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娘 第22節
第63章 拿嘴糊弄老子呢 燕州城臨著北疆, 便有許多南北兩國往來做生意跑買賣的,人多且雜,加之周圍山林多, 地勢隱蔽, 常有山賊盜匪出沒,一開始搶掠過往客商財物,后來越發猖獗, 潛進城來行盜搶之事,有一陣子整個燕州城都鬧得風聲鶴唳,那些富戶為了家宅安生,便都蓄養了護院, 以防盜賊搶掠。 前些年新知府周大人到任,這位是個厲害人物,不僅有才能, 軍中亦有人脈, 借調了邊軍過來, 把燕州附近的山林溝壑均清繳了一番, 又讓衙差分三班巡夜, 附近寺廟里的和尚頭陀走街串巷打更報曉,一番雷利風行的手段下來,燕州城終于太平了。 日子太平了,這些家丁護院便沒了用武之地, 平日里閑的蛋疼, 除了看大門就是灑掃庭院,明明是護院卻混成打雜的。 今兒好容易聽見有賊, 頓時來了精神, 抄家伙掄棍子就招呼下來, 心道大青白日就敢做賊,這不上趕著找死嗎,既然找死還客氣什么,亂棍齊下,打的潘復抱著腦袋蜷了身子嗷嗷慘叫,后來連叫都叫不出來了,索性趴在地上不動了。 眾人一見不好,也怕鬧出人命來,忙停了手,齊齊看向李順兒:“李管事,這,這可沒聲氣兒了,別是打死了吧?!?/br> 李順兒哼了一聲:“瞧你們這點兒出息,就算出了人命,有六爺頂著呢,你們怕什么?!?/br> 眾人一聽才算放了心,他們可不是正經梁府的人,是牙行里頭臨時雇的,梁驚鴻當日來燕州城也不過是路過順道訪友,若不是在明樓下瞧中了皎娘,斷不會久留,身邊也只李順幾個心腹跟著,后來又是開醫館,又是置府邸別院,撲騰出許多事來,醫館還好說,橫豎一封信過去人手是不缺的,只這府里使喚的人,卻不能從家里要,也就接了一個韓mama過來,其余大都是潘明成那兒借過來的,至于護院家丁卻是李順從牙行雇的。 這些人雖在梁府當差,卻只大略知道主家是京里的富家公子,來燕州城開醫館,跟潘家大少爺頗有交情,家底豐厚,有的是銀子,并不知具體底細。 雖說是護院,真鬧出人命來也不好收場,故此一聽潘復沒聲了,都嚇了一跳,聽見李管事這話才算松了口氣,心道,這位梁六爺還真一位厲害人物,連人命都不放在眼里。 李順兒見潘復趴在那兒一動不動,過去伸腿踢了一腳仍沒反應,讓人把他翻過來,心道,果然這些護院都是老手兒,瞧著打的狠,卻并沒多少外傷,尤其潘復顯然頗在意自己的臉,一直抱頭捂臉,因此臉上并沒明顯的傷,伸手探了探鼻息,有氣兒,便道:“大清白日入私宅偷盜,這是沒王法了,你們愣著做什么,還不把人綁了送去官府問罪?!?/br> 周圍的幾人有些為難,其中一個膽子大的低聲道:“那個,李管事,這送去官府問罪就憑咱空口白牙的說,只怕不成?!?/br> 李順兒呵呵一笑:“誰讓你空口白牙的說了?!闭f著瞥了旁邊一眼,旁邊的小子忙把一個鼓囊囊的包袱遞了過來,李順兒接過掂了掂,一伸手便丟在了潘復胸口:“這人贓俱獲,難道他還能抵賴不成?!?/br> 那幾人愣了愣,心道,李管事這一招兒真特么陰,有這一包袱贓物,潘復便渾身是嘴也說不清了,忙七手八腳把潘復五花大綁捆了個結實,人暈著不好挪動,干脆駟馬倒攢蹄如抬一頭死豬一般抬去了衙門。 到了衙門根本不用審,人證物證齊全,直接便往大牢里一丟了事。 潘復在牢里直直躺了一天,到天黑才醒過來,一醒過來便發現自己躺在牢里,頓時心涼了半截,緩了好一會兒方冷靜下來,從頭到尾想了一遍,越想越覺著不對勁兒,自己這明顯是著了道兒啊,可自己在這燕州城多年,從不曾與人結仇系怨,誰又會花這么多心思來害自己呢,想來想去,覺得大概是那幾個平日看自己不順眼的世家子弟,見自己得了梁驚鴻青眼,又嫉妒跟南樓月相好,合起伙來給自己使了絆子。 在心里把這些小人挨個罵了一遍,發誓有朝一日等自己飛黃騰達了,再狠狠收拾他們,可想要報仇得先出去才行。 潘復先頭一直在衙門里當差,雖說是抄寫文卷,也做了好幾年,就算沒什么過深的交情,好歹也混了個臉熟兒,這牢里的看守有個叫錢九的,以前也曾吃過幾次酒,能說上話,不若尋錢九掃聽掃聽。 也是他的運氣,正想著,錢九便來例行巡視,潘復等他到了近前,從木柵里伸出手一把抓住了他的胳膊叫了聲:“錢兄?!?/br> 錢九剛換班上崗,想著來走一遭應應景,便去吃酒,不想卻被人抓住了胳膊叫錢兄,聲音頗有些熟悉,唬了一條,定睛看去,瞧了半天才看出是潘復,不禁道:“哎呦,這不是潘兄嗎,聽兄弟們說潘兄辭了差事發大財去了,怎么跑這兒來尋樂子了?!?/br> 潘復心里翻了白眼,這話說的,自己吃飽了撐的沒事干,跑大牢里來尋什么樂子,苦笑一聲道:“錢兄就別挖苦在下了,我這是走了背運,被人害了,醒過來就關大牢里來了?!?/br> 錢九:“不能吧,不說潘兄為人和氣并無仇家,便是看在潘府的面兒上,也沒人有膽子陷害潘兄吧?!?/br> 潘復:“我也是心里疑惑,才勞煩錢兄幫我去掃聽掃聽底細?!?/br> 錢九目光一閃,抬手捏了捏手指:“這,不大妥當吧?!?/br> 潘復也在衙門里多年,怎會不知他是要好處銀子,心里暗罵他落井下石,卻知如今萬不能得罪錢九,便道:“我如今被人陷害落進牢里,身上的銀子也沒了,不過錢兄放心,有醫館在便不愁 銀子,只要我出去必有重謝?!?/br> 錢九眼睛一亮:“果然潘兄是個敞亮人,我這就去幫你問問?!闭f著快步走了。 不大會兒回來,一張臉黑的緊,指著潘復道:“你當老子傻啊,在這兒拿嘴糊弄老子呢,還特么重謝,狗屁,你哪來的銀子?!?/br> 潘復忙道:“這會兒是沒銀子,可我那醫館開著呢,且生意紅火,只出去了便有銀子?!?/br> 他不提醫館還好,一提醫館,錢九更是氣不打一處來:“還空口白牙的甜呼老子呢,哪特么還有醫館,早關門了?!?/br> 潘復一驚:“不 ,不可能?!?/br> 錢九啐了一口:“我呸,怎么不可能,剛我特意去街上瞧了,招牌都換成春芝堂了,如今成了春芝堂的分號,跟你還有個狗屁干系?!?/br> 第64章 怎么也得先出去 潘復不信, 死活央求錢九再去掃聽掃聽,錢九本不想理會,可潘復言之鑿鑿, 又言他再不濟還有處剛買下的宅子, 加之又的確跟潘府沾親,年節兒的常往潘府走動,雖不知怎落到這般田地, 好歹也有些根底兒,幫個忙跑跑腿兒怎么也能落點兒好處,再說,掃聽這事兒也不費什么功夫。 便勉強應了, 這錢九別看人糙,心里卻有些路數,前頭只是去街上看那醫館, 瞧那醫館換了春芝堂的招牌, 認定潘復糊弄自己, 一怒之下回來找他算賬, 這次卻沒著急, 先去了牙行,尋伙計掃聽了一下那宅子的底細,聽那伙計說確是潘復買下的,才有了底, 繼而去了春芝堂新開的分號。 這回長了心眼, 直接把在外面灑掃的小伙計,拖到一邊兒, 塞了一吊錢在小伙計手里, 方問道:“前兩日我陪著婆娘來瞧病, 還是醫館的招牌,郎中說先吃上兩劑,若見了好,再拿著方子來尋他加減兩味藥,誰知今兒來了一瞧,連字號招牌都換了,我這正疑惑別是走差了吧?!?/br> 那小伙計既拿了錢自然要透些消息,更何況本也不是什么機密,東家掌柜的也未特意交代不讓說,便道:“先頭是醫館來著,不過那主家不想做了,盤給了我們東家,便成了我們春芝堂的分號?!?/br> 錢九疑惑道:“這醫館極是紅火,見天看病的都排長龍,這樣賺錢的好營生,怎會忽然不做了?!?/br> 那小伙計道:“這個可就不知道了,倒是聽我們掌柜的提過一嘴,說醫館這位東家不是尋常人,頗有些大來頭,開醫館不過是閑來無事尋個消遣罷了,并非正經做生意糊口,開了些日子膩煩了,自然便收了?!?/br> 錢九:“不對啊,我可聽說這醫館不光一個東家,還有好幾個參股的呢,其中就有個姓潘的,常在醫館里盯著,那掌柜都對他格外客氣呢,說也是醫館的主家,前頭陪我婆娘來瞧病的時候見過,瞧著挺斯文,不像做買賣的,倒像個秀才郎?!?/br> 小伙計聽了撇了撇嘴的道:“你說的是潘復吧,他算哪門子秀才,不過就是衙門里打雜的,就憑他也想參股醫館的買賣?做夢想什么好事呢,不過就是仗著跟潘府沾了點兒親戚,硬是不要臉的往上湊罷了,有事沒事就往梁府里鉆,得虧梁六爺好性兒,本就沒什么架子,又看在跟潘家大少爺的交情上,不大理會,由著他進出,誰知這小子就是個窮要飯的下三濫,扶不起的爛泥巴墻,竟然見財起意,大清白日便去梁府偷盜,落個人贓并獲,已然送到了衙門里關了起來,真真的活該兒?!闭f著不禁有些警覺道:“你不是來問醫館的嗎,掃聽這些做什么?” 錢九忙道:“我,我就是隨口一問,隨口一問 ?!?/br> 小伙計道:“問這晦氣的人做什么?!?/br> 錢九:“之前在醫館見過一面,聽說家里有位頗賢良的娘子,我是有些可憐他那娘子,沒了男人往后可指望誰去?!?/br> 小伙計聽了噗嗤一聲樂了:“我說你這人真夠逗的,你家老婆還病著呢,怎就惦記上別人家的娘子了?!闭f著湊近他低聲道:“跟你透個底兒,潘復家里那小娘子是生了個極標志的模樣兒,卻是個實實在在的病秧子,在娘家的時候便是我們春芝堂的???,三五不時便要病上一場,這樣和暖的天氣都不能出來吹風,說白了,就是個美人燈,瞧著好看不頂用,聽說,正因不頂用,潘復外頭才有了相好的,前幾日跟他家娘子和離了,要說這小娘子還真是個有運道的,瞧瞧前腳和離,后腳這潘復就倒霉了,當真是報應不爽?!?/br> 正說著,春芝堂那邊喊了一聲,小伙計不敢再跟錢九廢話,忙著跑了回去。 錢九自認這回是掃聽清楚了,徑自回了牢里,見了潘復沒什么好氣把小伙計的話說了一遍,潘復聽的一張臉一會兒青一會兒白,氣道:“胡說,我與梁兄一見如故引為知己,常邀我去府中飲宴詩會,我是梁府的座上賓,豈會偷盜梁府財物?!?/br> 錢九頗有些不屑:“座上賓?你可真敢說,若非人贓俱獲,能連審都不審就把你關在這兒嗎,甭說這些有的沒的了,我且問你,你那宅子的房契在哪兒?” 潘復頗有些警覺的看著他:“你問這個做什么?” 錢九:“你這么看著我做什么,也不想想以你如今的處境,若不拿出些大銀子來疏通,只怕死在牢里也未可知?!?/br> 潘復:“我,我是冤枉的,并未偷盜?!?/br> 錢九見他這樣兒,臉色緩了緩道:“潘兄可在衙門里當過差,怎這點兒事都不明白?上頭說你有罪便有罪,無罪也是有罪,說你冤枉那才冤枉,說白了使些銀子翻過來,才能從這兒出去,兄弟勸你一句,便你心里再不甘,也得先從這兒出去再說,有道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出去了,才能弄明白到底誰害你,有仇報仇有怨報怨不就結了?!?/br> 潘復雖知錢九不懷好意,卻明白他這些話說的在理兒,無論如何自己得先出去,弄明白這些來龍去脈再做打算,可他如今哪來的銀子,置那宅子還是從錢莊里借的銀子,如今自己手里是镚子兒沒有,就剩下那房契了,想到房契便想起了南樓月。 想南樓月一片癡心與自己,若知自己落到如此境地,必會想盡一切法子救自己出去,南樓月雖是戲子卻頗有人脈,在戲班子里當了這么多年頭牌紅倌人,梯己存項必然不少,更何況自己把那房契都送與了他,出點兒銀子還叫事兒嗎。 想到此,便讓錢九去找南樓月,把自己的境況說與他聽,自然有好處。 因前頭春芝堂的小伙計說潘復在外有了相好,才跟他娘子和離,故此,潘復一說出南樓月,錢九便信了個八九不離十,既是相好又正在熱乎頭上,自然會出銀子救他,便照著潘復說的去了梁府找南樓月。 哪想別說見南樓月了,光瞧著梁府外頭這氣派的門樓子,錢九便打心底里發憷,根本不敢往前靠,只遠遠縮在邊兒上,等了半日,方等到個送貨的從角門出來,忙過去掃聽,這人是專司給梁府送菜rou鹽醬等物的,因梁府常有宴席,隔不幾日便要送一趟,月底歸總結賬,今兒正是結賬的日子,便一早來了,結了賬順道又攬了一樁大生意,心里正歡喜,被錢九攔住便也未惱。 還好脾氣的問錢九攔住自己可是有事? 錢九忙扯謊說自己是書鋪子里的伙計,前些日子,南樓月遣了人來鋪子里尋個話本子,正趕上缺貨,特意交代若是到貨,便來知會一聲,自己今兒才來了梁府,可瞧見梁府的氣派,卻心中膽怯,不敢靠前兒。 那送貨的聽了笑道:“瞧著你五大三粗的,不想竟這般膽小,不過,便你今兒進去了也見不著人,如今天氣和暖,梁六爺早搬去城外別院住了,還特意叫了外頭的雜耍班子去湊熱鬧,府里自己的戲班子昨兒就去了,過兩日便要開園子,真真好一番大熱鬧,我可盼著呢,到時候怎么也得帶著家里婆娘閨女去見識見識?!?/br> 第65章 合該就是我的人 錢九道:“我是來尋南樓月的, 不找戲班子?!?/br> 送貨的撇了撇嘴:“這話說的,不是一回事嗎,誰不知梁六爺從南邊請了戲班子過來, 南樓月正是這戲班的臺柱子, 如今六爺要開城外的園子,戲班子去了,他自然也得去, 若沒他這個臺柱子,那戲還有什么看頭,你若不著急便等等,若著急的話, 只得往城外跑一趟了?!?/br> 錢九忙客氣的謝了,看著送貨的走了,心里暗暗驚詫, 沒想到潘復的相好是個戲子, 先頭還只當是梁府里的歌姬舞娘一類人, 這唱戲的不都是男的嗎, 怪不得潘復說的時候遮遮掩掩, 原來好這口兒,難怪跟媳婦兒和離呢。 驚詫過后卻也暗暗盤算,聽剛送貨的話音兒,這南樓月是戲班子的頭牌紅倌人, 哪是輕易就能見的, 若是連人都見不著,便潘復許了自己再多好處, 也是一場空啊。 忽想起送貨的說, 過一兩日這位梁府的主子爺就要開園子, 到時候自己跟著進去豈不便宜,只要能進去園子,再尋機會找南樓月也就是了。 錢九打好了主意,便回牢里跟潘復說了,潘復聽著眼睛都亮了,既是要開園子,便說明梁驚鴻如今也在別院呢,忙道:“若見不著南樓月,便去尋驚鴻兄也一樣,他自來待我親厚,只他府里的下人們勢力眼,趁他不在府中坑害我,若驚鴻兄知道,必不會饒了他們這幫狗雜碎?!?/br> 他這些話,錢九是一個字兒都不信,心說,都到這會兒了,這潘復還自以為是呢,那梁府一看就是高門大戶,那位梁六爺必然出身不凡,說白了,人家那是云彩尖兒上的人上人,你潘復算個什么東西,靠著跟潘府沾點兒親,來投奔依傍的,是打秋風的落魄戶,跟那街上要飯的差不離,泥地里頭打滾的賤坯子,別說親厚,就是仰著頭看一眼那云彩都不夠格。 雖心里不屑,看在好處的份上,也不想太得罪他,便道:“你可饒了我吧,兄弟可不是你潘兄,識文斷字,一肚子學問,能入那位貴人的眼,我要是說找那位爺,不一頓棍子打出來都是好的,我還是去尋南樓月靠譜些?!?/br> 潘復聽了這話,心里不由生出些許得意,能得梁驚鴻青眼 有加,的確是頗長臉的事,梁驚鴻平日里結交飲宴的不是富家子弟便是燕州城有頭有臉的人物,即便對潘明成也是淡淡的,并不見深交,倒是把自己視為摯友,因此還曾引得那些公子哥們不滿。 潘復翻來覆去的想了許久,覺著自己落到這般境地,必是那些平日里一起飲宴的富家公子哥兒,見梁驚鴻對自己親厚,心里嫉恨,才趁著驚鴻兄不在府里,栽贓陷害自己,越想越覺著自己猜的不錯,暗暗詛咒發誓,等自己出去了必要這些人好看。 也不想想,他一個來投親的落魄戶,有什么能耐讓那些富家子弟好看,不得不說,梁驚鴻這場戲演的真好,都到這時候了,潘復仍覺他是個大好人。 卻哪里知道,他這一切倒霉催的遭遇都是梁驚鴻一手炮制, 更不會想到,他眼里的大好人,如今正對著他和離的娘子沒皮沒臉的獻殷勤呢。 皎娘在別院中每日里三頓藥膳,搭配藥浴,如此精心調養,幾日下來哪還有不好的,更何況也不是什么多厲害的病癥,不過就是初次破瓜,折騰的狠了些,加之她身子嬌弱,又與旁人有些不同,方才瞧著兇險,內服外用的折騰了這些日子,身上的傷早好了。 先頭皎娘還怕,自己身子一好,梁驚鴻便又來糾纏,心里怕的緊,只聽見外頭廊間的腳步聲,都忍不住瑟縮,不想這梁驚鴻前頭那般急色,見了自己便像要撲過來似的,如今卻似變了個人一般。 雖仍日日都來后院,也常說些調情曖昧之語,卻始終不曾留宿,如此數日過來,皎娘心里時刻繃緊的哪根弦不覺松了些,不似之前那般只見了他便似驚弓之鳥一般。 梁驚鴻顯然對這樣的變化很是滿意,雖想著皎娘若是能對自己笑上 一笑更好,然也并不強求,他如今是越瞧人越喜歡,覺著皎娘哪兒哪兒都好,竟無一處是不合自己心意的,甚至覺得皎娘本該她就是自己的,便她不搭理自己,只瞧著她心里都覺舒坦。 故此,天天一早便來后院,到天黑都不舍得走,先頭還不好如何折騰,如今有了開園子的事,可算有了名目,梁驚鴻便吩咐了下去,一時間吃的喝的穿的戴的,用的,擺的……流水一樣的送進了后院,把庫房堆得滿滿當當,四季衣裳別管是綾的羅的紗的緞的,薄的厚的棉的夾的皮的毛的……只能想到的都有,料子式樣也是最新的最好的,首飾更是一并置了十幾套,簪環耳墜戒指手鐲,金玉珍珠碧璽瑪瑙……什么名貴材質的樣樣兒不缺,就連搭配裙子的各種環佩香包帕子也一應俱全。 雖說送了這么多好東西進來,皎娘卻并不知曉,東西進來除了衣裳首飾,其余都進了后面的庫房,自有管事逐一點數,登記造冊。 而皎娘之前的衣裳首飾統共也沒多少,在家和來別院都是李mama收著,皎娘也不挑剔,拿出哪件兒來便穿哪件兒,后來不見了李mama,身邊這些瑣碎事便由韓mama料理了,皎娘心不在焉,哪里會在意穿什么 。 韓mama又是個格外周到穩妥的,雖日子不長卻早把皎娘的性子摸了個通透,正如表姑娘所言,這位是個難得的正經女子,不知是不是因自小身子弱的緣故,性子也格外淡薄,性子淡人也淡,不似旁的女子那般愛穿戴打扮,亦不大喜熱鬧,整個人就如秋日籬下一株菊花清清淡淡的,卻讓人怎么也移不開視線,想來也正因如此,六爺才撂不下吧。 既知她的性子,韓mama自然也不會把那些衣裳首飾都拿出來,想來她看了也不稀罕,若知道是六爺使人送來的,說不準更不會穿戴,如此豈不白白辜負了六爺的心意。 便歸總收了起來,只每日拿出一兩樣來與她穿用,如此,不知不覺潤物無聲,日子長了也就漸漸習慣了。 第66章 活生生的現世報 這日一早皎娘剛起來, 葉氏便來了,自那日葉氏說了些話從這兒走后,便再未來過, 雖未親來倒是日日都讓周mama過來問候, 算是全了禮數。 先頭皎娘是有些怨葉氏蒙騙自己的,卻那日聽了葉氏的話,心知葉氏也是迫不得已, 面兒上瞧著體面富貴,內里卻也是個苦命人,身為女子爹娘若不能依傍,生在那樣的富貴人家倒還不如尋常人家, 即便日子寒苦,到底平順,不至于似她一般小小年紀便步步驚心。 況這件事她也說的明白, 是欠了梁府的大人情, 梁驚鴻求到她頭上, 無法推拒, 且葉氏鄭重承諾, 會照管好冬郎。 事兒是做了,話卻說在了明處,點明虧欠皎娘的會彌補在她兄弟冬郎身上,倒讓皎娘無法再怨她, 況皎娘并非不明是非的糊涂人, 更知冤有頭債有主,這件事便怨便恨, 也該是梁驚鴻, 不應遷怒旁人。 只是明白歸明白, 到底是受了蒙騙,再不似以往那般親近,葉氏自然也是門清的,這些日子未過來,也是怕見了面無話可說更尷尬。 故此,這日一見葉氏來了,皎娘很有些意外,一時間不知該說什么,好在葉氏是個敞亮性子,雖知兩人再回不到當初那般親近,卻也不會過于糾結,畢竟該不該做的事已做了,日子卻還得往后過,且不說冬郎如今跟自家小子一處里上學,便瞧梁驚鴻這意思,只怕一時半會兒也丟不開去。 只他丟不開便會留在燕州城,皎娘這兒便不可能不照面,更不消說,北國那位十六皇子蕭璟瑀帶著人出使南楚,燕州城乃是必經之地,已然遞送了正經文書,要在燕州城停留,具體多少日子雖未說,卻以他之前的行程估算,少則三五日,多則半月一月的也不新鮮。 蕭璟瑀身份尊貴不同于別的使團,需得格外謹慎,若稍有不虞便可能發展成兩國大事,若因蕭璟瑀出使招待不周,引發兩國矛盾,說不準會刀兵相交,兩國已有十數年未有戰事,正因這十數年的和平,地處北疆的燕州城方有如今的政和景明,百姓安居樂業的太平日子。 干系重大,這次蕭璟瑀帶領使團在燕州城停留,必要招待妥帖,不能有絲毫差錯。 本來使團出使停留,是公務,不干葉氏什么事,偏這位蕭璟瑀是個風流種,雖是來出使的,卻攜了一位女眷,若是不要緊的姬妾也還罷了,偏偏還是位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