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小姐替嫁日常 第35節
韓敘:“不過現在這些都不重要了!哥,外頭已經流言四起了!” 陸陵天斂眸,淡淡點了點頭:“我知道?!?/br> 韓敘和竹一:……你又知道了。 男人用下巴微微示意讓他們坐,然后才冷聲道:“阿梨歸寧的第二日,四皇子去了永昌侯府?!?/br> “他這么閑?”韓敘脫口而出。 他雖不擅朝堂之事,但也知道平王陸倡浩當初盯著東宮之位與陸懷信明里暗里較勁了許久,現在東宮之主已定,他退出朝堂封王開府,但陸懷信和陸陵天卻還是一有派人盯著。 韓敘知道這人定不簡單,他突然去永昌侯府這件事,想都知道針對的是陸陵天。 陸陵天勾唇冷笑一下:“確實,能閑的去與他毫不相干的永昌侯府串門?!?/br> 盯著的暗衛在第二日便來報了,陸倡浩說來倒也謹慎,那日先是去了京郊自己的莊子,之后才避人耳目沿另一條小路返京去了永昌侯府。 得知他的動向時,陸陵天便大概能猜出他的目的。 無非是陸懷信在東宮一切都太密不透風,他只能盯上與太子關系密切的自己。 那日他帶沈梨進宮拜jsg見帝后遇到陸倡浩后,陸陵天第二日便派人去查了。 在壽寧生辰宴之前,陸倡昌確實還在一次詩會上見過沈念筱。 他生性多疑,自然看人也比別人要更細一些,沈梨和沈念筱即便面上打扮得再像,但是有一個地方若注意到了便能察覺出差別。 沈梨的食指有一粒顏色很淺的小痣,陸陵天第一次去侯府便是特意注意到了她的手才確定她的身份。 畢竟那時也是他時隔十二年第一次見長大的小姑娘。 后來他冒著嫡女的身份出門,他在馬車上見她,也瞧了她的手。 壽辰宴那日,陸倡浩應當是也注意到了,這才會在心里起疑,在他成親那日特意去了永昌侯府。 要說他找上永昌侯便是想拉攏或者對他多有利倒也沒有,因為永昌侯這個人平庸無能,陸倡浩還看不上。 “他此舉也不是要有什么大動作,只是想給我添點麻煩,如果能影響到皇上對我的態度,那便是白賺一筆?!标懥晏斓?。 可惜,沈梨的事他早就告訴過皇后不說,在婚期定下的前兩天還特意進了一趟宮面見皇上將事情一五一十告知。 康帝在位幾十年,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卻差點叫這位侄兒給說的懵了一下。 與皇后不同,康帝作為一國之君,更看重禮數,起初是不同意他這么做的。 陸陵天已料到,提早告訴皇后也是為了讓皇后先見過沈梨,這時候便可以幫他一起在皇上面前說說話。 后來,他在大殿里一撩衣袍跪下,表示愿用自己這十年來的軍功換沈梨這一個正妃之位。 “小侄十二年前便在澍水與她相識,說過要娶她,也只會娶她,望皇伯父成全?!?/br> 他說的擲地有聲,讓康帝有那么一瞬好像從他身上看到了當年秦王的身影。 他那個在夫人離世后便像丟了魂,郁郁寡歡直至逝世的胞弟。 最終康帝還是無奈一笑:“你與你父親簡直一模一樣,都是個情種,罷了罷了,你從小便沒在哪處任性過,這次又要以軍功相抵,朕還有什么可說的?!?/br> 康帝許了陸陵天所求之事,成親那日特意與皇后一起去了耀王府,皇家玉牒上一早便寫的是沈梨的名字了。 韓敘聽陸陵天說完這番話,只想豎起大拇指:“高還是你高,與在北境時一樣?!?/br> 每一步都安排周全,事情的每一個發展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陸陵天是這樣的性格,所以在皇上問他,既然左右都要來他面前給沈梨求個正妃之位,何不在那日洗塵宴上便說明白了求娶之人是沈梨。 他答得坦誠:“以她在永昌侯府的境況和永昌侯這一家子,他們不會應下這門親事讓沈梨當這個耀王妃,與其百般防范他們不知用何種法子的阻撓,不如掌握主動,推波助瀾?!?/br> 他把替嫁這條路給永昌侯府計劃好了,剩下的只需要將他們引上來。 竹一對自家王爺十分了解,現在也不用再說什么,等著聽吩咐就是了。 果然,就聽陸陵天對他道:“讓我們的人將早前準備好的消息散出去,國公府那位剛剛說親的歐陽公子,這最近也盯著?!?/br> 京都就這么大,永昌侯府想讓流言口口相傳最后將所有矛頭指向沈梨,有受害就必有得利。 這里面他們想謀的利,無非就是在沈念筱身上。 竹一應下吩咐麻溜地準備去辦事了,韓敘跟著他離開,感覺這趟書房來了,但又好像沒完全來…… 說起來,他今日明明是來送藥膏的??! 但韓敘還是好奇地問了一句:“你們是準備怎么辦?” 竹一輕哼一聲:“放消息啊還怎么辦,京都百姓不是最愛湊熱鬧說八卦了么,就他們永昌侯府知道利用流言?誰還不會放個消息了怎么的?!?/br> 針對永昌侯府這一出,陸陵天早就當著永昌侯的面駁過,他們倒好,原封不動再散一次。 - 竹一又一次出府,韓敘一個人又去了東苑找沈梨,還惦記著自己藥膏未給出去的事。 下人通報過后將他帶進主院里,沈梨笑著讓人給他上了茶,溫聲道:“原來少將軍今日是來送藥膏的?!?/br> 是不是有點太積極了? 然后她便見韓敘又憨憨地看了她身后的菀姝一眼,咧嘴張揚一笑,從懷里掏出了足有小碗底那么大的一瓶藥膏來! 沈梨:……好像也是不必給這么大一瓶吧? 站在她身后的菀姝向來沉靜溫婉的臉上也差點沒忍住蹦出幾個問號來。 她……好像只是手心蹭破了一小片,若是這位韓少將軍來晚點怕是都又要愈合了…… 好像是用不了這么大一瓶藥膏吧?不是說祖傳的么,感覺給了她怪浪費了。 菀姝一時不知道要不要收下這么大一瓶藥膏,只是看著韓敘一臉期待的模樣,最后還是道了謝,伸手接過。 罷了罷了,韓少將軍這么熱心,叫人不忍再拒絕。 韓敘的藥膏送出去了,心滿意足地便準備離開,畢竟這兒他也不好久待。 走前想起剛剛在書房聽到的,他又再安慰了沈梨一句:“嫂子,外頭的話你千萬別往心里去啊,過幾日他們就歇了聊別的去了?!?/br> 沈梨還想就早前他說的那句話問點什么,結果韓敘一陣風似的,說完話就沒影了。 她無奈搖頭笑笑,確實沒將這流言往心里去,只要她不在意,流言便傷不到她。 - 京都最近關于耀王府的八卦甚囂塵上,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頭百姓,酒肆茶館當街店鋪,多的是人在議論。 也不知最起先的消息是從哪里來的,大家口口相傳的開頭便是:“我聽說……” 說是這耀王殿下千方百計求娶的王妃被調包了,永昌侯府的庶女嫉妒嫡女的好親事,耍盡了心機,最后還真讓她坐進了花轎,頂替嫡女的身份成了耀王妃! 這可是個大八卦,愛湊熱鬧的京都人民哪能放過?很快就一傳十十傳百的議論了起來。 有人見風就是雨,一下便將沈梨說成了一個心機深沉愛慕虛榮的庶女,逢人便要說兩句。 也有人覺得這只是一個離譜傳聞,不可盡信,畢竟若真是如此,成親的日子都過去好幾天了耀王府能沒半點反應? 一時間京里眾說紛紜,版本沒有十個都有八個。 就在流言起的第三天,這日京都最負盛名的繡坊織錦閣里,有幾位婦人正在邊挑緞子邊小聲聊天。 聊的,正式耀王府的事。 一邊正在放緞子的一位繡娘看了她們一眼,突然笑著說了一句:“夫人們,這流言可信不得,耀王殿下要娶的本就是沈三小姐啊,喜服都是特意讓我們胭娘按著三小姐的尺寸做的呢,與四小姐何干?” 第40章 繡娘的話像在平靜的湖水里扔下了一枚石子, 漾起層層漣漪,未濺起水花,一圈一圈的波紋卻泛得足夠遠。 幾位婦人果然被她這話吸引, 不自覺問出來:“你這意思是?” 繡娘一邊給她們拿來了最新款式的繡紋花樣, 一邊平常地笑道:“我這也是近幾日聽到流言才知道原來大家都誤會了, 以為與王爺結親的是侯府那位嫡小姐?!?/br> “起初我也這么以為呢,畢竟大家想當然會覺得王爺身份尊貴, 除了嫡小姐不做他想,后來還是聽了閣里其他姐妹說才知曉, 嫁衣是給三小姐做的,就因為婚期有些趕怕三小姐準備不來,這才交給我們胭娘趕制?!?/br> “說起來,那日下聘,胭娘還拿著嫁衣去了永昌侯府, 為了給三小姐修改得更合身,還住了好幾日呢?!?/br> 她這番話一說,幾個早前聽信了流言的婦人都驚呆了! 這么說, 難道還真是一開始大家就搞錯了?? 這幾位都是京中官員府上的夫人, 有一位家里老爺官職從五品, 不算高,但與朝中一些大臣多有往來。 她細細想來越發覺得有幾分道理,與旁的幾位道:“我記起來了,當初我家老爺似是與我說過, 他聽朝里其他同僚說耀王在洗塵宴上求娶永昌侯府沈家小姐, 我聽他當時那話, 耀王只說了沈小姐, 也沒說到底是哪位沈小姐?!?/br> 是皇上問起了沈家那位嫡女, 于是大家便都默認為耀王殿下求娶的就是那位了。 另一位夫人“哎呀”一聲,手一拍:“這么說來還真是,皇后召侯府的小姐們進宮敘話也是幾位小姐都召了,據說還特意給沈三小姐賞了雪玉膏!另外幾位可都沒有呢?!?/br> 那位繡娘聽了兩位夫人的話,笑意更深了些:“是啊,而且這可是要上皇家玉牒的,王妃的身份哪能說替就替了,也就是耀王殿下一直行事低調,對京里傳的這些個八卦也不關心,這才陰差陽錯叫大家誤會了這么久吧?!?/br> 她三言兩語便將這件事顛了個兒,而婦人們在一處往往最喜歡看的便是這種一再反轉的熱鬧,當下買了緞子便津津樂道的離開了。 繡娘看著她們出jsg了門,還是那副笑臉,低頭輕輕斂了眸。 - 就在這日,京中幾個達官貴人最喜歡去的鋪子和市井百姓最多消遣的茶肆酒樓,好些人又聽到了一個關于耀王這門親事的新說法。 原來耀王殿下一直要娶的就是人家庶出的三小姐,早前傳的婚約都是外頭人瞎猜測的! 至于庶小姐怎么能做王府正妃?那是人皇家的事,皇上都準了,你們瞎cao什么心? 更何況那可是耀王! 人家北境十年為保大啟邊陲百姓將生死置之度外,刀里來劍里去的,現在就算娶個庶小姐做正妃又怎了? 有一個人這么說,就有越來越多的人同意這個觀點。 大家再一想成親以來耀王府風平浪靜,耀王甚至因為娶了妻,新婚頭幾日還特意向皇上告了假,都在府中陪夫人。 這要是真的像流言說的花轎上換了人,王爺還能發現不了? 茶館里有人憤憤放下茶杯:“人家王爺王妃恩愛有加,也不知誰傳的這流言,忒缺德了!” 就這樣,沒過兩日京中原本甚囂塵上的“耀王府替嫁王妃”一事就有了全新的版本說法。 而一些高門大戶的閨中小姐們現下私底下說的已經不是永昌侯府庶女成了耀王妃如何如何,而是,耀王殿下待王妃竟然如此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