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長兄日常 第9節
哪知道持續了一個月,熱度還沒用褪去,一直保持在平穩的狀態。夏老板那里,每天都需要提供二十斤面,一直沒跌。 林嶼特意跑去茶水攤瞧了一回,觀察目標客戶,總算是想明白為什么。 長興縣的位置在整個州城算不上特別好,但從去年開始開辟了一個新渡頭,把州城吞吐不下的船流量分到長興縣的新渡頭,也因此來了一批扛大包賺辛苦錢的壯勞力。他們通常獨身居住,回家后懶地做飯,也樂意直接去面館吃飯,省事。 看到新渡頭,林嶼直覺這是個好機會!等以后長興縣的鋪子院子鐵定會漲價,可惜,他現在是個窮鬼.....房地產投資不是他能玩的轉的。 這月十五又去賣了一次發飾,這次貨量充足收入增加,加上面條的收入,全部積蓄總算達到了六十五兩。 修個青磚大院,至少要一百二,再加上打造家具什么的,準備個一百五也未必夠。 不過還好,現在掛面生意逐步穩定,積少成多也是一個進項。 春霞姐帶著兩meimei專門制面,要么說錢是人的膽,她比以前受氣小媳婦的模樣快活多了,走在路上也是昂首挺胸的,碰到有人問她為什么在娘家待這么久,她也直接噴回去。 “出嫁的閨女就不能回娘家照顧爹娘了?我是出嫁又不是被賣了!”她一頓輸出,懟的那人找不到北,只能灰溜溜走開。 而林嶼除了日常做手工,就是在準備過冬的東西。冬天食物少,最常見的就是白菜蘿卜,蘿卜白菜,偶爾來點豆芽豆腐,就算是改善伙食了。 吃的人跟兔子一樣。 所以等林嶼自己給自己管飯后,他在夏天就會早做準備,曬足夠的菜干,準備五十斤豆子發豆芽,還有在河邊山里撿柴火儲備。 雖然很想大氣的給自己來幾十斤臘rou咸魚干,但很可惜,豬rou十幾文一斤,而鹽要一百五十文一斤,標準的醬油比雞貴...... 林嶼只準備了兩斤臘rou,是給除夕夜團年飯留的,然后是給四個孩子準備棉襖,天氣慢慢降溫了,沒有棉襖能凍的人瑟瑟發抖。他自己的棉襖可以把往年的改大,可以省一點。 哪里都需要錢,偏偏最缺的就是錢。 林嶼為了過冬,帶了幾個孩子去山上撿枯枝,河邊和平原上能撿的都被撿走了,只有上山才有樹枝撿,冬天取暖全靠樹枝了。 林嶼借了春霞姐家的斧頭,四個小蘿卜一人背個籮筐,順著進山的小路慢慢走著。山腳下的樹枝也被撿的差不多,要再深入山內,才能找到枯柴。 林嶼叮囑他們四個不要亂走,如果不小心走散了就站在原地等候,他會找過來的。 進了山后能看到的枯柴果然多了很多,還看到不少的野果子樹,歪七扭八的長成一團。野果子就算結的又紅又大,口感也是苦澀居多,咬一口能把人牙齒酸掉。 康平非不信這個邪,他跑去摘了個,一口下去,哇一聲被酸哭了。楚楚大聲嘲笑哥哥,“吃個果子都能哭,哈哈哈!” 康平吐出一口血水來,他不是哭果子,是剛才門牙磕掉了。自己牙齒掉了還要被meimei嘲笑,康平心里的酸泡泡一股股往外冒,“嗚嗚嗚,我要變成癟嘴老太太了,哇哇哇......”哭的更大聲。 “讓我看看?!绷謳Z撥開弟妹們去看康平,康平被迫張開嘴,上門牙果然缺了一個。 康平雖然比康安還要小一歲,反而成了第一個換牙的。 “沒事,到了年紀換牙而已,每個人都會有的,”林嶼讓他把掉下來的牙齒收好,“牙掉了,以后還會長出來的?!?/br> “那長出來要多久?”康平眼淚汪汪的。 “一個多月吧?!绷謳Z安慰他。 “嗚嗚嗚嗚,居然要一個多月!”那他豈不是要一直當個缺牙巴?會被笑死的。 “要想長得快,我知道一個秘方,把換下來的上牙丟到床底下,下牙丟到房頂,這樣就快?!绷謳Z從腦海里翻出一個習俗來,安慰康平。 一心想要牙齒快點長出來,康平小心翼翼的把牙齒塞進兜里,生怕弄丟了。 知道酸果子不好吃,他再也不肯碰了,反而林嶼過去,把生地密密麻麻的野果子苗間隔開,還重新培了一把土。 “大哥你弄這個干什么?都是野生的也沒人來撿?!背闷嫣筋^,在她看來,林嶼這不是做無用功嗎? “嗯,這算是可持續發展?”林嶼也不知道該怎么解釋給小孩聽,他只能掰開揉碎:“楚楚你想,假如樹林里一共有一百棵樹,今天你砍一顆,明天我砍一顆,是不是越來越少,最后就沒樹可砍了?” 楚楚扳著手指頭算了算,點頭。 “而且樹長的很慢,要十幾二十年才能長到這么大?!绷謳Z指了指旁邊的一棵樹,“等到所有的樹砍完,再重新種樹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啊,現在砍一棵就要種兩棵,不然等到幾年后,整片樹林都沒了?!?/br> 楚楚貌似聽懂了,“這是不是跟禁獵期,休漁期一樣?” “楚楚真聰明,還會舉一反三了!”林嶼夸獎她。 受了夸獎的楚楚臉蛋緋紅,“是大哥解釋的好?!?/br> 既然說了清楚,他們再砍柴時,就會很注意不去破壞那些生長良好的樹木,只撿掉落的跟長歪的。 林嶼讓他們別走遠,自己去砍一棵被雷劈倒的朽木,那棵樹看起來有足足三十厘米粗,剛好擋住去路。 林嶼費勁砍了七八下,才砍斷一半,他放下斧子喘氣,這破木頭真難砍啊。 等等,那是什么?他眼神落到樹木的陰面,那里的陰影部分長著幾朵圓乎乎,像耳朵的東西。 黑木耳!他眼前一亮。 “康平康安快過來,幫我給木頭翻個面!”林嶼招呼著,兩男孩聽話過來,一人一頭費力的把木頭翻面亮了出來。 剛才他果然沒看錯,果然是黑木耳??!長的密密麻麻,整根木頭下面都是,也是長的隱蔽,沒有被人發現。 木耳可是好東西,不僅營養價值豐富,好吃,而且容易保存,就是放幾年也不會壞,這種好事上哪兒找去! 林嶼覺得今天幸運值簡直爆表,竟然能夠找到這么多黑木耳!粗看之下有十幾斤!他樹也不砍了,小心把黑木耳摘下來,鋪了半筐。 “你們再找找別的樹木下,看有沒有木耳?!绷謳Z跟幾個孩子說。 既然這棵樹有,別的枯樹一樣可能有,黑木耳是群生的。 孩子們在附近找了找,果然,又在另外兩棵樹下發現了木耳群,只是沒有這棵樹長的多??晒馐沁@些,加起來也有近三十斤。 大收獲??! “大哥,我沒找到木耳,但是發現了這個,這個東西能吃嗎?”希希跑的最遠,回來的最慢,她舉著一朵棕色傘柄的蘑菇,困惑的問。 是香菇! 林嶼激動的手抖,“在哪兒發現的?” “在那邊的樹根下,踩過一片草,長了一大片!”希希朝那邊比劃,她眼神好看見,就直接跑了過去。 林嶼順著希希指的方向看過去,果然找到一片香菇,正在向他招手。 再次重復一下,今天真的幸運值爆表! 第十五章 林嶼小心摘下木耳跟香菇,沒有全摘光,而是留了一些讓它們繼續生長,可持續發展嘛。 他拔草墊在竹筐里,又在木耳上面蓋了幾把枯枝,把東西完全遮住,這才準備下山。 木柴只能下回再砍,不過本來砍柴也不是一兩次就存夠的。 到家之后,關緊院門,把蘑菇用竹篾串起來掛著風干,木耳放在后院席子晾曬,完全不會有人發現他們的收獲。 環視四周,林嶼不得不再次感嘆自家院子實在太小了,他一個人住還行,現在哪里都小,庫房已經被麥子堆到屋頂,多余的只能放在各自的臥房,柴火放在院子里,他本來想養雞都沒地方放,還打算種兩棵梨子樹,有水果吃。 而且四個孩子住在一間臥房里,中間用一道木板隔開,勉強住一年半載還行,時間再長還是分開更好吧? 林嶼給自己的院子設計圖加上大臥室這一條,圖紙上,上面已經寫好了庫房,養雞圈,浴房跟分離式廁所,廚房的灶臺也需要改造。他每想到一條就在圖紙上添一條。 為了自己的舒適生活也不能放棄呢。 木耳曬了幾天干透后,林嶼拿著給三叔家和春霞家送去,林三叔表現的欲言又止,幾次想說什么,林嶼試著問呢他又什么不說。 放棄了,隨意吧,真有急事早晚會說的。 他轉道去了春霞姐家里,春霞姐爹娘都是出名的老實頭子,半句客套話都不會說的那種,看到林嶼上門只會一個勁兒的讓他喝糖水。 但老實頭沒有壞心眼,對于林嶼帶著家里姐妹賺錢,只有感恩戴德的。 不過林嶼看出春霞姐今天似乎不在狀態,說話時幾次走神,最后還是沒忍住問她到底發生什么事。 春霞嘆著氣,擰著眉頭,“姓秦的終于舍得來找我了?!笨梢娝龤膺€沒消。 本來也是,這次春霞姐回娘家,一開始就是秦家人不厚道,該有的禮節沒有,等到春霞姐在家呆了一個多月后,這才姍姍來遲上門,也不說道歉也不說賠禮,只讓春霞姐回婆家。 這口氣能消就怪了!秦瑞不來還好,一來林春霞都快炸了,跳起來把人罵了一頓,把秦瑞趕走了。等人走后,林春霞不禁開始反思,她是不是以前脾氣太軟了?讓秦瑞覺得她好拿捏的很? 這涉及到家務事,林嶼又是堂弟,他只能勸和不勸分。 “算了,秦瑞什么脾氣我也不是頭一天知道,耳根子軟,誰的話都聽?!绷执合家馀d闌珊,“當面聽我的,背后聽爹娘的,誰聲音大在他眼里就是有道理?!彼偈箘乓布懿蛔e人拖后腿,如果秦瑞立不起來,他兩的親事就這樣吧。 林春霞現在有吃有喝的,靠男人的心思也淡了。 不過現在做面是林春霞立足的根本,她再三跟林嶼強調,她不會耽誤正事。 “現在面條一天的產量是多少?”林嶼看她調轉了話頭,也不再糾纏之前的事。 “手藝熟練了,一天的產量有三十斤,我正在控制產量?!闭f起這個,林春霞也愁,“畢竟夏老板那里地方小,一天能接待的客人有限?!迸抨牭炔涣说目蛻?,可能直接走了,這些都是流失的錢吶。 翻臺率才是餐館賺錢的根本,林嶼沉吟后說,“我有個主意,就是不知道夏老板樂不樂意,把面條做成一斤的分裝,賣給等不及的客戶。一斤裝可以賣的貴些,這樣跟店內的面條不沖突?!?/br> 林春霞思考,“夏老板不會不同意的,主動權握在我們手上,她要是不接受,我們完全可以找別人賣?!?/br> 她從前雖然沒有做過生意,但腦子不笨,現在正在逐漸開竅中。 果然,這事找夏老板一說,夏老板忙不迭的答應下來:“春霞meimei,我早就想找你們說這事,就是不知道該怎么開口,現在你們一說,我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巴不得呢!” 她是個爽快人,更知道怎么做對自己做好,于是用牛皮紙包裝過,看起來整整齊齊的掛面出現在夏老板的攤位上,小二還熱情的招呼的,等不及就買回家嘗嘗,好吃意頭又好的福祿壽面嘞~ 林嶼多了一個工作,就是給牛皮紙封條上寫“福祿壽面”四個字,還設計了一個篆體的林字作為標記。 林嶼以前沒練過書法,全靠自學成材,好在簡單寫幾個字不難,多練就行。 每寫一張紙,他就要念叨一遍,新院子磚頭 1, 2。 等到磚頭加到一千時,天氣徹底冷下來,新做的棉襖上了身,四個幼崽穿戴一新,正在到處跑著玩,順便炫耀自己的新衣服。 村子孩子都羨慕的很,本來過年才有新衣服穿,他們四居然這么早穿上了! 其實這是個誤會,因為他們沒有舊衣服,天氣還冷,總不能凍著自己吧? 做衣服時,林嶼林嶼跟胡婆婆說,新棉襖不做原來的款式,棉花縫成素面的背心樣式,外面再用普通布料做一層面子,兩者用扣子扣起來,穿臟了就洗外面,干的快。 胡婆婆連連稱贊林嶼這招省事,冬天洗棉襖真是個力氣活還凍手,十天半月干不透,只能扛著。 胡婆婆自己也做了一件同樣的款式,還半賣半送的,給林嶼做了一件,林嶼推拒不了,只能要求胡婆婆尺碼做大點。 他正在長身高抽條,整個人跟竹竿一樣,細瘦細瘦的,棉襖上身直晃蕩。 林嶼透過鏡子看自己,他的五官沒變,但就是瘦,估計要等到發育停止才能長rou吧。 而康平跟楚楚兩個,剛被放出來時更瘦,嬰兒肥都掉光了,即使現在多吃多喝,還是沒長回多少。 他們一瘦,倒是顯得跟林嶼更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