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她不太想殉葬 第56節
“本王殺了他,以平義憤?!?/br> ——他在說謊??! 女童激烈地掙扎起來,但不過蜉蝣撼樹,空取悅了暴虐的兇手。 她年紀不大,卻已經記事。父親不過時軍中押送糧草的副官,那真正誤了軍機導致太子失蹤的人是正使。這些明明在半個月前就已經結案定論,父親也從詔獄中被放回養傷。 怎么偏偏在相安無事了半月后突然遭此滅門之災! 仿佛看出了她的疑惑與憤怒,來人笑了一聲:“劫后余生難道不是喜事,怎的看起來這樣難過?” 她瑟縮一下,只覺得此人猶如厲鬼一般猙獰可怖。 她看著這個人的臉,死死地盯著,好像要把這張臉的每一個細節牢牢記住,然后在閻羅殿時告上一狀。 但是那人沒有動手,反而蹲下身來。 微涼的手拍了拍她的臉:“做個聽話的姑娘,便能活的時日久一些?!?/br> 時空扭曲,聲音漸遠。 十幾年前的火光好像從未平息。 父母弟弟的容貌早已模糊不清,但是抄家滅門的惡徒卻還茍活在世上。 女人猛地驚醒,劇烈地喘著氣。 她拉過床幔上的鈴鐺,有宮女匆匆忙忙跑進來:“太妃娘娘?” 七九河開, 轉眼過了年節,冰雪化凍。此時京郊景色最是好。 風中寒梅凌霜傲雪,大片的艷色讓整個冬日的余韻連著年節的喜慶保留了下來。京城最近的山上溪流的冰封漸解,不比最為凜冽的隆冬時節,此時在行宮中住下,偶爾也能圍獵已經蘇醒的野獸。 因著培育新作物的緣由,皇上晉了秋翰的官。 將人調去了戶部,從三品的大員。 消息來的時候秋儀正在給那條狗準備今天的飯——它還太小,吃不了什么硬的東西。 她就用溫羊奶化了一些魚rou,搗成rou糜放在盤中給它。 自從身邊多了這個會叫會鬧的東西,她也算是平白多了些可以做的事情。 每天清晨,她醒來后就會把送來的魚讓小廚房清蒸做熟,那狗吃不了太燙的東西,又不會擇刺。她就花些時間坐在桌前,用筷子挑開所有看的見的魚刺。 然后慢慢等著魚rou變涼。 那狗貪吃,往往這個時候就嗚咽著扒在她的腳邊,眼巴巴地瞅著她手里的魚。 小狗脾氣被她寵的壞了些,一時沒有把目光放在它的身上就會氣哄哄地拱著她的鞋子。 沒長齊的狗牙虛張聲勢地叼著她的裙擺,不敢真的下口,但是非要扯著,好像這樣就能吸引來她的一次注視。 奶白色的小團子腿還沒有多長,就急呼呼地扯著裙擺跑,沒跑幾步就被那淡色的飄帶絆倒,在地上翻滾了好幾圈,露出了嫩粉色的肚皮。 偏偏這狗像通了人性一樣,一摔倒后連忙自己站了起來,還故作嚴肅地四處望了一圈。見沒人嘲笑它,這才顛顛地回到美人的腳下,惡狠狠地繼續和那裙擺作對。 宮人遠遠在門口看到了這狗的樣子,忍不住輕笑出聲。 今天早上的魚刺多了些,美人挑的直皺眉。 她坐在那里,手中端持著一對烏木鑲金的玉著,仔仔細細地將凈白瓷盤中的魚一分為二,先將主刺挑出來,然后順著魚的肌理將它慢慢分成小塊,將其中暗含的短刺也一并擇出來。 這樣的活是熬心費力的,往往旁人做來多半會心煩意亂,頭暈眼花。 但是她好像習慣了這樣安靜精細的事情,手中動作行云流水,不但挑的精準,更是讓人賞心悅目。 永秀溫了羊奶回來,見到主人的裙角都被那狗咬的團成了一團,此刻有一根絲線斷裂,正被那狗牙拽著往外扯。他看的不禁眉頭皺起來,心也跟著那裙子皺了起來。 這件衣裳是娘娘前幾年親自繡的,裙角上的杏花和竹葉用了她好幾日的功夫,雖然樸素淡雅,但是細微處的功夫一點都沒有少。 娘娘用了上好的雙蠶絲,因此一根線上有兩種顏色,正反兩面的花紋都一一呼應,巧奪天工。 齊塢生因著怕出事,收走了娘娘手邊的針線剪刀,她不知何時才能繼續坐在繡繃子前面。 這樣好的東西也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再有。 想到這,永秀眼睜睜看著那花瓣就被一只狗輕易的弄壞了,有些氣悶。 他伸手將狗趕走:“去去去,就會給娘娘找事?!?/br> 那狗被他突如其來的動作嚇得瑟縮了一瞬,然后就委屈地迅速鉆到了秋儀的裙擺地下,頗為可憐地嗚嗚咽咽。 明明沒打到,它叫的卻這樣可憐。 看到美人低頭看向自己,尾巴瞬間又搖了起來,只是一看到永秀——它又變回了那膽小怕事的樣子。 這樣狡猾的性子像極了一個人。 永秀氣急,有些指桑罵槐的意思:“得了便宜還賣乖,都是慣的!” 狗靠在秋儀的腳邊,好像突然有了底氣,頗有些兇惡地露出了自己的小牙。 小太監也不甘示弱:“娘娘,這畜生未免太放肆了,得打!” 他們兩個對峙的模樣太過滑稽,終于把正在處理魚塊的美人逗樂了。 “幼不幼稚,跟個畜生置什么氣?” 帝王的車駕到的時候,便看到自己送來的狗安逸地窩在美人的懷中,大快朵頤地享用著她親手準備的飯食。永秀站在一旁,神色有些幽怨。 有了這只狗以后,娘娘的狀態好了不少。 她撤去鎖鏈后可以自由行走,他們之間的關系也不再像從前那般劍拔弩張。 見她今天心情還算好,齊塢生不動聲色地坐在了桌子的對面,靜靜看著她小心地喂那狗崽子吃食,生怕它自己沒個分寸,再嗆到。 看著她想對待孩子一般寵愛著手中的畜生,帝王落在狗崽子身上的眼神黯沉。 仿佛注意到他有些哀怨的神情。 美人低著頭,語氣平常:“皇帝晉了秋翰的官?” 齊塢生點頭:“他將名為番薯的外邦作物培育出來,也許有一日能解決大齊的連年饑荒?!?/br> 美人“唔”了一聲,不置可否。 房中又安靜了下來。 行宮的住所不比永寧殿寬闊,因此這樣的寧靜倒并不顯得寂寥詭異,反而因著明紙透進來的暖色天光而多了一絲恬淡。 屋內只有幼犬不停吞咽的聲音。 齊塢生旋轉了下手中的扳指,視線掃過此處的裝潢,好像亦是隨口一問:“娘娘可還高興?” 那狗吃的太快太急,臉側的毛都被羊奶打濕,秋儀扯過一張帕子為它仔細地把臉擦干凈。 “戶部油水多,迎來送往也多?!?/br> “再好的東西落在不需要的人手里,也無異于在火上烹烤?!?/br> 她輕笑一聲,抬眼看去。 英俊的帝王神色卻若有所思。 京城,國寺。 曾幾何時頗為年幼稚嫩的小沙彌也長成了挺拔清秀的僧人。 他將食盒擺在一間院落外,輕聲叩門。 一日三餐寺里做好了會由來送給國師,他平時也不會發出絲毫聲響,放下東西便會安靜離開。但是今日他收到的信箋讓他猶豫片刻還是叩響了那一年多未敞開的門。 “師父,宮里的一位太妃遞了信?!?/br> 他頓了頓:“說是跟前朝秋貴妃的事有關?!?/br> 他話音落,惟有寂靜的雪聲。山谷空空,無人回應。 師父不理世事許久,自從秋貴妃走后,再也沒有人能讓他從閉關中走出來。 他嘆了口氣,恭恭敬敬行了一禮后離開。 在他走后不久,有人推開了那扇向塵世封閉已久的門。 骨節分明的手提起了食盒, 也拿起了那封信。 第67章 永敘五十三年, 圣上重病一場后身子每況愈下,雖已經過了七十,但是人又怎么會嫌福壽足夠綿宏? 從前皇帝也是對這些修身養性的法子嗤之以鼻,可當宮中太醫和那自稱能練出仙丹的道士都對病重的他束手無策時,唯一尚能有些用處的國師就被他視為最大的功臣。 逐漸偏信鬼神之說,甚至奉一位不過而立之年的人奉為大國寺的座上賓。 可是這樣的厚待并非沒有條件,皇帝所求清清楚楚不過“續命”一方。 「生人配陰親向天借壽,讓鬼差誤以為成親的是雙十的鬼魂,因而能在陽間多上二十年的壽命?!?/br> 「冥婚嫁娘一路口不能言,喜轎用通體烏木的壽材,在天亮之前抬進陰宅中?!?/br> 陰宅坐西朝東,窗欞用木板封死,正門矮小需要彎腰而行。 ——這是為了困住怨氣滔天的女子。 等到新郎仙逝,需要將這位“夫人”即可處死,因此才算在陰間變成一對“和和美美”的佳偶天成。 暮年帝王對他無數次求見國師終于得來的“良方”如獲至寶,唯一缺憾便是這女子的人選一時難以抉擇。 既然要抬入宮中,位份便不能給的太低。 因此小門小戶的女子配不上,世家大族的女子不會愿。 其實哪怕是周王兩家的女子,君王若是真的下旨也并非沒有可能。只是堂堂帝王為這樣的緣由去納一位貴妃,著實會讓君臣離心。 帝王深思熟慮,絕不會從他處開這個口——此事便順理成章地落在了國師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