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荒年老太之隨身帶著小賣部 第209節
第二百章 積極的村民 因為村民們提前做好了準備,這一次裝糧食,明明比上次要多得多,卻還比上次要快。 一百車多輛馬車裝滿,不過只花了半天的時間。 “青山,我上次和你說的,讓士兵們自己在邊關種地的事,馮將軍考慮的怎么樣了?” 趁著張青山在一旁休息,蘇念來到他的身旁,向他詢問到。 “馮將軍愿意試一試!” 張青山話不多,不過一句話,就表明了馮國海的態度。 其實,馮國海早就想要帶著士兵們自己種田種地了。 只要自己能夠種出糧食,何必受朝廷挾制。 可惜,邊關的土地,實在是太過于貧瘠了,什么農作物也種不出來,只能伸手,向朝廷索要糧食。 聽說土豆能在貧瘠的土地里生長,馮國海欣喜若狂。 張青山把土豆運回邊關的第二天,就立馬吩咐士兵們去栽種了。 “其實,我上次把土豆運回去之后,馮將軍就已經派人在種植土豆了?!?/br> “哦!那可太好了,你讓馮將軍放心,過上兩個月,就能吃上新鮮的土豆了?!?/br> 蘇念樂滋滋的說道。 能幫士兵們解決糧食危機,蘇念也深感光榮。 “只不過......” 與蘇念欣喜的態度截然不同的,是張青山的表情。 只見他眉頭緊鎖,表情凝重。 “怎么了?是出了什么事嗎?” “士兵們對于種土豆,實在是不在行......” 張青山很是無奈的說道。 “哎呀!都怪我考慮不周?!?/br> 聽了這話,蘇念很是懊惱的拍了拍自己的頭。 對于士兵們來說,土豆是一種全新的農作物。 他們才第一次見,怎么就會種植呢? 馬家村和楊家村的村民們,還是在她的指導下,才慢慢摸索出來種植之法的。 加上蘇念提前告訴了他們一些注意事項,這一批種植的土豆,才能大獲豐收。 士兵們無人指導,兩眼一摸瞎,怎么可能會種土豆呢? “青山,要不這樣吧!我和你一起去邊關,我來指導大家種土豆!” “娘!那可不行,你可不能走!” 蘇念剛剛開口,周敏年就否定了蘇念的想法。 蘇念可是周家的主心骨,她要是走了,家里肯定不行的。 “怎么不行呢?你們又不是三歲的孩子,離不開娘,這都成家立業了,你和勤年都是做父親的人了,還這么依賴娘可不行??!” 蘇念看著著急的周敏年,好笑的說道。 “唔~~我說不行就是不行!不光我不同意,大哥和素素也不會同意的?!?/br> 周敏年找不到合適的借口,便直接耍賴了。 “大嬸,你一個女人家,去軍營確實不太方便......” 不等蘇念反駁周敏年,張青山開口了。 蘇念的熱心,他自然是知曉的。 只不過,軍營里,上上下下都是大老爺們,大嬸一個女子前往,確實有諸多不便。 “青山,你看我家大兒子和二兒子去怎么樣?” 蘇念和張青山的對話,馬老三早就聽到了。 當下就主動推薦自家的兩個兒子。 他家的兩兒子,沒什么特長,腦子一般、長相一般、口才一般。 說白了,就是最最普通的莊稼漢。 唯獨對于種地這件事情,特別的上心。 對待自家的田地,比對待自己老婆還要溫柔體貼。 而且人也特別的勤快。 早上出門,到晚上歸家,可以在自家的田里待上一整天。 中午就用兩個饅頭應付過去。 可以說是侍弄田地的一把好手。 就拿這一次的土豆來說。 雖然家家戶戶都是大豐收,收回家的土豆,都很大。 可是,自家的土豆,就是要比別人家的還要大上一圈。 這完全得益于兩個勤勞的兒子。 對于蘇念所交代的種土豆的注意事項,一條一條牢記在心。 從播種到長苗,從長苗到開花,從開花到結果。 一步一步,兩個兒子都是萬分的盡心盡力。 “馬村長,邊關的條件算不得好,可比不得家里舒服,吃食方面也頗為緊張,你家兩個兒子,會愿意去嗎?” 馬村長毛遂自薦,張青山心下欣喜。 轉念一想,心又涼了半截。 哪怕是自己這個糙漢子,也覺得軍營的條件差。 要是馬老三的兩個兒子去了,受不了那邊的艱苦條件,那可就不好了,還不如一開始就不用去。 “這個你放心!他們兩個人,不怕吃苦!只要給兩個人管吃管住,一定能教會大家種植土豆的,他們要是敢喊苦喊累,吵著要回家,等他們回家了,我非打斷他們的腿不可!” 馬老三舉著自己的旱煙,氣勢洶洶的說道。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張家軍曾經救了整個村子,現在他們有用得上自己的地方,自然是要不顧辛苦的幫他們了! 站在一側的周敏年,見馬老三毫不留情的把自家的兩個兒子“賣”了出去,不禁在心里想:還是我娘對我好!至少不會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就把我送去邊關。 “馬村長,要不......你還是回去和你的兩個兒子商量商量吧!” 張青山略顯無奈的說道。 當事人不在,張青山也沒法答應馬老三。 “不用!我是他們兩個人的爹!做兒子的要是不聽老子的,我打死他們,也不會有人可憐半句的?!?/br> 要不是自己上了年紀了,這樣的好事,哪里還輪的到自己的兒子。 他早就自己答應下來,跟著張青山去邊關了! 能和張家軍同吃同住,想一想就很激動??! “好吧......” 面對馬老三的猛烈攻勢,張青山最終還是答應了他。 “唉!恩人,你看看我能不能去?我種地也行?!?/br> 張青山剛剛答應了馬老三的請求,心中還在暗暗思忖,馬家的兩個兒子到底會不會愿意去邊關。 一個村民大步走到張青山面前毛遂自薦。 原來,他聽見了張青山和馬老三的對話,心頭早已蠢蠢欲動。 對于自己侍弄莊稼的本事,他還是很自得的。 “你不怕邊關條件差嗎?” 張青山很直接的問到。 “再差,還能差得過之前住大棚嗎!恩人,你放心,咱們莊稼人,有口熱飯吃,有床鋪蓋,哪里都能安家!” 村民話語雖然樸素,感情卻很深刻。 “我也想去!” “我能不能去???” 看見這個村民開口了,不少村民都湊了上來,紛紛表示了自己的意愿,生怕說晚了,就輪不到自己了。 看見村民們如此積極,張青山很是吃驚。 他是真沒有想到,兩個村的村民們,會如此有情有義,忽然爭著搶著要去貧苦的邊關,教士兵們種地。 第二百零一章 玉米大豐收 午后時分,張青山帶來的一百多輛馬車,已經全部裝滿了土豆。 張青山打算即刻啟程,盡早返回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