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頁
書迷正在閱讀:萬蟲迷雄蟲今天也是專寵老婆[蟲族]、把宿敵哄成替身魔尊后、末日土匪與流浪漢、召喚玩家,重建大魏、病美人大佬只想咸魚[異世]、捏個大佬當對象、獵物、Omega教授高冷人設崩了、重生后師尊崩人設、病美人師尊又裝綠茶
建墻將監獄和別墅區連起來,是為了保證科研人員和基地的聯系,目前只要人能通過就行,不需要留多大的空間。山里不方便建造土墻,所以他們只是將兩個地方之間的樹木雜草清理掉,然后用鐵網圍了一條五米寬的平緩山路出來。 為了安全,山路兩旁圍了整整兩層的鐵網,且周圍沒有一株高于網頂的樹。 從直線距離上來看,這里到監獄的距離,還不到東邊小區到監獄距離的一半,有了這條山路,別墅區的人十分鐘就能走到監獄的后墻處。 將別墅區的情況弄清楚之后,眾人將卡車上的實驗器材搬下了車,按照陳院士的要求搬進不同的別墅里。喪尸、喪尸動物、變異動物、特殊細胞……因為需要研究的東西太多,陳院士決定以一棟別墅為單位,別墅里專注只研究其中一個實驗,再另外分出兩棟別墅來當做科研人員睡覺、開會的地方。 搬東西的時候,陳院士怎么都不肯單獨歇著,一定要跟大家一起。 楊奕欽等人只給他比較輕的箱子,跟他一起搬運儀器,并時刻注意著他的身體情況。 “王醫生給我開了許多藥,最近我的身體還不錯,適當運動有利于身體健康,你們別這么擔心?!标愒菏客嫘φf,在喪尸病毒血清研究出來之前,我會長命百歲的?!?/br> “大家當然支持您多做運動,但該擔心還是會擔心的?!睏钷葰J笑說,“而且即使不談喪尸病毒血清,我們也希望您能長命百歲?!?/br> 王徹忙說:“我也這么想的!” 陳院士和善一笑:“那就承你們吉言了?!?/br> 搬到第三趟的時候,楊奕欽說:“我能問陳院士一個問題嗎?” “你問?!标愒菏繘]有一點架子,“我知道的、能說的,都會告訴你?!?/br> 楊奕欽便問:“剛剛搬東西的時候,我聽梁博士說你不認同他的想法,這個想法是關于特殊細胞的事嗎?” 聽了他的疑惑,陳院士微怔片刻,隨后笑說:“他已經跟你們說了嗎?他認為病毒能讓動物狂化,應該也會讓人類瘋狂。但是經過幾輪的實驗過后,我們認為這個說法并不正確?!?/br> 楊奕欽十分好學地追問:“陳院士的想法是什么?” “一開始大家都說只有人類感染了喪尸病毒,但是通過觀察現階段的實驗結果,我認為動物也并不是對病毒完全免疫了。它們的狂化就是感染的后果,可以類比于人類中的喪尸,只不過喪尸能通過撕咬抓撓感染其他生物,而狂化不會感染?!标愒菏肯蛩v述了自己的想法,“所以我想,對于動物來說,沒有逃過第一波的病毒感染,他們才會被改變了性格,以致于出現強烈的攻擊性?!?/br> 楊奕欽沉思:“原來如此,我覺得您說的很有可能?!?/br> “其實我很喜歡別人否認我的理論,這樣才能有更多不同的思考,小梁的想法也很有參考的價值?!标愒菏啃φf,“雖然我認為病毒無法改變人的情感,說不定情感還會促進人的進化程度,但也只是個未經實驗證實的猜想而已,不一定正確?!?/br> 封霖忽然開口:“至少梁博士不對?!?/br> 他甚至,自己會瘋狂,從來不是因為什么基因催化。 作者有話要說: 第079章 組隊 聽了封霖的話, 陳院士有些疑惑地看向他。 小梁從大學起就是他的學生,研究生選了他做導師,雖然在學術和思考方式上受他的影響頗深, 但一直是個比較有自己想法的人。楊奕欽會問自己狂化的問題,說明小梁跟他們聊了不少, 甚至愿意講自己的奇怪觀點。 最大的原因肯定是因為好奇。 “你是不是做過什么事,引起了小梁的注意力?”陳院士問封霖,“有關狂化?你讓他看到過類似狂化的樣子嗎?” “沒有?!狈饬啬抗獬脸? 搖頭說, “那不是狂化?!?/br> “那是什么?” “……憤怒, 恐懼?!?/br> 陳院士笑了:“果然是年輕人,總看你眼神堅毅毫無波瀾, 我還以為你已經完全習慣了末世的生活,被各種困難折磨的麻木, 漸漸失去情感了。我認為你平時比較冷淡,后來忽然某天情緒有了巨大的起伏,正好讓小梁看到, 他才會產生這么多的想法?!?/br> “我只是不喜歡被其他人看到自己的真實想法?!狈饬卣Z氣平淡地說, “沒有必要, 只會把麻煩的事變得更麻煩?!?/br> 因為封崢這個不靠譜的“父親”,年幼時, 只要封霖露出一點不高興的表情,立刻就會有無數人用假意憐憫的語氣, 將原因歸結到他家庭不睦、父親不稱職、母親管不住丈夫上去。無論他怎么解釋自己不在意封崢這個人,都只會被大人認為是——“這么小的孩子就會逞強了”、“封家果然吃人”。 那之后, 封母會以淚洗面, 打電話指責封崢, 然后封崢就會回來跟封母吵一架。封爺爺則會給他講許多做人的道理,一遍遍告訴他堅強和獨立的重要性。 最后事情也不會有任何變化,只會愈演愈烈。 后來他不再表達除了高興、激動和驚喜之外的消極情緒,以為這樣就能讓封母稍微安心一點,可過不了多久,又會有人說“這么小就學會了強顏歡笑”,結論又是“封家果然會吃人”。 無聊透頂。 母親過世之后,他慢慢連積極的情緒也懶得外放。封爺爺繼續日復一日在教他做人的道理,直到發現他步入了青春期,仍然對什么事都沒有興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