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夫婦的七零奮斗錄 第7節
書迷正在閱讀:抱抱我、和宿敵互穿后,我該怎么辦?、你到底學不學、和反派在虐文里秀恩愛[重生]、神算重生:少夫人只想當咸魚、魔尊殺我前失憶啦、我靠美食成萬元戶穿書、摯愛、隔壁那位我家的、病秧子美人瘋不動了[娛樂圈]
“娘,家里的活是一起干的,錢是一塊掙的。我和愛軍天天起早摸黑的干,總不能連給一個孩子讀書的錢都掙不出來吧?” 這話一出,眾人的臉色就都變了。 吳氏撇開臉不應聲,重重的搖著大蒲扇。 陳老爹抽出煙嘴兒,嘆了口氣,老二媳婦這是生了怨呢,覺得他老兩口不公平。 林若云和陳愛學也聽懂了二嫂的意思,大哥家2個大人干活養的是2個孩子,二哥家出工的是2個大人卻只有一個孩子養,這明顯就是大哥家占便宜了啊。 那他們倆呢?還沒孩子呢,那不是平白給哥哥們養孩子? 夫妻倆對視一眼,心里也起了波瀾。 陳老爹將幾個兒子媳婦的表情看在眼底,敲了敲煙斗。 “老二媳婦說得在理,春燕也一起上學吧?!彼麖亩道锾统鰞蓧K錢遞給劉氏,“拿去吧,給孩子做身鮮亮的衣裳?!?/br> 劉氏爽快接過,“謝謝爹?!?/br> 陳老爹的話還沒說完,“老話說樹大分叉兒大分家,你們幾個也都娶了媳婦,那咱們便把家分了,以后各過各的?!?/br> “爹!” “老頭子!” 陳老爹擺擺手,“這事我說了算,明兒個我就請隊長和書記來分家?!?/br> 說罷便率先離開。 兄弟幾人的眼神交匯,又飛快的躲開。 “真沒想到分家這種大事,居然是二嫂捅出來的?!标悙蹖W雖是拿著書,可心思早就飛了,“依我看,大哥是不想分家的,二哥怕是早盼著分家了?!?/br> “咱這個爹的想法倒是開明,少見的沒有控制欲,不像那些封建大家長?!?/br> 他這些天看了歷史書,對于封建□□、帝國主義這幾個詞匯可是印象深刻,總喜歡拿身邊的人套。 林若云笑道:“咱爹雖說有些小毛病,但大體上還是不錯的。你呢,你想不想分家?” “當然想。你說咱倆能分到些啥?” 林若云瞧著這空蕩蕩的屋子,“你覺得能有啥?大概就是屋里這些東西?!?/br> 大包干的好處大概就在于有人托底,只要你按時出工,就能分到糧食,餓不死。但更好的待遇,指望不上了。 不過實際分家的時候,她發現老陳家還是有些底子的。 首先是屋子,就依照現在住的,一家一間。其次是自留地,拉上線挖了溝,劃成四份。陳老爹和吳氏還不到五十,身子康健能干活,自然是不肯跟著哪個兒子養老的。 然后是糧食存款票據,孩子算半個人頭,林若云才嫁進來也算半個人頭,平均分。陳愛學和林若云分到了五十塊錢、二十斤玉米、二十斤稻子。幸好馬上就要分糧食了,不讓這點口糧是哪夠吃一年啊。 再剩下的就是雞,一個兒子一只,現如今的政策是一戶三只雞,還能再去抱小雞回來養。 一切都分得清清楚楚,唯有一事還模糊,那就是怎么做飯。一塊兒做吧,這誰家吃多吃少,是個爭議,分開做吧,時間湊不開。 最后還是書記出了個注意,各家重新做個灶唄,鍋碗瓢盆就自個去買。買新的花錢,但是自在,各家都同意。 分家文書一共五份,一張留大隊存檔,其余的一戶一張。 當天下午,陳老爹就帶著幾個兒子去大隊撿舊磚砌灶。灶還沒修好時,各家出一點糧食一塊兒煮。 次日傍晚,三個新灶便做好了,各家也要準備自己的廚具,加上要給孩子扯布買紙筆,干脆約好次日一塊進城。 雖然分家時彼此爭得臉紅脖子粗,但分完了就又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搖搖晃晃的牛車把這幾兄弟送到了鎮上,估摸著又等了半小時,藍白色的公交車便來了。 陳愛學還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大的鐵皮盒子,竟然裝著這么多的人,還能跑得這么快。 雖然在書上看到過描述,可都比不上自己在親眼見到的震撼。 他緊緊地抓住林若云,以此來掩飾內心的震驚。她是他在這里唯一信賴的人,在她面前,他所有的情緒都不必掩飾。 林若云內心亦是驚嘆,親身體驗遠比記憶更美妙。 她也向往著那個“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冰箱電視”的城市。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3-10 11:56:14~2022-03-11 14:53:1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香辣小魚仔 10瓶;annora 8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8章 對林若云和陳愛學來說,縣城的一切都是稀奇的,鳴笛的大卡車想要摸摸,理發店前不斷旋轉的轉燈也是稀罕的,沒有風,這玩意兒咋轉的呀? 夫妻倆站在理發店門口的全身鏡前,認真的打量自己如今模樣。這兒的鏡子可真是清晰,連臉上的絨毛都能照清楚。 鏡子里面的人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五官,陌生的是精神面貌,少了秾艷添了幾分純樸。 “老三、弟妹,你倆干啥呢?” 陳愛國沒聽到弟弟弟妹的說話聲,回頭看卻沒見到人影,忙往回找,發現兩人站在鏡子前臭美。 “你們還買不買鍋了?去晚了可就搶不到?!?/br> 小兩口猛地回過神來,連忙趕上,“要的要的?!?/br> 買鍋不需要票,帶上村里開的證明就行。 也幸好他們來得早,到店時恰好還剩三口,比他們晚來的那個人,就只能空手而歸。 鐵鍋非常大,這東西是拿不上公交車的,每家都帶了一個背簍來,打算下午背著走回家。 等下還要逛街,帶著它不方便,眾人便先交了錢,把鍋寄放在店里。 鎮上最大的商鋪是供銷社,一間大平房,而縣里最大的商鋪則是百貨大樓,五層高的水泥樓房,外頭貼滿了海報,瞧著很是熱鬧。 一樓售賣各種布料,大多是黑的、灰的、藍的,少許帶花色、波點的布料前則是擠滿了人。 林若云的衣裳倒是不缺,她下鄉時帶了一些,后來入夏她大姐又給她寄了幾件舊衣服,白底的紅綠波點襯衣,也算是眼下的時髦。 布料旁邊是毛線,顏色稍微要豐富一點。 她指著毛線跟陳愛學說:“這個用來做衣裳,暖和得很?!?/br> “這個怎么做衣裳?” 林若云比了比手指,“我也不太會,好像是用四根鐵針穿在一塊,繞來繞去就成了??上也粫?,要是會的話就買一把回去,也給你織一件?!?/br> 陳愛學看到前面標價的牌子,一塊錢一兩,這可比豬rou還貴了,他搖頭:“不用不用,我家里還有衣服穿?!?/br> 但看到那紅艷艷的毛線時,他心里癢癢的,覺得自家媳婦穿紅毛衣一定好看。 他跑去問兩個嫂子,“嫂子,你們會不會織毛衣?” 劉氏點頭,“我會。你要買毛線?” 陳愛學點頭:“對,我還沒給媳婦買過新衣裳。那二嫂,我買了你能不能幫我織一件?” 沒有叫人白忙的道理,“織完剩下的毛線就給二嫂?!?/br> 劉氏眼睛一亮,毛線可是好東西啊,立馬答應。 李氏原本是怕攬活在身上,故意沒接小叔子的話,哪料到小叔子最后要把剩下的毛線送出去,心里嘔得要死。 陳愛學要了半斤毛線,花了五塊錢和兩尺布票。 林若云知道后,差點被氣死,五塊錢呀,能買七八斤rou了。 “我有毛衣的?!?/br> “舊衣裳不暖和。況且…”那也不是我送的。 陳愛學說得小聲,但林若云還是聽到了,心里的那一股氣一下就散了。 他是大手大腳的花錢,可那錢花在她身上了呀。 “那這樣吧,新毛衣我穿,舊毛衣給你穿,要不要?” 媳婦的舊衣裳,那是不可能嫌棄的,“要?!?/br> 矛盾化解,夫妻倆便繼續閑逛。一樓除了布料之外,占地最大的就是食品區,各種吃食琳瑯滿目,麥乳精一桶一桶的放著,餅干糖果花生瓜子一盆一盆的堆著,后頭還有紅棗、蘑菇、榛子、木耳等干貨。 夫妻倆倒是想買一點餅干嘗嘗,可看著兄嫂子侄這么多人,又不好不分,但是給吧,太燒錢了。 不是我們不大方,實在是窮啊。 夫妻倆默默離開食品區,去了二樓。 二樓沒一樓的人多,但是布置的更精致,而且屋里有燈! 這個燈不是煤油燈,不是蠟燭,是電燈!拳頭大小的燈泡,發出的光照亮了一大間屋子。 陳愛學小聲嘀咕, “這簡直是人造太陽了。這么好的東西,咱們家怎么沒有?” “村里沒拉電線啊?!?/br> “為啥不拉?” “窮啊?!?/br> 話題終結。 村里怎么才能不窮呢?這個念頭開始在陳愛學的腦子里扎根。 二樓主要是買成品服裝的,成衣用衣架掛在墻上,方便人們試穿。 林若云試了幾件,反倒覺得沒有自己做的舒服,尺寸不準,肩膀和腰身太寬,看著十分臃腫。 售貨員的不耐煩,也讓她沒興致再試下去。 哪有這么做生意的嘛,難怪冷清呢。 除了成衣,這一層樓里還有鞋子,布鞋、涼鞋居多,還有皮鞋,平底的、高跟的都有。 林若云好奇這高跟鞋,拿了兩雙試穿,一開始還有些不適,走了幾步后便十分習慣。她覺得穿上這鞋子,不僅是變高了,腰也更直了,瞧著更有氣質。 她很想買,問了價格,二十元一雙,便默默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