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梅[八零] 第77節
鄒師傅樂觀:“無論和誰合作,都能拿到便宜?!?/br> 沈立秋不反對鄒師傅的話,她總不能讓別人占了食堂的便宜。 說完糖果廠的事情,沈立秋又恢復成有氣無力的模樣。 到了吃飯時間,趕緊和楊東一起去食堂吃飯。 吃完晚飯回到家里,她已經是有氣無力、氣若游絲的狀態。 去洗漱還要楊東扶著。 洗漱結束馬上倒進被子的懷抱,今天沒讓她家東哥暖被窩,無論多冷,她只想睡覺。 楊東覺得這個點睡覺,凌晨兩三點鐘就會醒來,她犯困,他總不能一直不讓她睡覺。 他也有睡意,還沒困到立秋這樣倒床就睡的程度。 他還是按以前正常時間睡覺,睡前想想攤子的事情。 如果攤子真租給糖果廠,要怎么叫立秋少吃幾顆糖。 立秋小時候特別喜歡吃糖,太大顆吃不完的糖,會重新用糖紙裹起來帶回家繼續吃。 他的零用錢,大多給她買糖買rou吃了。 他知道糖吃多不好,所以會控制送糖的數量和間隔天數,覺得立秋或許該饞糖了,就給她買幾顆。 別說立秋已經是大人,不用連吃糖這種小事都管。 立秋的自制力他實在不敢再信,不管她的話,一盤糖放在辦公桌上,她能吃一天不停嘴。 他只是不在家一周,家里就有那么多頭發,她的睡眠時間也混亂了,這樣的自制力,誰能信她? ... 楊東假期結束回單位上班,沈立秋過了兩天凌晨兩三點醒來的日子,總算將作息調正常。 糖果廠領導再來的時候,拿了一大包水果糖,水果糖是送食堂的,他們答應租攤位的事情。 沈立秋并不意外,禮尚往來,送了糖果廠五十張一葷一素飯票。 糖果廠的人走了,她親自抱著一大包水果糖送員工。 每個員工抓兩把,所有員工都送完了,還剩下半包。 半包依舊很多,她分了兩斤糖放在收銀位置,叫小趙小姜送給今天的客人。 小姜不在,她的糖由小趙保管,送每個客人兩顆糖,送完為止的事情,也由小趙在換班的時候轉達。 小趙在食堂待了一段時間,早就習慣領導出手闊綽的事情。 兩斤糖說送就送,不愧是她們領導。 “以后每天都有糖送嗎?” 晚飯待在崗位上的小姜回答客人:“不是的,今天比較特殊,我們食堂和糖果廠合作,以后食堂大門旁會設一個糖果攤子,糖果廠送食堂一包糖,領導做主把糖送給今天來吃飯的客人,送完為止,糖已經見底了?!?/br> 小趙告訴小姜,和糖果廠的合作能透露給客人,領導說是給糖果攤子提前宣傳一波。 客人也是稀奇,賣糖都賣到食堂門口了。 小姜:“合作也是好事,糖果廠直賣的糖比百貨大樓便宜,家里有喜事的話,最適合在他們這里買,量多又便宜,我家親戚有喜事,我讓他們以后都在食堂外邊的糖果攤子買?!?/br> 今天一天都在幫糖果廠做宣傳,效果還成,有幾個客人問什么時候能開始擺攤子。 不能確定具體日子,還要些時間。 食堂已經聯系過金滿河,金滿河說沒問題,給食堂建攤位是好差事,很多工人搶著去。 誰叫不光有錢,還包飯。 派誰去要看金滿河,他們手頭有工程,有些比較閑的能派去,忙的就不能去了。 糖果廠沒那么急,沈立秋也不急,叫他們安排好了再說。 “嘴里含著糖?”楊東下班,端著晚飯來辦公室,注意到沈立秋的嘴。 明顯含糖了。 “我今天只吃了三顆糖,東哥放心吧,我還是更喜歡牛軋糖這種能咬碎的,水果糖太硬了,不敢咬?!?/br> 看她表情,楊東知道她說的是真話:“那種能輕易咬碎的糖比水果糖更可怕?!?/br> “遵命,我以后一定少吃?!?/br> 作者有話說: 按時間線,市場經濟主要在九十年代實行,這會兒還是計劃經濟為主。 八十年代計劃經濟、市場經濟均存在,我所有的架空八十年代文,都把市場經濟時間線提前了,小天使們別介意。 第74章 要吃晚飯了,沈立秋喝口溫水,將嘴里的糖吞咽下去。 說過糖的事,楊東告訴沈立秋一件讓他苦惱的事情。 沈立秋聽完:“只要不是帶你花天酒地的狐朋狗友,我都沒意見,你幫人家,人家請你吃飯是應該的?!?/br> 她家東哥說單位里來了個和表妹岑珺略微相似的自來熟同事,年輕小伙子,特自來熟,同樣是做文職,楊東算前輩了,前輩帶后輩很正常,他覺得沒問題,只是對方太沒分寸感。 還說要請他吃飯,最近好味食堂名氣大,新來的小伙子說請他到好味食堂吃飯。 也不知道后輩如果知道食堂是前輩家里的,作何感想。 楊東仍是發愁:“別的同事就是同事,他想當我的朋友,我壓力很大,而且我覺得他守不住秘密,我們食堂名聲在單位徹底傳開了,我越來越怕大家知道我是食堂領導的丈夫,開玩笑找我要便宜要折扣?!?/br> 他已經能想象部分人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表情了。 沈立秋設身處地:“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東哥,你別被你們新來的同事影響了,你已經拒絕,他下次還想請你,你直說食堂是你家的,叫他別嚷嚷出去。 他是單位第一個知道這件事的人,要是別的同事也知道,指定是他傳出去的,嚇唬嚇唬他?!?/br> 楊東想了想,是這么個理,按立秋說的辦。 ... 到了年底,各大學校放假,沒上幾個月學的蘇小樹和蘇小花小朋友又重新回到食堂。 如今不是閑站在mama身邊的小孩,是有作業要做的小孩了。 冬天天冷,沈立秋讓兩個小孩待在食堂里面做作業。 食堂吃飯的人多,人多了,室內自然會暖和起來。 叫他們坐角落的位置,有客人來也不需要讓位置,別大吵大鬧驚擾到客人講話就成。 年底食堂很忙,門外攤位在建,不需要沈立秋cao心,金滿河靠得住,他靠不住還有她家東哥,東哥中午下午吃完飯都會去看看攤位建得如何,有問題及時提出來。 食堂忙是因為吃飯的客人太多。 很多喜喪宴想找他們做飯菜,她堅持不接,開始還會親自出面拒絕,后頭就叫小趙小姜拒絕了。 為什么不接各種宴會? 因為掙得沒平時多。 比平時少就算了,還要費心應付客人各種討價還價。 普通食客夠她們忙的了,放假了,什么樣的學生都有,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大多結伴過來。 來花錢吃飯的都是客人,都得招待。 過年沈立秋還得想年禮,食堂員工的年禮交給會計想,她要想想送親戚家人的年禮。 送娘家的年禮好說,都不用動腦筋,吃的、衣服、紅包。 送東哥這邊不缺錢的親戚年禮,需要稍微想想了。 再想還是沒辦法跑開吃的,用的穿的她們根本不需要她來送。 如今三舅媽每逢休息日雷打不動來吃飯,有次甚至帶了三舅過來,她沒親眼見過,聽小趙描述,她覺得是三舅沒跑了。 大舅媽也能算是???,她不像三舅媽,三舅媽休息日一定過來,一周一趟,大舅媽一周會來兩三次,不是每次都在休息日。 兩位舅媽送一樣的年禮好了。 今年過年說過,還是在外公外婆家吃年夜飯,到外公外婆家,送的年禮自然是給外公外婆,外公外婆要如何處置,隨他們喜歡,被阿姨嫌棄她可難接受了。 大舅媽三舅媽的年禮已經想好了,等她們來食堂的時候,叫小姜小趙送給她們,她不親自送到她們家去了,避免尷尬。 舅媽無所謂,舅舅會讓她非常尷尬。 有中間人小姜小趙真方便,別看她會說話,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她和東哥差不多,都不太喜歡和彼此之外的人說太多,能不說就不說。 她是懶,只想安靜待著。 東哥在她面前絮叨,在外面話很少,多做事少說話類型。 他們單位新來的同事,沈立秋見過一次,自來熟程度,她瞧著超過珺珺了。 珺珺和他們有層親戚關系,這位沒親戚關系,上來就親切打招呼問好,還夸了她家東哥,說東哥在單位多沉穩可靠,領導們都很放心把事情交給他辦。 沈立秋當時聽了沒表現出什么,笑呵呵應他的話,回家就生氣發火了。 不是發自來熟新同事的火,是發東哥的火,他在單位也是個任勞任怨的老實人? 沒叫他偷懶,但也不該什么事情都接下。 聽那人的語氣,她家東哥完全不拒絕活,不是他的活他也做。 他天生勞碌命還是怎樣? 在家里做家務不夠累? 到單位還幫別人干活? 東哥見她生氣,哄她,叫她別氣了,他沒傻到什么工作都接,他只在她面前沒有原則,在單位和同事們關系都挺一般,孔永英主動找他幫忙,他只是指點幾句,沒有親手幫他做事情。 她聽了放心下來,沒再管他工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