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書迷正在閱讀:渣了徒弟后我跑路了、我見帝師多嫵媚、穿成反派雄蟲如何求生[蟲族]、圣女他是位翩翩公子、將軍又在套路大總管、靈氣復蘇時代的日常、地球長大的雄蟲太子[蟲族]、錯把反派仙尊當成拯救對象、團寵小魔廚、我養的貓貓有皇位繼承
“因為你的詩里面寫的,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這難道不是您在與這兩位飲酒嗎?” 姜子延心想,姓岑的大儒他確實認識一位,不過卻是叫岑言,并不叫岑勛。 他解釋道:“我認識的人里面確實有一位岑夫子,不過他不叫岑勛?!?/br> 接著他提筆又要寫下一首,主持臺上的主辦者制止了他,只看這兩首每一首都是經典,而且當場寫出來,不存在作弊。 后面還有三題要作詩,不能耽誤時間了。 李志遠很生氣,明明是想讓他出丑的,卻讓他出了大風頭。然而主辦方都發話了,他也不敢再說什么。 這不過是第一題罷了,后面還有三題,他就不信這人能如此幸運,每一題都能押對! 姜子延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在他轉身要走時叫住了他,說道:“李志遠,我們來打個賭如何?” 李志遠心生警惕,“什么賭?” “就賭后面的三題我能不能拿第一。如果我贏了,你要給我道歉。我說的是以前你落馬摔斷腿的那件事?!?/br> 李志遠聽見落馬這件事,有些心虛。其實落馬這件事不是姜瑜的錯,難道他知道了什么內情? “怎么,怕了?”姜子延又道。 激將法誰還不會用了。 李志遠衡量了一下,覺得以自己對姜瑜的了解,就算他這兩年拜了什么名師,也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 “賭就賭!你要是輸了,你就當著全京城的面喊你是個傻x慫貨!” “好,一言為定?!?/br> 第二題以上元佳節為題,就在他和李志遠說話的時候一柱香已經開始計時了。 姜子延直接提筆寫了首青玉案元夕出來。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毫無疑問,姜子延這首又拿了第一。 那幾個大儒現在對姜子延的印象特別好,紛紛期待著他這第三題能寫出什么驚艷的詩句來。 第三題都已經開始了,上邊那幾位博士們都還在喃喃的念著,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第三題姜子延寫了一首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本來他想寫長亭外古道邊這首送別的,但考慮到是長短句,還是選了這首七言律詩。 這首一出來,一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又被大家爭相朗誦。 如此幾題下來,幾位大儒和博士們每次都盯著姜子延這個位置,一但他的詩寫出來,即刻呈上去先看他寫的詩。 三題已過,李志遠的臉慘白。 姜瑜這兩年是吃了什么靈丹妙藥了嗎?難道他真的有做詩的天賦,只是以前他不知道而已? 作者有話要說: 晚安 第131章 看姜子延出盡了風頭, 李志遠的心里十分難受。臺上的博士和幾個大儒已經在暗暗打聽姜子延是那個地方出來的舉子了。 他們有愛才之心,光看這幾首詩就能看出此人的才能,他們其中好幾個都動了收弟子的心思。 第四題的主題是金戈鐵馬。 這個對于姜子延就更容易了, 李志遠和趙謙他們還未下筆,就眼睜睜的看著姜子延已經寫好交上去了。 姜子延的詩一交上去,幾個博士爭相圍過來觀看。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眼看他的詩又要被定為首名, 一直坐在最邊上的一個大儒忽然開口道:“這不妥吧?” “曹大儒覺得有何不妥?” “比試雖然文筆俱佳, 可我大魏邊境太平,將士們怎會幾人回,此詩意境如此消極, 怎配題第一名?!?/br> “這……”幾個博士你看我我看你, 沒人說話。 姜子延辯駁道,“雖然如今大魏邊境太平, 可曾經呢?如今的太平是多少將士的鮮血換來的,有多少人戰死在了沙場?將軍百戰死, 壯士十年歸。沒有他們, 何來今日的我們?說古來征戰幾人回哪里不妥?” 曹大儒名叫曹玄石,他當著那么多人的面點評姜子延的詩,而且言語之間多為貶低。 他是當世大儒, 名望極高。姜子延如此直接反駁于他, 而且說的很有道理,讓他面子上有些掛不住。 一旁的唐適之因為姜子延寫的這幾首詩對他好感倍增。然而看到姜子延一臉淡定的反駁曹玄石,他不禁小聲提醒道:“那可是當世大儒, 天下讀書人的榜樣。你現在當面頂撞不給他留半分面子, 可知將會給你以后的仕途帶來有多大的麻煩?即便你心有不服, 也不該說的如此直接,如今當眾讓他下不來臺,以后有的你罪受了?!?/br> 剛才曹玄石的話明顯就是在挑刺兒,但姜子延印象中并沒有見過這位曹大儒,并未得罪過他,今兒怎么會刁難于他呢? 姜子延始終未曾想明白,此時旁邊的黃燁好似看出了他在想什么,他看了眼臺上坐著的曹玄石,眼底閃過一抹銳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