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戶女 第146節
書迷正在閱讀:燕爾新婚、完美適配[星際]、滿級玄學大佬的還債生活、小青梅[八零]、病嬌團寵:重生后小撩精制霸全球、清冷大師姐總撩我、成為仙門白月光的對照組、七零被迫養娃記[互穿]、在荒野求生比賽拍大片、失憶后,大佬找我復合了
顧慈說“你知道我爹的心上有多少刀痕嗎?我娘數了一次又一次,一共九十五條,里頭的每一條都拜你所賜,整整三個月,你沒有一天心軟,這會兒又怎么會突然良心發現?”說到這里,顧慈已經咬牙切齒,“你不必再喚我爹的字,他的眼睛一直在天上看著你,從來不曾離開?!?/br> 千術為了這個兒子走到今天,其實早就悔了,顧玄玉跟千尋亦師亦友,還廣搜天下的醫書抄給無類樓。 但是他這一生也只有這一個兒子,為了千啟明能有活命的機會,他氣死了爹,請人守住顧家,讓顧玉取了一次又一次血。 千術坐在石頭上,道:“人一生,一步錯步步錯?!?/br> 只是他從前不肯回頭,現在也沒有回頭路給他了。 小游看著老爺變得雪白的頭發,差點兒沒認出來這個人,還以為是臥床不起,只剩一口氣的太夫人,等認出是老爺時,小游有些茫然道:“怎么會這樣?” 千老爺笑笑,掏出身上最后的一串錢,放到他手上:“拿著這個,等明兒走了,你就回鄉去罷,重新找個活計,不要再給人為奴為婢了?!?/br> 小游感覺到了一種大廈將傾的不詳,看著昨天還精神百倍的老爺,道:“老爺呢?” 千術道:“我要去贖一個犯了很久的罪?!?/br> 千家如今只有這一個宅子,千術想想又道:“我娘也活不了多長了,家里的事不要告訴她,明兒醒來,家里就隨他罷?!?/br> 千術說完便踏入了茫茫夜色中,他想起兒子胸口的傷,想起死了的顧玄玉,又想起爹死不瞑目的臉,一步步蹣跚著走去了魏知府家中。 魏知府打著哈欠,笑著迎上來,道:“千大人怎么有空這個時候來了?” 千術看著月色,默默道:“我是來請罪的?!?/br> 魏知府嚇了一跳,忙道:“大人不要開玩笑,” 千術將一張紙拍在桌上,沒有說話。 魏知府湊近燭光一看,正是無類樓的地契,頓時嚇得臉色鐵青,他想不到千家能犯什么罪?難道千術想要當皇帝? 魏知府想到這個雞皮疙瘩就炸了一身。 千術看著這張輕飄飄的紙道:“從此天下的士子都是天子門生,與千家再沒有相干?!?/br> 魏知府的汗毛又倒了下去,喘著氣道:“這是好事,何來請罪之說?” 千術慢慢地將顧玄玉的事說了,他知道顧慈已經知道了真相,自己離這天也不遠了,但無類樓是天下寒門的心血,是從泥里生出來的種子,他不想這顆種子徹底毀在自己手中。 魏知府才來姑蘇不到三年,他不知道顧玄玉,但顧慈這個名字卻已經聽過好幾次,想了半天,身后的小廝就悄悄地提醒:“小張大人未過門的未婚夫,似乎就叫這個名字?!?/br> 魏知府看著手里的地契,又想到張家人和顧玄玉,一下子頭大無比,手抖得連地契都收不住,送走千術就渾身發冷,埋在被子里,哆嗦著手翻來覆去地算,自己還有幾天任滿。 那頭張知魚和顧慈已經趁著月色,取來顧玄玉剩下的半枚藥。 兩人從青瓷瓶中倒出整顆藥丸,輕輕一轉就能看到兩枚藥丸上都有相同的花紋。 民間的保和丸上是沒有這道紋路的。 顧慈道:“估計是內造的字?!?/br> 張知魚點點頭,算算日子道:“還有半個月你就要去貢院,我們得先把千術抓起來,你吃了藥過去我也放心些,要考九天,你又只剩半條命回來,豈不是叫我忙死?!?/br> 顧慈也是這么打算的,不過兩個人心里都有些古怪,覺得事情總是太順。 大家都湊在顧慈房里,日歷都要翻爛了,只想為他選一個黃道吉日。 顧慈看著眾瘟豬兒這么認真地看書,笑道:“我們已經跟千家撕破了臉皮,千術能有一次殺心,就能有第二次,快才是我們活命的方式,我看明天就不錯?!?/br> 說完大家就盯著這顆藥沉默起來。 顧慈看著藥越想越不對勁,千術為什么這么容易就給他送證據?他又不是不想活了。 電光火石間,顧慈似乎通了靈竅,猛地站起來,道:“他要投案自首!” 千家本來就門生遍地,一個肯認錯的人,總是比一個不肯認錯的人容易讓人接受,顧慈已經能夠想像天下對千家有多寬容。 顧慈站在燭火下,燦然一笑,扭頭看著魚姐兒道:“原來今天真的就是最好的日子?!?/br> 他將兩顆藥丸和顧玄玉的心一起放進懷中。 顧慈看著還剩一點兒月亮的天,心如烈火,一個人騎著快馬,踏著霜色,很快就到了衙門。 十四歲的顧玄玉也曾經這樣站在衙門前,一腳踹開了衙門的糧倉。 今年,顧慈已經十六歲了,他比當年的顧玉已經大了兩歲,往后他也將一年一年大下去,直到大過永遠留在二十四歲的顧玄玉。 顧慈坐在馬上,看著衙門口碩大的鳴冤鼓,翻身跳了下來。 張知魚騎著溫順的老毛驢跟在后頭,看著顧慈快步上前。 守門的老人聽到動靜,揉著眼醒來,看著來人只覺如墜夢境,對著這張熟悉的臉,老人一下變成了英姿勃發的壯漢,高聲道:“顧秀才快快回去,衙門哪有錢給你!” 顧慈看著身軀已經有些佝僂的老人,神色冷淡地站在鼓前。 守門人聽著自己蒼老的聲音,一下子驚醒過來。朦朧中時光如水東流,一下就過了二十年,守門人看著來人搖頭:“顧教諭快走罷,現在已經是永寧二十七年,大水早就就沒了,你們藕花鄉也發了大財,你在下頭好生吃飯,投個好胎,陽間的事就不要cao心了?!?/br> 顧慈想起老漢兒的囑咐,看著守門人說了個對不起,道:“今日又得擾一回阿公?!?/br> 在守門人不可置信的眼神中,鳴冤鼓在太陽升起前一聲又一聲地響了起來。 作者有話說: 蟲睡醒捉,先睡了。感謝在2022-06-23 23:06:44~2022-06-24 02:52:5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浮生、南又晴、pandaandkai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47章 、兩全法 知府很快就被這樣的鼓聲驚醒, 百姓不識字也舍不得花錢找人寫狀紙,這樣擊鼓鳴冤的事其實經常發生,不外乎東家丟了一只雞懷疑是西家偷的, 諸如此類的小事。 但今天魏知府的心卻提到了嗓子眼,心里又覺得不可能, 顧慈是秀才,家里也怪有錢的, 哪里能這么巧前后腳就上了衙門, 還擊鼓鳴冤? 師爺很快就一臉苦色地回來,附耳在他身邊嘰咕了幾句,魏知府想立刻重病在身了。 顧慈也不管他來不來升堂,只是在門口一聲又一聲弟敲, 很快周圍就聚集了許多百姓——這樣的熱鬧,大家總是要聽的。 又因敲鼓的是個秀才, 告的又是千家人, 這下連讀書人也圍了過來,顧慈不曾在府學念過書,里頭沒有他的同窗。 但有大桃王牛這些大嘴巴小伙伴在,漸漸的大家就隱約知道了是怎么回事,衙門前的路不出一刻鐘就擁堵起來。 魏知府就不得不硬著頭皮開堂,事關太子太傅,又是有功名的秀才,死的還是個舉人, 魏知府氣若游絲,忙派人去請通判過來。 只差了顧慈一步到衙門的千術, 遠遠地站在人群中, 從里到外都都露出一種灰敗之氣。 他看著顧慈跨步進去, 行了個禮說:“顧玄玉之子顧慈狀告千術,永寧十七年強取我父顧玄玉心頭血三月,以至我父咳血而亡?!?/br> 無類樓在姑蘇有多出名,千術本人在姑蘇就有多出名,他憐貧惜弱,總是撿很多臟臭的乞丐回家教導學習,姑蘇許多人家都受過他資助。 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不可能,一定是重名?!?/br> 但魏知府知道他說的是真的,很快就派人去請千術當堂對質。 千術主動從人群中走了出來,他衣著簡單,雖然穿的是錦布,但也有些掉色了,里頭有認識的學子道:“真的是無類樓的千家,真的是千尋之子千術!” 大家不敢相信了,對著里頭的顧慈說:“你的證據呢!你的證據拿出來!你也是見不得我們念書的權貴狗腿是不是?我告訴你,這些弄垮無類樓的把戲,一年至少有三回,每一回,都是假的!” 魏知府也看著顧慈,他盼著顧慈沒有證據。 但顧慈很快就從懷里掏出了顧玄玉留下的心,和兩枚保和丸。 守門人抖著唇站在人群中,這個時候才恍然大悟:“原來你不是顧玄玉,你是他的兒子,他竟然受了這么大的苦才走的嗎?” 人群嘩然,正逢早市,賣食打漁,做工擇菜的三教九流都在街上忙碌,大家挑著擔子,人群里光顧著看熱鬧沒來得及吃飯的,不少都悄悄買了碗吃的,填飽了肚皮方豎著耳朵繼續聽。 很快就有人想起了顧玄玉是誰——永寧八年的案首,一腳踹開糧倉的學子,自家孩子從前的先生。 百姓們從層層疊疊的記憶中翻出了二十年前的事,守門人不知不覺臉上已經有了淚水:“那樣的人物,竟然是這樣死的,既然如此何必叫我當年見過他?!?/br> 讀書人對千家推崇,但百姓又不識字,他們在水里漂泊,無休止地織布刺繡,姑蘇的園林與他們無關,但姑蘇占去國庫八分之一的稅收,卻有他們的血汗。 永寧七年的大水,就算是姑蘇也是餓殍遍地,挑著豆腐腦的娘子說:“但是??h從十月開始就沒有死人了?!?/br> 有牙婆也在人群中湊話:“??h的人從來都是最難買到的,你們小孩子不知道,我也是我的師父同我說的,當年各地的江南人都有賣兒賣女的,??h——一個也沒有!” 人群中有從??h搬來姑蘇的百姓,想起當年顧玄玉挨家挨戶送糧種的話兒,也淚水滾滾道:“好人不長命,我們沒餓死,他卻被人害了?!?/br> 傷痕累累的人心和兩顆出自同源的藥丸實在過于震撼,從無類樓狂奔而來的學子看著這顆千穿百孔的心,顫著聲問千術:“你真的逼殺了顧大人?” 在洶涌的人聲中,千術老淚縱橫道:“是我錯看庸書,害得他英年早逝?!?/br> 眾人看著千老先生唯一的兒子,無類樓真正的主人,臉上都浮現出不可置信地樣子,問他:“是不是有什么隱情?” 千術沒有說話,只是把外套脫下蓋在了湊頭湊腦的乞兒身上,道:“當年我和爹為了開無類義塾,也一起要過飯,以后我不在了,無類樓還在,你賣了衣裳自去罷?!?/br> 乞丐抱著衣裳,轉頭就換了張汁水豐滿的豬rou餅啃,笑:“先把肚子填飽哩!” 千術沒有再回頭,進門泣不成聲地認了罪。 這件事實在沒有什么好說的,千術當場就認了罪,魏知府也就把他好吃好喝地弄到牢里去了。 這件事的難處從來不在千術認不認罪,而是怎么判他。 千家在姑蘇的地位實在太高,大周又有用錢贖罪的慣例,千老爺又曾是太子師,殺了太子師,太子怎么辦?一個不好大家都得名聲掃地,這還是好的,不好的可能連命也沒有了。 很快,就有各路官員出來,想要保住千老爺的命——這是姑蘇的脊梁,怎么能說殺就殺? 是以千老爺在牢中還沒走過完一日,姑蘇城里已經沸反盈天,大家都在討論他該不該殺。 對于大多數的學子來說,這個人是功大于過,雖然殺了顧玄玉,但也救了無數窮苦人的命,這樣的人死了,大家都有些不忍,還不如將功贖罪,更好的造福大周。 現在的讀書人都是年輕人,他們不認識顧玄玉,有人認識。 搬來姑蘇的藕花鄉百姓,同樣也站了出來,里頭有些人已經很老了,他們不識字,只是想起顧玄玉就嘆氣說:“千家救人,難道玉兒就沒有了?你知道我們鄉有多少人?活到今天的??h人,有一個算一個,都該給他披麻戴孝。你知道你吃的藕是哪里來的?你知道一個女人,在這個世道要多艱難才能把一個孩子拉拔大?” 張知魚才來了姑蘇兩三個月,但街上的娘子受她的恩惠,卻是從五六年前就開始了,顧慈是她的未婚夫也不是秘密,也道:“讀書人的命是命,我們的命就不是命了?雖然顧家和張家從來沒有對外說過,但自從有了他們的紫茉莉,河上每年都要少數不清的浮尸?!?/br> 在花船上為千術說話的舉子秀才被娘子們趕下了船,大家寧愿不掙這個錢,也不想忘了恩義。 魏知府愁得頭上也生了白發,自覺沒有判決的權力,很快就快馬加急將折子送往了神京。 學子們在越來越多的聲音中,漸漸知道了當年的姑蘇往事,當年??h的富商聽說了顧玄玉受剜心之痛而死,也有些不忍,便悄悄交出了顧玄玉當年簽下的契約,貼在了姑蘇城墻上。 百姓們繞著城墻去瞧上頭的字,認不著就問身邊的讀書人:“上頭寫的是什么?” 讀書人就念給他聽。 永安八年,玉用黃金十兩,換大官人糧種四十袋,十年為期,玉必還之。 等到永安十三年,這張紙就被勾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