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娘 第68節
雖打算的好,畢竟皇后娘娘比誰都清楚自己兄弟是個什么德行,加之又不想為難這位玉娘子,故此,心里著實沒底。 如今有這孩子,還有什么可愁的,老太君心心念念的曾孫子活蹦亂跳的在這兒呢,侯府嫡脈承繼也有了著落,小侯爺尋回了心尖子上的人兒,以后也該消停了,而那位事事與小侯爺作對的狀元郎,念著這位親jiejie的面子,估摸也不會再折騰了。 瞧見這孩子,葉嬤嬤忽覺一下子天就亮了,所有難事都迎刃而解,她心里也松快了不少,皇后娘娘也不用再勸老太君了,老太君只要瞧見了曾孫子,什么埋怨牢sao也就都沒了。 葉嬤嬤想的不錯,皎娘牽著壽兒剛一邁進寢殿,皇后娘娘跟老太君的目光就齊刷刷落在了皎娘牽著的壽兒身上。 都顧不上打量皎娘了,直直盯著這個仿佛小六兒返老還童的孩子,這眉,這眼,這鼻子,這臉盤,這小身子,怎么就這么一樣呢。 老太君激動的開口道:“這不是小六兒嗎?!?/br> 老太君這話一開口,皇后娘娘倒是回神了,讓葉嬤嬤扶起皎娘,老太君已等不及了,一個勁兒沖壽兒招手:“小六兒,小六兒,你是祖母的小六兒吧,來,快過來讓祖母好生瞧瞧?!?/br> 皇后娘娘雖有些哭笑不得,卻并未說話,而是看向皎娘,等著她的反應。 皎娘微怔了怔,怎么也沒想到,竟是這樣的境況,目光略一打量便知這位坐在皇后娘娘下首的必然就是侯府的老太君,也就是壽兒的曾祖母,便低聲跟兒子道:“去吧?!?/br> 壽兒倒是不認生,得了娘親的話,蹬蹬的跑了過去在老太君跟前兒站定,先是鞠了躬才仰起小腦袋打算瞧瞧這位叫自己過來的婆婆,可沒等他瞧呢,就被老人家一把攬在了懷里,小六兒小六的叫了起來。 倒把壽兒弄的懵了,皇后娘娘搖搖頭,心道老太君這可是真糊涂了,小六兒今年多大了,哪可能還是個四歲的孩子,不禁咳嗽了一聲道:“老太君,這可不是小六兒,你莫不是忘了,小六兒如今已成婚了?!?/br> 老太君其實也只是剛一看見像孫子的壽兒,一時恍惚,這會兒抱著孩子親昵了半天,早明白過來了,可就是舍不得這孩子,便拉著他的手又仔細端詳了端詳,這一仔細端詳,倒是瞧出了還是有些差別的,這孩子雖跟小六兒像,卻比小六兒還更秀氣些,隱約有些像那討嫌的狀元郎,人說外甥隨舅,倒是有些道理的,看起來這孩子是當年燕州府的時候有的,只是小六兒這混小子瞞著做什么,若早些說明白了,誰還能攔著他不成。 第200章 他比六舅舅好看 老太君摸了摸壽兒粉嫩的小臉, 那柔柔軟軟的觸感一直直軟到她心里去了,一雙烏黑好看的眸子靈動非常,就這么好奇的望著自己, 讓老太君一眼都不舍得錯開, 柔聲問:“你叫什么,多大了?” 壽兒答道:“婆婆,我今年四歲了?!闭f著嘟了嘟小嘴有些不滿的道:“我家住在姑蘇的時候, 鄰居家的大毛二毛都有大名,大毛叫張大龍,二毛叫張大虎,壽兒覺著這名字真威武, 家去讓娘親也給我起個威武的大名,娘親說大名要緊,不能輕忽, 她要想想, 這一想就想到了現在, 也沒想出來, 所以我現在沒有大名, 就有個乳名長壽,爹娘跟阿寶哥哥都叫我壽兒了,婆婆您也叫我壽兒好了?!毙⌒∫粋€人兒,站在那兒還沒有半人高, 可一點兒都怯場, 聲音清脆好聽,話也流暢, 不似別人家這么大的孩子, 見了生人怯怯懦懦的, 說話也磕磕巴巴。 你說這么個粉妝玉琢,俊的跟畫兒上的金童子似的小人兒誰能不愛,莫說老太君是嫡親的曾祖母,就是殿里的宮女太監們瞧著都稀罕,若不是礙于規矩,早恨不能沖過去把這小人抱抱親親了。 老太君稀罕的跟什么似的,剛進宮時還滿面愁容的臉,這會兒笑的見牙不見眼,一會兒摸摸小人的臉,一會兒捏捏胳膊,那樣兒恨不能把這小人兒含在嘴里才好。 皇后娘娘瞧著不覺好笑,人都說隔輩人親,祖母本來最疼的便是小六兒,若非祖母護著,小六兒也養不成這樣一個霸道的性子,更不消說這酷似小六兒的曾孫兒了,不成想小六兒這個弱巴巴的媳婦倒是個有福的,只有這個小人兒傍身,她這侯府大娘子就做的穩穩妥妥,誰也說不出二話去。 老太君笑的彌勒佛一樣,直點頭:“好壽兒,壽兒好,我是你曾祖母,來一聲曾祖母?!?/br> 壽兒撓撓自己的腦袋:“可是娘親跟爹爹沒跟壽兒說過,有曾祖母???” 老太君頓時不樂意了,目光瞪了那邊的皎娘一眼,心道,把個小寶貝藏了五年不說,連家門都不跟孩子說清楚了,弄得如今見了面,連曾祖母都不認得,不過小人兒的娘不說許有難處,怎么小六兒也不說。 想到此不禁道:“你爹沒跟你提過曾祖母嗎?” 壽兒腦袋搖的卜楞鼓一樣:“沒有,沒有,我爹爹說他家里沒人了,所以您不可能是壽兒的曾祖母啦?!?/br> 小人兒越說老太君越著急:“怎么沒有,我不就是壽兒的曾祖母嗎?!?/br> 皇后娘娘見這一老一小驢唇不對馬嘴的,越說越糊涂,忙道:“祖母您別急,想必小六兒還見過壽兒吧?!闭f著看了皎娘一眼。 皎娘未應聲,昨兒梁驚鴻倒是來了,可打個照面未發一言就走了,皎娘心里還忐忑呢,不知那男人又想做什么。 韓mama卻道:“回娘娘話,六爺昨兒去別院里打了一晃就匆忙忙去了?!币馑季褪请m見了相當于沒見。 皇后娘娘不免有些哭笑不得,這小六兒當真是忙中出錯,竟鬧了這么大一個烏龍,想來他但能底細瞧瞧這孩子,也斷不會鬧得滿朝堂不安。 不過,越是如此皇后娘娘越感嘆她這弟弟當真是用情至深,想他那樣霸王性子,竟然在誤會孩子是抱養的前提下,依舊上了請封世子的折子,這是把他這媳婦看的比祖宗傳承都要緊了,要說這小子度量大,那可真是笑話了,若真是度量大,也不會在燕州府弄出那么多荒唐事來了。 如今這般不是認了是怕了吧,怕好容易找回來的心尖子一樣的媳婦又跑了,他是想用世子之位絆住孩子,媳婦也就跑不了了。 皇后娘娘想明白了他這樣曲里拐彎的心思后,忽覺心酸又有些不平,想到此,不免看了皎娘一眼,這位玉娘子自打進殿便眼觀鼻鼻觀心的站著,身子頗有些纖弱,端莊尊貴的外命婦的服飾穿戴在她身上,硬生生多了幾分裊娜,只一眼便能瞧出有不足之癥,雖如此,卻并不卑微,站在那兒便自有股子不卑不亢寵辱不驚的味道,這骨子斯文秀氣勁兒跟狀元郎頗為相似,倒不愧是親姐弟。 皇后娘娘想著自己該怎么開口,畢竟召她母子進宮的時候,并不知這孩子是小六兒的骨rou,是想讓她勸勸小六兒把那請封世子的奏折撤了,也免得大家都難做。 誰想竟有這番意外之喜,還勸什么,老太君跟自己都巴不得這孩子趕緊認祖歸宗呢,封世子也是理所當然,既這召進宮的理由沒了,便說說話吧。 只不過,有些話當著老太君跟孩子不好說,怎生想個由頭,把這一老一小支開才好,正想著便聽見外頭一陣喧鬧,一個孩子的聲傳了進來:“小五你再跑,摔了可別哭鼻子?!彪m是孩子聲,卻頗有幾分威嚴之意。 皎娘微怔了一下,這里可是皇后娘娘的寢殿,這么大聲說話的孩子,難道是皇子?皎娘也只知道梁驚鴻出身侯府,他jiejie封了皇后,至于其他卻不知了,畢竟兩人在一起的日子統共也沒多久,且大多是劍拔弩張的,勉強算的上相安無事的也就幾日罷了,梁驚鴻又是個色胚,有了安生的時候也不得安生,哪有過功夫說話,便說也都是些不正經的輕薄話,只不過這位大聲呵斥的若是皇子,那他呵斥的又是什么人呢? 正疑惑間便聽一陣嘻嘻的笑聲道:“誰哭鼻子了,我才沒哭鼻子呢,我是著急想給母后請安?!闭f著一陣蹬蹬的腳步聲,一前一后進來兩個男孩。 大的有七八歲大,小的跟壽兒差不多,兩人均穿著杏黃的錦衣,軟錦的四季平安帽,腰間玉帶絲絳各垂下一塊翠色云紋玉佩,兩人眉眼間都讓皎娘覺著有幾分熟悉之感,正想這熟悉之感是從何處而來呢,那個小的已經飛撲到了皇后娘娘懷里:“母后,母后,我今天在學館可沒搗亂,不信母后問我四哥?!?/br> 皇后娘娘慈愛的摸了摸兒子的腦袋道:“小五真乖,快去見過老太君?!?/br> 小五這才瞧見了殿里的人,蹬蹬的過去跟他四哥兩人見禮,叫了聲外曾祖母,見過禮之后,兩人的眼睛便都落在了壽兒身上,尤其那個小的,從上到下打量了壽兒一遭道:“你是誰家的,我怎么沒見過你?” 老太君笑呵呵的道:“他叫壽兒是你六舅舅家的?!?/br> 四皇子好奇的又打量了壽兒一遭,不禁道:“六舅舅何時生了兒子,怎么沒聽說?” 皇后娘娘笑道:“你們小孩子家的聽說過什么,這事兒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還不來見見你們舅母?!?/br> 兩位皇子便要給皎娘見禮,皎娘急忙避開道:“民婦可受不得皇子殿下的禮?!?/br> 皇后目光一閃,暗道,到底這玉娘子心結未結,都到這會兒了還以民婦自居,可見若非逼不得已,是不想跟小六兒做夫妻的。 皇后娘娘也不點破,笑著跟自己兩個兒子道:“你們小表弟今兒頭一回進宮,你們倆當表哥的帶著他去你們殿里玩耍吧,可別欺負了他?!?/br> 皎娘聽了不免一急,正要說話,被韓mama暗暗扯了一把方未開口。大約知道她心里怕什么,皇后娘娘笑道:“你放心,就在旁邊不遠,有太監嬤嬤們看著呢,出不了亂子,一會兒你走的時候,再喚他回來便是?!边@意思就是讓皎娘放心,不會扣下孩子不給她。 皎娘這才放了心,見壽兒眼巴巴盯著自己,眸光里滿是渴望,皎娘心中一酸,這孩子跟著自己雖未受苦,卻因不能出門,玩伴極少,也就鄰居家的大毛二毛,也是好多天才能見一面,如今見著兩個跟自己差不多年紀的,自然向往。 見皎娘一點頭便歡快的笑了起來,這一笑頰邊的梨渦若隱若現,五皇子一拉四皇子道:“四哥,你看,你看小表弟比我六舅舅還好看呢?!?/br> 四皇子眉頭一皺道:“男子漢大丈夫,光好看有什么用,得像六舅舅一樣厲害才行?!蔽寤首颖凰浅獾牟徊m,嘟了嘟嘴:“你也沒多厲害啊,就知道說我們?!边@么快就跟壽兒站在一邊了。 不過四皇子到底大些,也懂事,牽了壽兒的手道:“我哪兒有弓箭,我教你射箭?!眽蹆貉劬Χ剂辆ЬУ?,忙點頭。 三個小的在一群嬤嬤太監的簇擁下出去了。 老太君也站了起來:“我去瞧著他們,別回頭扎了眼睛?!闭f著也忙忙的跟著去了。 皇后娘娘不覺好笑,老人家好容易盼到了曾孫子,哪舍得分開,也便由著老人家去了,老太君不在也好。 吩咐葉嬤嬤搬了個繡墩過來讓皎娘坐了,道:“都是一家子,你也別拘著了,咱們也好說幾句梯己話?!?/br> 說著頓了頓道:“常聽人說狀元郎姐弟親厚,可是真的?!?/br> 皎娘道:“民婦自落生身子便不好,趕上時氣不遇,一年中倒有大半年都是在臥床不起的,要說照看弟弟,便民婦有心也無力,趕上好的時候,教他認幾個字,后來他上了學堂,也便用不著了,倒是冬郎自小懂事,下了學也不到處跑,只守在床邊念他學里的文章?!闭f著想起以前的事,眼角不免有些潮潤。 皇后娘娘聽的有些入神,半晌方道:“你這一說,我倒想起小六小時候那會兒了,想必也也知道,我母親去的早,她走的時候小六才兩歲,還不懂事呢成天的哭鬧著找娘親,我比他大上十歲,父親無計可施,便把他擱在我身邊了,這一晃真是好些年了?!?/br> 第201章 由著他們折騰吧 皎娘聽著皇后娘娘娓娓道來這些, 竟無法把皇后娘娘說的那個幼年喪母的孩子跟那不擇手段的梁驚鴻聯系在一處。 皇后瞧她神色便知她是不信,暗里嘆了口氣,到底小六兒當年做的太過了些, 讓她留了心結, 也不是一時半會能解開的,到底還得小六兒自己下功夫。 想到此便也不再提及,轉而問了許多壽兒的事, 皎娘倒也不隱瞞,皇后問什么便答什么,皇后這才放了些心,瞧得出來她雖與小六兒有心結, 卻把孩子養的極好。 想到小六兒今兒遞的折子,便道:“今兒召你跟壽兒進宮,一是想跟你說說話兒, 再一個是小六兒遞了封世子的折子?!闭f著頓了頓, 似是有些不好開口。 皎娘卻陡然明白了皇后娘娘召自己進宮的目的, 或許說話是幌子, 這件事才是原因, 只不過他要請封世子與自己有什么干系,忽想起葉氏的話,她說五年前梁驚鴻請了婚旨,迎自己的牌位進府, 故此即便自己這五年里是個死人, 依舊占了侯府大娘子的名份,莫非皇后娘娘是怕自己借著這個名份攔著梁驚鴻封世子?這怎么可能。 想到此不禁苦笑:“娘娘, 民婦本來想的便是安穩度日, 只可惜命不由己, 生了許多變故,如今有了壽兒在跟前兒,民婦便再無所求?!?/br> 皇后娘娘倒是怔了怔,心道這話頭不對啊,略一想方才想明白,不禁道:“你以為小六兒請封的世子是誰?” 皎娘搖搖頭:“這個民婦不知?!?/br> 皇后娘娘搖頭失笑:“自五年前小六兒從燕州抱了你的靈牌回京,便住到了西郊他蓋的別院里,先頭雖有個兩個伺候的丫頭也放了出去,身邊除了小廝便是婆子,就這么守著靈牌過了五年,誰勸都沒用,老太君最疼的便是小六兒,見他皺皺眉心里都不痛快,卻眼瞅著他這五年過得凄苦,卻無計可施,故此,有些遷怒與你,想來你也能理解老人家疼孫子的心?!?/br> 皎娘愣了好一會兒,在她想來梁驚鴻這樣的紈绔,當年對自己也就是一時新鮮,加之性子霸道,才做出這么多荒唐事來,至于娶自己的靈牌,皎娘覺著他或許是心有不甘,等過一陣子照樣過他花天酒地的日子,倒是沒想到他竟然,竟然…… 皎娘忽覺自己的心仿佛有些亂了起來,穩了穩心神,方問:“他請封的世子難道是……”說著頓了頓,不好往下說。 皇后娘娘卻接道:“小六兒請封的世子正是壽兒?!?/br> 皎娘都記不得自己怎么出的宮,也不記得這一路上,壽兒嘰嘰喳喳跟自己說了什么,好像說的是那四皇zigong里的玩意,皎娘神情恍惚,聽了卻未入耳,就知道壽兒歡喜的緊,出了宮還有些依依不舍的。 卻不知他不舍,還有比他更不舍的,要不是皇后娘娘讓葉嬤嬤勸著,老太君非跟了去不行,眼望著那粉妝玉琢的小人兒一步三回頭的走了,直到望不見影兒了,老太君還站在殿外呢。 葉嬤嬤一勸再勸,這才勸了回來,進了寢殿,老太君不滿道:“娘娘怎么讓壽兒走了,就算走也得跟我老人嫁回侯府去才對啊?!?/br> 皇后娘娘搖搖頭:“祖母,您瞧壽兒娘那身子,弱不經風的,這樣的身子,能生養下壽兒這樣健壯的孩兒,必然艱難萬分,能母子平安著實是佛祖顯靈了,也是咱們梁府的列祖列宗們庇佑,讓侯府嫡脈的香火不至于斷絕,您想這孩子得來的艱難,又一直跟著他娘在一處,咱們硬生生的留下孩子,壽兒娘只怕要多想了?!?/br> 老太君哼了一聲:“她多想什么?” 皇后娘娘:“祖母忘了小六兒這五年來是怎么過來的了,要是能放下早放下了,既五年了都放不下,那就是上天注定的,他命里就該有這一劫,俗話說解鈴還須系鈴人,小六兒的解鈴人就只能是皎娘,好也罷歹也罷,早便認準了這一輩子也丟不開了,既如此,總的讓他和美的過日子,難不成還跟這五年一般,您老瞧著就不心疼?!?/br> 想起這五年來孫子那樣兒,老太君真是恨鐵不成鋼,可也屬實沒招兒,那混小子就非得在這一顆樹上吊死,自己當祖母的能怎么辦,更何況如今還有了曾孫子,一想到壽兒那張粉嫩嫩軟乎乎的小臉,烏溜溜的眸子,老人家心都軟成了水,多少氣都發作不出了。 皇后娘娘見老人家神色和緩,知道是想通了,這才道:“您老放心,你那曾孫子跑不了,如今他們娘倆剛回來,您老總得給小六兒些時間,讓他好好把人哄順了,他們夫妻和美了,以小六兒的性子,說不準還嫌孩子礙眼呢,一準兒送到您這兒來,到時候您老煩都煩不及了?!?/br> 老太君不樂意了:“只要是那寶貝曾孫子,我可不煩?!?/br> 皇后娘娘道:“回頭我跟皇上說清楚此事,估摸這一兩日里皇上便會準了小六兒的折子?!?/br> 老太君點頭:“對,得快些封了世子就板上釘釘了,我那曾孫子怎么都跑不了?!?/br> 這邊正說著,外頭太監來報說小侯爺來了,老太君哼了一聲道:“這不晌不午的他來做什么?” 皇后娘娘道:“這個還用說,必是為了他請封世子之事,皇上可還不知底細呢,自是不會由他胡鬧,這是急了,來尋我說項呢?!?/br> 老太君倒是樂了:“你說小六兒自小聰明過人,滿京里誰不知侯府的小六兒是個機靈鬼,大了也是文武雙全的,怎么就變的如此糊涂了,自己親生兒子都四歲了還不知道呢?!?/br> 皇后娘娘道:“這個我倒是有些耳聞,當年小六兒跟皎娘鬧的不可開交就是因產婆子說皎娘的身子不宜生養,若強行生養,免不得一尸兩命,小六兒給皎娘灌了落胎藥,后那燕州別院遭了大禍,皎娘被人帶走,一晃就是五年,不成想五年后回來,倒生了康健的孩兒,如今看來,那北國的攝政王雖初心不良,謀劃了此事,到底讓咱們侯府有了后,這也算禍兮福所倚吧?!?/br> 說著梁驚鴻已風風火火的走了進來,給老太君見了禮,便湊到皇后娘娘跟前兒道:“阿姐您這回可得幫幫我?!?/br> 皇后娘娘忍不住戳了他的額頭一下:“多大的人了還跟阿姐這兒耍賴,回頭讓你外甥瞧見了,看你這當舅舅的臉往哪兒擱?!?/br> 梁驚鴻卻道:“只皇上準了我的折子,有沒有臉都無妨?!?/br> 皇后娘娘給他這無賴的話氣樂了,目光一閃道:“你讓我說你什么好,你堂堂忠勇侯府的小侯爺,當朝國舅,難道甘心情愿當個便宜爹,那孩子你可見過,什么底細,怎么個來路,你可清楚?” 梁驚鴻蹙眉:“管他什么底細來路,只要是皎娘認下的我便認?!?/br> 老太君忍不住指著他道:“就為了個婦人,連便宜爹都當了,你可真有出息?!?/br> 梁驚鴻不想惹老人家生氣,可這事兒他必要做成了不可,便道:“祖母,您孫子我這輩子別的事上都有出息,只皎娘她是孫兒的命,您說跟命比起來,當個便宜爹又算得什么,更何況,當年都是因為我,才讓她受了這么多年顛沛流離之苦,如今好容易她活著回來了,什么事我都依著她?!?/br> 他都這么說了,老太君還能說什么,只能嘆自己這孫子跟那皎娘是前世的冤孽。 皇后娘娘道:“阿姐問你一句話,你可瞧過那孩子不曾?” 梁驚鴻道:“不用瞧,只皎娘的就是我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