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夫婦的七零奮斗錄 第12節
書迷正在閱讀:抱抱我、和宿敵互穿后,我該怎么辦?、你到底學不學、和反派在虐文里秀恩愛[重生]、神算重生:少夫人只想當咸魚、魔尊殺我前失憶啦、我靠美食成萬元戶穿書、摯愛、隔壁那位我家的、病秧子美人瘋不動了[娛樂圈]
女人們去地里除草,男人們則是擔水施肥。 這地多丘陵,不夠平坦,水車用不上,全靠人力。 澆過肥料后,那苗子就見風長,一天一截,看著就喜人。 地里空閑了,林若云便準備進城,給大姐林若錦回信,再寄點東西過去。 她準備了干豇豆、干蘑菇、干木耳。幸好夏天她勤快攢下了一點家當,不然還不知道寄啥呢。 她把這些東西分成了大小兩份,大的給娘家,小的那包給大姐。 不是她區別對待,而是她不這樣做,大姐會什么都不要,一股腦全給娘家人。這是林若云不愿意的。 大姐的優點是非常關心友愛弟妹,缺點也是這個。 青年就喪父,大姐和母親一起撐起了這個家,她把自己代入了父親的角色。 她關心弟妹的一切,擔心弟妹缺了吃穿,寧可自己穿破的舊的也要先滿足弟妹們,同時又擔心弟妹走偏路,便想時時掌控弟妹們的一切動靜,一旦和她的預期有了偏差,便會在全家展開教育大會。 少年人都是愛面子的,這種不留面子的指責,總是容易讓人反感,其中二姐的爭執是最激烈的。 除此之外,大姐還希望她下面的弟弟meimei們也能和自己一樣無私友愛。 二姐林若繡比林若云大四歲,高中畢業后也面臨著下鄉的困境。 但二姐不像大姐那般無私,她從小就長得好嘴也甜,喜歡什么東西就一定要得到。 二姐不愿意下鄉,就跟母親說,她想母親主動把工作讓給她,這樣一來她有了工作不用下鄉,母親也能在家好好休息。 母親起初是不肯的,但二姐說她愿意上交一半工資養家,支持meimei和弟弟繼續讀書,又說自己若是去了農村不好找對象一輩子就毀了。母親還是猶豫,畢竟她干了十幾年,有工齡補貼一個月三十多塊,二姐剛去只是初級工,一個月二十塊,收入差距大著呢。 最后二姐下了一劑猛藥,說她在會在工廠里努力找個好對象,等結婚后就把工作讓給弟弟。 母親終于打消了疑慮,把工作讓給了二姐。 一開始二姐是每個月都交錢的,但漸漸的越交越少,最后更是完全不交。大姐質問她原因,她說自己要好好打扮才能找到好對象,處上了對象,處著處著又分了。 總之二姐只交了五個月的錢。 對此,大姐很是懊惱,覺得自己沒把二妹教好,讓她變得如此自私,于是加大了對林若云關于“愛的奉獻”教育。 林若云不認同二姐的做法,但也不完全贊同大姐的想法。 不過,哪怕是不認同,可對于大姐的感激之心是存在的,正是因為有了大姐的無私和擔當,她們幾個弟妹才能吃飽飯、上完學。 盡管那是對原身的待遇,可她著實受益了。在這里呆得越久,她就越明白讀書的重要性。 想著想著,林若云把房檐上掛著那條咸魚也取下來了,一刀剁成兩半,大姐和娘家人各一半。 得知林若云要進城,吳氏便托她給自己女兒也帶些東西過去。 吳氏準備的東西也差不多,干豇豆、菌子、木耳,還有兩個老南瓜、老冬瓜,兩根甘蔗。 甘蔗這東西在魯地很少見到,林若云也想寄點回去讓他們嘗嘗鮮,不過路途遙遠,估計到的時候都成干渣了,吃不出什么味,便不打算寄。 東西有點多,陳老爹送她到鎮上等車。 *** 到了城里,林若云先去郵局寄包裹,再去煤廠。 煤廠的門衛見她是個生面孔,不讓她進,于是報了大姐的名字,對方讓她等著。門衛打了電話去核對,一小會兒后,陳抗美就趕到大門接人。 “咋帶這么多菜來,老三他們宿舍不讓開火的?!标惪姑酪詾榇永锏臇|西是給陳愛學的。 林若云搖搖頭,“不是的大姐,這些東西是爹娘讓我給你帶的?!?/br> 既然是給自己的,陳抗美便主動接過了麻袋,一拎還挺沉的,“這一路辛苦你了。老三他們還有一陣才下班,先到我家歇歇腳?!?/br> 煤廠宿舍是筒子樓,陳抗美家在三樓,夫妻都是雙職工加上工齡長又有兩個孩子,才分到了兩居室,四十來平,已經算大的。房子的布局是兩個臥室一個客廳,廊道里做飯,走廊盡頭是廁所和洗衣房。 “弟妹是第一次來我們家吧,今天就在家里吃?!?/br> 陳抗美讓林若云在屋里看電視,但林若云也沒那么大爺,跟著一起擇擇菜,嘮嘮家常。 外頭鈴響了,是中午十二點食堂放飯的信號。 陳抗美拿上飯盒去食堂打飯,打好就站在水槽邊上。 她跟林若云解釋,“他們從礦道里到地面還要走上幾分鐘,出來還得去倒煤,再到這洗臉洗手,洗干凈了才能吃飯。我們在這能第一時間看到老三?!?/br> 大約等了三四分鐘,林若云就看到第一批出來的人。 這是她第一次見到礦工的模樣。 黑不溜秋的一群人,弓著身子,費力的拉著礦車往前走。 像極了纖夫。 烏鴉鴉的一片,她根本分不清哪個是陳愛學。 忽然,人群中有個人仰起頭,沖她咧開嘴,露出一排白色的牙齒。 林若云這才意識到他就是陳愛學,忙揮了揮手回應。 此后,她的目光便一直追隨著他。 等他洗干凈后,她便看清了他臉上的胡茬,還有手上的血泡。 挖礦真的是一個很辛苦很辛苦的活。 看著她憐惜的眼神,倒是陳愛學不自在了,“其實沒你想得那么累,熟練了就沒感覺?!?/br> 林若云怎么會信,吃飯的時候,她盡往他碗里夾rou。 “你比上回回家時,瘦了好多,多吃點,好好補補?!?/br> 夫妻如此恩愛,看得陳抗美十分欣慰。 午休沒多久,林若云陪著陳愛學聊了會天,就又到了上班時間,她也離開煤廠去車站。 縣城到鄉鎮的公交不多,上下午各一班,下午的是三點發車,到了車站還得等上好一會兒。 也正是等車的時間,叫林若云發現了貓膩,這車站附近竟然有人做生意! 這年頭是不準個人做小買賣的,但也沒完全禁止得了,城里有黑市的,不過黑市都在那七拐八饒的深巷里,隱蔽又不定時,難抓得很。 可這里是車站哎! 難道已經可以允許做光明正大的生意了嗎? 沒過多久,就有幾個帶紅袖章的人過來了,那做生意的人立馬蓋上布挎上籃子、挑起筐,跑了。 紅袖章沒追上,呆了十來分鐘就走了。 大約過了半小時,先前那挎籃子賣餡餅的嬸子又回來了,這回換了件衣裳、包了塊頭巾,咋一瞧跟先前不一樣。 跟打游擊似的。 車站人流量大,生意不錯,半小時里有四五個人買了餅。 林若云還想再觀察觀察,不過車到了,只能暫且作罷。 在鎮上下了車,又是一群人上車進城。 這樣多的一群人…… 要是這里也能做生意就好了。 作者有話說: 賣萌打滾求收藏啦~你的收藏超重要!muamua比心感謝 第14章 農村的活是干不完的,每個季節都有新的莊稼要種,同樣每個季節都能收獲糧食。兩者做起來都是辛苦的,但后者更能給人帶來愉悅感。 這會兒林若云就在挖洋芋,這東西跟花生差不多,地面生長枝葉,地下結果。不過它的果實更多更大,一鋤挖下去,撿起來能裝滿整個大碗,倒是跟紅薯差不多。 洋芋還有個別名,叫馬鈴薯,跟紅薯一樣,都是幾百年前的祖宗從海外帶回來的。 祖宗們真是偉大,這兩樣東西能填飽多少人的肚子啊。 隊上已經交完了公糧,這回挖出來的洋芋,就當場分了。 林若云滿足的背著自己那一筐洋芋往家走。 到了家挑出幾個大點的洋芋,再找上小點的紅薯,洗干凈晾在窗臺上。 吃過晚飯,灶里還有火星子,就把晾干的洋芋紅薯丟一兩個進去埋著,睡上一覺,早晨起來扒開灰堆,頭一晚埋的洋芋就熟了。 再煮個荷包蛋,早飯便這么解決了。 雖說比起以前吃得要粗糙些,但林若云覺得自己這身子骨好像更壯實了,背上一包化肥,一口氣走個幾里路是沒問題的。 推開窗子往外一瞧,白茫茫的一片。 她這是第一次到南方過冬,才發現這邊冬天壓根不下雪,但這里的早上會起霜霧,兩三米以外的東西看不清。地上的草結了冰霜,腳踩上去會滋滋作響,走快了還會滑倒。田里的水也會結冰,但是很薄一層,指頭稍用點力氣,就會戳破,然后碰到暖和的水。 沒錯,冰下的水是暖和的,這可真奇怪。 不下雪,還是冷得要死啊,又不燒炕,全靠人活動四肢取暖。 林若云穿上了新毛衣,又戴上了秋收時的手套,才出去上工。 大約到了九十點的樣子,太陽懶洋洋的出來,驅散了霧氣,加上干活也出汗,便慢慢脫掉了外衣。 晚上,林若云找出那件舊毛衣,把它交給劉氏。 “二嫂,你手藝真好,我穿著你織的毛衣可舒服了。這件呢是我以前穿的,你看看能不能幫我改下,我想把他拿給愛學穿?!?/br> 男人的肩膀比女人厚實寬闊,胳膊也更粗,直接穿女人的估計會很緊繃,所以需要再改改。 但改完也沒多的毛線送給二嫂,于是她拿了兩個雞蛋做酬勞。 劉氏欣然應允,別說有雞蛋謝禮,就是沒有也會幫這個忙的,老三如今是工人,比他們強,以后指不定需要他幫忙呢。 洋芋沒種太多,全隊人一起出工,三四天就挖完了。 這下地里終于沒什么太多活,休息了兩天,隊長又組織男人們去修水渠,女人們就給家里自留地的菜除除草,澆澆肥。 林若云的自留地沒太多東西,不用費什么心思,便背上筐子去后山撿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