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118節
當然其實臉色最差的還不是穆二胖,而是那黃俊平。 第二場他就發現穆二胖被提到了自己前頭,但具體多前卻又不得而知,一場考試考的抓心撓肝。 好不容易熬過第二場,后頭他費盡心機打聽到了穆二胖的新坐號——距離知縣最近的那個位置! 合著前頭穆二胖沒有出聲道賀,根本不是他想的什么又心慌又嫉妒,是人家看過圓案,知道自己是目前考的最好的那個,懶得同他一般見識! 還有什么比上躥下跳,把別人當假想敵,對方卻自始至終只把他當空氣更氣人的呢? 反正黃俊平被氣的不輕。 連著幾場他越考越不得勁兒,再沒被提堂號,每過一場,臉色就慘白幾分。到了此時幾乎可以用面無人色來形容。 前頭他是幾人里頭最多嘴的那個,如今他成了鋸嘴葫蘆。 何清何宴和張子安都是厚道人,沒笑話他,但也懶得關心他。 今天發覺穆二胖神色不對,他們三人都關心起來。 穆二胖本來沒想和他們說這個的,就好像本來考第一的人,跟考的不如自己的人說自己哪里不擅長,很容易給人在顯擺炫耀的感覺。 此時既然他們問了,穆二胖就解釋道:“前頭幾場都還算是我擅長的,但最后這一場,我確實沒把握?!?/br> 張子安就安慰道:“前頭四場都考過了,就差最后這一場了,你放寬心,若是緊張,今遭入場你就別打頭陣了?!?/br> 何清何宴也跟著點頭,讓穆二胖往后頭排排,甭管有沒有用,反正晚一會兒進去,就晚一會兒感受到那種嚴肅壓抑的氛圍。 萬一就這么一會兒工夫里,突然靈光一閃,開竅了呢? 穆二胖確實有些緊張,但也沒緊張到那份兒上,跟大家說了兩句話,心態也就調整過來了。 他剛準備說不用,卻看那黃俊平抬著下巴走到了最前頭。 張子安就壓低聲音解釋道:“這黃兄別的水平如何我不好評價,但詩文上頭確實出色?!?/br> 穆二胖了解地點了點頭。 很快開始走入場前的流程了,幾人也就閉口不言,乖乖站好。 后頭入場,穆二胖還是去知縣正下方的考位。 連著對了好幾天了,知縣也看他眼熟了,進場的時候還對他露出了個和善的笑意。 這種帶著欣賞的微笑,穆二胖這幾天已經接受過不少,今遭因為考的不是自己的強項,就莫名有些心虛。 坐定之后沒多久,考卷下發,穆二胖也顧不上心虛了,趕緊開始看題。 詩題是‘馮婦攘臂’。限用的韻腳倒是很常見。 這題目如果讓外行人看,那肯定是兩眼一抹黑,只知道攘臂是捋起袖子的意思,這姓馮的婦人捋起袖子……合著還是個香艷的詩題? 這不是跟試帖詩那莊重典雅的要求相違背了嗎? 但穆二胖看完之后,腦子里立刻對應出了這四個字的出處,這典故出自《孟子》,那馮婦也不是什么婦人,而是春秋時期晉國的一個善于搏虎的勇士,姓馮名婦。 這馮婦擅長抓老虎,后來他想成為一名善人,從事儒業,就發誓不再殺生。一天他來到野外,見到百姓在追捕一只老虎,老虎負隅頑抗,百姓就求助恰好路過的馮婦。馮婦二話不說就捋起袖子,跳下車來,上前幫忙。眾人都非常高興。旁邊讀書人卻在笑他不守信用。 首先能無障礙的讀懂題目,知道出處,穆二胖心里就安穩不少,開始思考自己做詩的立意了。 這則典故諷刺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后世遂用‘再作馮婦’等比喻重cao舊業。 最簡單的,當然就是照著這個寫。 但是穆二胖又有點別的感悟,他覺得馮婦發誓不再殺生,要做善人,但在百姓遇到困難,而自己又有能力幫忙的時候,打破誓言,這種行為盡管可能會讓人嘲笑本性難移,但其實才恰恰對應了馮婦要做善人的初衷。 那就又是另一種思路了,詩文主旨得變成討論什么是真正的‘善’了。 一刻多鐘,穆二胖還沒想好選哪個主題,前頭更常規,以他的文采不會寫的很出色,也不會很差勁。只能說中規中矩。 后頭那個是他有感而發,更有感覺。但就怕太創新了,萬一主考官特別不喜歡馮婦這樣的人怎么辦? 縣試是能帶考籃進來的,筆墨紙硯都是自帶的。 前頭穆二胖都沒怎么用稿紙,都是爛熟于胸的東西,他提前想好就能直接寫出來。 今天作詩,肯定得修改一番,不用稿紙是不行了。 他就先在稿紙上用第一個主題寫詩。 穆二胖本來就提了堂號的幾人中年紀最小的,前頭四場還永遠是發揮最好的那個。加上他永遠是不緊不慢的,等天光大亮了才開始動筆的。 今天他卻是反常地一拿到考卷就開始提筆了,知縣想不關注他都難。 后頭天光亮了一些,知縣要巡視考場了,就先站到他跟前仔細看。 半上午的工夫,穆二胖已經在稿紙上寫完了一首詩,但也圈出了幾個不滿意的字,覺得還要再推敲。 知縣瀏覽一遍,先是欣慰他雖然動筆比前頭幾場早,但審題沒出錯,不是那等覺得自己前頭發揮好,臨了就開始飄了的后生。 不過可惜就是寫詩的天賦實在是……總之和他那讓人贊嘆的經義水平相差甚遠。 但人無完人,而且眼前的少年還未長成,知縣略有些惋惜地接著往其他地方巡去。 在附近巡視完一圈,知縣心里也有數了,好幾個考生中有幾個詩文確實很不錯。 這就有些難辦了,到時候名次怎么排好呢? 光論詩文,前頭四場表現一直很出色的小少年可連前三名都進不去了。 但不給個前三,又絕對對不起他那言之有物的經義水平。 那經義是寫的真好,當時評卷的時候就讓知縣和學署的教諭、訓導都眼前一亮,雖未明說,但都在心中隱隱覺得今年案首應該就是此子了。 沒想到這詩文上頭…… 不光知縣這么想,監考的教諭和訓導后頭也都到穆二胖跟前逛了一圈,考生們不能抬頭,他們這些監考官互相之間卻能看到對方的臉色——都在惋惜著呢。 一個時辰后,知縣又逛回了起始點,也就是穆二胖的身邊。 唉,想想還是可惜,若這少年詩文再出挑一些,便是板上釘釘的案首了…… 這么想著,知縣又垂眼看去。 然后他就發現穆二胖的稿紙上又多了一首。 這首文采上倒還是平平,但換了個新主旨,表明他知道馮婦這樣出爾反爾的人會造人厭棄,但若是能扶危濟困,自己便愿做馮婦。 竟完全是換了個角度來寫,真真是好快的寫詩速度!好快的腦子! 此時的穆二胖也在心中感嘆,果然吶,這有感覺的主旨寫起來就是順手。前頭中規中矩的那個主題,半個早上過去他才寫了出來。 后頭有自己想法的那個,一個時辰就寫出來了。而且也算是跟理想抱負掛上了勾,和他事先準備的詩題聯系起來,雖然韻腳不同,但能用到的典故卻是現成的,所以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很少。 穆二胖壓根沒感覺到知縣的糾結,以為他跟前頭一樣巡考而已,所以寫完二首主旨不同的詩文之后,穆二胖就兀自進入到選詩環節了。 因為此時考試時間已過一半,剩下的時間只夠他用來打磨其中一首詩,所以必須要做出選擇了。 兩首詩放在一起一比,穆二胖私心里當然更傾向于后頭發揮的好的那個,但確實有賭的成分在。 他擱了筆,思來想去還是把第一首放在了上頭,心里想著還是穩妥一些吧,盡管可能無緣前三,但其實他娘一直教他以平常心來應對名次。 前頭表現優秀的四場,加上表現平平的最后一場,應該怎么也能拿個前十名? 然后他就聽知縣重重地嘆了口氣。 穆二胖還記得衛恕說過,知縣有個習慣,就是遇到實在看不過眼的情況,就會這般嘆氣。 也就是說知縣不贊同自己這般? 他立刻會意,把后頭那首又放到最上面,果然知縣沒再嘆氣了,略站了站后,知縣回了自己監考的座位。 這最后一場考試,穆二胖只提前了一刻鐘交卷。 此時考場內已經沒剩多少人了,他出龍門的時候,外頭接考的人群也早就散了。 但何清何宴還有張子安、甚至黃俊平,并他們的家人都沒走,正跟沈翠在一處等著他。 他開考前說了自己不擅長這最后一場,也確實是很晚才出來。 何清何宴和張子安都不由流露出一些擔憂的神情。 穆二胖笑著朝他們點點頭,寬慰道:“我寫詩要反復推敲,讓幾位兄臺擔心了?!?/br> 他們尚未說話,黃俊平得意地開口道:“如此簡單的詩題,何至于反復推敲,信手拈來,佳句天成,方顯出真文采?!?/br> 張子安無奈地同穆二胖道:“黃兄這場是第一個交卷出來的。好像那會兒還不到正午?!?/br> 這話一說,黃俊平越發志得意滿,而穆二胖抬頭看了看天色,“不到正午,第一個交卷出來的……等到現在?” 那可真夠閑的啊。 何清何宴心無城府,聽了這話都噗嗤一聲笑出來。 張子安都差點忍不住笑意。 黃俊平清秀的臉漲了個通紅,他留到這會兒當然不是閑的,就是為了等穆二胖——他自認為這場發揮的頂頂好,寫詩期間和交卷的時候,教諭和訓導都看了他好幾眼。 要知道這種待遇前頭在他身上可沒有過。黃俊平今天一整天都跟踩在云頭上似的飄飄然! 前頭穆二胖不是說徹底考完之前不想交流么,今天徹底考完了,他非得和他好好交流一番,教他見識一下自己那引起教諭訓導重視的詩文才華! 只是沒想到穆二胖拖到這么會兒交卷,都快到傍晚時分了。 自家兒子詩文上公認的短板,考過這一場,盡管臉上還帶著笑,但沈翠看的出來他比前頭幾場都累。 她便開口道:“今兒個天也不早了,你們前后考了五場,想來都累的不輕。這樣吧,就等放榜名次出來后,約那天大家一起聚一聚再好好交流?!?/br> 何清何宴、張子安當然都無異議,紛紛點頭。 只有黃俊平心有不甘,但放榜也就是這幾天的事兒,他想著到了那會子他拿到了好名次,再來和這穆寒山論一論。 幾人就此分開,自歸家去休息不提。 眨眼到了放榜那日。 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氏和沈老爺子前頭怕影響穆二胖的心情,幾天時間都沒去送考。 穆二胖考完后的那幾日,二老還是焦心無比。 到了放榜這天,他們還說自己不去,反正他們又不識字,讓沈翠領著穆二胖去看,看完了回來告訴他們一聲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