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同人)紅樓之仙路 第117節
書迷正在閱讀:末世:囤滿物資帶全家打怪種田、破繭、我換攻后他瘋了[娛樂圈]、雙O互換人生了!、全職藝術家、穿成血族大佬的沙雕白月光、重回1992年、林記串串香[九零]、東廠小飯堂(美食)、我同夫君琴瑟和鳴
“太太的侄女?邢家的姑娘...”鳳姐兒聞言眉毛都立了起來,眼波掃向平兒,聲音里帶著殺氣和不安,“太太怎么說?” 若真將邢家姑娘弄進來,她怕是好不了了。必須在那姑娘進府前,將這事攪黃了。 “太太娘家倒是有個侄女,只年紀上不般配?!鳖D了頓,平兒又說道,“忘記聽誰說了一嘴,仿佛跟二姑娘同年?!?/br> “哼,可見也是個福薄的?!?/br> 平兒聞言笑著附和,“誰說不是呢?!?/br> 主仆倆又說了一回話,鳳姐兒的視線就對上了平兒的肚子,“可有消息了?” 平兒一怔,然后緩緩的對鳳姐兒搖頭。 她們主仆如今甭管誰有了孩子,都能解了目前的危局,可惜這孩子是你越盼他來,他就越不來。 見平兒搖頭,鳳姐兒不知道是安心還是擔心的長呼一口氣。之后主仆二人默契的結束了這個話題。 鳳姐兒回府了,自是也知道了她那些陪房的下落。心里恨邢夫人恨得牙癢癢,可到底知道她現在是龍得盤著,是虎得貓著的處境。 再想到她今兒是怎么回府的,沒去給老太太請安,也不想見男人的殺母仇人自己的親姑姑。更不想見賈赦和邢夫人的鳳姐兒,也學人裝了一回病。叫人去請太醫,只窩在炕上說頭疼。 今年榮國府被賈氏一族分出去了,府里祭祖就只能自己選了地方重新立祠堂。 沒為賈家生下一兒半女的邢夫人說她愧對賈家列祖列宗,所以這個立祠堂的事她就不參與了,免得祖宗們地下有知再氣著。 至于立祠堂需要的花費...地主家也沒有余糧,先拿二十兩銀子將就將就吧。 祖宗沒有不疼后輩的,也不希望看到后輩子孫為了立祠堂砸鍋賣鐵。 二十兩銀子直接送到賈璉手里,邢夫人還對他說,你也算是我的兒,這事交給你再沒有不放心的了。 拿著二十兩銀子,賈璉整個人都懵逼了。 是二十兩銀子,不是二十兩金子呀。 不帶你們這么玩的? 好半晌,賈璉不得不接受現實的拿著這二十兩銀子去府里挑上佳的地方立祠堂去了。 不夠的,只能自己找補一二。 然后這個時候賈璉終于發現自己媳婦管家的好處了。 苦逼中...... . 賈母知道鳳姐兒回府了,然后左等鳳姐兒不至,右等鳳姐兒不來,叫了丫頭去看看鳳姐兒做什么,叫她過來說話。 誰知道那丫頭直接被平兒打發了,人都沒見著。等賈母大罵完鳳姐兒過河拆橋后,又聽說鳳姐兒‘病’了,賈母直接砸了她房里的一套茶具。 砸完她就后悔了。 吝嗇得沒邊的兒媳婦管家,這一套茶具砸下去,再想領茶具怕是又要從自己的月例銀子里扣了。 想到這里,賈母就恨死那些一次次偷她東西的賊了。 若她還有數不清的私房,又怎么可能落到今天這步田地。 殺千刀的缺德鬼,不得好死。 . 被賈母咒罵的人太多了,前有黛玉和朱珠,后有鴛鴦那一干大小丫頭。 鴛鴦和夾在那一幫丫頭里的晴雯順風順水的到了江南。 一群沒出過遠門的丫頭,一路上可是糟夠了暈船暈車的罪。等下了船來,一個個灰頭土臉的再沒了嬌花一般的嬌嫩。 被林家的管事送到林家老宅,又有江南繡娘教針線。晴雯和鴛鴦在這方面比旁人有天賦,學的也最好。 她們倆繡的東西送到江南的繡莊寄賣竟然也能賣上一些銀錢。 等這些人手上的繡活都極出色后,林家管家便直接開了個繡樓,沒事接些大小件的繡活,足夠她們自給自足還能讓林家掙到錢的。 為了不叫人發現她們的身份,黛玉還慫恿她們改別字。 于是這些丫頭被打包送回江南,就跟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也找不到蹤跡了。 黛玉接了管事的回話,也挑了幾樣看起來繡功極好的繡品便將此事放下了。 林家人口簡單,哪怕過年了,也沒甚可熱鬧的。 惜春這兩日也穿了顏色鮮艷的衣裳出來走動了,賈敏摸著惜春的頭發直夸惜春懂事。 說惜春懂事,還不如夸教養嬤嬤費了心呢。 惜春為賈敬守孝,但明面上她畢竟不是賈敬的女兒,所以她這個孝可守可不守。如今她借住林家,大年下的,就怕碰到晦氣的事,惜春聽了教養嬤嬤的勸,守孝重心而非形式,只要心到了,禮便到了。 惜春聽了,也覺得這話再理,便決定以后早晚給賈敬抄一本經書,其他時候該怎么過日子還怎么過。 惜春話也不多,好在多了她一個,再加上今年林家還有繁哥兒逗趣說笑,比往年都熱鬧些。 林如海探花之才,賈敏也是文思敏捷。書香門第的人家過年節,過得也文鄒鄒的。 出對聯,做對子,然后賦詩呤詞,添字畫花,總之是怎么文雅怎么來。 黛玉好歹讀了那么多年書,雖然呤詩作對沒有靈性,到底還能應付這樣的場面。 玩鬧過后,賈敏將他們做詩詞都整理出來,林如海再寫上一篇文章將這個年發生的點點滴滴都記錄下來。 隨后賈敏整理的東西被放在一個小匣子里,置于書房最上房。而林如海寫的文章,一式兩份,一份同樣放在匣子里,另一份裝訂到一本書的的后面。 等林如海裝訂完,黛玉那本書接過來,然后一臉震驚的發現這哪是什么書呀,而是自賈敏懷她的前一年開始,每一年林家是怎么過年的記事文章。 就跟林如海剛剛寫的那篇一樣。 第一篇寫的是過年的時候,他和賈敏守歲,冷清的吃完年夜飯,坐在那里受府里姨娘下人的道年跪拜。 兩人也呤詞做對子,也提筆畫畫做宮燈,可到底冷清的總覺得話音一落,房里的碳火都不熱了。 第二年,賈敏懷有身孕,倆人一邊期待孩子的出生,一邊比賽做詩,看誰做的好,將來就由誰給孩子取名字。 那一年,兩人覺得特別的滿足,哪怕孩子還沒有出生,可心里卻充滿了期待和喜悅。 轉過來,前一年還在母親腹中的孩子就出生了,二月份的生日,除夕時也有十個月了。 十個月大的女娃娃又淘氣,又愛撒嬌,一個人都能唱出一臺大戲來。呤詩作對?不存在的。 所以那一年他們沒有呤詩作對,也沒畫畫做宮燈,他們看了煙花,然后一邊圍爐吃鹿rou,一邊陪著小娃娃看皮影戲。 ...... 一篇就是一年,多少喜怒哀樂在其中。黛玉看得癡了,鼻子都又酸又脹的。 將這本書遞給眼巴巴看過來的惜春,黛玉走到賈敏身邊蹲下。 蹲在賈敏腿邊,腦袋輕輕的枕在賈敏膝蓋上,聲音輕輕柔柔的,“娘親,你以后不講道理,生我氣的時候就想想,這么多年,我給您帶來了多少幸福歡樂唄?!?/br> 賈敏:...... 賈敏本來還挺感動的,覺得這輩子這樣過也挺好。撫摸著黛玉頭發,心里一片柔軟。然而當黛玉的話說完,賈敏發現她的那些感動柔軟都隨著過年的鞭炮‘嗖’的一聲崩沒了。 摸頭發的手直接改成掐。賈敏掐著黛玉的耳朵就站了起來。 “疼,疼,疼,娘你干嘛呀。爹,爹,快來呀,我娘又要大義滅親了?!?/br> 惜春從書里抬起頭就看到又斗到一起去的娘倆,抽了抽嘴角,不知道要說什么。 林jiejie為啥就是記吃不記打的天天撩虎須呢。 至于抱著小兒子講年獸故事的林如海,直接放下小兒子快走過來拯救閨女脫離魔爪了。 “大過年的,有什么不能好好說。過年打孩子,你是要打一年嗎?”小心的扯開這娘倆,林如海一邊給黛玉揉耳朵,一邊溫言勸賈敏,“孩子不過說兩句實在話,你就不受用了。你這脾氣一年比一年大,氣大傷肝,何苦這般?!?/br> 賈敏早就領教過了林如海顛倒黑白的能力,嗤笑了一聲,走到繁哥兒跟前在那幅三九消寒圖上了一回顏色,再不理那對讓她頭疼的父女。 惜春坐在那里乖巧的看那本和林家過年有關的書,繁哥翻著他姐找西洋畫家畫出來的各種畫冊,賈敏也在那里拿消寒圖消氣時,黛玉和林如海則往碳盆里又放了兩把栗子和花生。 將桔子皮也一同丟進碳盆里后,爺倆喝著蜜水吃著烤栗子別提多悠閑了。 有錢沒錢過個團圓年。 古往今來,炎黃子孫對除夕就極為重視。像林家,哪怕只有兩個主子的時候,都不能沒了儀式感。 像賈家,往家寧榮兩府再加上寧榮街上住著的賈氏族人能熱鬧的兩條街外都聽得見喧囂沸嚷聲。 而今年,寧榮街安靜的鴉雀無聲。 賈氏族人消停的留在家里過年,寧國府守著孝,門上掛著白燈籠一點熱鬧的氣氛都沒有。 秦可卿抱著她的肚子與賈蓉一左一右坐在尤氏兩側,仨人消停的吃了頓年夜飯后,由著下人排隊過來磕頭道年后,便各自回房獨自守歲去了。 消消停停的,沒鬧出丁點聲響。 榮國府那邊呢,為了省錢,也為了不跟老太太一道過年,邢夫人直接將守孝這事當成了金科玉律。 過什么年,敗家不在胃上呀? 統統按禮制守孝去吧。 你說啥? 老太太沒孝? 那老太太就自己過年吧。我們得守著。 于是大房那邊就真沒去給老太太請安,人家呆在自己的院子里吃吃喝喝就過完了這個年。 二房那邊,王夫人還病著起不了床,趙姨娘帶著賈環又叫了賈政和探春一道在她的小屋里吃了團圓飯。 自趙姨娘成了姨娘的那一天,她就盼著有一天能這么過一回年,今年終于如愿了。如愿了的趙姨娘整個人都溫柔的不行,一點都沒有往日跋扈愚笨的影子。 府里的下人暫且不提,只說唯一不用守孝的賈母看著只比往日多了兩道菜的年夜飯,以及被所有人都遺忘的寶玉,一時悲從心來。 她抱著寶玉一陣大哭,就是想不明白她好好的養老日子怎么就過成了這樣。 回想去年此時,多熱鬧,多喜慶呀。 再看看今年的除夕,冷清孤寂,無人問津。到底發生了什么,怎么短短不過一年的時間,這個家就散了呢。 老太爺呀,降道雷劈死那些不孝子孫吧。 “轟~,轟隆隆” 賈母: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