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169節
沈翠前頭想的也不錯,法則不能更改科舉判卷的公平性,就只好從其他方面做手腳,安排了倒塌事故和大風大雨之后,它也確實黔驢技窮,干脆把前頭對梅若初使過的招數‘升級’一下,轉用到穆二胖身上。 卻沒想到穆二胖在這方面耐受力高的嚇人,心情值一點沒受到影響,以至于沈翠在場外監測他數值的時候,還以為考場內一切靜好。 系統得意洋洋的跟沈翠說:【還得是咱1號培養對象,打小‘身經百戰’,法則的這點小招數算什么?想當年咱宿主那一手廚藝,可是直接放倒了一院子的人,征服了勞不語這名師。別說只是讓咱1號對象考位附近的茅廁炸了,就是直接炸到他眼前……哼哼,有句話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那咱1號培養對象絕對是‘茅廁崩于前而色不改’!】 沈翠好笑地把系統給屏蔽了,省的他又給穆二胖編什么亂七八糟的名目,后頭她陪著穆二胖步行回到了書院,其他人先一步回了來,知道穆二胖回來后第一件事就肯定是沐浴,便把熱水、浴桶、換洗衣物、胰子皂角等東西都已經給他準備妥當。 穆二胖猛一通洗刷,連頭發都拆開來洗過,又從頭到腳都更換了衣裳,總算是把身上的味道都給洗干凈了。 等他都弄好了,梅若初他們才接著去洗漱。 連著九天都沒怎么好好休息,如今心中提著的一口氣又卸下了,所以他們在洗漱之后隨意用了口飯,一覺睡下去便都不見醒了。 等他們都睡夠了,養好了精神,便到了對答案的環節了。 第二百章 (修) 會試三場的試題題量不大,少年們也就花了個把時辰默寫,便寫出了自己的卷子。 他們默寫的工夫里,勞不語先看試題,自己品過一陣,悄悄和沈翠道:“今年這會試題目總體不算難,除了最后一道截搭題,算是稍有些難度。咱家學生里頭,阿斐荒廢過不短的時間,但就算是他,應也不會在破題上頭出現差錯,所以這次論的,就是手底下的真功夫了?!?/br> 這上頭沈翠沒什么發言權,就只聽他說,不發表意見。 后頭等少年們呈上自己的卷子,勞不語先去看穆二胖這個坐了升級版臭號的卷子。 等他看完,梅若初和衛奚他們也都湊上來幫著瞧。 一通瞧完,沈翠見他們都松了口氣,就確定自家胖兒子的水平沒有被法則下三濫的手段影響。 穆二胖笑著對她眨眨眼,表明自己前頭和她坦白的都是真話!什么臭號,在當年她做的臭豆腐面前,都是小兒科啦! 那些個陳年舊事,也不算多光彩,所以現在只有他們母子倆和勞不語知道。 勞不語心知肚明但也不聲張,接著去看其他人的卷子。 毫無疑問,梅若初依舊是最出色的,沈傲霜這次倒是發揮算是超常,他史論那塊答得特別好,不比梅若初遜色。 沈閣老自己就是個博古通今的奇才,雖說忙于公務,分身乏術,無暇像正經先生那樣盯著沈傲霜讀書,但偶爾得閑的時候,也會考校一下他的功課,或者給他講講史論典故。 他老人家偶爾透出來的一點東西,于普通學子而言,那都是千金難換的珍貴財富了。 這就是沈家的家學淵源了。旁人羨慕嫉妒不來的。 當然翠微這邊,也沒人會嫉妒沈傲霜在這上頭的才華,反而穆二胖還替他惋惜道:“史論只到會試、殿試才考,若是前頭也考,你的名次也就不會被我壓一頭了?!?/br> 沈傲霜挑眉好笑道:“我自己都不在意,怎么你還替我可惜上了?” 他們說悄悄話的時候,勞不語已經看到了衛奚的卷子。 衛奚也沒有發揮失常,但因為身體原因——尤其是第一場大風大雨的時候,他的藥瓶子滾走了幾個,不知所蹤。后頭雖然被巡場的軍士撿到了,但那一片被吹走的東西太多了,軍士只當收撿垃圾似的收在一處,并不會再去區分到底是誰的東西,然后一一歸還。在那場考試中,他的體質很早就下跌了,靠著意志力堅持下來的。 所以總體就是沒失常,但也不出彩。 他和穆二胖、沈傲霜的名次每次都挨的很緊,這次他當然同樣是不擔心考不上,只是可能就是三人中名次最差的那個了。 而衛恕,雖然在書院里各方面都不算出挑,但也同樣沒有需要人cao心的,勞不語和梅若初都一致認為他肯定能穩在二甲。 至于崔斐,他所求的跟其他人又不同了。 輪到評獎他的卷子了,他直接問的就是:“先生看……我的三甲還有希望嗎?” 會試的名次并不是科舉最終的名次,最終名次得在殿試過后,由當今欽點。 但是三甲好幾百號人,當今也不可能個個把名次都重新調整,一邊也是只過問前頭幾人的。 也就是說若考不到前幾名,會試的名次就幾乎決定了最終成績。 而崔斐一直心心念念的三甲,也就是同進士,跟進士出身是有一定差距的。 一甲可直接入翰林,二甲需要經過考核,而同進士則一般都入不了翰林,都是做個外放的知縣那樣的小官。 崔斐商戶人家出身,本身也不是目空一切、只喜好陽春白雪的性格,務實的很。 當一方父母小官,對他來說就很好了。 在他緊張目光的注視下,勞不語思慮再三道:“這次你發揮的也不錯,比前頭鄉試的時候還出色一些?!?/br> 鄉試那會兒畢竟是熱,這次是冷,崔斐這樣身形壯碩的,還是更耐寒一些。 但會試總歸是比鄉試更難的考試,所以只比過去的自己發揮優秀,也不算穩妥。 所以中不中的,眼下且還不好說。 后頭還是沈傲霜開口道:“今兒個我醒的最早,正好回家了一趟,讓家人幫著打聽了一番,說本屆舉子里頭怨聲載道的,直說這次會試題目不難,難得是考試環境。尤其是考棚附近的茅廁出事,聽說有至少一半的地方都多少受到了影響,所以……” 梅若初那種真正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強人,前頭鄉試坐了臭號,戴著系統出品的面巾,都被逼的提前交卷,回來之后更是吐了個昏天黑地。 一般人哪有那么強的耐受力,又沒準備什么防味的東西,下場可想而知。 所以跟鄉試那會子一樣,崔斐能堅持考完三場,而且沒有失手,無形中已經超越了很多跟他競爭對手。 這京城中打聽消息講究的很,尤其是那些個舉子,防備心都重的很。 等閑人根本打聽不到相關消息,不用說,自然是沈家人出馬,才能掌握這種動向。 “但愿再坐一次紅椅子。若坐不上也沒事兒,我下次再來考就是,那時候你們可都是官老爺了,可別拒而不見?!贝揿车弥Y果之后反而松了口氣,沒再追問下去了,更怕他們擔心自己,所以特地撿了玩笑話來說。 他們說笑起來,勞不語看了沈翠一眼,兩人靜靜地去了外頭說話。 照理說自家學生都發揮不錯,勞不語應該高興的,卻看他此時臉上的笑淡了下去。 對著沈翠,他也不兜圈子,直接就說:“阿斐暫且不論,若初他們必然是能考上的。但他們四人的籍貫挨在一處,很有可能在最后判名次的時候,會被特地隔開來——畢竟我觀會試出題,龐次輔是力求不出錯的性子,又是第一次主持會試,怕是沒有王尚書那種不怕人非議的底氣。唉,若是按著圣上的原意,讓沈閣老主持會試就好了?!?/br> 沈翠理解地點點頭,說道:“總之咱們是盡全力了,具體名次如何,也不強求?!?/br> 系統的通關標準,只是穆二胖進入到考狀元這個環節,并且榜上有名,并不一定非是‘狀元’不可。 勞不語性情也豁達,把擔心的事項跟沈翠一說,便也不糾結了。 ………… 跟翠微這邊平靜祥和的氛圍形成對比的,是此時貢院內緊張壓抑的氣氛——負責判卷的一眾官員,個個都噤若寒蟬,戰戰兢兢。 外簾官已經把幾千份考卷都謄錄完畢,可以開始閱卷了。 但本屆會試像受了哪門子詛咒似的,又是塌了瞭望臺,又是炸了茅廁。 皇帝都已經在宮中聽聞了,雖只派遣了貼身的太監過來詢問有沒有人員受傷,并未表露出責怪的意思。 但君心難測,誰知道他真正的想法呢? 更有甚者,京中百姓已經在傳什么‘事出反常必有妖’、‘本屆會試不詳’之類的傳言。 科舉是為當今、為國家選拔人才的考試,自然不可能是不祥之事。 很有可能后頭這傳言被人捅開來,他們中就會有人被推出去定為引發災禍的‘不詳之人’。 副考官、同考官等尚且如此發愁了,作為主考官的龐次輔就更別說了。 他本是有些中年發福的身形,這一旬來就沒睡過一個整覺,形容憔悴極了。 若不是身上還穿著官服,只看他的臉色,還當他也是今遭應考、吃了大苦頭的老舉子呢。 但再愁苦也無濟于事,龐次輔能四十歲就爬到眼下這個位置,自然也有他的過人之處。 所以他雖然臉色憔悴,但其他方面一點兒也沒有表現出異常,按部就班地和一眾副考官、同考官閱卷判卷。 讓他略為欣慰的是,本屆的舉子并沒有全部受到那些那些個反常事件影響,起碼排最為優秀的幾份卷子,不論放到哪一屆會試里,都出挑的很。 可惜啊,這優秀出挑的也著實不多,整體而言,這屆會試的舉子都是多少受到了影響的。 這事兒瞞不住皇帝,后頭必然要被問起的。 在最后拆掉糊名、謄錄名次的時候,忙完了正事兒的龐次輔其實已經魂游天外,開始打請罪的腹稿了。 雖然罪責肯定是不在他自己的,但主考官嘛,這時候不站出來肯定是說不過去的,總不能等著百姓議論到皇帝頭上。身為臣子,肯定得擋在前頭。 這會子他甚至懷疑沈閣老推舉他來主持這次會試,會不會是早有預謀? 不過也不大可能,瞭望樓坍塌和茅廁爆炸之后,他都派了親信仔細盤查過,確認過不是人為。 不然他早就想著去抓‘兇手’了,也不至于愁苦到這份上。 前頭穆云川猜想沈家后人可能就在這屆舉子里頭,龐次輔不比人笨,后頭自己也咂摸出來一些。 甚至還做了二手準備,一邊派人去調查沈家的假戶籍,一邊想著不動神色地壓一壓這屆會試中姓沈學子的名次。 這會子是再不敢有那些想頭了,只想著后頭吃掛落,不要被罰的太厲害。 龐次輔兀自魂游天外,就聽負責拆卷的親信驚訝地‘咦’了一聲。 親信見他看過來了,便解釋道:“大人之前點出來的幾份最優秀的卷子,籍貫都是出自一個地方。您看是不是……” 按著龐次輔穩妥的性子,親信想著他肯定是要調整一番的,免得旁人猜測他是不是從中受賄了。 沒成想,龐次輔看過拆掉的糊名,眼珠子一轉,立刻喜笑顏開道:“天佑我大耀??!這青州府何年出過這么多優秀貢士?必然是上天知道圣上求賢若渴,特地賜福。難怪考場內出現那么些異象呢,原是這么些不世奇才將要出世所致!” 第二百零一章 那科舉考場發生的種種兇兆從龐次輔嘴里過了一遍,已然成為了吉兆。 那親信沒想到還能這么cao作,訥訥地問道:“瞭望臺但還好說,那茅廁……” 龐次輔已經不憂心后頭吃掛落了,所以神情也松散了不少,他把袖子一籠,老神在在地笑道:“茅廁,污穢、陰氣之地,承受不住這些不世奇才的貴氣……你還有什么問題?” 親信不敢再發問了,龐次輔又對他招招手,讓他附耳過去。 一陣耳語之后,親信便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此時還未放榜,照理說貢院里頭的內外簾官都是不得外出的,但他們在里頭的吃喝總要有人提供,所以每日都會有人運送一些食材過來。 這其中當然也有龐次輔的人,給外頭的自己人傳個口信,實在不是什么難事。 會試還未放榜,京城百姓茶余飯后的話題還是之前貢院里頭發生的異事。 這日卻又發生了一件新鮮事,貢院外頭居然來了個瘋瘋癲癲的游方道人,于大門口大聲喧嘩。 里頭的官員都還在判卷,正是要緊的時候,軍士自然得驅趕他去往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