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師金安(穿書) 第117節
就連辛離離高朋滿座的酒樓,如今去吃飯的都是小貓兩三只。 她便連酒樓都不去了,安慰司馬佑安道:“別著急,我們想法子讓陛下見你,稱你病重如何?” 司馬佑安緩緩搖頭,舅父定是不會信的。 突的,他眼睛一瞇,問道:“怎的不見你做魚?” 辛離離苦大仇深道:“小時候天天吃魚你還沒吃夠??!” 自從吃了太多魚之后,她就對魚有些排斥,當真是不愛吃,便也不愛做。 “離離,”司馬佑安道,“幫我做兩道魚,送進宮中,我在附書信一封?!?/br> “這樣也行哎!”辛離離擊掌,人進不去,那把書信先拿進去,不過,“為什么是做魚?” 他舅父小時吃魚被魚刺卡過,因而此后便不喜魚,送魚過去,自是讓他難受的,當然不能這樣和辛離離講,只道:“嗯,他愛吃?!?/br> “好!” 辛離離做了一道香煎鱸魚塊,熬了一鍋奶白色的鮮魚湯,還用魚皮拌了道酸甜可口的涼菜,封進食盒中,由路喜送入宮中。 路喜自是沒進去,但是食盒卻被直接提溜到了老宦官手中。 這段時日,別說外面的司馬佑安憂心忡忡,宮里的老宦官看著反復發病的司馬冉澤也是憂心不已。 盈華夫人已經帶著小皇子三個月沒敢踏出房門一步了,犯了病的司馬冉澤可不是好心性的人。 “陛下,郡主派人送了吃食過來?!崩匣鹿偬嶂澈凶哌M寢殿,寢殿內原本鋪著的毛絨絨毯子全部被撤了下去,司馬冉澤赤腳踩在上面,聞言一雙充滿血絲,在黑暗中顯得猩紅的眼望了過來。 普通人會被他這副模樣嚇到,可老宦官可不會,他將食盒放在案幾上,打開了寢殿里的窗戶,又找出了被帝王不知踢到何處去的鞋子,費力地彎腰要為他穿鞋。 司馬冉澤抬腳,自己將腳穿進鞋中,老宦官欣慰地直起腰,“看看郡主今日送來了什么菜色?!?/br> 食盒打開,三道全是魚的菜,讓老宦官的話卡在了喉嚨中,他和帝王一齊沉默了。 食盒又被蓋上,“要不,這三道菜全賞給奴吧?!?/br> 司馬冉澤伸出手指將食盒彈開,半晌才道:“分一半到夫人那去?!?/br> 能想到夫人和小皇子,老宦官高興的應了一聲,他將菜全部拿出,便瞧見了食盒下方的信,“陛下,是小殿下的信?!?/br> 沉默良久,司馬冉澤面色變幻,終是帶著氣地撕開了封口,一目十行看完,他重重將信拍在桌上,惡狠狠道:“給孤布菜!” “哎!” “不用你來,找個眼神好的,給孤挑刺,要是讓孤吃到一根刺,孤要了她的命!” “哎!” 這日,帝傳國師進宮,國師夜宿宮中,次日,帝下令,準銷假官員重新上朝。 而后,彈劾部分官員的折子如雪花般飛到帝面前,帝大怒,革職眾多尸位素餐的官員,由博晉書院舉薦學子重新擔任。 原兼任的寒門官員,也有一位直接位列四品,至此,寒門官員已在朝中占比超過百分之四十。 帝又下令,著御林軍加強巡邏,不得再出現一例死傷事件,洛陽再無流血事件。 世家分田給予百姓,百姓喜之可安然出門,世家又將良田交稅,國庫豐之。 這三個月,史稱荒蠻三月。 作者有話說: 他的皇權一路伴隨著血腥,他是當之無愧的暴君。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本喵是大爺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忙碌中的陀螺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一百三十四章 蕭楣兒要和離 各世家的集體反抗, 以流血做為了結束,實力被帝王削減,縱使再不甘心, 也只能拿出自己的莊子和地, 莊子里的黑戶全部統一領了良民的身份。 他們識趣,司馬冉澤就對他們瞞下了一些莊子的地,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這里唯獨沒放過桓家,以及跟桓家有姻親的所有世家。 最開始眾人猜測桓家是那只殺給他們看的雞,所以對其頗為嚴格, 莊子里少一里地都不可以,但事情已經平緩,其余各世家紛紛服軟, 還被刁難的桓家就顯得突出起來。 族中凡是犯過事的,有官職的被彈劾,沒官職的被百姓狀告,偏偏往常能壓下去的小事, 這會兒帝王下令嚴查。 這是得罪帝王了? 因何?他們不受控制的將視線頻頻落在為首的國師身上, 心里一個恐怖的念頭隨之升起而不落。 桓家蕭楣兒慵懶地推開窗子, 既嫁人婦, 自然不可像少女時隨意出入,她那張普通平淡的臉上, 眼鋒輕輕掃過, 院子里所有人都退了下去。 她從蕭家跟過來的貼身婢女隱在窗棱后, 小聲道:“夫人, 小心風大, 郎君傳信過來, 御林軍已至,并不接受賄賂,族中莊子被悉數記錄,還有那廢棄的鹽場也被一并記下,便連莊子里的嬰孩都統計在內了?!?/br> 蕭楣兒聞此伸手握風,風從她指尖滑過,什么都握不住,她嗤笑一聲,不知是在嘲諷誰:“說罷,還有呢?!?/br> “但據奴所查,族中生意也受到影響,族中對此頗有微詞,不僅如此,三郎如今已是白身,原本官職現由博晉書院的學子頂上了?!?/br> 她猛地回過頭,頭上佩戴的精美翠珠發簪摔落于地上,三郎是她庶兄,她母親僅有她一個嫡女,為了讓她有依靠,對庶兄妹頗為照顧,因而她們兄妹幾人關系不錯。 這官職,還是母親親自為三兄打點的,現下卻是平白被擼了! “還有,瑤女郎被退婚了?!?/br> 蕭楣兒閉了閉眼睛,以小窺大,“本是想通過我牽族于洛陽,卻未料到,因我婚事,反倒連累族中了?!?/br> 婢女有心想勸,卻也勸不出口,她湊近到蕭楣兒耳畔道:“經奴多番打聽,找到了曾在洛陽生活過的老人,打聽到了桓家舊事,據悉,長公主下嫁后,夫妻二人感情不合,幾年后誕下一子,天資聰穎,卻口不能言。 長公主因而將所有精力放置于親子身上,哪料葉氏頗有手腕,長公主氣急與夫君起了爭執,而后引火自焚,當天所有在院婢女小廝全部喪命,此事疑點頗多。 一位慈母,是如何做到,任由身有疾的兒郎,獨自一人生活于世,放手離去的?且,夫人,長公主的親子早就失蹤多年了?!?/br> 都是女子,感同身受,蕭楣兒恨聲:“無恥!” 如此,帝王會如此針對桓家也是知道理由了,若她親姊在夫家遭受如此,她只怕恨不得吃他血rou! 她手指飛快點在窗棱之上,問道:“我讓你派人跟蹤夫君,他們可有傳話?” 婢女這時才變了臉色,偷摸將手中被砸爛的一半破玉佩掏了出來,猛地跪下,雙手將玉佩捧起置于蕭楣兒面前:“夫人,外界都傳言國師是因余震跌落地縫中,但咱們的人都說,親眼見到郎君拿此玉佩調動了一支秘密部曲,國師因部曲刺殺,躲閃不及才落于地縫中?!?/br> “且他們聽見郎君稱國師為阿兄?!?/br> 蕭楣兒柳葉眉蹙起,眼眸微微睜大,震驚道:“你說什么?” 想起近日頻頻被叫到桓家家主書房內接受訓斥的桓之凡:“怪不得!” “去,收拾東西,桓家不能待了,我現在就書信一封傳于父親,你務必讓他們日夜兼程將我與桓之凡和離的消息傳回家中,切記,一定要讓父親與御林軍說起此事!家中困境解了后,讓母親送三郎入書院,瑤兒婚事就此作罷,等我消息?!?/br> “將我嫁妝收攏好,現下就搬離桓家,置于玲瓏小院?!?/br> 婢女激動應喏。 蕭家也乃大族,桓之凡娶了蕭楣兒不說平步青云,卻也實實在在惹得族中子弟艷羨,可如今,當天婚禮有多風光,現在抬著嫁妝從桓家而出就有多么落面子。 人人紛紛討論:“怎么了這是?” “鬧著要和離呢?!?/br> “凡兄現在還在衙上當值吧,不知此消息,快速速告訴他?!闭f話之人,存了鬧事心思,就是想讓桓之凡同僚知道,他娶回來的貴婦,要跟他和離了! 先不提桓之凡聽聞此消息是多么驚愕,明明昨日還好好的,怎么的今日就要和離了,還未他親口說之,他火急火燎往這里趕,他的母親已經率先攔人去了。 可蕭楣兒卻是將葉氏攔在了院外,嫁給桓輝多年,她隱隱以夫人自居,還是第一次被人如此對待,此人還是她的兒媳婦。 她眼淚在框框里打轉,如弱質女流一般問道:“有何事,楣兒盡可與我言,我定會嚴懲凡兒,怎就鬧到要和離的地步了?!?/br> 蕭楣兒沒空搭理她,她要趕在桓家家主回來前將自己摘出桓家去,她真是瞎了眼,竟覺得桓之凡當日救她之姿英武非凡,嫁了人后才知所托非人。 “打發她走?!?/br> “楣兒,我也是你母親,怎能讓一婢女過來,如此不尊重我?!?/br> 蕭楣兒不耐煩了,這后宅陰私事當誰不知道呢,她走了出來,睨著葉氏道:“誰是我母親?你也配?一個給人當妾的玩意罷了?!?/br> “和離書我扔案幾上了,讓桓之凡回來之后盡快簽了?!?/br> 葉氏一張臉漲得通紅,眸里滿是不甘與氣憤,可那又如何,她蕭家可不是葉氏能得罪的起的,桓之凡得捧著她,她亦然! 少往她頭上扣屎盆子,她道:“和離這種人生大事我豈會胡鬧,我蕭家可陪不起桓家繼續了,如今和離,雙方都念著些對方的好罷?!?/br> 她這話簡直說的過于直白,因你桓家處處遭受陛下打壓,不好意思,我蕭家先撤了。 蕭楣兒嫁妝之多,讓桓家成了當日笑談,桓家家主桓睿嚴回來后得知人已經走了,桓家竟無人攔下,頓時心絞痛都要犯了。 豈有此理! 而桓之凡回了家,看著空無一物的院子,直奔玲瓏小院而去,蕭楣兒連門都沒讓他進,他在門口苦苦哀求,眸里卻滿是陰霾。 “楣兒,怎么突然間就要和離?!?/br> 她揚聲道:“是何原因我已說過,凡郎,你我二人有緣無分,我身為蕭家嫡女,只能對凡郎說聲抱歉了,望你我二人好聚好散?!?/br> 桓家乃四大家族之人,不然蕭楣兒豈會下嫁一個庶子,還不是看重了背后的桓家,可如今,她這是要與桓家解綁的意思。 桓之凡不能讓她走,為了娶她,他甚至將辛十一娘都拋棄了,他正享受著她給自己帶來的便利,怎么能甘心。 蕭楣兒一揮手,院子里部曲通通出動,亂棍將桓之凡趕走,她這才重重吐出一口氣,道:“我記得族中商隊有不少稀奇古怪的種子,悉數用蕭家名義送到辛氏酒樓,請求郡主將我和離一事編成故事說出來?!?/br> “喏?!?/br> “再讓父兄快快趕來洛陽,以要同國師論道的名義來賠禮道歉?!?/br> “喏?!?/br> “給我做兩身新衣裳,備金一百兩,我要入讀博晉書院?!?/br> “???” “我既已和離,反正也嫁過人了,正好入宮當女官,靠人不如靠己!” 婢女崇拜的看著蕭楣兒重重應下。 作者有話說: 讓我算算,我估計明后天就能寫到那封旨意,到時候你們就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