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記串串香[九零] 第60節
“我那次騎摩托出去,就遇到這種情況了,嚇得我心臟怦怦直跳!” 不光是別的農場主,就連張書記他自己,都遇到過這種情況。 林初平:“咱們年輕身體好的遇到這樣,也就嚇一跳,出兩口氣緩緩也就回神了??扇f一老人那天出去碰到這種情況被嚇出個三長兩短可怎么辦?咱們林崗好容易找到一條合適的發展道路,發展下去就是為了能讓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可他們衣食住行當中的‘行’的安全都不能得到保證,那么咱們林崗發展的意義又何在?” 張書記說不出話來。 這時,不知是誰說了這么一聲:“要是早點不給學?;敲炊噱X,現在就有錢去修路了?!?/br> 張書記低頭喝茶不說話。 林初平看過去,是林金康的眼神不躲不閃,看樣子剛才的話應該是他說的。 林初平搖搖頭:“金康叔說的我不能贊同。我自己就是讀書的受益者,所以我認為張書記把錢花到教育上是非常正確的一件事?!?/br> 林金康不滿了:“那你說修路修路,總不能讓我們老百姓給政府出錢修路吧?我們平常交稅就夠多了!” “夠了!”林金安一聲叱喝。 林金康悻悻坐下。 林初平沉思兩秒,順著他剛才的思路繼續說下去:“就像張書記剛才所說的,那條水泥路暫時還能用,至少通客車和人自己騎車出去都勉強可以支撐著,所以我的想法是另外修一條快速通道,人貨分行?!?/br> “快速通道?” “人貨分行?” 這個新奇的概念一下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就連張書記也示意林初平繼續說下去。 可林金康又出聲了:“另外修一條道,那可需要更多的錢!更何況要是真給貨車修路,雙車道的至少要五六米的路寬,就算是問市里要錢,市里撥那么多款的可能性也不大!” 林初平點頭:“另外修路,是需要更多的錢沒錯。但咱們現在完全可以只修一半,剩下的一半路等有錢了再修。單向道的話,咱們可以規定一個時間,這個時間里只許進,別的時間只能出。至于修路的方案我想出兩條?!?/br> 修單向道,規定時間進出,這倒是個可行性高的解決辦法。 林崗鎮上除了村西三家農場,其余農場都加入蔬菜批發聯盟,進來拉貨的貨車都是林金安提前組織好的車隊,只需要林金安跟林初平兩人商量好他們各自貨車的進出時間,單向道也不是不能行。 見眾人對他說的單向道沒有意見,林初平把他事先準備好的地圖拿出來,平鋪在桌中心,保證每個人伸伸脖子就能瞧見地圖上他紅筆描的那兩條線。 “方案一,咱們修一條到市高速公路口的快速通道,張書記跟市政府征求撥一半的修路款,咱們鎮上再出三成,咱們農場主出兩成?!?/br> 聽林初平說各家農場加一起出兩成,林金康也不說話了,他之前說那么多就是怕把他這兩年農場賺的錢都拿去修路。既然用不著把他這連年賺的都花出去,只花一部分的話,他也愿意的。 張書記看著另外一條紅線,問:“方案二呢?” 林初平:“方案二便是把路修到這幾個鎮子旁邊,多修了不少的路,到時就算鎮上市里不給咱們出修路錢,那么咱們干脆跟這幾個鎮子商量一起出錢修,他們若是不愿意出錢,到時他們貨車上咱們的路就交錢。不過這個方案的話,咱們各家農場出資的比例也就更大了?!?/br> 第二個方案的紅線描得彎彎曲曲,張書記他們都能看出,這條路經過的鎮子都早就開始發展工業賺錢了。 林金安沉吟:“雖說他們鎮上的路是才修的,但當時修的也是水泥路,大貨車壓兩年估計也要不成了,況且,就跟初平剛說的那樣,人貨分離對老百姓的安全也是一個保護,咱們第二個方案要是跟他們說說,估計是能成?!?/br> 就連剛才最抗拒的林金康,算算,就算到時修路把他的全部身家都花出去了,接下來要是能跟這些鄉鎮收路費,到時肯定也能再把錢掙回來! 張書記汗顏:“這些應該是我的工作,但沒想到初平竟考慮這么認真,想得這么完善?!?/br> 林初平道:“張書記領導咱們林崗也十來年了,你經驗更加豐富,肯定也能想到很多合適的解決方案,我這兩個也就是那么隨口一說,當不得真的……不過,不管什么方案,都需要張書記親自去落實才是?!?/br> 張書記起身:“接下來的,就交給我吧!” 一周后,張書記就帶回來消息了。 市里同意給鎮上撥一部分修路款,但只有50萬,剩下的需要鎮子上自己去解決。 金橋銀路,修路要真是開工,那錢就跟灑水似的,撒得少了根本看不見痕跡,得大水潑上去,最后也留不下多少。 市里撥的那50萬,連一半都不夠用。 但好消息是,林崗下面的古溪鎮對于修快速通道頗有意向,但別的鎮子,就不絕對同意了。 林初平道:“我們林三農場愿意出30萬?!?/br> “既是這樣,那修出來的路就咱們兩個鎮子走唄!路修到古溪,剩下的直接懟到市高速公路收費口!”林金安站起來,他道:“收費總歸是麻煩事,初平愿意出30萬,張書記剛也說了,鎮上也能出40萬,這些加起來就是120萬了,要真是只修林崗-古溪-市高速公路收費口,比之前的方案二要省得多。我之前打聽了方案二的造價,約莫是要三百萬出頭的樣子……” 其他農場主們也吵吵起來:“少拐那么多彎道,能少修不少路呢,就咱們林崗跟古溪,頂多也就兩百萬!” 林金安問張書記:“古溪那邊答應出多少錢?” 張書記:“他們沒有具體說究竟多少錢,只說愿意出古溪-市高速公路收費口的一半錢?!?/br> “他們古溪鎮不差錢呢,他們的廠子老早就在賺大錢……” “咱們距離古溪也不遠,既然這樣,我估摸著咱們兩家鎮子在一塊,還真能把路給修了!” “修路修路!實在受夠了現在這條破路了?!?/br> “要是再修新路的話,修柏油的吧?聽說柏油路耐用?!?/br> “他們古溪肯定愿意的,去年冬天就聽說他們鎮路口就有個老頭被貨車撞死了,那家廠子賠了不少錢呢!” “……” 就這樣,修路一事正式提上日程。 林初平提出的人貨分行說法在古溪鎮也頗受好評,他們鎮主要做紡織業,這兩年經濟發展得飛快,雖說之前修好了雙向車道的馬路,但因當時修的是水泥路并不耐用,再加上古溪鎮距離市區較近,那邊不少人都喜歡去市里逛街,古溪鎮遭受路邊大貨車的恐懼并不比林崗人要少。 古溪鎮書記把修路這事兒跟大家伙一說,全鎮老百姓都同意修路,他又去問了鎮子上的幾大企業,工廠老板也怕再遇見撞車事故,而且快速通道要真是用起來,貨運進出都會更方便,工廠老板們也紛紛表示他們愿意出錢。 大家意向一致,這兩年又都賺著錢了,資金籌備得很快,籌齊時竟然市里的資金還沒到賬呢! 但大家都等不了了,看了個好日子,林崗-古溪-市高速收費口這條路被命名為“希望路”,正式開工! 開工儀式結束后,林初平便喊了徐維一起去淮市。 第57章 徐維是林初平這兩年提拔的秘書, 性子忠厚,但頭腦靈活, 之前是市一高的數學老師, 去年聽說林記串串香招工,招手高學歷人才,便辭了他高中老師的工作跑來林記。 也算是林記初次對外招收高學歷人才的初戰告捷, 林初平試用后發現他雖創新力不足,但收成綽綽有余,便打算把他放在身旁培訓兩年, 回頭等林小歡把臨省的市場開拓出來, 讓徐維前去坐鎮。 當然, 這些打算都是后話,林初平沒和徐維提過。 淮市雖說是淮省的省會城市, 但因為是個內陸城市,而且更偏北向, 經濟發展得一般, 但好在也算省會,城市人口眾多, 光是林記直營門店和攤子,就在這邊開了幾十家。 林初平是重生后第二次來淮市,前一次來得匆匆, 這次有了充足的時間,他打算好好看看這座很快就會發展為千萬人口的大城市。 這會子竟還有人力車,林初平叫住兩輛。 年輕點兒的車夫要更活潑些,他趕在前面問:“老板是想去哪里?” 林初平也不掩飾:“我前幾次來淮市都走得匆匆忙忙, 一直都沒怎么認真看, 你帶我倆在淮市大街小巷有特色的地方走走?!?/br> 年紀大點的車夫一聽這是單大生意, 他用白毛巾在臉上抹了一圈,然后綁在頭上。 “好嘞!您就放心吧,我就是土生土長的淮省人,這兒我都熟著呢!”車夫把前杠壓低,示意林初平坐進去。 坐人力車肯定是沒有坐小汽車舒適的,這時候就連省城淮省的馬路,也多有不平,人力車要是稍微跑得快點,坐在后面就瘋狂顛屁。股。 許是小車夫也考慮到這一點,他把速度放得很慢,他一邊跑著,一邊回頭給林初平介紹。 “那邊是國貿大廈,里頭好幾十層呢,還有電梯……里頭工作的都是穿著西裝打領帶的……” 林初平看著還嶄新的國貿大廈,這時候的國貿大廈還是淮市最高的標志性建筑,跟2022年記憶里破落完全不同。 接著,小車夫又帶林初平來到旁邊的一條街:“這條街上住的都是老外,他們都是從各個國家來的,據說有的已經把他們公司開到咱們國家了,有的也正在看地皮……” 小車夫抬頭望著那十層的小高層,滿臉都是艷羨。 其實,早在九零年時,淮省的廠子就開始陸陸續續進入破產清算,淮市工人下崗遠比在偏遠山城的西田市要早得多。 國家引入外企,外企在這邊投資建廠,就能為當地提供相當多的就業崗位,而且這時候國人普遍還存在一種“外國的月亮比較圓”的思想,他們對于這些外企非常歡迎。 林初平則是沒工夫聽他說這么多,他自顧自看著這條街上來來往往的歪果仁們,他們大多都是白皮膚藍眼睛,只有少數人皮膚才是黃色的。 不過,黃色皮膚的也多是染著黃色、紅色等鮮艷發色,有的穿著明顯西式,也有少部分一眼就能看出是日國人,應該是日資企業的。 林初平看過這邊來往的行人,接著又指揮小車夫往巷子里面去。 這路邊街頭賣國內小吃很少,幾乎沒有,偶爾那么兩家也都是賣傳統甜點的。倒是咖啡廳面包房很多,也有幾家壽司店,總長三四里的老外一條街,餐飲這行如此之垮。 徐維一路上都在看小東家的神色,這會兒見他意有所向的模樣,便忍不住問:“小東家,你想在這兒開店???” 見林初平點頭,徐維更是不可思議:“聽說老外的口味跟咱們完全不一樣,他們都不吃辣的?!?/br> 林初平點點頭:“是不一樣,但也不妨礙咱們開店?!比祟悓τ谟驼ㄊ称返钠珢凼强淘诨蚶锏?。 小車夫插了一句:“這邊房租可貴呢!聽說一間房月租就要快上千了!” 徐維張張嘴,他想勸小東家冷靜一些,在這邊開店還是太冒險了。 林初平卻在他前開口:“你這兩天在這邊尋尋合適的門店,多找幾個備選,過兩天我親自來看?!?/br> 肯爺爺進入z國,z化他們的西式快餐,那么z國的小吃要想賣給西方人,那肯定也要西化。 而在這一方面,林初平幾乎是看到這條街,就已經有西化串串香的思路了。 “這邊房租要真是上千,可比得上在淮省其他街道開兩家的店面了!”徐維決定最后勸一句。 林初平:“我心里有數,你盡管去看門店就是?!?/br> 見小東家態度堅決,徐維只好點頭應是。 接下來,林初平又讓車夫帶他們到淮市別的地方去看看。 觀察下來,林初平發現高記的門店竟然還要比他們林記更多一點兒,甚至于還有一些高記的店門頭上掛著“串串香創始者”的名號。 不過,林初平看時,那家店正在被一個川省人指著鼻子罵,說他們高記不要臉云云,徐維在旁邊看著直樂兒,直說活該。 那川省妹子個頭不算高,但偏偏高記的這個老板約莫得有一米八的大個兒了,那川妹子差點跳起來指著高記老板罵:“我們川省哪家串串都不敢說是川省第一,你們高記是哪個犄角旮旯冒出來的,就敢說你們高記是第一?” 高記那老板也不是個省油的燈,抄起掃帚就趕人,一邊趕,還一邊囂張至極:“我說我們高記是串串香第一人就是第一人,你們川省的有本事拿著更好吃的串串來跟我們高記比拼??!” 小車夫見兩個老板有反應,他停下來,一邊擦著汗,一邊扭回來沖林初平他們說著:“咱們淮省之前哪兒有什么串串香啊,他們高記先把串串香帶進來大家才有的吃,就算是他們川省的小吃,也得多虧高記才是。要不是高記,他們林記上哪兒能有現在這么受歡迎?” 徐維越聽,眼珠子就瞪得越大,他指著小車夫鼻子:“高記把串串香帶進來?你怎么能說出這樣的話?” 小車夫擦好汗了,正準備彎腰拉車呢,聽徐維這話,他轉過身子:“可不是嘛!要不是高記,林記怎么可能有現在這么好的生意?” “嗤!”林初平驀地笑了起來。 “小東家?”徐維不解。 林初平擺擺手:“上車吧,這事兒咱們回頭再說,今天咱們先看看市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