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男生間的勝負欲本來就強,加上都是熟悉的兄弟,小小的快樂也能數倍放大,一個幼稚的游戲也能讓他們越玩越嗨。 到后面比得難分難解,有人提議干脆來個搶答,一詞定勝負結束游戲。起哄間就把最陌生的明榛推了出去,讓他去描述詞,其他人搶答。 小胖師弟有點局促,手機里翻到了新的詞后整個人手足無措地看著麥文澈:“這個......這個詞太簡單了......我一講就猜出來了......” 麥文澈鼓勵他:“沒事,你往復雜了講!” 明榛想了一下,下定決心般說了幾個單詞:“兩個字。圖書館,ipad,女主,武器?!?/br> 其他人一臉懵逼,這么毫無聯想性的描述想搶答都搶不了,而麥文澈當下卻是連遲疑都沒有,脫口而出:“弓箭!” 然后就看見明榛興奮地說“對了對了”,旁人一臉“發生了什么”的神情。 ——那天麥文澈在圖書館碰到明榛時看的正是《饑餓游戲》,女主的武器就是弓箭。 這種只有自己能解碼的描述贏得可太爽啦! 那天活動結束時麥文澈加了明榛的微信,當時加他時也沒特別的意思,純粹就是覺得他替自己省錢了,下次有機會請他吃個飯,而且覺得這個小胖師弟雖然身子看上去笨拙,但腦子挺靈活的,當交個朋友了。 后來準備考六級的時候,他有天在朋友圈感慨了下自習室的位置太難搶,明榛忽然給他發來消息,說他每天都去自習室,要不要幫他占個座兒。 這敢情好??! 于是只要麥文澈有空想去自習時,就給明榛發消息,讓他給自己占個座,一來二去,兩人在微信上的交流互動就多了起來,有時候打游戲缺人還能湊個人頭,甚至自習結束后還一起吃過兩次飯。 這樣不咸不淡地過了一段時間。真正讓麥文澈覺得明榛有點特別,是他覺得這個人有點反差。 明榛看性格感覺是個很典型的不爭不搶的人,平時走路都低著頭,絕不東張西望,話也不多,總是安安靜靜的,存在感很差——呃,不討論身形的情況下。 有次遠遠在學校超市遇到他,他前面幾個男生嘻嘻哈哈地打鬧著把貨架都撞歪了毫不知情,明榛跟在身后看著搖搖欲墜的貨架匆匆拖著圓滾滾的身軀上前扶著,剛好被校超老板看見了,以為是他撞歪的,就陰陽怪氣地說了起來,而明榛也不辯駁,默默地扶正貨架,默默把貨品整理好,又默默地低頭離開了。 但就是這么一個看起來似乎很逆來順受的人,卻也有積極爭取的一面。 也是在備考六級的時候,有幾次在自習室時見他頻頻出門接電話,麥文澈便好奇問一嘴,才知道對方最近一直在遠程協助家里人申請裝路燈的事情。 他奶奶有個閨蜜住在一個很老舊的小區,有天晚上奶奶摸黑去找她串門,路上太黑沒看清,摔了一跤,導致手掌骨骨裂了。他們小區沒有路燈,很多老人家為了避免發生意外,平時晚上干脆都不出門。也是這時候才知道,這個小區沒有物管,不會有人去跟裝路燈的事情。 明榛一個部門一個部門地打電話咨詢,找了社區居委會,問了城管局,最后再到路燈所。輾轉反復多次,好不容易申請遞了上去,路燈所都準備來實地調查安裝了,又推進不了了。 十幾戶人家意見不統一不愿意裝。一來是路燈電費需要當地居民承擔,那片區住的都是些節儉的老人家,路燈亮一宿覺得太浪費錢了;二來是有沿街住戶覺得整晚亮著燈影響家里人入睡。 麥文澈光聽前面跑了那么多個部門就覺得麻煩了,一聽后面還涉及人情世故就更覺得頭疼。 這件事前后搞了一個多月,進展不順,麥文澈以為明榛會放棄,沒想到對方的韌勁出乎意料。 他一邊跟路燈所溝通,看能不能把燈改成那種智能熱敏感應的,一邊逐家逐戶地去說服街坊鄰里。 路燈所那邊早就不耐煩想撂攤子了,抱怨著說是居民不愿意配合,又不是自己不愿意做事。 明明是個不善言辭的人,此刻卻條理分明、邏輯清晰地跟不同的人說服、宣傳,臉上深情肅穆,語氣不卑不亢。 又一個多星期后,麥文澈看到明榛開心地發了條朋友圈,說某某奶奶小區終于裝上太陽能熱感應路燈了。 那一刻,麥文澈突然覺得這個人身上有光環。 有毅力又堅韌,認準了理就死磕,大概是那種不撞南墻不死心的人。 轉專業是,裝路燈也是。 這種反差很有意思。/// 所以,即便幾年不見,麥文澈在工作溝通群里看到靈鳥的人發了40多份腳本過來時,就知道,明榛還是那個明榛,只要是他想做成的事情,就一定能做成。 麥文澈翻著靈鳥發的各種腳本、廣告計劃表,做得專業且周詳,不由自主地帶了些贊賞的意味,這樣的乙方公司很讓人放心。 不愧是明榛。 意識到自己是在認可明榛,又不覺心生煩躁。 他皺了皺眉把自己面前的筆記本電腦一蓋,抓起了一旁的手機,點開了朋友圈想轉移一下注意力,然后刷到了丁予澤昨晚凌晨的朋友圈,幾張一群人吃喝玩樂的照片,配字是“祝我浩年年25,童心永不變”,底下帶了個定位。 定位是A城某家店,他有點訝異,丁予澤回A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