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形勢翻轉
此消彼長,得到李氏支持的朱全忠,也大肆擴軍,這給了朱瑄和朱瑾巨大的壓力。 但現在他們有了新的發現,就是無意當中,在朝廷將作監購買的那些武器。 將作監出品的武器,不僅質量上與趙州精品相差無幾,甚至遠在趙州之上,價格更是和趙州武器相差不大。 要知道,將作監的武器,可是從長安運過去的,相比趙州與鄆州的距離,長安顯然要遠的多,當初朱瑄還以為是朝廷不希望看到朱全忠一家獨大。 但剛剛孔緯和崔湛的報告,徹底顛覆了朱瑄的認知,原來那些物美價廉的武器,不是朝廷變相的支持,人家竟然還有的賺。 不管怎么說,朱瑄現在急需要朝廷的支持,不然他和朱瑾絕對堅持不了多久。 這次李曄宣布東巡,讓本來已經準備放棄的朱瑄一個天賜良機。 李曄東巡,朱全忠肯定不會坐視不管,到時候,只要朝廷和宣武有摩擦,那朱全忠就無暇再顧及他們,他也就有了喘息之機。 到時候,他們完全可以待價而沽,畢竟從朝廷的戰績來看,應該不會被朱全忠輕易戰勝,那自己就成了和朝廷遙相呼應的存在。 那自己的地位也就能保住,甚至水漲船高,說不定取代朱全忠,成為天下第一強藩。 為此,朱瑄不顧朱瑾的勸阻,依然親自跑到長安來。 只是,朝會讓他有些意外,朝廷竟然已經富足到了如此程度,而且根據禁衛軍之前的戰績,朝廷現在完全是整個大唐最強大的勢力了。 那自己還有待價而沽的資本嗎? 就在朱瑄糾結于此的時候,宣武的朱珍竟然率先發難,指責他破壞‘和平’,朱瑄一下就炸了,因為一旦李曄真的這么認為了,那就意味著,朝廷有可能停止對他的武器供應。 那他離滅亡也就不遠了,所以他才激動跳出來,就是怕朝廷或者說李曄對他有什么誤會。 “陛下,我鄆州之地,多次被宣武sao擾,甚至一度被逆賊朱全忠攻占,現在鄆州更是在宣武的壓迫下,舉步維艱,但我鄆州,對朝廷的忠心日月可鑒?!敝飕u顯然有些語無倫次了。 “嗯,你們之間的恩怨,朕也有所耳聞。都是大唐的忠耿之臣,何必為了些許不快,大動干戈呢,不管誰輸誰贏,到最后受苦的都是大唐的百姓。 朕看這樣,不如各自罷兵算了,反正大家都有損失?!?/br> “陛下,我宣武歷來以朝廷大局為重,這些年更是潛心民生,就是想給百姓一方安定的樂土,只是朱瑄賊子,心懷不軌,公然出兵犯我邊界,大帥無奈,只得出兵自救?!?/br> 朱珍也不是善茬,雖然他不會在乎朝廷怎么看待宣武,但現在畢竟是在幾乎整個天下眼前,他不能讓宣武落下口實,成為挑起戰事的罪魁禍首。 起碼要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站住,站穩。 “陛下,”朱瑄還準備再分辨幾句的時候,李曄開口了。 “行了,朕都說了,各自罷兵,不得再做任何不利團結之事?!?/br> “微臣遵旨?!敝煺浜椭飕u同時應答到。 “陛下,微臣還有一個不情之請?!敝飕u沒有退回班列。 “什么事,奏來?!?/br> “陛下決定東巡洛陽,微臣不才,手下有些兵將,愿意為陛下前驅?!敝飕u的話讓朱珍一下驚醒過來。 是啊,當初他們還只是想著怎么阻止李曄去洛陽,起碼是現在這段時間不能去,但沒想過,天下其他藩鎮的反應。 那就是借機出兵宣武,因為大部分藩鎮要想到洛陽,宣武是畢竟之地,藩鎮完全可以借機出兵宣武,那么宣武就將面對天下諸多藩鎮的窺視。 想想,到時候天下藩鎮的大軍齊聚宣武,那他宣武哪還有精力管其他的,光是應付那些軍隊,就夠他們忙活的了。 想到這,朱珍的冷汗,已經濕透了后背。 不行,千萬不能讓這個提議通過,誰知道其他藩鎮會不會照貓畫虎,那到時候宣武的樂子就大了。 就算強如宣武,在面對天下諸多藩鎮的時候,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就算到時候能將那些藩鎮趕出宣武,也必定是異常曠日持久的大戰。 那樣一來,就算是贏了,宣武也一定被打爛了,守著一個爛攤子,他們還能干什么。 想知道在,朱珍俯身施禮道,“陛下,太平軍距離李曄太遠,出兵未必能趕上陛下東巡,我宣武愿意出兵,保障陛下此次東巡的安全?!?/br> 張繼祚意外地看向朱珍,他不明白,在他來之前,曾經專門到汴州見過朱全忠,就是想著得到朱全忠的支持,朱全忠當初也是滿口答應的。 這次有了張繼祚敢直接拒絕李曄東巡洛陽的一幕。 但現在作為朱全忠全權代表的朱珍,竟然在大殿至善公然支持李曄東巡,甚至要出兵保護。 在場的眾人無不對朱珍的決定大感意外。 其實別說其他人了,就連朱珍自己都不相信,在此之前,他還一直想著怎么阻止李曄,現在倒好,形勢倒轉,自己還要為李曄的安慰擔心。 這讓朱珍無比郁悶。 “那倒不用了,朕聽聞今年宣武境內鄭許二州受災,何皇后不忍心見兩州百姓受苦,就拿出自己的收益,通過盛世集團前往賑災,只是不知道為何,被朱全忠給扣押了!” 李曄說道這的時候,語氣不由的加重了許多。 朱珍豈是那種小白,被李曄簡單的話語所震懾,“啟奏陛下,當初是盛世集團涉嫌夾帶私貨,妄圖以賑災為名,巧取豪奪,所以我家大帥才會斷然出手?!?/br> “原來如此,想必是那些人見錢眼開了。不過畢竟是皇后的人,還希望朱刺史能和朱全忠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將人放了,朕會讓皇后好生教育他們的?!?/br> 這話在別人看來,簡直就是李曄想宣武,想朱全忠認錯! “請陛下贖罪,微臣恐怕不能將次話傳達給我家大帥。畢竟涉及民生安定,更是有多為汴州士紳,聯名要求徹查此事?!?/br> 朱珍竟然再次拒絕了李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