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第70章 城上之戰 這日是個大晴天,正是春風和煦,陽光燦爛的日子。 被優先調來的六團,全部部署到了潼關城上,而就在胡九彰隨著大隊上城時,后續趕來的十幾個團,也已經有條不紊的在城墻之下集結起來。 這樣的集結,整個潼關上下的官兵,不知演練過多少遍。如今,就算是毫無戰斗經驗的新兵,在統一的號令下,都能做到井然有序的列隊集結,各個軍團間前后分明,再沒有之前各自成群、三五搭伴的現象。 胡九彰帶著自己手下的一百余唐軍,就守在關上最靠近城墻的一側的外圍。站在不遠處的,是他的新校尉江坦。再往中間看,則是指揮這三個團作戰的隴右都尉。幾位一早上城的將軍坐鎮中央,再加上將軍們各自的親兵和往來穿梭的通傳兵,潼關城墻上已然人滿為患。 潼關關隘依山而建,西高東低的走向。關上視野十分開闊,遠遠的,胡九彰就見到山道上,叛軍的大隊人馬被越來越窄的山道強行分隔成了橫列不過百余人的長陣,但盡管隊列狹長,這一次,叛軍前來攻城的人數,卻著實不少。 那長陣一望望不到頭,就是rou眼這么乍一看,映入眼簾的便已經有千人以上的規模。胡九彰條件反射的咽了口吐沫,一時間,竟連腿疼都難以顧及了。 “這是咱們團第一次出戰,待會兒無論發生什么,記住,千萬別慌。要注意聽指揮,注意同隊之間的配合。別慌,只要不慌,咱們都能活?!?/br> 胡九彰一只手摸到腰間刀柄上,目光緊鎖著山道上越來越近的叛軍大隊,對這身邊的兵低聲囑咐著。 相似的場景,他在北疆經歷過很多次,且在北疆,敵人可都是馬背上長起來的塞外蠻族,人高馬大,兇惡異常。但在北疆時,看著敵人漸漸逼近,胡九彰不覺得緊張。反倒是在這兒,他居然也好像新兵一般,心里莫名的發慌。 “喏!但是……胡旅帥,這次叛軍派來的人,是不是有點多?” 站在胡九彰身邊的兵小聲說著,眼睛還是不是往兩邊掃,去看身旁戰友的反應。 “管他人少還是人多,咱們該殺的都得殺。你們就記住一件事,冷靜下來,別慌?!?/br> 胡九彰說著,又狠握了兩下刀柄。 無論今日會發生什么情況,不能慌。 不過片刻功夫,走在最前面的敵軍,已經進入了城上唐軍的射程外圍。潼關城頭上戰鼓轟鳴,唐軍這邊,人手配備一把弓,三十只箭。隨著戰鼓號令,胡九彰已然帶著全旅兵士架好了手中彎弓,只聽那鼓聲的忽而急促的一下,城頭上,萬箭齊發。 耳邊箭矢轟鳴而過,一下下尖厲如刀,刺激著胡九彰的神經。他手心已然在不知不覺間滲出了點點汗滴。發射,抽箭,再上弓。聽鼓聲—— 曾做過不下百遍的動作,這時已然成了他唯一的定心丸,讓他逐漸安定下來,全身心的投入到作戰中。 顯然,城下叛軍對于唐軍的這一出攻勢,早有準備。箭雨當頭落下時,叛軍的盾牌也都紛紛舉過頭頂,不再貿然前進。 這一波箭雨,并沒叫叛軍減員幾許,反倒平白送出了幾百支箭矢。唐軍連射兩輪,便不再上弓。 唐軍箭雨漸息,城下叛軍也收了盾牌。而在那密密麻麻的人群中,竟露出幾輛拋石車和一連幾列的弓兵陣來。唐軍的弓只是射程百米有余的普通弓箭。而叛軍前列弓弩手配備的,卻是需要兩人協同才能拉滿的百斤強弓。那弓比人還高,盾兵舉盾的功夫,他們就已經原地拉滿了弓,只待唐軍這邊,箭雨一息,便直對著潼關城頭撲射而來。 “快隱蔽!快隱蔽!” 到了這種需要應變的時候,城上指揮應變的任務,便交到了如胡九彰一般的下級軍官身上。 霎時間城頭上叫喊聲此起彼伏。 胡九彰喊出這話時,他身子已經躲到了城墻下。那動作根本就是下意識的,不需要思考。再加上他人本就站在最外圍的城墻邊上,只要側身那么一貼,便能將自己完全罩在城墻堅實的石壁之后??伤磉叺哪且话賯€兵,卻沒有這種自然而然的反應。 胡九彰叫喊過后,那十幾個跟他一同靠在城墻邊上的兵,倒是手忙腳亂的貼著墻垛俯下身來,可那些沒貼著墻邊,就反應不過來了。 “胡旅帥!” “貼墻隱蔽!快過來!都貼墻隱蔽!” 胡九彰又連喊了幾聲,他眼看著那巨箭從自己頭頂飛馳而過,有的釘到了關上的石壁上,但更多的,則是直奔著城頭密集的人群,呼嘯而去。 伴隨著那巨箭劃破空氣的呼嘯聲,城上開始傳出哀嚎。 “有人中箭!有人中箭了!” “貼墻隱蔽!快給他讓地方!”胡九彰幾乎是一陣狂吼。他管轄的區域內,有三根巨箭接連釘下,而隨著箭矢落地,血腥味兒已然彌散開了。 不幸被射中的士兵,整個人直接被箭矢貫穿,釘到了地上。新兵們顯然被這場面嚇壞了,有的只是抱頭伏到了地面上,縱然身邊的人如何叫喊,卻仍一動不動的,已然嚇呆了。 但好在敵人的這種強弓,數量不多,卻上弓速度也慢,只等著敵人這一波遠射結束,不用戰鼓的統一號令,胡九彰已經從藏身處起身,架起來弓箭就是一頓遠射。 “引弓!快引弓!把他們壓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