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平靜的長安
李曄回京之后做出一系列事情,讓人搖頭,他向全長安城的道觀甚至寺廟征集丹方,賞賜一直給他煉丹的張泉靈正二品官職,雖說是虛職,但也是貴不可言。 張泉靈掛單過的玄都觀更是榮耀之極,定為皇家私觀,對長安城道教意外的宗教場所進行清查,重點是寺廟,大有武宗之勢。 下令僧錄司嚴管度牒發放,對長安所有寺觀進行清查,凡超過度牒范疇的一律重罰,無度牒寺觀直接取締,向天下征集祥瑞,凡進獻者一律重賞。 更有甚者,據傳聞,李曄還要廣征容貌絕佳者以充后宮。本來還想多征一些幼童作為丹童,被張泉靈阻止了,為此李曄和張泉靈還大吵了一架。 李曄倒也不是一件好事沒做,下令從流民中挑選身體強健者充入禁軍,而且只限于城外流民。 對于李曄的荒誕大臣們早已習以為常,就沒見過將皇位虛置,自己完全不管朝政,跑去煉丹求長生的皇帝。 只是擴充禁軍,讓朝臣們感到一絲絲不安?,F在長安城十幾萬禁軍,大部分已經被楊復恭控制,如果再擴充的話,難免不會成為肘腋之患。 可又沒法阻止,現在楊復恭已經勢成,不僅掌控著長安城的十幾萬禁軍,包括剛剛成立不久的新豐營,山南西道、金商二州也是楊復恭的自留地。 現在楊復恭的勢力范圍已經不遜于任何一方藩鎮了,當然這僅僅是指紙面上的地盤,至于實際戰力如何就不好說了。 楊復恭也曾提出擴充禁軍,但是被李保等人擋下了,這次有李曄的旨意,不僅楊復恭,劉景宣、劉季述、西門重遂也沒閑著,都在積極擴充軍備。 一時間,長安城外到處都是征兵點,只要是身體健全者基本全都被拉走了,流民開始涌向長安城躲避,進不去的就開始想長安周邊遷移。 而引發這一切的李曄,此時設立在武德殿的張泉靈處,耐心地給張泉靈講解這什么。 “你明白沒有!”李曄對張泉靈的理解能力有些不滿道。 “微臣覺得可以先試試?!?/br> 聽了這話,李曄放心了許多,張泉靈既然說試試,那就是理解的差不多了。 自從回到長安,李曄出于保密,就不再給張泉靈任何紙質的東西了,只能靠口傳相授。 李曄今天跟張泉靈說的就是制作炸彈,也就是簡易版的手榴彈。 張泉靈為了配合李曄,裝模作樣地在長安各地轉了半天,最終選定武德殿。 至于李曄在長安引發的動蕩,張泉靈也是略有耳聞,畢竟許多道觀通過玄都觀向張泉靈求情,希望李曄能放他們一馬。 張泉靈一律擋駕,據說在研制新的丹方。玄都觀也不敢得罪這位國師,畢竟自己還得靠這位國師幫襯 隨著李曄遴選丹童的消息傳出,讓本就混亂的長安,變得更加復雜了,許多有孩子人家,開始舉家外出避難,生怕走晚了孩子被帶走。 就在整個朝廷都在疲于應付亂局的時候,有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傳來,李曄決定送太子李裕到武德殿學習。 楊復恭等內府諸人倒是沒什么,外庭的朝臣一下就炸鍋了,你自暴自棄就算了,現在連帝國的下一代都不放過,現在武德殿是什么地方,那就是一個煉丹房,去了那學的只有長生和煉丹。 孔緯牽頭,外庭的奏折如雪片一般遞到李曄手中,李曄則聲稱偶感風寒,一律留中。 忠耿如孔緯更是帶頭沖擊宮門,想強闖進諫,怎奈禁軍早就得了命令,一律擋駕。 “哎,國將不國??!”錘頭喪氣的孔緯,哀嚎一聲,拖著疲憊的身體回中書省去了。 “孔相,剛剛吉王派人給您送了些補品,讓您保重身體?!笨拙晞偦氐街袝〉闹捣?,就有書吏稟報。 “替老夫謝謝吉王美意,老夫還用不上這些?!笨拙暦愿劳?,就低頭開始處理政務了。 書吏聞言想說些什么,見孔緯已經開始處理事情,就只好行禮出去了。 書吏剛出去,孔緯抬起頭,“看來這位吉王殿下也不安穩哪?!?/br> 孔緯知道李保拉攏自己的意思,也知道李保在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只是現在的大唐千瘡百孔,在經歷了黃巢之亂后,更是風雨飄搖,根本經不起任何內斗了。 就算李曄千般不是,那也是大家認可的皇帝,如果李保覬覦那個位子,長安的楊復恭第一個不答應,以楊復恭今時今日的實力,李保在沒有軍隊的情況,根本不可能成功。 就算李保僥幸成功,那些野心勃勃的藩鎮,就有機會插手中樞,這完全是前狼后虎的局面。 孔緯想好了,上書致仕,離開這個讓他深愛卻失望的長安。他是多么想讓大唐再次強大起來,但是皇帝沉迷煉丹,還把帝國的下一代太子也帶去了,朝臣現在更多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根本無心朝政?;鹿賹?,掌控禁軍,不思強軍報國,就只想著自己的權勢和地位,他現在無比失望。 “成功了?”三天后,李曄有點不敢相信地問道。 他剛拿到孔緯的奏折,還沒來得及看,就被張泉靈喊過來了。 “已經讓田五征在玉山試驗過了,完全沒問題?!睆埲`也難掩激動地說道。 這是他研制火藥以來,第一次將火藥用于實際武器,他激動地拿出田五征送來的數據,交給李曄。 李曄搶過來,仔細看起來?!拔宕缣諒?,內裝火藥二兩,鐵砂九錢,二十步之內人畜無幸。無鐵砂者,十步之內威力相仿?!?/br> “好,傳令田五征,趕制陶罐交給崔文媛,秘密送至長安?!?/br> 隨著陶制手榴彈的研制成功,李曄對將要發動的計劃,信心又增添了幾分。 過于激動的李曄,不小心將拿在手中的奏折掉在地上,張泉靈不經意看到臣“孔緯起骸”幾個字,一愣神。 “陛下,孔相要致仕?”張泉靈有些不敢相信道。 孔緯算是張泉靈的恩師,當年張泉靈初次進京,諸多書生意氣,得罪了不少權貴,孔緯愛惜他的才華,多次出面化解,即使張泉靈辭官修道,孔緯也多次寫信勸他回朝廷保小國家。 后來張泉靈被李曄找去,對外稱煉丹,孔緯更是多次來信勸張泉靈勿忘年少之志,規勸皇帝重歸征途。 可以說孔緯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忠臣能臣的一切。 千創百孔的大唐,正是由于孔緯的cao持,才在這風雨飄搖之中勉力前行,如今這位師長要致仕,這是對大唐何等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