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娘 第64節
饒是蕭璟瑀聽了梁驚鴻這明顯不懷好意的話,臉上的笑也僵了僵道:“驚鴻兄提起這些,倒讓人想起當年在燕州府時,驚鴻兄可是有神醫之名,還曾開設醫館,不止名聲在外更善經營之道,當真讓璟瑀佩服佩服?!?/br> 梁驚鴻唇角抽了抽,心道這廝當真不厚道,自己當初在燕州開醫館為的什么,如今整個南楚誰人不知,為此皇上還把自己叫京宮去狠是數落了一番,這蕭璟瑀擺明了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遂道:“驚鴻不過略通岐黃,不敢稱神醫,至于這經營之道,驚鴻自認比不得殿下,遠的不說了,便說皎月坊,短短五年就從一文不名到名滿江南,若非忽然關了張,宮里都要從皎月坊采辦繡品了,前幾月驚鴻偶然下江南,聽聞這皎月坊背后東家姓蕭,還曾上門拜訪,只可惜門上人說東家出門游歷去了,當日驚鴻還頗為遺憾,卻不知這位隨行倜儻的蕭東家,竟是攝政王,早知是殿下,驚鴻何必大老遠跑去江南,直接來別院拜訪豈不便宜?!?/br> 梁驚鴻這話即便未明說也跟明說差不離了,只不過蕭璟瑀卻打定主意裝傻,根本不理會梁驚鴻的話,笑了兩聲岔開話題道:“璟瑀 一入京便聽聞驚鴻兄在西郊蓋的園子,極是幽靜別致,正想尋一日前去拜訪,不想尚未成行,驚鴻兄倒先來了,既如此,不如來瞧瞧我園子可還過得去眼嗎,驚鴻兄請?!闭f著擺手笑瞇瞇的請他進去。 梁驚鴻看了蕭璟瑀 一眼,方抬腳走了進去,一進大門,身后跟的侍衛便呀了一聲,聲音雖不大,卻也聽得清楚,梁驚鴻瞥了他一眼,并未呵斥。 那侍衛方松了口氣,蕭璟瑀卻問道:“可是我這院子有什么不妥?!?/br> 那侍衛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為難的一張黑臉漲得通紅,半晌才磕磕巴巴的道:“卑,卑職是瞧,瞧著有些眼熟?!?/br> 蕭璟瑀道:“你既覺著我這園子眼熟,想必當年去過燕州府吧?!?/br> 侍衛愣愣的點頭:“殿,殿下如何知道?” 蕭璟瑀卻并未開口,只是笑瞇瞇的看向梁驚鴻。 梁驚鴻道:“這 園子本就是比照著燕州府別院蓋的,自然知道你去過?!?/br> 蕭璟瑀翹起大拇指:“驚鴻兄果然好眼力?!?/br> 第191章 各懷鬼胎 梁驚鴻冷笑了一聲:“驚鴻倒不知攝政王殿下如此鐘愛我那燕州府的園子?!?/br> 蕭璟瑀:“不瞞驚鴻兄, 當年我一見那園子別致風雅,便打心眼里喜歡,只不過恕我直言, 那園子雖收拾的好, 卻也有一樣不大妥當?!?/br> 梁驚鴻眉梢一挑:“哦何處不妥?” 蕭璟瑀卻似怕人聽見一般,左右瞧了瞧,湊到梁驚鴻耳邊低聲道:“我瞧你那園子的風水有些不妥, 離封位于南,有道是離中虛南方真火,離封在南主火,只恐有走水之禍, 后果聽聞你那園子走了水 ,倒讓我好生擔憂了一場?!?/br> 梁驚鴻在心里把蕭璟瑀這廝的祖宗八代挨個問候了一遍,方皮笑rou比笑的道:“早聽聞攝政王風雅的緊, 最喜吟詩弄詞, 那些詩句詞作便我南楚都廣為傳唱, 卻不知還擅觀風水?!?/br> 蕭璟瑀咳嗽了一聲, 手里的灑金扇搖了搖:“不敢稱擅只略通些皮毛罷了, 若真是精于此道,當年無論如何也要提醒驚鴻兄,也免得那樣雅致的一座園子付之一炬,當真可惜可惜?!?/br> 梁驚鴻:“殿下何必自謙, 如今來看殿下實是觀風水的高人, 鐵口直斷卜吉兇的本事堪比那擺攤算命的先生,既如此, 今日驚鴻倒要求上一卦, 殿下萬不可推測?!?/br> 蕭璟瑀卻也并不推辭笑道:“雖是謬贊, 受之有愧,卻驚鴻兄開口,也萬不能辭,只是不知驚鴻兄想問何事?” 梁驚鴻:“那就請殿下卜一卜內子的吉兇禍福吧?!?/br> 蕭璟瑀倒是很痛快的道:“如此,驚鴻兄請至書房,待我讓人取卜卦之物?!?/br> 梁驚鴻剛那些話,一是刺探而是譏諷,倒未想到蕭璟瑀竟真請自己到書房落座,取出了占卜之物,鄭重其事的卜了一掛,至少在梁驚鴻看來,頗似那么回事。 梁驚鴻自然不會信他,只是到了這會兒也不著急了,畢竟兩人心知肚明,卻想知道這蕭璟瑀到底要做什么,故此安坐一旁,看著這廝演戲。 蕭璟瑀擺弄了半晌,終道:“竟是坎卦,當真是妙啊,妙,驚鴻兄此卦乃上上大吉之兆?!?/br> 梁驚鴻啜了一口茶:“妙在何處,吉在哪里?” 蕭璟瑀:“我剛不說你燕州府那園子離封在南,恐又走水之禍嗎,如今卻卜了坎卦,坎位正北,主水,水之源,源為生,火滅水生,源源不斷生生不息,正是福澤深厚之兆,從這卦象上看,實是上上大吉?!?/br> 梁驚鴻:“如此,就借殿下吉言了,卻還要勞煩殿下再推算推算,何日驚鴻能夫妻重逢?!?/br> 蕭璟瑀:“驚鴻兄說笑了,這占卜或許能卜出吉兇,若能知道何日何時,豈非成了能掐會算的神仙了?!?/br> 梁驚鴻深深看著他:“在驚鴻看來攝政王殿下胸有昆侖,算無遺策,真比那天上神仙更有本事?!?/br> 蕭璟瑀哈哈笑了兩聲:“驚鴻兄謬贊,謬贊了,璟瑀實不敢當?!?/br> 梁驚鴻耐心用盡不想再與他打這些沒用的機鋒,臉色一沉道:“ 殿下就無需自謙了,從燕州到姑蘇,從姑蘇到京城,殿下費盡心機籌謀五載,到今日總該給驚鴻一個明白了吧,說吧,你想如何?” 蕭璟瑀卻笑了起來:“既驚鴻兄如此痛快,璟瑀又何用藏著掖著,想來璟瑀此來南楚所為何來,驚鴻兄是知道的吧?!?/br> 梁驚鴻倒是未想到他竟提這個,不禁愣了愣:“你是想讓我促成兩國和親之事?!?/br> 蕭璟瑀點頭:“正是此意?!?/br> 梁驚鴻心中一跳,臉色亦沉凝下去,微微瞇眼看向蕭璟瑀,那目光仿佛要眼前人看個通透一般,半晌方道:“你想讓你國公主入宮為妃?!彼紒硐肴チ后@鴻都覺只有這一個猜測稍稍靠譜些。 畢竟早傳出消息說北國公主生的國色天香美艷非常,若入宮得寵,產下皇子,有北國一國為依仗靠山,將來若爭儲位極可能動搖南楚國本,就如現今的北國,這一招不可謂不毒。 蕭璟瑀卻搖了搖扇子道:“早聽聞皇上皇后,龍鳳祥和,夫妻情深,又豈是外人能摻進去的,況,若璟瑀真有此意,又怎會勞煩驚鴻兄?!?/br> 梁驚鴻倒更疑惑了:“莫非你攝政王殿下瞧中了哪位公主,想求娶?” 蕭璟瑀依舊搖頭:“公主金枝玉葉養在深宮之中,璟瑀如何得見,就不消說瞧中了,況璟瑀逍遙了這些年,倒愈發自在了,暫時未有娶王妃的打算,而我北國新帝雖已登基,卻尚在年幼,便有意和親,年齡上怕也尋不見合適的?!?/br> 蕭璟瑀這番話說的梁驚鴻愈發迷糊起來,既不是想送美人入宮,也不是為他自己求娶,更不是為了那個兩歲的新帝,既都否了,還讓自己促成什么,豈非可笑。 想到此不禁皺眉道:“蕭璟瑀你這兒跟我逗悶子呢,既都不合適,和哪門子親?” 蕭璟瑀:“驚鴻兄莫急莫急,璟瑀此行便是為了和親而來,是真心希望兩國永熄刀兵,百姓也免受戰亂之苦,既皇族沒有合適的人選,倒不妨從世族勛貴之中尋一尋,而若論世族勛貴,整個南楚唯有忠勇侯府最為合適?!?/br> 聽他提起忠勇侯府,梁驚鴻倒松了氣道:“我忠勇侯府的確有不少好兒郎,卻也配得上你國的公主之尊?!?/br> 蕭璟瑀腦袋卻搖的跟卜楞鼓似的:“旁支的不妥當,不妥當?!?/br> 梁驚鴻神色一肅,心道這蕭璟瑀什么意思,忠勇侯府要說能配得上公主的子弟,也能挑出幾個來,可若說嫡支,可就自己一個,難不成他想把公主嫁于自己不成。 想到此冷冷開口:“侯府一脈旁支子弟眾多,亦有不少驚才絕艷的青年才俊,若論嫡支卻并無合適人選?” 蕭璟瑀道:“怎會沒有,驚鴻兄不就很合適嗎?!?/br> 梁驚鴻呵呵笑了兩聲:“我已娶妻,且此生除皎娘絕不會納旁的女人?!?/br> 蕭璟瑀:“驚鴻兄倒是急什么,我又沒說讓驚鴻兄娶,更何況璟瑀自燕州與驚鴻兄相交,豈會不知驚鴻兄一片癡心,又怎會強人所難?!?/br> 梁驚鴻有些不耐:“那你想如何?” 蕭璟瑀目光一閃道:“我北國不比南楚這數十年間都是政和景明,安居太平,卻是剛遭兵禍之亂,加之新帝尚幼,急需休養生息,故此璟瑀方領了新帝之命,前來和親,雖是和親卻也不一定非要當時嫁娶,可先訂下一門娃娃親,過些年再行大禮也是一樣?!?/br> 梁驚鴻愈發糊涂了:“便如此,侯府嫡支一脈只我一人,而我雖已娶妻,膝下卻并無子嗣,如何能定娃娃親?!倍?,梁驚鴻很確定自己往后也不會有子嗣,畢竟皎娘的身子不能生育,心道這蕭璟瑀莫非心眼使多了,腦子壞了,自己連后嗣都沒有,何來的親事。 不想蕭璟瑀卻完全不在意的道:“這個也不必急在一時,驚鴻兄正值壯年,待夫妻團聚,必定恩愛和諧,想來不久便有好消息了,你我先把親事定下,如此璟瑀回國也有了交代,至于以后如何,且看吧?!?/br> 蕭璟瑀這主意便梁驚鴻聽著都覺荒謬,可仔細一想自己并不吃虧,縱然蕭璟瑀心思再多,也絕料不到自己不會有子,這親事訂了也是白訂,不過就是一紙空文罷了,如此既有利于兩國和平邦交,又不用嫁娶公主,皇上哪兒也不用再愁了,豈不是兩全其美,只不過如此一紙空文也需說明白了方好。 想到此遂道:“不知如何定親?具體章程如何?” 蕭璟瑀道:“這個卻簡單,只你我訂下婚書,請皇上皇后做保人,不管日后生出何種變故,都不能毀棄婚約,如此,驚鴻兄以為如何?!?/br> 梁驚鴻樂了,心道這蕭璟瑀還真是聰明一世糊涂一時,想他絞盡腦汁算計了五年,末了就得了一紙沒用的和親婚書,如此便宜之事自己若不應,豈非傻了。 兩人各懷鬼胎,都跟占了大便宜似的,隨即一拍即合,梁驚鴻應他進宮跟皇上稟明此事,而蕭璟瑀亦許諾,只和親婚書立下的一日,便讓他夫妻團圓。 這五年來梁驚鴻所求不過如此,曾以為再也尋不見的人兒,又能相見,余生尚有何求。 人逢喜事精神爽,梁驚鴻一進宮,來迎他的劉柱兒就忍不住心中好奇,這都幾年了,沒見過小侯爺如此高興,自五年前從燕州回來,小侯爺這臉上就沒見過笑模樣兒,今兒那唇角眉梢的笑意藏都藏不住,整個人如這天氣一般春光明媚,如此歡喜,莫非得了橫財? 想到此,劉柱兒恨不能給自己一嘴巴,糊涂了不是,當小侯爺是自己啊,小侯爺什么身份用得著為了點兒金銀財貨就高興成這樣嗎,更何況小侯爺可不是光等著繼承爵位,聽聞手上占股的生意做的極大,要金山銀山都不在話下,還會在意什么橫財不橫財嗎。 只不過好奇歸好奇,可沒膽子掃聽,只得躬著身子畢恭畢敬的把小侯爺請進御書房。 不光劉柱兒,御書房中皇上打眼瞧見自己這位冷了五年臉跟誰欠了他多少銀子似的小舅子,忽然今兒變得滿面春風,一時頗為驚訝,開口道:“小六兒可是得了什么好事,怎的如此歡喜?” 第192章 蕭璟瑀的算計 梁驚鴻也不隱瞞把蕭璟瑀所提和親之事說了, 皇上聽了訝異之余看向自己這小舅子,心道按說蕭璟瑀提出如此和親至于皇家自是千好萬好,畢竟皇家公主不用遠嫁北國和親, 自己也不用為難誰來接收北國公主, 只是蕭璟瑀指定要跟侯府嫡支結親,如今侯府嫡支就小六一個,這蕭璟瑀倒好真好心計, 或許一開始他打的便是侯府的主意,畢竟世人都知忠勇侯府在南楚的地位,這侯府嫡支一脈多要緊,更不消說了, 這門親事一旦訂下,以后北國公主便是掌管侯府的女主人,所出子嗣乃侯府嫡子, 亦是要承爵的, 如此, 豈不比娶了皇室公主更牢靠些。 只是, 小六兒倒是歡喜個什么, 這蕭璟瑀明白這是陽謀,謀算的并非當下而是日后,這小子不會打定主意不再續娶了吧,想到此, 不禁微微蹙眉道:“有道是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小六兒這如今也不是小孩子了,有些事該知道不能任性太過, 該放下的就放下吧?!?/br> 梁驚鴻哪會不知皇上話里的意思, 執拗的道:“梁氏一族子嗣繁茂, 也不止我一個男丁?!?/br> 皇上聽了這話不免有些怒意,一拍桌子:“你這是什么混賬話,子嗣繁茂的是梁氏旁支,嫡脈只你一個,你不娶妻生子,難不成要指望旁支承繼梁氏祖廟不成,更何況,縱那玉氏娘子再好,你再惦記,人也沒了,難不成你真打算做一輩子鰥夫?!?/br> 不想梁驚鴻卻道:“皇上,驚鴻也放下的,奈何放不下又能如何,這五年里縱她不再,我心心念念的也只有她,莫說需娶,便是瞧一眼旁的女子驚鴻都提不起半絲興趣,這世上除了她,任那國色天香傾國傾城的美人,于我也毫無意義,更何況,或許我總覺著皎娘會回來?!?/br> 梁驚鴻這幾句話說的皇上都懶得理會他了,這小子根本就是為情所困,魔怔了,這死了人要是還能回得來,這話世上哪還有陰陽兩隔人鬼殊途之說。 只不過皇上深知自己這小舅子的執拗性子,認定了的事與他說什么都沒用,索性也不跟他再說,揮手遣了他出去,這口悶氣到底出不來,便往后宮尋皇后來說道說道。 皇后娘娘聽了倒是笑了:“皇上既知小六兒性子,又何必跟他置氣,不過這位北國的攝政王年紀不大,籌謀的倒遠,只是他這般籌謀,就不怕落空嗎?!?/br> 皇上道:“這件事朕也覺著奇怪,觀那蕭璟瑀的秉性是個凡事深謀遠慮,若無十足把握,絕不會弄險的,卻不知為何非要與小六兒定下這門兒女親事,若是小六兒真格此生都不再另娶,他北國的公主豈非成了望門寡?!?/br> 皇后娘娘不禁道:“那蕭璟瑀可說了北國的和親人選?” 皇上:“這便是最稀奇之處,蕭璟瑀跟小六兒說,要他自己的親生之女方能表其永結秦晉的誠意?!?/br> 皇后娘娘愣了愣:“這位攝政王不說未娶正妃嗎?!?/br> 皇上道:“雖未娶正妃,府中倒是有幾位不少姬妾,聽聞有一位側妃去年得了一女,北國新帝登基之時,便封了公主?!?/br> 皇后娘娘道:“可見這位小公主頗得攝政王喜歡?!?/br> 皇上道:“這便也是朕想不通之處,既是親生的女兒又頗為喜歡,又怎會舍得害她,若侯府嫡支有嗣還罷了,偏如今可是連影兒都沒有,縱然小六兒如今續一位夫人進來,待到懷孕生子,這年紀也可也岔的遠了,更何況,誰能保證就一舉得男呢,若是再拖個幾年,更不妥當了?!?/br> 皇后娘娘點頭: “如此說來,莫非這攝政王另有打算,可兩國和親并非兒戲,一旦訂下婚書,便不能毀棄,不然怕是要刀兵相見了?!?/br> 皇上:“這正是朕百思不得其解之處,且,小六兒今兒可歡喜的緊,那喜色藏都藏不住,這五年來何曾見過他如此?!?/br> 皇后娘娘也愣了愣:“你說他今兒歡喜?” 皇上點頭,沒好氣的道:“豈止歡喜,簡直滿面春光,若非知道他對那玉氏的一片癡心,朕都以為他瞧上誰家姑娘了呢?!币皇潜贿@小子的沒心沒肺氣著了,皇上又何必跑后宮來尋皇后開解。 皇后娘娘想到什么不禁道:“莫不是他去江南真尋到了什么?” 前些日子小六兒風風火火的跑去南邊折騰了一溜夠,自然瞞不過帝后二人,也正因他在南邊鬧騰的不像話,皇上才以北國來使之名,召他回京的。 而這小子去江南是因一方繡帕上的繡工頗為眼熟,著急忙慌的便跑去江南尋人,至于尋什么人,不用想都知道。 如今皇后一提,皇上不禁搖頭:“你這話可是糊涂了,莫非忘了那玉娘子五年前在燕州府便下葬了不成?!?/br> 皇后嘆了口氣:“忘是沒忘,只是臣妾頗知小六兒性子,自五年前從燕州回來,他那心就跟著那玉娘子一并去了,莫說歡喜,便那神色輕易也不見動上一動,若非他那心肝寶貝的娘子,臣妾實在想不通,還有什么人能讓他忽然性情大變?!?/br> 其實皇后娘娘沒說的是,五年前燕州府那些事的底細皇上不知,自己卻是知道的,說到此事便不得不說自己那位表姐葉氏了,他兩口子當時如此瞞天過海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那夜的事頗為蹊蹺,誰帶走了皎娘不得而知,就小六兒性子,若當時和盤托出,便不會是只平了山匪那么簡單了,鬧將起來,真能把南楚翻個天。 加之那玉娘子胎里帶的身子弱,又剛落了胎,更是雪上加霜,若果真被人劫走,卻極難活命,為今之計只得瞞了小六兒,暗中查訪為上。 皇后當時也覺葉氏所慮甚是,便將此事瞞了下來,而這些年也未找到蛛絲馬跡,未得消息也就不能斷定生死,也就是說,這玉娘子是有可能活回來的,即便皇后覺著,那種境況下,想活命著實萬中無一,卻也并非毫無希望,有時候人的生死是要命數的,若命不該絕,便遭逢絕境亦能絕處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