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李琮語氣平和,他怕是早就想好了這樣一番說辭,以至于胡九彰甚至懷疑,剛剛自己說的那些,這老頭兒是壓根都沒聽進去。 胡九彰不由皺起眉頭,只覺得眼前的肅王,實在跟自己想象中相差了太多。 而還未等他發問,李慕云已經按捺不住。 “父親,九彰涉險來此,便是為了救我們出去,況且外面還有燕家的友人肯施以援手,事情尚有轉折的余地,您這又是何苦??!” 李慕云止不住提高了聲音,以至于身子都跟著微微顫抖,臉色也愈發蒼白了??擅C王看著兒子,反而只是無奈的搖了搖頭。 “誒……慕云,這里面的事你不清楚。過去的那些事,翻起舊賬來,便算不盡了。但我知道,如今他找到了這種機會,定不會輕易放過我,否則也不會冒險與叛軍做這種要掉腦袋的交易。慕云,你回朝之后,一定要將我那封書信面呈給皇上,倘若皇上肯念及舊情,不怪我過往與安祿山的那些舊事,便必會派人追究此事,日后他高凌岑也不會好過到哪里去。一報還一報,如今能保住你與兆朔兩個回去,老天尚算待我不薄?!?/br> 肅王感慨非常。 顯然,他是知道那些高句麗人為何要找他的麻煩的,只是他始終不肯將這里面的事說清。 他這話聽得胡九彰直皺眉頭,倘若不是看在李慕云的面子上,他定不會想給這么一位王爺賣命。 況且要深說,這人還曾是張泗的主人,想到這一節,胡九彰對肅王的那點敬畏,便也全都給沖沒了。 胡九彰站在一旁默不作聲,李慕云卻仍沒法平復情緒,他長這么大,便是熬到了這里,才終于能從父親口中聽到出一句是真正在意自己的話,如今又怎么肯就這么將父親交到仇人手里。 他身子仍微微顫抖著,直把胡九彰看得心驚。 “難道父親寧愿落到高氏手中受苦,也不愿在此搏上一搏,來日一同回京嗎?” 他厲聲質問。 “誒……慕云!” 李琮怕也是從未見過小兒子對自己擺出如此的態度來,驚訝的同時,卻又嘆出一口氣。 “這里面的事你不懂!那姓高的可不是想單單買一個大唐的親王回去,他是想我死!誒……事到臨頭,也不怕告訴你。慕云,你父王我,雖敢保證對大唐的一腔忠正之心,但我從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如今落得這步田地,也是自作自受,輪回業報而已。你不必帶著你的這些朋友在這里拼命,如今中原叛亂尚未平息,你與兆朔兩個若想要安然回到長安,定也少不了人隨行護送。況且高凌岑已經答應過,可以放你回去。他賭的就是朝廷不敢在中原大亂尚未平息之際,再分出兵力治理安東諸部。你便聽我的,倘若能走,現在就趕快尋你二哥去。否則若是將姓高的逼急了,我真料想不出,他還能做出什么事情!” 這幾句在胡九彰聽來,倒是十分在理。 這話說出來可能有些狠心,也自私了些,但他從始至終想救的,也只有李慕云。 只是李慕云仍不肯罷休,仍要再說些什么,怎料這時,禪房的大門竟被人從外面一腳踢開,來者竟是一全副武裝的唐軍軍官! 此人怒目圓睜,好似已然氣極。 只見肅王李琮忽然起身,拉過李慕云到自己身后,便即叫出這人名姓。 “董俊生!高凌岑早已經說過,只要我一人而已,你莫傷我兒?!?/br> “哼!老子就是來捉你的!” 那董俊生不知是受了什么刺激,一來便是一臉兇煞樣兒。他怕是沒想到這屋中竟有三個人,睜大了眼睛在胡九彰身上掃了遍,見到他腰間的佩刀,便轉瞬顯出殺意。 “他奶奶的,你是什么人!” 董俊生叫罵著,已然抽出腰間橫刀。胡九彰一見來者不善,也拔出刀來,攔在那父子二人與這叛軍首領之間。 “老胡,你小心些!” 李慕云雖然被父親護在了身后,可他這一雙眼全在胡九彰身上。 只見胡九彰一手持刀一手拄仗,架勢倒是擺好了,可董俊生腰圓體壯,單是塊頭兒都要大過他兩個,再加上一身的甲胄加持。他立在胡九彰面前,便好似一面巨墻橫在那里。 董俊生根本沒將胡九彰放在眼里,橫刀一揮,沖著胡九彰頭頂就是一記殺招,全然沒有要給他留下活路的意思。胡九彰反應得倒快,單手舉刀相迎。 可他這一只手的力氣,如何能抵得過這大漢當頭一擊。二者刀鋒相交的瞬間,發出一聲錚響,胡九彰匆忙丟了拐杖合雙手之力支撐,一瞬便頂開了那當頭砍來的橫刀。但他這一扔一舉的動作,到底還是慢了些許,以至于董俊生刀鋒被架開的瞬間,胡九彰頭頂也有血迸濺而出,順著額頭向下,流過眉宇間。 他頭皮上被劃出了一道淺淺的刀傷,不深,疼感更可以忽略不計。只是丟了拐杖,他身邊更沒有可以攙扶的東西,這一下撞擊,便叫他整個人向后跌去,剛剛從頭頂流下的血流,也跟著濺到地上。 他轟隆一下坐倒在地。雖是劣勢,但他也已經做好了迎接董俊生第二刀的準備?;蛘哒f,像這樣坐在地上,對他而言才更加有利。 只是他還沉得住氣,站在后面的李慕云可就沉不住氣了。 他一見到胡九彰流血,臉色瞬間就變了。這時也不知是哪兒來的力氣,發足從父親身后沖出,直沖到胡九彰面前,跪到地上將他整個護在懷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