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他還沒認出溫嵐,畢竟當年被貶澤州時他攏共也就找過一回人,好巧不巧, 偏偏就是眼前這位溫老板, 不過彼時溫嵐尚未及冠, 模樣也遠沒有現在這么光風霽月。 周儀這里沒有認出來,溫嵐卻一眼就認出周儀了, 那時他尚未從那地方脫身, 數年間也接待過不少客人, 這一位是他這么多客人里面印象最深刻的。 一向會去那種地方找他的人, 幾乎都有點說不出口的怪癖, 每每接過客以后,身上總是青青紫紫滿是傷痕,經常要修養許久才能痊愈。 唯有那一次, 他記得清清楚楚, 就是眼前這人沒錯。從未有過一位客人做那種事情的時候會顧及到他的感受、把他當成人看, 只有這位,跟其他人都不一樣。 那次是他在那個地方過得最好的一夜,第二日這人走時,還給他留下了一大筆銀子,足夠他為自己贖身所用。 他當時也很天真,以為這位客人對他是滿意的,往后說不定還會來找他,就這么贖身了,萬一這位客人再來,便找不到他了。 抱著這種隱秘的期待,他還真就沒有為自己贖身,總想著再熬一熬,也許就等到了。 他也說不清楚自己為什么一定要等到這位客人,也許,只是想對這人說一聲遲來的“謝謝”吧。 可是一直等待那年黃河水災,樓崩人散,就連一直欺壓他們的鴇夫也意外死在了水災當中,他還是沒能等到。 水災泛濫給了他們這些人逃離的機會,他匆忙之間貼身帶上這些年來所有的積蓄,與其他身陷火坑的兄弟們一同逃離。 然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澤州遭難,他們沒了棲身之所,又能逃到哪里去! 好在知府大人愛民如子,積極聯絡各方有志之士組織救援,這間云來客棧當時的王老板,也主動獻出客棧安置難民。 他與幾位沒有走失的兄弟聽說以后,就來到云來客棧避難,直到那時,他才再一次見到那位他一直等待的客人,讓他完全沒有想到的是,這人竟然就是他們的知府大人! 聽一同避難的老人說起,那次黃河決堤是百年不遇的大災難,從前澤州每每遭難時,死在水災當中的人數也數不清,這一次幸虧知府大人及時組織施救,解救他們于水深火熱之中。 他們這些人的命都是知府大人給的,這位才稱得上是真正的“父母官”,是上天派給澤州府的大救星! 那段時間知府大人成日與他們同吃同住,時常還要東奔西走爭取救援物資,人也迅速憔悴下來,幾乎瘦脫了相,一點也看不出往日的豐神俊朗。 他初時還想去問一問知府大人是否還記得自己,但那段時間實在過于混亂,他一直沒能找到機會。后來見的事情越多,便越自慚形穢。 像知府大人這樣的人根本就不應該攪進這種上不得臺面的事情里去,他這樣一個污穢之人,又有什么資格幻想自己能夠留在這人身邊?既然如此,他又何苦要去捅破這層窗戶紙! 想明白這些,他便真正徹底歇了這份心思,好在當時在云來客棧避難的人很多,大家又都蓬頭垢面狼狽至極,知府大人也完全沒有注意到眾人之中極不起眼的他。 后來水患終于平息,他們便又在知府大人的組織下清理淤泥、重建家園。 此事過后沒多久,知府大人就被當今圣上調回京城了,離任那日,他們自發組織起來將大人送到澤州府往北十里開外,一路送,加入送別隊伍的人就越多。 那時他也是送行隊伍中的一個。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后來知府大人終究是走了,可直到今日,好些人家里都還立著大人的長生牌位,愿這么肯為百姓著想的大人一生順遂。 后來聽到傳言說大人在京城官運亨通,很受圣上看重,很快就晉升為一品大員,他們都高興得就跟自己做了大官一樣。 而他自己,聽說云來客棧的王老板有意將客棧轉手,去隔壁平陽府隨兒子享清福,他就拿出所有積蓄買下了這間客棧,也算是給自己謀一點往后安身立命的本錢。 這一過,就過到了現在。 今日再見周儀,溫嵐驚訝之余,見周儀又恢復了往日初見時的模樣,他亦由衷地感到高興,難怪一時沒有人認出來呢,那時大家所熟識的那個模樣憔悴消瘦的知府大人,和眼前這位相貌堂堂、風姿儒雅的先生,根本一點也不像嘛。 他若非與大人有那點“淵源”在,恐怕也認不出來。 此時見溫嵐愣在當場,直直地瞧著自己一動不動,周儀好脾氣地重復了一遍方才的話:“抱歉,不知云來客棧已經換了東家,勞煩了?!?/br> 溫嵐這才反應過來,忙道:“無妨無妨,來者皆是客,先生既然是王老板的故友,便也是我的朋友,王老板于我有恩?!?/br> 周儀笑了笑,從善如流地改了稱呼:“小友說的是,有緣相逢便是朋友?!?/br> 溫嵐也回以一笑:“正是這個理?!?/br> 見他性情和善,是個易與之人,周儀便又問:“不知王老板如今去了何處?” 溫嵐毫不隱瞞,將自己知道的全部告知周儀:“王老板他將客棧轉手給我后,就去了隔壁平陽府隨兒子同住,他cao勞半生,是時候享享清福了?!?/br> 知曉故人安好,周儀便放心了,又與溫嵐道了聲謝,帶上阿窈去了二樓雅間兒夏京那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