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頁
書迷正在閱讀:每天都在暗殺死對頭的路上、霸道白虎俏玫瑰、魔頭又把正道之首的兒子搶走了、我養的鸚鵡竟然是陛下、[重生]鮫人師兄情劫難逃、千面人、獸王召喚師、原來我渣過的前男友是帝國皇子、玄溟魔域、全星系最A的Omega
大家可以看到我鎖了很多書,其中有兩本就是《平陽令》,一本是改了文風,一本是改了一些設定,現在大家看到的就連官配都不是最開始的版本。 其他幾本呢,是那時候自己跟風寫過一點,但是我覺得我寫的不快樂,我都不快樂了我還寫個啥? 寫自己想寫的東西才快樂,然后那些就鎖了,可能以后會重新修改構思一下再重新來過吧,也不好說。 就《平陽令》而言,是沒有戛然而止,我一開始的打算也是只打算寫到這里而已,因為我覺得大家的今后都已經交代清楚了,那就沒有往后寫的必要了。 寫這本書的初衷是怎么說呢,我想寫關于成長的故事,其實我覺得成長就是不斷承擔起責任的過程,拒絕成長就是想要逃避責任的一種表現,但是沒辦法的,該是你的責任就是你的責任,縱使你不愿意面對,不論是外力鞭策,還是內里驅使,你都是跑不脫的,人嘛,不可能一輩子躲在別人后邊是吧? 就《平陽令》的結構安排,我是這么想的,因為主角團是帶著任務上路的,所以按照常理來說,一開始他們的目標和所知道的東西也是他們的主線任務。 前兩個故事,二妙和食佳乎一開始并不在他們的任務和目標中,他們是莫名其妙被卷進去的,二妙這個故事,在他們接觸到這件事情的時候,其實可以說是已經到了這件事情的中后期了。 二妙這個故事其實有他們沒他們結果都不太會有什么大的變化,他們的出現也只是給謝夢安提供了另外一種可能性而已。 而食佳乎篇,看起來像是他們全程參與,但是大多數時候他們也只是被牽著鼻子走的,并沒有太強的主動性,反而比較被動。 所以說前兩個故事,配角會比較出彩,因為是成長,主角團在前兩篇我更多的是安排他們學習,學習的話,人或事缺一不可,畢竟少年成長的路上的引路人,會有意無意的影響到少年的成長軌跡嘛。 成長線的話,考慮到篇幅,背景,性格的原因,我著重寫的成長點是葉疏林和谷城,寫出來對比來看會比較有感覺,其他人也有,但是可能沒有他們這么深刻。 所以在經歷了一些之后,不論是外力推動還是內力驅使,會有一個自我認識后,不破不立的過程。 然后葉疏林的話,其實我寫的他的背景是,家里人告訴他要求他樣樣都要做好,但是又不告訴他怎么做,但是又一直給他施加壓力,椰樹林自己在這樣的教育下,才會想什么都要做好,但是不論是過程和結尾都沒有一個健康的反饋,所以葉疏林前期有時候才會是自以為是的,不愿低頭,不愿意承認自己的不足,同時又是外強中干,懂王一樣的感覺。 谷城是自己會想很多,但是不表達,或者說家人覺得他的表達不重要,小孩嘛,啥都不懂,谷城的家人就是,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要在我的允許范圍之內,一旦超出了這個范圍不行,你只要按照我的安排來就好了,我是為了你好,禮義廉恥都教,但是做不做就另說了。 因為這兩個都是我個人認為比較典型的成長過程,所以就寫了這兩個。 然后關于葉疏林和李博衍嘛,人生在世,總是有比愛情更重要的東西是吧?人要講良心的是吧? 有些人可能對于我在簡介里沒有標明結局是HE還是BE很介意,可是為什么要標呢?你自己看到結局自己探索不好嗎? 更何況我覺得結局是好是壞是很主觀的,比如說兩個不合適的人相忘于江湖對于我來說是HE,非要勉強他們兩個在一起在我看來才是BE,任何故事都是這樣,結局是好是壞應該是看你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說讓別人告訴你。 然后還想問大家,你們覺得,是葉疏林更愛李博衍多一點,還是李博衍更愛葉疏林多一點勒。 大概率是沒有番外了吧,我覺得我該寫的都寫了,也沒啥需要補充的了,所以我決定放過我自己,不寫番外了,嗯,就這樣,開心。 然后接下來我會寫本刑偵文,本來在小不惜他們的故事和這本刑偵文之間糾結的,還是先寫刑偵文吧,換換腦子,鬼知道這本又要寫多久,祝福我吧,希望能快點寫完吧。 看到這里的讀者朋友,很感謝你能耐心看完我這么多叨逼叨,你要是有什么意見歡迎討論喲,希望你能幫助我進步喲,也很榮幸能和你一起看完了這個故事,不論你是否喜歡,都感謝你的耐心和時間,我們下個故事再見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