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長兄日常 第112節
白老先生渾忘了自己的人設,脫口而出:“賀什么?”隨機快速反應過來,“這才升遷到知州的位置,老夫壓根沒放在眼里?!?/br> 這也太嚴格了吧?林嶼咂舌,要知道能做到知州的位置,怎么也算的上光宗耀祖,獲得“族譜從他開始寫”成就,結果家里的長輩都不當一回事的。 太難了! 白老先生摸著胡須掩飾尷尬,當時他就是隨手選了一個偽裝身份... 于是他強行轉移話題,開始檢查起功課來,畢竟這么長時間沒見,誰知道學生學到什么程度了!檢查這是師長應盡的責任,才不是他掩飾尷尬呢! 但林嶼學的很好,凡是白老先生要求看的書籍,至少也也看過三遍以上,暫時不通的地方就記下,專門謄寫到另外的本子上,總之,把一個勤學好問的學生表達的淋漓盡致。 白老先生本來還想挑刺,沒挑出來不說,還耐心的解釋了一回學生不懂的問題,把自己原本的目的忘到腦后。 解釋過后,白老先生又是遺憾又是感慨,這么聰慧的學生倘若從幼時啟蒙,現在想必也該成為一代大家了,不過現在也不晚! 兩人一口氣說了一個時辰的話,口渴了,林嶼想了想就去后院摘了個瓜,切好奉上,老師運氣這么好還能趕上吃瓜,當然要讓他嘗一嘗。 白老先生對學生的神神秘秘不以為然,什么名貴的點心茶水他沒品嘗過?就是端上龍肝鳳膽他也不會驚訝的!可是等林嶼揭開蓋子后,白老先生還是驚訝出聲,霍的站起,“西,西瓜?!這可是剛剛二月,哪來的?” 這可是違逆天時的東西??! “當然是地里長出來的??!難道還能是天上掉下來的?”林嶼半開玩笑的說,“師父您運氣好,還剩三個瓜,再晚來一點就吃不著了?!?/br> 畢竟瓜就結了這么幾個,送的送吃的吃,沒多少了。 白老先生掩飾過心里的驚濤駭浪,先去看白瓷盤里擺的,翠綠的皮嫣紅的瓜rou,不由得垂涎欲滴,管它什么天時不天時的,吃了再說! 咬下一口西瓜,清甜脆爽,滋味可口,甜度剛好既不會淡又不會膩,汁水豐沛,實在是解渴又過癮,讓人根本停不下來。 第一百五十七章 白老先生暢快的吃了一回, 不由得拍著大腿遺憾起來,早知道有瓜吃,他該提前過來的!可惜現在就只剩下兩三個瓜, 勉強過點癮,可惜啦。 換成林嶼哭笑不得的,“您要是喜歡吃,剩下的都歸您, 只是不要多吃, 容易腸胃不適?!痹俸贸砸膊荒茼旓埌?!畢竟是水果。 白老先生一抹嘴,終于想起正事來, “這瓜我早年聽過,不好種,容易壞,你到底是怎么在冬天種出來的?”他蠢蠢欲動,很想知道其中的奧妙。 更重要的是,白老先生心中生出妄想來, 冬天能種瓜的話, 能不能種糧食呢?如果能種, 豈不是再也沒有饑荒? 所以他迫切想要知道。 “難倒不難,可需要細心和耐性?!绷謳Z看師父這么有興趣,就把人往后院引, 那里平時都是關嚴實的, 進出的鑰匙只有兩把。 布置更是精心, 保證光照和溫度, 才能讓瓜順利生長, 而這些經驗在沒有溫度計的情況下, 全靠人的體感。 如果不是之前種蘑菇有經驗, 他也未必拿捏的準,光是炭火這一項,耗費甚巨。 老先生親眼見著了西瓜棚,還有里頭的花費,不由得嘆氣道:“真是小魚吃出了鮑魚的價格,耗費太大了?!?/br> 林嶼解釋著:“我這不是從前沒種過瓜嗎?想要先種一回看看情況,如今順利了,今年就好大批量種植?!?/br> 知道里面耗費的錢財多,白老先生便歇了心思,他如果多追問兩句,林嶼就知道他在想什么,還能給出出主意。辦法都是人想的,冬日種植技術除了用來種瓜,種蔬菜一樣能用。 但此刻老先生還不曉得自己錯過什么樣的寶藏,把話題轉到了別的方向,開始問起村子里的情況。 其實這不需要問他都能發現,附近可以說是大變樣,不僅僅是林家村,連隔壁幾個村子也眼巴巴的看著,等著輪到自己這邊。誰又喜歡過苦日子呢? 春來要播種,而連年耕種的土地難免失去肥力,所以大多數人都會把腐爛的麥草或者樹葉都堆在土里做埋肥。 林嶼當然知道這個,他甚至還記得一個自制肥料的方子,先把樹葉和麥草燒成草木灰,再足足浸泡六個時辰,取其中的清液用來灌溉。除此之外,豆渣也有同樣的效果。 三叔家開豆腐坊,每天制造的豆渣一桶一桶的,用都用不完,只能用來養牛,倒把牛養的又肥又壯。 聽說能用來做肥料,三叔還很講究的分了兩塊“試驗田”,一塊倒的是草木灰肥,一塊倒的是豆渣肥,看看年底到底是哪塊田的產量,更高。 看起來控制變量法,學的很到位。 所以盡管白老先生過來,他應該盡量抽時間學習,但推肥的事情也耽誤不得,每天需得去看幾眼。 翠州的氣候更適合種麥子,多年一來大家也是以麥面作為主食,去年,林嶼特意托人送來幾斤水稻的種子,準備今年用來播種試試的。 白老先生就看著林嶼忙前忙后,上山下田,捏土地澆肥料,不嫌臟也不嫌累,他有些好奇,“現在也不缺銀子,雇人種麥子也就罷了,怎么還自己下地?”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绷謳Z瞇著眼睛,深沉的裝個逼,然后笑道:“不親自動手,怎么能記憶深刻?再說了,土地是最干凈最溫和的東西,不論人類賦予它什么,它都回報以萌芽和希望?!?/br> 老先生已經習慣林嶼偶爾的語出驚人,他翻遍典籍沒有找過,也就默默記在心里。 啟明星果然是不同凡響。 林嶼恍惚還記得,水稻需要提前育苗,把稻種撒在薄膜棚里,等到長出手指那么長的幼苗再移栽到水稻田里,然后再繼續成長。 因為他自己也拿捏不準,所以只試驗了一畝地,不過光是這樣也累的他夠嗆,種到后面全靠毅力撐著。 他把康平跟康安也拖來當了插秧工具人,兩人起初還覺得,踩在滑溜溜的淤泥里很有趣,跟玩水比別有一番味道,彎了一會兒腰后,累的是直不起來。 插秧是真的費腰啊。 “呼,我,總算明白為什么,要,要愛惜糧食?!鄙跎俑赊r活的兩人累的癱在田埂邊,宛如兩個廢人。 林嶼也累的不行,能保持體面全靠成噸的兄長包袱,以及他要做表率作用,“等秋天,咱們就能用新米來熬粥喝,那味道一定特別好?!?/br> 康平哼哼唧唧的:“我寧愿喝水?!?/br> “我寧愿吃面?!笨蛋惨舱f著。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绷謳Z故意拖長聲音說著,但還沒等說完自個先笑起來,他如果不是穿越,現在照樣分不清稻苗和麥苗,這點倒是不用嘲笑別人。 白老先生在樹蔭下,看了半天的插秧表演,以及聽了一耳朵的議論,全都是說林嶼種稻子的。 “麥子也一樣挺好的啊?!?/br> “種稻子也就算了,為什么要把長到一半的苗拔起來再種???真是糟蹋東西??!” “林嶼做生意有一把手,但是種莊稼還是沒有老把式厲害啊,也是,畢竟年紀小嘛?!?/br> “我真是看不下去了?!?/br> “等跌了跟頭,以后就知道輕重了?!?/br> 眾說紛紜,總之沒有看好的,這些村民也是種了幾十年的莊稼,自然不會覺得一個小年輕能夠超過他們。 白老先生心里也很疑惑,他沒種過糧食,但農莊上明顯不是這樣播種的,真的沒問題嗎? 一邊是一直以來的經驗和常識,一邊是對啟明星的盲目信任,讓他難以決斷,最后干脆再看看。 老把式都覺得不用等幾天,那些被移過去的苗子肯定要死翹翹,結果這些苗子居然一天天的旺盛起來,抽出綠油油的葉片,還在節節拔高。 對于這片田林嶼也非常上心,日日都要看一遍,另外兩人也是,出村進村都要去瞧幾眼才安心。 惹的林嶼笑話他們,“你們這樣,倒讓我想起一個故事來?!?/br> “什么故事?”康安把耳朵豎起來。 “以前有個富商,臨終前不放心他好吃懶做的兒子繼承家業,以兒子的脾性,早晚會把家產敗光。于是富商給兒子出了一個題目,做到了才能繼承全部的家產,就是讓他自己出門,靠自己的雙手賺到一兩銀子?!?/br> “一兩銀子不多不少,如果去抗一個月大包,還是能賺到的?!笨蛋部焖俚南氤龊脦讉€賺錢的法子。 “但是富商的妻子心疼兒子啊,自家兒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扛,一個月非累壞了不可。于是悄悄的塞私房錢給兒子,讓他在外面玩一個月在回來。兒子果然在外頭吃喝玩樂過了一個月,最后拿著剩下的一兩銀子回家來。富商接過兒子“賺來”的銀子,劈手扔到了炭盆里?!?/br> “呀!富商瘋了?!”康平已經忘了自己在聽故事,沉浸其中,也跟著激動。 林嶼不答,繼續說著故事:“富商扔了銀子,看兒子無動于衷,怒氣勃發,再次命令兒子出去賺一兩銀子。面對生氣的父親,兒子只好重新出門,也不敢要母親的資助,老老實實的用各種方法賺錢,這次花掉了兩個月,才終于賺到一兩銀?!?/br> 聽到這里,康平放下肩膀來,這下總該過關了吧?卻不料大哥繼續說著:“富商接過銀子后,又是一抬手扔進了炭盆里。兒子委屈極了,他為了賺錢吃了不少苦頭,現在胳膊,肩膀還酸疼不已,他顧不上炭盆火熱,手燎起泡,把銀子搶了出去?!?/br> “唉!這都什么爹??!故意折騰兒子玩嗎?”康安沒忍住說。 “這爹是不是病糊涂了?還是被人換了?”康平的腦洞大開,已經想到別的地方去。 這時,林嶼才終于公布最后的答案,“不,都不是。富商看到兒子這么委屈,忍著燙也要搶回銀子,總算說道,不是自己賺的錢不心疼,這下總知道賺錢不易吧?” 就是自己種下的稻苗,才會格外放在心上。 康平總算回過味來,大哥這是拐著彎的笑話他們兩呢!腳一跺腿一伸,立刻表演一個現場追擊,攆的林嶼到處跑。 林嶼把人逗炸毛了,嘻嘻哈哈的趕緊跑路,他腿長跑的快,康平根本追不上,但是康平有幫手??!眼珠一轉就拉著康安一起加入戰局,兩頭圍堵,很快把犯人捉拿歸案。 聽個全程的白老先生,倒是意外的郁郁了,故事簡單涵義卻深,富商,繼承,遺產,不爭氣的兒子,唉!可是誰有那個膽子,讓“兒子”親自去掙那“一兩銀子”呢? 愁啊愁。 林嶼是想到什么聊什么,聊到什么教什么,他自己已經經過系統的學習,倒是不擔心會學歪,不過他很憂愁,弟弟的學習基礎會不會不牢呢? 好在白老先生能夠彌補上這個缺板,查漏補缺。 林嶼也沒指望過,兩人能考個狀元回來,當然也沒狀元可考。而是讀書明理,培養性情,作為一切的基礎,以后再有感興趣的事情,再去學也不遲。 作者有話說: 富商的小故事是從雜志上看來的,但具體哪本雜志早忘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白老先生一整個神出鬼沒, 在林家村待了一段時間,給林嶼布置了一些作業,又再次匆匆離去。 臨走前, 白老先生還說:“過段時間我讓你師兄給你寫信,你兩交流交流?!?/br> “我還有師兄吶?”林嶼有些好奇。 “這不廢話嗎?老夫一生著作無數,無數人推崇想要拜入我門下,但是老夫都看不上...”白老先生撫摸著自己的胡須, 得意洋洋?!安粚? 話題又被你扯歪了,到時候你記得回信就行?!?/br> 林嶼心說這不是您先扯歪話題的嗎?但是不跟長者爭辯, 他默默的點頭,“我知道了?!?/br> 白老先生這就揮一揮衣袖,只帶走一車土特產,各式各樣的都有。 他剛走沒多久,新的長興縣縣令就前來赴任了。白前縣令把所有事情交接清楚,拍拍屁股順利升遷。新縣令雖然不是白縣令自己派系的人, 但關系也還算友好, 想必也不會搗什么亂。 新縣令姓章, 他初初接受長興縣的事務后,很是手忙腳亂,花了半月才讓政務走上正軌, 之后便特意來了一次林家村和下河村, 察看兩邊的蜂蜜和蘑菇事業。 林嶼全程熱情接待, 并不藏私或者隱瞞, 令章縣令十分滿意。 得到大力支持后, 下河村的蜂蜜和釀酒事業持續進行中, 村民們歡呼過后, 開始熱火朝天的開荒,面積比去年擴大了三分之一,規模更加壯觀,想必又是一個豐收年。 章縣令帶著計劃書,在搖晃的馬車上回憶治下幾個村子的賦稅繳納,如果豐年還好,碰上收成不好,賦稅就拖拖拉拉,好幾月都收不齊,一定要賦稅官三催四請,最后才能勉強收起。 當然,章縣令也了解其中的難處,只是他也為難,沒有賦稅他又能養一班差役,維持整個縣城治安呢? 好在情況在好轉,去年林家村跟下河村繳稅格外的積極,足額足量,比其他村里好了許多,另外更別提商稅的上漲了,起碼比往年多了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