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荒年老太之隨身帶著小賣部 第107節
那時候,他還只是個小吏,還沒能接手任何一座建筑。 后來,因為工部實在缺人,上頭的長官實在沒有辦法,便把一部分任務交給了他。 那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座建筑——京城護城河上的橋。 那時的他還年輕,沒有任何經驗,卻有著滿腔的熱血。 為了建好那座橋,他不眠不休的在工部翻閱典籍。 不厭其煩的向他人請教。 最終,那座橋建好了。 其實,那不過是最普通的一座橋。 材料、外貌,和護城河上的其他六座橋毫無差別。 現在回過頭去看,朱見陽可以找出非常多的不足。 但是,在他的心里,那就是他最滿意的作品。 因為那一座橋,凝結了他的心血。 后來,每當遇上難題,他都會去護城河上,看一看那座橋。 那座橋,給了他莫大的勇氣,支撐著他前行。 只要看到那座橋,他就會想起自己的初心。 一個人過完這一生,總是要有些追求和信仰的。 而朱見陽的信仰,就是建筑。 自從來到了青連山后,朱見陽就將自己內心的火焰熄滅了。 而在此時,看見了周家人對于新房子的追求,朱見陽的心里的那顆火種,再次燃燒起來。 他再次想起了自己建的那座橋。 原來他的追求,一直都沒有改變過。 哪怕是在荒無人煙的青連山,他也想要建一棟出色的房子。 不得不說,周家人真的很神奇。 周勤年激發了他收徒的欲望。 而周家人,又喚醒了他沉寂多年的熱血。 這一刻,朱見陽覺得自己仿佛又變成了當年那個青蔥的毛頭小子。 第一百零二章 做土磚 在朱見陽的安排下,眾人都開始忙碌起來。 周敏年和張青山兩人,負責最累的活計——挖土。 要建房子,最基本的就是土磚。 而做土磚的原材料就是泥土。 周敏年和張青山,都有著一把子力氣,扛著鋤頭,“哼哧哼哧”就開始挖土了。 除了泥土,還有一樣東西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就是做土磚的模具。 模具要做成等大小的長方體,這樣才能保證做出來的土磚是一樣大小。 這個精巧的活計,自然是由周勤年和朱見陽兩個人來完成。 至于女人們,則被安排了更為輕省的事情,那就是去撿拾落在地上的松針葉子。 青連山的北面,離張青山的竹屋不遠的地方,就是一大片松針樹。 這種樹落下來的葉子,呈針樣,有成人手指那么長。 平時用來引火,最好用不過了。 “娘,咱們為什么要撿松針???” 周素素不明白,明明是要建房子,為什么要撿松針葉子。 這松針葉子,似乎和建房子沒有絲毫的關系。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這松針??!是要加到土磚里面的?!?/br> “???為什么要加到土磚里?” 周素素繼續追問到。 “要是在土里面不加一些枯葉或者干稻草,太陽一曬,土磚就很容易裂開。你想想看,要是咱們的房子建起來了,太陽一曬,磚都裂了,你還敢住嗎?” 蘇念話音剛落,周素素就猛的搖頭。 這場景,想一想就可怕! 磚都裂了,房子指定要倒塌。 “到了,這里的松針就挺多的,就在這里撿吧!” 很快,蘇念、李桂蘭和周素素就來到了北山。 北山到處都是松針樹。 哪怕在寒冷的冬天,也是一片青翠。 只有落在地上的松針葉子,積了厚厚的、黃黃的一層。 李桂蘭和周素素看著厚厚的一層,立馬彎腰撿了起來。 蘇念卻遲遲沒有動手。 因為她想起了一樣工具。 一樣可以快速將松針葉子聚攏的工具。 “桂蘭、素素,你們兩人先別撿了,咱們先回去!” 蘇念決定,先回去一趟,讓周勤年給她把工具做出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工具,松針葉子還不是想撿多少就撿多少! “???娘,怎么不撿了呢?這里這么多的松針葉子呢!” 周素素很是不解。 “這樣撿太累了,娘想到了一個辦法,可以快速的聚攏松針葉子?!?/br> 這樣徒手撿,不光累彎了腰,同時很容易被松針葉子扎到手。 要知道,松針葉子可是很尖的,能把手扎出血。 “娘,什么辦法呀?” 周素素好奇的問到。 “你們晚點兒就知道了!” 蘇念故意向兩人賣關子。 ...... 回到竹屋后,蘇念立刻去找了周勤年,把自己記憶里的工具的模樣,描述給他聽。 周勤年聰穎過人,一聽就明白。 當即就動手,按照蘇念的要求,開始制作工具。 不過兩刻鐘,周勤年就完成了。 “娘,你看看,是這樣的嗎?” 周勤年拿著剛剛做好的工具,送到了蘇念面前。 “沒錯,就是這個!” 蘇念一看到周勤年送過來的東西,眼睛都開始放光了。 這就是她記憶里的工具。 長長的,彎彎的,像一把耙子。 但是前段的齒,要比耙子密集得多,有點像是一把長長的梳子。 有了這個工具,只要在地上輕輕一刮,就能輕易的收集松針葉子了,就像用梳子梳頭發一樣簡單。 這一次,蘇念、李桂蘭和周素素三人,帶著工具,再次去了北山。 很快,三人就收集了一大框的松針葉子。 三人合力,把松針葉子塞進周勤年最近新做的背簍里,背回了竹屋。 回到竹屋時,周敏年和張青山已經挖出了一口大坑。 坑的周圍,堆了許多的泥巴。 “你們終于回來了,就等你們的松針葉子了!” 周敏年看見三人的身影,激動的大聲喊到。 “大哥,咱們動手吧!” 同時,周敏年招呼著張青山,將一部分泥土加進坑里。 然后,在朱見陽的指導下,加入了適量的松針葉子。 接著,又從旁邊的小溪里,挑來水,加入了泥坑里。 各種材料都加好后,周敏年和張青山直接跳入了泥坑里。 手腳并用的攪拌著泥土和松針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