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經論道的太后 第1節
《講經論道的太后》作者:赤色鴛鴦肚兜 文案: 蘇家有女名潤,一朝登頂臨鳳闕。 看不聰慧、不美貌、不受寵的賢德皇后,如何將人間煙火灑滿寂寂深宮? 我是皇后。 我不聰明,不美貌。既沒有好看的皮囊,也沒有有趣的靈魂。沒有光榮顯赫的家世,沒有舉世無雙的才華。太后不喜,皇上不愛,妃嬪不敬,朝臣不尊。甚至沒有自己的兒子。 可我知道,一個無才無貌的女人想要在這世上立足只有一條出路,便是以賢德良善為武器,唯有將這賢德二字做到極處才會有人真心敬你,即便無才無貌,也可以在后宮容身立足了。 第一章 潤無聲 我是皇后。 我不聰明,不美貌,沒有光榮顯赫的家世,沒有舉世無雙的才華。 太后不喜,皇上不愛,妃嬪不敬,朝臣不尊。 我甚至沒有自己的兒子。 入宮時,娘親對我說,我如此年輕又是庶女出身,若皇后之位坐不長久便不會有好下場。 一個無才無貌的女人想要在這世上立足只有一條出路,便是以賢德良善為武器,唯有將這賢德二字做到極處才會有人真心敬你,即便無才無貌,也可以在后宮容身立足了。 做皇后并不是我的意愿。 但我更不愿被廢,以卑賤之身處于高位,若退一步便是萬丈懸崖,死無全尸。 所以,我便做足了這賢德的模樣。 太后不喜我,我便投其所好,我知太后喜歡念經禮佛,我便刻苦修習佛法經文,抄經念咒,只為與太后講經論道。 我知太后顧念幼子又不能常常相見,我便以皇子嫡母之名常去上書房探望,以向小王爺傳達太后一片憐子之心。 太后生病時我親侍湯藥,衣不解帶,太后病好后已是離我不能,非我不行。 皇上不愛我,我便親至養心殿,跪求皇上封他的白月光為皇貴妃,只為皇上歡心展顏。 我親自主持皇貴妃的冊封禮,比之立后大典有過之而無不及。 我將后宮中最奢華的宮殿給皇貴妃做寢宮,親自過問貴妃的衣食起居吃穿用度,視之如親妹。 貴妃本人都折服于我的賢德,冊封第二日便來找我說話,我一番溫言軟語,循循善誘,她哭的梨花帶雨,拉著我的衣袖傾訴心腸。 之后,她每日都會來我寢宮給我請安。 太后不滿皇帝寵愛貴妃,我便為皇帝廣選美人,充盈后宮,以此來為他們二人遮掩。 朝臣不敬我,我便與誥命夫人們打好關系,三天兩頭請她們進宮打牌說話。 我將宮里的首飾緞面雪花一樣的賞了出去,并與她們稱姐道妹,與她們探討治家之道,為她們家中的小兒女頒旨賜婚,誰家有困難第一個便要來找我。 通過她們,我在民間施粥散銀,救助勞苦百姓,久而久之,我賢德的名聲在朝臣里廣為流傳。 妃嬪不尊我,我便從低位嬪妃開始拉攏,且新進的宮妃都是我親自挑選的美人。 我對她們仁慈友愛,噓寒問暖,親自過問她們的衣食起居,告訴她們皇上的脾氣秉性,推薦她們侍寢得寵。 由此大部分嬪妃無不對我感恩戴德。 當然,其中不乏一些不識好歹自命不凡之人,自以為能取代我。這也不急,我仔細觀察她們的喜好與習慣,分析她們的性情脾氣,對癥下藥,一個一個慢慢調教便是了。 如此,即便皇上不愛我,卻也不得不對我稍假辭色,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認,我是一個好皇后。 我的行為堪為國母,我讓他母子和諧,妃嬪融洽,朝臣贊頌,他翻遍整個后宮都找不到比我更合適的皇后。 闔宮大宴,我與皇上一起接受朝臣敬酒祝賀之后,他也不得不做做樣子一起來到我居住的寢殿。 他靜靜地盯著我看了我半晌。 子潤,你真是天生的皇后。 他說出這句話時我提了這么多年的心放下了一半。 我知道我得不到他的愛,那我便只求他的需要,讓他需要我,我一樣可以穩穩地活在皇后的位子上。 可是,還不夠。 沒有子嗣的皇后如何能夠穩妥? 我微微斂目,眼中有水光閃爍。 臣妾只是個普通人,自幼便愛慕著陛下。 陛下為國為民日夜辛勞,臣妾無才,不能為陛下征戰沙場,也不能為陛下治理國事,臣妾只有為陛下打理好后宮,以求讓陛下能有一絲的寬慰。 我這一番深情表白,皇帝果然動容。 他眼眸微動,有情緒一閃而過,伸手便抱住我:子潤,朕不是不愛你,朕只是…… 你只是什么呢?不就是嫌我夠不漂亮。 我心里冷笑,面上卻絲毫不顯,畢竟我也只是想要子嗣。 我用力掙脫他的懷抱,轉身強忍著哭聲,略帶哭腔道:臣妾明白,臣妾從不強求什么。 我轉身,伸手撫上他的臉,只要陛下開心,臣妾便是千百倍的高興了。 說完我便轉身為他取來披風,強笑著告訴他貴妃已催人來問過了,還請陛下在路上注意風寒。 不等我轉身,他便扯著我的胳膊將我扯進了懷里,附身便吻上了我的嘴唇,一邊心疼地叫我:子潤,是朕虧欠你…… 我伸手回抱住他,不再掙扎。 許久他將我抱到床上,我便主動伸手去摟他,低低的喚他的名字。 琰銘…… 殿外自然有懂事的宮女來撂簾子。 瑩瑩紅羅帳,晏晏一響歡。 第二日醒來宮女便對我說,皇上已是上朝去了,走前傳下話來,以后每月初一十五都會來我殿里。 是的,我要的便是這句話了。 起來梳妝后我第一件事就是去了太后宮里。 太后是先帝的皇后,并不是皇帝的生母,看似地位尊榮,無欲無求,唯一的掛念便是她的親生子,宮中人稱小王爺。 但是太后卻不常常召見他,為避免皇帝疑心,連日常起居過問都是不能夠的。 我到時,太后尚未用過早膳,我便親自與太后的嬤嬤們一起為太后排膳。 太后用膳時邀我一同坐下吃,但我拒絕了,繼續侍立一旁,親為太后夾菜布膳,侍膳完畢,我端著托盤讓太后漱口凈手。 太后扶著我的手說道:你進宮已有三年了,卻日日這般來伺候哀家,你是皇后,是國母,怎么能一直做這些下人的活計? 我握著太后的手誠懇道:太后是兒臣的母后,是兒臣的婆母。媳婦伺候自己的婆母,做得再多都是應該的。 正因為兒臣身為國母才更應該盡心侍奉,如此才堪為天下女子的表率。 太后看著我笑道:哀家做了三十多年的皇后,自以為哀家這皇后做的便是十足的賢德了,但是見了你才明白,哀家真是遠遠不及你啊。 我趕緊低下頭。 兒臣無才無德,能在宮中立足,只依靠太后照拂,兒臣只求盡心侍奉來回報太后。 太后笑著拍了拍我的手,卻換了個話題。 昨日宴上怎么樣,皇帝可還滿意? 我知太后想聽什么,便道:一切都好,皇上滿意,朝臣盡興,上書房里讀書的皇子和王爺們也來了,小王爺看著精神很好,又新添了伴讀,是劉侍郎家的嫡次子?;首觽兛粗埠芎?,與小王爺看著很和睦。 太后聽完臉上笑意更深了:子潤,聽說皇上昨天晚上去了你那里,哀家很喜歡你,也很希望你能盡早誕下龍種。 我低頭道:臣妾定當盡力。 從太后宮里出來,我與宮人們走在常青道上,臉上雖然一臉凝重,心里卻稍稍放松。 如今看著,只要皇上愿意來,子嗣只是時間問題,只要是嫡子,我便可以松口氣了。 正走著,突然前面有宮女來報:娘娘,貴妃已在宮中等候多時了。 貴妃是什么樣的人呢? 她是太傅的孫女,出身清流名家,自幼讀遍四書五經,能作詩,會填詞,才華,家世,美貌,無一不有。 且與陛下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可是因為她祖父的政治立場問題,皇上不能給她這皇后的地位,反而是我,一無是處,卻白白占了這個名分。 她焉能不恨我?可是我不能叫她恨我。 如此,我便與皇帝一起來寵她。 我親自下詔將她召進后廷,親自為她求來貴妃的名分,為她在太后處打點遮掩。 我將后宮中最華麗的殿宇分給她做寢宮,親自照應她的吃穿用度衣食起居。 有看不過的嬪妃偷偷議論,我一律狠狠斥責。 我委委屈屈卻又大大方方的承受著所有非議,她和皇帝焉能不感謝我? 我便是這樣賢良的人。 等我走進寢宮便看見了一個宮裝俏麗女子笑著迎上前來扶我。 jiejie可是去了太后處嗎?meimei等候多時了。 我一臉慈愛的笑著看著她道:剛伺候太后用過早膳,可巧在路上便聽見你來了。在我這里不必守那些規矩,你要吃什么玩什么只讓他們找出來便是了。 貴妃道:已是用過膳了,只是日子實在冗長,無聊至極便來找jiejie說話了,jiejie日日都去侍奉太后嗎? 我笑道:不曾日日都去,只是習慣常常去看一看心里方才踏實。 頓了頓我說道:你入宮有一段時日了,可曾去拜見過太后? 她聽完這句便低下了頭,泫然欲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