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文繼母養兒日常 第46節
交完卷,周氏提著食盒過來了。 那食盒也是沈翠從系統商城買的,古樸木制,容量很大,隔熱又保溫。 午飯依舊簡單,因為最近天氣已經漸漸熱了,周氏涼拌了一個黃瓜,炒了盤子青菜,另外做了個rou末豆腐,簡單清爽,又能讓人胃口大開。 三個學生動了一上午的腦子,正是饑餓的時候,連衛恕都很快地用完了一碗飯。 用過飯后,衛恕把沈翠請到旁邊借一步說話—— 他上午坐在堂屋里勞不語的位置上考的,距離門口最近,當然也把前頭勞不語和沈翠的話聽到了一些。 也是聽到了那么幾句,衛恕心頭的疑慮才打消,原來那份言之有物的考卷是沈翠這般“出”出來的。 他雖和沈翠有些齟齬,但并不喜歡占人便宜。 讀書人視銀錢為阿堵物,來往之間若是沾上銀錢,便覺得不清高不風雅了。 若是“出題人”換成旁人,衛恕肯定還得仔細思索一番,如何回報對方的好意。 但他最近實在沒什么心情,也覺得對著沈翠沒這個必要,衛恕直接拿出了一個五兩的銀錁子,放到了沈翠面前。 “謝過夫人邀請我參加小考的好意,我身無長物,只好奉上一點筆墨費用?!?/br> 不等沈翠反應,系統立刻在沈翠腦子里彈出警告,同時開口道:【宿主怎么能用系統產出物換錢?這可是命令禁止的!如果宿主強行做系統禁止的行為,系統有權給予宿主一定的懲罰?!?/br> 所謂懲罰,也就是一開始沈翠試圖向穆二胖透露系統的事兒,所遭受的那種讓人崩潰欲裂的頭痛。 沈翠立刻回道:【我啥時候那系統的東西換錢了?我賣試題了嗎?沒聽人家說是筆墨費用嘛?我家的筆墨可都是正經書齋里頭買來的!】 系統停頓了一下,【宿主雖然沒直接賣,但是……但是因為你提供了系統的產出物,所以衛恕才給你錢?!?/br> 【來,我跟你捋捋,所謂買賣,也就是交易。衛恕確實給了我銀子,但我給了他啥?我把考卷給他了嗎?他答完就把考卷留這兒了啊。我把知識塞進他腦子里了嗎?那些所謂的試題,本就是這個位面四書五經里的東西。光做題,我又不教他什么,他的才學也不是在我這里學的。讀書人的友好往來,互表心意,也能叫‘買賣’?不信我幫你問問衛恕,是不是在和我做交易,做買賣?】 系統被她這么一繞,還真有些云里霧里,輕哼了一聲,接著組織語言。 沈翠又接著說:【有件事兒我還沒找你說呢,這些試題你有版權沒有?說是根據本位面歷年科考來出的題,也就不是你們星際的產出物,那你經過原來的出題人同意了嗎?我花的500購物點,你給人家分成了嗎?】 【那些出題人大多都已經作古,我怎么給他們分成?】 【這我就不知道了,我只是合理懷疑你違反了《版權法》。當然了,我也不知道你們高級文明有沒有這條法律。哦,對哦,前頭你還賣書給我,那些書的版權沒問題嗎?】 系統是徹底被繞暈了,囁喏半晌后說:【沒錯,系統目前其他產出物都是星際產品,但是科舉體系特殊,必然要使用到本位面的教材。系統對宿主進行收費,就像前頭那些書,本身并不是售賣知識,只是售賣上頭賦予的加成。就像同一本書,培養對象讀了這個位面的,增長1點資質。而讀了系統的,則會獲得2點加成。宿主不是也知道嗎?】 系統越說越覺得自己占理,頓了一下理直氣壯地說:【所以題庫賣的也不是題,而是一個體系,交卷之后系統回收考卷,給出‘參考答案’——也就是模擬歷代科舉考官的思維,進行閱卷批卷,幫助培養對象更快成長。那些考官都已經作古,完全是靠著星際技術模擬而成,百分百的系統產出物,也就不存在宿主說的什么版權問題?!?/br> 【原來是這樣??!】沈翠“恍然”道,【這不就更對了嘛!你賣給我的不是題,而我只讓衛恕做題,我又不提供系統后頭的閱卷批卷服務,給他參考答案,我賣給他啥了?】 【你……我……】 沈翠等了半晌,確定系統不會給什么懲罰了,就笑瞇瞇地收了衛恕的筆墨銀子。 后頭勞不語開始講評試卷了,衛恕思緒雜亂,也就做題或者讀書的時候能讓腦子清靜一會兒,便立刻進了堂屋。 沈翠摸著袖子里的銀錁子,想著這是真好賺??! 當然也有局限性,畢竟科舉嘛,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爭得就是那么幾個名額,要是真讓旁的人來參加這種模擬考,把試題泄露出去,等于是無形中降低了自家的優勢。 這也正是為何青竹書院明令禁止學生泄露考題。押題嘛,自古以來就是各家憑本事吃飯,給旁人多吃一口,自己就要少吃一口! 所以也只能至多增加衛恕這么一個臨時考生,他嘴緊又牢靠,因為衛奚,也勉強能算半個自家人。唯一能讓他昏頭的,也只有穆云川一個。 穆云川還有一個月就要參加第二場考試了,這會子別說衛恕,青竹書院的山長都不敢給他胡亂做什么題。 系統也沒蠢到那份上,很快想清楚了這點,知道沈翠至多在這個漏洞上稍微賺點,并不會借此大肆斂財,便又心平氣和起來。 【勞不語開始講評了,他資質雖高,卻也沒到本位面科舉考官的水平,宿主不去轉達系統的參考答案嗎?當然了,系統只會評閱兩位培養對象的考卷!衛恕不在培養系統內,系統是不會給他提供這方面的服務的!】 沈翠笑而不語,依舊躺在搖椅上不緊不慢地搖著。 開玩笑,一份試卷,幾道考題,她還能說是從外頭花了銀錢想辦法弄來的。 搞出個科舉考官才會有的獨到見解,那才是真的匪夷所思! 反正題庫在手,等后頭有機會和別的有學之士交好,她再利用信息差,弄出參考答案來。 系統又沉默了一會兒,試探著問:【宿主,該不會你是故意告訴衛恕這卷子是你出的,然后又等著勞不語來問你,趁機把那些花費了不少銀錢的話說給衛恕吧?衛恕雖和宿主不和,但品性還算不錯。覺得他占了便宜,自然就會主動呈上什么‘筆墨費用’?!?/br> 雖是試探詢問,但系統最后用的是肯定句。 沈翠也就不否認了。 前頭衛恕誤會考卷是勞不語出的,要去感謝勞不語。 雖然容易穿幫,但勞不語對沈翠頗為信服,只要沈翠去和他通個氣兒,他肯定是愿意幫著沈翠周全的。 而若是衛恕以為是勞不語出卷,他雖會對勞不語大大改觀,卻也不會想到要送上什么筆墨費用,沒得侮辱了讀書人這層身份。也就沒有后來那些事兒了。 【讀書使人明智吶!】沈翠笑呵呵地說,【當了這么久的陪讀,我感覺好像自己也聰明了一些。我看你也是惡補了不少藍星知識,所以也比之前智能了!】 系統直接說自己要下線了,讓沈翠有事兒再喊他。 【干啥去???沒你在腦子里聊天,我多無聊!】 系統沒好氣地說:【讀書去!先把宿主說的那什么《版權法》讀一百遍!】 嘖,還挺會陰陽怪氣! 第四十七章 (捉蟲) 沈翠現在是半天用來完成任務,半天休息的狀態。 系統下線之后,她也沒了人聊天,悠閑歸悠閑,總覺得好像缺了點什么。 到了快晚上的時候,系統突然自己彈了出來,聲音里隱帶著興奮。端方的男神音莫名多了幾分少年感。 【我查閱了宿主所在位面的相關條款,‘發表權和使用權的保護期分別為作者終生及其死后五十年’。著書之人和出題人距離作者所在的位面,絕對不止五十年了!】 居然還真老老實實地去惡補藍星法律知識了! 沈翠不由彎了彎唇,復又強忍住笑意,面色不改地“哦”了一聲,【那他們的東西,到了我那個時代,肯定是不受法律保護,成了公用的了?!?/br> 【沒錯?!?/br> 【可我們現在又不在我那個時代,得按著這個朝代的時間線啊。你確定那些作古的出題人,距離現在去世都有五十年了?要不你查查?】 題庫是系統用類似大數據的技術生成的,去查哪道題是參考具體哪位出題人出過的題,那位出題人距今又去世多少年,其龐大的工作量所需能量巨大,無異于大海撈針。 系統連語塞的步驟都跳過了,沒打招呼就直接下線了,看來是真的被她氣狠了。 留下沈翠坐在躺椅上笑得眉眼彎彎。 晚飯時分,周氏過來送飯,衛恕卻起身告辭,說今日不在這里留宿,下個月再過來。 今天一套題做下來,他感悟頗多。 像之前他看到出自《論語·泰伯》的那一題。 圣人稱贊堯的功績彪炳,那么下頭答的,就該先頌揚古圣先賢的化育之功,細數一下堯的功績。再從堯的事跡中轉換視角,歌頌一下本朝皇帝的豐功偉績。 最后也該表表忠心,立下宏志,輔佐當今開創一個不輸于堯那時的開明盛世。 這題雖然言之有物,但學子的慣性思維大都是這般,衛恕和衛奚的作答就相差無幾。 反而是穆二胖,雖然他的試題和衛家兄弟倆的大多都不相同。 但《論語》他也在學了,更聽過勞不語講過堯的故事,所以這道衛家兄弟倆的第一題,也出現了他的試卷上,成為了最難的壓軸大題。 他沒正經寫過卷子,辭藻文飾不能和衛家兄弟相比。 但也正因為答題答的少,他思路沒有固定,寫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 他只想到了堯舜禹的神話典故,說堯在位時團結親族,聯合友邦,征討四夷,一統諸族,更禪位于有重視孝道的舜,為了天下蒼生,全然沒有一點私心。 但只要是人,就該有私心,更何況堯有十個兒子。 十根手指伸出來且有長短呢,十個兒子里挑不出一個可堪造化的? 且堯的長子丹朱,更是發明了圍棋的棋圣。 時人常把棋盤類比沙場,一個能發明圍棋的人,自然是心思縝密,智計無雙。 難道當不得一代帝王?何至于皇權旁落到外人手上。 這所謂禪讓,倒是耐人尋味。 于是他答案的主旨就變成了帝王在治理天下之時,同樣也需記得皇家無小事,扶持培養皇嗣,同樣是國家大事。 科舉考試本就沒有固定答案,主要看上位者的喜惡。但穆二胖半只腳才踏進科舉一路,都開始cao心國家立儲的事兒了,委實令人啼笑皆非。 談論這種事兒別說區區學子,就是當朝重臣,都得慎之又慎。 好在一屋子的幾人都是自家人,衛恕雖算不上,但衛奚和穆二胖是師兄弟,榮辱與共,衛恕為著親弟弟,不可能宣揚出去。 勞不語也看過之后,讓沈翠把他的考卷燒了,也沒批評他,轉頭給他們說起《竹書紀年》里的記載——“昔堯德衰,為舜所囚。舜囚堯,復偃塞丹朱,使不與父相見也”。 “《竹書紀年》的這一說法并非孤證,同一時期,《韓非子·說疑》中也有類似記載……” 于是光從這一道題發散開來,勞不語就講了快一個時辰。 衛恕做題的時候感觸不深,等聽過穆二胖的答題方向,勞不語的講評,思路一下子開闊起來。 他想的是另一個方面—— 相傳舜的父親是個瞎子,其母去世后,其父續娶,繼母為人狡詐陰狠,一直想害舜,更蠱惑了舜的父親,一起偏疼小兒子,而苛待舜。 但即便如此,舜依舊能夠遵從孝道,愛護弟弟,孝敬父母,美名傳播天下。 后來舜被舉薦上去,靠的也是這個好名聲。 舜固然也是一代明君,但若是照著《竹書紀年》和《韓非子·說疑》來看,舜的皇位來路不正。 一個能讓皇權更迭、且美化為禪讓的人,幼時真的能那般純善嗎? 且舜的經歷,也恰好和穆云川的經歷頗為相似。 不知為何,衛恕的心更亂了。 所以他沒留下用飯,懷著心事回了城里。 更不知不覺的,走到了穆云川的學舍外頭。 也很是湊巧,他剛過來,穆云川起身開窗透氣,兩人打了個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