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戶女 第50節
書迷正在閱讀:燕爾新婚、完美適配[星際]、滿級玄學大佬的還債生活、小青梅[八零]、病嬌團寵:重生后小撩精制霸全球、清冷大師姐總撩我、成為仙門白月光的對照組、七零被迫養娃記[互穿]、在荒野求生比賽拍大片、失憶后,大佬找我復合了
馬高道:“張春生張捕頭?!?/br> 葉知縣瞬間就想起那只威風凜凜的巨豬,一下怔住了。 張家這是祖墳冒青煙了還是怎地,上回他去大桃鄉也沒見著吶。 馬高幾個不敢吃了,都站起來等知縣問話。 小廝拽了下老爺的袖子,葉知縣才回神招呼他們坐下,笑道:“他們家人倒是有趣,老出稀罕事兒?!?/br> 又放了些碎銀到馬高手上,伸手取了水囊道:“明早讓張捕頭帶著他家大夫來找我,這水囊我倒是親自還了他去?!?/br> 馬高得了這一注賞,高興得幾下吃盡了飯,忙不迭往張家送信兒。 張阿公樂得抱著二郎親了幾口,又對兒子板了臉道:“明日讓魚姐兒跟你一塊兒去,這東西是她找出來的,到時候知縣問話說得清楚些?!?/br> 張知魚自己不擅長談生意,便跟爹道:“找上趙掌柜,跟他一起去衙門?!?/br> 都是老油子誰還油得過趙掌柜去? 張大郎等天涼了些,便往趙家走了一趟,趙掌柜轉身就給祖宗上了三柱清香——他們老趙家,要東山再起啦。 第二天一早三人便坐了趙家的車一塊兒往衙門去,葉知縣已經是第二回 見魚姐兒,上次看她是個女娃還不怎么放在心上,這會兒知方子是她拿出來的,還是新藥方瞬間就高看了張家幾眼。 他家便是大商,即便自己從小就不碰庶務,但里頭的價值葉知縣也一清二楚,現在最缺藥的可不是南水縣,而是河南道! 這金銀花往日無人問津,現在是要多少有多少,上獻皇帝,何愁來年不高升? 葉知縣當場就哈哈大笑起來,拍著張大郎肩膀道:“往日說你是衙門的福星,倒是我說錯了?!?/br> 這根本就是我小葉的大貴人! 張大郎不解。 葉知縣笑而不語,低頭吩咐小廝趕緊找太太狠狠包一筆謝禮送到張家府上。 張知魚沒見到這場官司,她將兩種湯都帶了些過來,正取了碗倒在桌上讓葉知縣看。 就這一會兒工夫,趙掌柜和葉知縣已經談好了怎么買,成藥坊那頭怎么辦,契都草擬了一份。 張知魚接過紙見沒什么大問題,便點頭應下,葉知縣和趙掌柜寫上名兒就將紙往張家父女跟前一放。 張知魚提筆就要寫,葉知縣提醒道:“得寫你家戶主的名,寫你的沒用?!?/br> 張知魚筆下一頓,點點頭,將張后頭的知字改成了年。 不過兩日,城里就到處都是衙役在往外派兩種湯劑,金銀花露要便宜些,外頭人都喝這個,大戶人家樂意給縣太爺捧場,都一桶一桶往家搬三花三草湯。 本來大伙還以為這是新型斂財手段,不曾想喝過一次后覺得真管用,沒得幾日便賣遍全城,這東西日子價格還便宜,幾文錢就能得一大碗。葉家、成藥坊、保和堂都卯足了勁兒在外頭搜羅金銀花。 先前張家人做出的紫茉莉花粉只是在娘子圈兒小紅一把,連趙掌柜心頭都不是特別在意這個東西。 女娘用的東西嘛,是賺錢,但大家還是覺得不是正緊營生。 但這一回,張家人在這樣的酷暑天,交出了自己新得來的解暑秘方,放棄了這樣一筆巨財,讓全縣百姓都能一解暑氣,這是何等的氣魄。 整個南水的杏林界,這才第一次開始正眼打量起農戶出身的張家人。 他們心頭都無比清晰地意識到——往后說到南水縣的大夫,便再繞不過張家人去。 葉知縣看著精神頭漸足的百姓,點燈將折子寫好,剛放下筆,又想起那頭大豬,便又小小添上幾筆,隨即便將折子交給心腹,走了密折,八百里加急送到皇帝跟前。 作者有話說: 最近寫得有些累,主要是第一次寫文,寫到這里出現了很多問題,最大的就是小魚做為主角出場的地方太少,但她能力尚且不足,許多事情交給她來辦,金手指會粗到讓我自己都看不下去。中途一度寫得比較掙扎。 但我已經給了小魚最大的金手指——家人,所以后邊除了醫藥上不打算給她別的金手指,就導致最近更新變少了,每天寫的時間卻變多了。 怎么讓主角戲份增多,這是我要學習的地方,所以接下來準備開表妹那個文,可能二十萬字左右,將人物場景局限在一個宅院來練習一下怎么增加主角戲份。 當然,是在保證這邊更新的情況下,如果有讀者到時候看到我那頭開坑了,慎入,我可能緣更練手。 昨天我本來想調低訂閱率,結果剛調就喜提盜文更新,最后又不得不調回來,以后我會多發紅包補償大家,畢竟確實里頭有些章節寫得不怎么好看。 感謝在2022-04-16 08:12:40~2022-04-17 09:48:3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某某 20瓶;jamjam 10瓶; 9瓶;45837271 3瓶;么么兒老干媽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69章 、女工 長晝難熬, 張家一家子得了空,都在前院櫻桃樹底下納涼打牌,旁邊咕嘟咕嘟地熬著藥。 整個竹枝巷子都飄了一層淡淡的藥香, 梅姐兒帶著兩個meimei在旁邊金銀花整理挑揀,只等輸了就換自己上去。 這頭張家人正玩得痛快, 在成藥坊監工的葉知縣就不那么舒坦了。 他百分百打賭,趙掌柜跟魚姐兒保管沒來過成藥坊里頭, 先前兒他來都被幾個大夫虎視眈眈地攔住, 說擅自進去屬于竊取帝后機密,唬得他帽子險沒掉下來。 如今他這個縣太爺才當上點滋味兒,正是百姓愛戴的時候。穿官服出去惹得大伙兒都出門暴曬,實非他小葉本心, 于是專脫了官服輕裝上陣, 不成想報了自家名姓, 幾個大夫還要求看官印, 不給看就不讓進。 折騰這一通他還當里頭多么金碧輝煌,結果一進去就兩眼一黑,這里頭擺上戲臺子就能立時唱起鐘馗捉鬼。 只因兩個字——太窮! 為著帝后顏面,幾個京里來的大夫不敢聲張,竟活活熬了這么些年,好幾個都面黃肌瘦。 大夫們正缺人手,見著他就喜出望外地道:“葉知縣,你可算來了?!闭f著往他手里頭塞了個勺子, 將人往大鍋上一領,亮著眼睛鼓勵道:“這個火一直煎, 記得過會兒翻個底, 鍋老了容易沾底, 到時候出來藥效不好?!?/br> 葉知縣頂著熱氣,看著幾個大夫都滿頭大汗地守著鍋,一個人最少都得照顧兩個,最多的那個,他數了數,照顧了四個! 只好默不作聲地熬起藥。 等熬過一道,守四個鍋的大夫空出手來,才笑呵呵地過來,葉知縣做出個側耳傾聽非模樣。 董大夫沉思片刻,開口就問:“發現金銀花藥性的小張大夫呢?她什么時候來?” 葉知縣擦了擦汗,面無表情地走到門口喊了小廝讓張大郎去接魚姐兒過來。 葉知縣心頭對女兒有些輕視,但成藥坊的人一點都不在意,他們自己在世族眼里就是下九流的人,沒事兒誰還能想得起他們不成?魚姐兒屬于技術入股,這不就是人才么!能折騰出一個方子,以后也可以折騰出第二個嘛。 魚姐兒坐在車上問爹:“好端端的怎想著找我去?” 張大郎道:“估計跟你那方子有關?!?/br> 從張家到成藥坊幾乎翻過半個城去,張大郎怕耽誤事,揚鞭跑得非快,直跑了三刻鐘才到成藥坊。 張知魚下來一看外頭龍飛鳳舞的三個大字就跟爹嘆:“官家的地盤就是不一樣?!?/br> 外邊都這么有錢,里頭還不知如何華美吶。 張大郎看著這地方卻有些不詳,總覺得沒啥人味兒,霉味兒倒是有一股,四處一看,竟發現屋檐上還也吊著幾根晶瑩的蜘蛛絲,隱約間恍惚有大蜘蛛爬過。 張大郎有些憂心了,他進不去里頭,便低頭跟女兒嘀咕:“要是有妖怪你就喊爹,我在外頭等你?!?/br> 張知魚嚴肅點頭,得守門的一番盤問后,舉步就往里邊去。 結果一進來,那顆躍躍欲試的心就涼了一半,瞪圓了眼問小廝:“這是成藥坊?這是野田壩吧!” 小廝不自在地別開眼兒,小聲道:“這兒就是成藥坊,小張大夫可別往外頭說,這可是帝后的機密?!?/br> 張知魚看著心虛的小井,覺得找到了成藥坊的定位——夕陽紅產業。 若不是外頭寫了成藥坊三個大字,她還當自個兒進了荒地里頭,這簡直就是個空架子,院子里空落落的,連顆樹也沒,想是因著躲蔭,里頭搭了個大棚,大棚下頭還是泥巴地,細看還滿滿地種著些藥材。 如今約莫十個大夫就在棚子底下熱火朝天地熬藥。 里頭一個滿頭大汗毫無形象可言的男子一見她就喜道:“魚姐兒,你可算來了?!?/br> 張知魚聽這聲音驚了,遲疑道:“葉知縣?” 葉知縣給一群大夫折騰得油光滿面,再沒一點兒狗大戶風采,拉著她就往里頭走,跟眾大夫介紹她:“喏,這就是小張大夫?!?/br> 一群大夫看著跟自個兒孫女差不多大的孩子,問:“就是你找出來的金銀花藥性?” 張知魚解釋:“我從書上看到的?!?/br> 書在哪里?當然是她忘記啦,小孩兒正長腦子,忘事很常見。 大夫們不信,誰家還能把傳家寶弄丟了,肯定是這小丫頭不愿意拿出來,但誰家又肯分享呢? 大夫們沒有繼續追問,眼見著日頭漸落,熬的三花三草湯還沒給客人送過去,便逮住魚姐兒也往鍋跟前一送,取了個勺子放在她手上笑:“你是大夫,記得怎么看火吧?” 張知魚表示,學了這么久連火都不會還不如回家種田造地球。 成藥坊抓了兩個丁也很滿意,一群人哼哧哼哧干了一下午,才將藥熬完往各處送去。 這時董大夫終于有閑心接待兩人。 董大夫老家在神京,對個縣令半點不怕,單對魚姐兒還有幾分興趣,還考教了一番她的基本功。 一老一少嘰嘰咕咕地說話,聲音都大了許多,等得天色將暗,董大夫才問她:“這方子是你的,錢卻是你家拿得最少,你還有別的要求嗎?” 張知魚正想拒絕,腦子里卻閃過桂花、柳兒的臉。 南水縣的婦人掙錢的法子多得是,鄉頭的婦女可以熬蠶,城里的婦女可以紡織,但這些都屬于“婦容”,正經的工作是輪不到她們的。 誠然不缺錢的婦人或許并不稀罕一份工,但對桂花和柳兒這樣身無長技的苦命女孩子,這就是能活命的東西。 既然她現在能幫幫她們,又為什么要拒絕呢? 張知魚對董大夫道:“我希望以后成藥坊用金銀花時,都交給女子來熬制?!?/br> 這樣她們就能得到一份工錢,機靈的或許也有可能被里頭的大夫收為徒弟。 像她最開始進保和堂,秦大夫還很不習慣,但現在她久了沒去,阿公說秦大夫還鞭策過她學習,讓她在家中也要繼續努力,不能偷懶。 現在男人們不讓女孩子學這里學那里,但當越來越多的女孩子進入行業,長久地待在行業,大家就會逐漸習慣。 習慣就是最好的改變方式, 這些沒有辦法獲取知識和生存技能的女孩子,就能少些落入煙花之地。 葉知縣失笑:“孩子話兒,誰家藥鋪子收過女兒家?” 張知魚瞪他:“保和堂不就收了我?!?/br> 葉知縣說完就想起這茬,看看她的臉色,才發覺這孩子是認真的,忍不住問:“這是為何?” 張知魚有點不喜歡葉知縣了,板著臉道:“男子生病了有大夫看,女子生病了卻沒有,往后多些女子知道藥理,哪怕只有一星半點,也不至自個兒熬死了。再說了苦命人多會點東西,也不至于個個都不得去做船娘才活得下來?!?/br> 葉知縣聽得一愣,在葉家這樣的大族里,大夫都是自家養的,他娘看病從不需要去外頭,自然也不知道女子看病的苦處。但船娘之事他卻曉得得很清楚,許多船娘都是好人家出身,或被賣,或沒有維生手段,但無論哪樣,她們最后都不得不做了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