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真心朕心
“你是說讓我為大唐開疆拓土?”李保問道。 “當然?!?/br> “你覺得我會答應嗎?這不就是給你賣命嗎!” “哈哈哈,皇兄啊,皇兄,你要真是這么想,我也沒辦法,不過你確實小看了我李曄! 區區功業難道就這么重要,你如果真的為大唐打下萬里江山,朕親自給你勒石記功!上書,為大唐開此疆土者,大唐皇室吉王李保!” 李曄這話一出,大殿中所有的人,都為之一驚。 勒石記功??!千百年來有幾人完成!更何況李曄的意思在明確不過,你如果真的做到了,他寫明是你干的,跟他無關,這是何等胸襟,何等的氣魄! 雖然大家還是會以為是李曄安排的這一切,但總歸青史留名者,是李保! 就單單這份氣魄,足以撼動人心。 “你就不怕我打下疆土,裂土分疆,與你為敵!” “怕,當然怕,但那樣也不過是我大唐內部的爭斗,不管是誰贏了,最終受益的還是大唐,這就足夠了?!?/br> “最后一個問題,為什么?”李保相信李曄說的,因為李曄完全可以派別人去,雖然很危險,但回報也很豐厚。 “因為我們都會老去,想當初太祖、太宗、高宗何等英武,為大唐創下這萬世基業,可我們這些不肖子孫,卻只能終日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 享受著先祖用鮮血換來的榮光,看看曾經的北庭都護府、安西都護府,現如今還有幾人記得大唐! 看看太宗、高宗兩代人,數十年的努力,遼東之地可還有大唐詔令之地! 看看甥舅之國的吐蕃,是如何肆虐大唐,蹂躪大唐子民的! 看看漠北游牧,又是何等高傲地俯視大唐! 蕞爾小族,也敢在西南之地稱雄! 這都是因為我們弱了,朕要讓后人記住,弱國無外交! 朕怕祖宗的基業毀在我們這代人手中,到時候即使我們已經是冢中枯骨,后人也用他們的唾棄讓我們不得安寧。 所以,朕要在有生之年,給后世子孫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將來子孫不肖,也能多敗幾年!”李曄慷慨激昂地說著,說道最后,他自己都被自己的偉大感動了。 大殿之中,落針可聞! 誰也沒想到,李曄有著這樣的雄心,有著這樣的壯志,仔細想來,他確實是這樣做得。 他不在乎別人怎么傳他修仙問道,他不在乎外界說他服丹過度,他甚至不在乎自己在朝堂上的威信,只要是大臣說的有道理,當面頂撞他都一點事沒有。 這也是李曄第一次跟別人,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說完之后,他感覺輕松了許多。 “朕知道,你還有你們,都覺得朕想要豐功偉績,在一個中興之主,朕可以不做,但大唐怎么辦! 也許你繼位之后會比朕做得好,但是真不甘心,你即使做得再好,也不過是維持著僵持的局面,大唐后世怎么辦! 你做到了所謂的中興大唐,但五十年后呢!一百年后呢!難道我們給后世子孫留下一句――‘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 朕做不到! 今天跟你們說這些,就是要告訴你們,朕不是神仙,朕不是上天之子,朕只是一個血rou之軀的人! 朕的目標很遠大,遠大到,即使十個李曄、百個李曄都做不到,所以朕需要你們,需要千千萬萬為了大唐著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男兒。 你們愿意跟朕一起,為了這個遙不可及的目標努力嗎?” “微臣孔緯,以先祖至圣先師之名立誓,只要陛下需要,就是拿微臣這把老骨頭填海,微臣也在所不惜?!崩顣系脑捥哂猩縿有粤?。 宦海沉浮多年的孔緯,都被李曄勾起了少年壯志之心,大殿之中內閣次輔杜讓能、閣臣崔昭緯、崔湛、劉崇望分紛紛下拜。 “臣等愿誓死追隨陛下!” 此時大殿,只有李保愣愣地站在大殿之中,他完全被李曄的話震驚了。 他沒想到,看似玩世不恭,不顧朝政的李曄,竟然有著如此的雄心壯志,李曄的這番話,讓他覺得自己何等的狹隘,何等的自私。 他甚至開始有些羞愧,覺得自己總是抱怨天理不公,總是認為李曄不過是運氣使然。 現在想來,就在他還琢磨著如何把李曄趕下去的時候,李曄已經開始為大唐百年大計苦心經營了。 這就是兩人之間的差距,李曄想到是為大唐,為大唐的子民留下一份豐厚到足以敗壞百年的基業,而自己僅僅是向著如宣宗皇帝一樣,中興大唐,就足以慰藉。 李保緩緩跪下,這次他是發自真心的服了,他佩服李曄的隱忍。 平心想來,李曄從登基以來,就在不斷為大唐的復興奔波。 他沒有沉迷權力,現在大唐絕大部分朝政都是內閣處置。 他沒有迷戀女色,登基以來他甚至將皇宮宮女全都遣散。 他沒有沉迷財富,他掌控的盛世集團僅僅是表露出來的財富就可以頂上大唐數年的賦稅。 他沒有嗜殺成性,他珍惜每一個生命,即使是俘虜,只要不是執迷之輩,也能遣散還鄉。 現在看來,李曄的皇帝生涯和苦行僧沒什么兩樣,后宮只有一個何皇后,對,現在又有了一個崔文媛,宮女比外邊富商的女婢都自由。 每人進宮之前,都簽訂了契約,皇宮工作三年,每月有四天時間可以休息,每月有定額的薪水,三年之后,放歸。 開始的時候,大家都不敢相信,這樣一來,皇宮豈不是和篩子一樣,還有什么秘密可言。 可讓人意外的是,無論是誰,都很難從皇宮之中得到任何消息,哪怕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消息。 這當然得益于李曄這些宮女的出身,因為現在皇宮之中的宮女,幾乎全都是藍田流民營出身。但更因為李曄是真的把她們當成人看,而不是婢女,工具。 據說,曾經有宮女向何皇后稟報,說有人出一萬銀幣,要她提供何皇后的喜好,這完全是商業刺探,但那個宮女不僅沒有答應,還將此事原原本本告訴了何皇后。 當時在場的李曄還說這個宮女真傻,又不是什么大事,完全可以拿了銀幣再說嘛。 結果被宮女一頓鄙視。 李曄就是這樣,小事上,從來不計較得失,一個宮女,一個侍衛都能給李曄白眼,但涉及到江山社稷了,就是誰說都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