織,完全可以引進技術,在這邊開一個紡織廠。 除了紡織一些精美的布品之外,還可以,請人來做成衣。這個時代的成衣樣式很少,姜子延翻了翻百科全書上的服飾那一章節的介紹,加上自己素描的功底,完全可以描幾個成衣花樣出來。 生產出來一批批的成衣可以賣到京城去,不過要借用一下榮王府的力了。 他的名下可沒有成衣鋪子,不過榮王府家大業大,成衣鋪子應該是有的,新做好的樣衣可以拿到榮王府的鋪子里賣。 姜子延規劃的十分完善,第一步就是種棉。 第二步便是改造臨安城里那一排鋪子。 那么多棉花,不一定非要做棉衣棉被,可以先生產布料。像前世他所見過的那些多根紗之類的,全都是用棉來進行紡織的。 對于紡織業他懂得并不多,而江南的制造業發達,他完全可以請教朱秉良來幫忙。 自從他到京城之后,與朱秉良時常有聯系。只不過因為兩人所隔甚遠,互通的信件每次都要隔大半個月才能收到,所以交流不是很頻繁。 朱秉良經常會寫信問他一些生意上的意見,他結合自己在前世所見的生意之道適當的給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倒是讓兩人的交情更加深厚了。 此番關于紡織業的事他便給朱秉良行寫了信,尋求他的幫助。 雖然江南的制造業大多都是值得錦緞,所用都是蠶絲,不過織布的方式倒是有異曲同工之法。 有了朱秉良的建議,姜子延請來了幾個善于制造的織女,給他們講解多根紗還有其他紗類和布類的紡織原理。 棉花需要先捻成線,但大多數都是捻成的單線,捻成多線來進行紡織,要比單線耐磨,而且也更具有韌性。 現在農戶們身上穿的布料大多都是單線制成的,韌性差,稍不留神,被哪個地方掛住就會撕拉一片下來,所以古代人身上的衣服經常會有補丁。 但如果用多根紗來做布料,會更加耐磨結實。 到時候染上各種顏色,就成了質地更好的棉布,用來做成衣是再好不過了。 這幾日姜子延幾乎每天一大早就跑去城內的安西街,也就是她買下這一排鋪子的那條街。 買了這個不景氣的街道下來幾乎把她帶來的銀票花光了。 得虧城里還有一個酒坊一直運作著,酒坊自開業后生意一直都十分好。 尤其水泥路修好之后,往來運輸酒的馬車更加平穩了,極大的減少了那些裝著酒的瓷罐的磕碰。 之前運送的時候底下不知塞了多少棉被捂著,從怕路上磕磕絆絆給碰爛了,那酒就會全撒了。 如今這般平坦的道路只要馬車不趕的太快,酒瓶碰爛的損失幾乎是沒有的。 之前被姜子延幫過一把的張氏已經在酒坊里干活一個月了,每日她的活就是負責給前來買酒的人打酒。 酒鋪里的酒大多都是散酒,不論有錢沒錢,只要酒癮犯了,都會前來灌上一壺,喝上一兩天。 而里面架子上精美的雕花瓷瓶裝著的酒大多都是被城里的富戶買走的,價格雖然貴,但他們也不缺那點錢。 靠著這個酒鋪掙得錢,姜子延好歹手里還能有點兒凈收入的銀錢供他應急。 這條街上的鋪子姜子延數了數,大概有二十幾家,他讓人將其中一部分中間的墻打出來一扇門,做成一間一間互相連通的小作坊。 請了附近幾個手藝比較好的織女前來教習織布做衣服的手藝。 不過也是有條件的,收徒只收年歲輕些的,這種學的快。而且在學徒期間,每月只給二十文錢,管吃管住,學紡布的一應事物全都由作坊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