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全力以赴
回到大殿,李曄開始規劃這些新來的流民的安置。好在李曄之前已經將玉山行宮附近的地區做了詳細的規劃,他首先對流民進行分類。 首先是婦孺,小孩子負責采集桑麻,婦女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負責養蠶織布,另一部分種植桑麻。男丁則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建造房屋,不光要建造流民居住的房屋,還要將李曄規劃的流民營用圍墻包圍起來,這既能增加人們的安全感,又能給玉山行宮形成有效的保護。 第二部分負責修路和開荒,將玉山到藍田的道路修葺一番,附近李曄規劃處的備用荒地開發出來,這本來是李曄留作慢慢發展的預留地,現在沒辦法,只能如此了。 第三部分則是修建水利,雖然一般水利修建都是在秋后,可是現在耕種時間已過,大批無所事事的流民會造成很多不安定因素,所以李曄有大批的閑著勞動力。 這些流民從事這些工作,李曄給每個出工的人發放糧食,以工代賑,這樣既能加快玉山的建設,又能妥善地解決流民安置的問題?,F在就是最大的問題,糧食了。 李曄先是行文長安,讓內府把他今年的內帑全拿來,再者就是跟楊復恭要錢,這個任務就交給王金了,王金這段時間為張泉靈采購,也算小賺一筆,對這事很上心,第三向長安地區寺廟、道觀購糧。 第二天一早,李曄來到禁軍大營,他先是驗看禁軍第一階段的訓練成果。李曄站在點將臺上,安敬旭站在他身側等待李曄的命令。 李曄對著安敬旭點點頭,檢閱開始。 除去守衛行宮的三百人,四千五百人整齊戰列在校場之上,隨著安敬旭令旗的揮舞,禁軍以率為單位,邁著整齊的步伐,走過點將臺,軍列整齊,如同一人。臺上的李曄更是心潮澎湃,這將是自己征戰天下的根本,也是自己征伐天下的第一步。 簡單的隊列行進之后,李曄滿意地點點頭,然后召集隊正以上的人到中軍大帳,告訴他們,第二階段訓練開始。按照他的計劃,第二階段首先是體能訓練,但是因為流民的原因,李曄調整了計劃。 他將隊伍分成三批,每批一千五百人,負責流民的安置,教導他們如何建房、修路,帶領他們按照計劃進行開荒生產?,F在還能趕上糜子的種植,還不算太晚。 命令傳達下去之后,禁軍并沒有任何抵觸,因為在一個月前,他們大部分人就是流民,于是,禁軍協同流民營選拔出來的人,開始指引新來的流民建房安家。 李曄安排好之后,就來到張泉靈的丹房,跟張泉靈研究了一會兒炸藥的問題,張泉靈嘗試了多種木炭和炸藥的配比,尋找最合適的組成配比。 “陛下,能不能找人替微臣給那些孩子開蒙啊,微臣現在分身乏術啊?!睆埲`見李曄要走,趕緊訴苦道。 “不能!你看看,現在真身旁還有人嗎,連皇后都親自帶著那些婦人養蠶,你覺得朕還能拿出什么人來!還有,朕現在缺糧食,你這個大國師不能白當,趕緊給找你道友們想想辦法,籌集點糧食,不用多了兩萬石就行?!?/br> “陛下,微臣在玄都觀就是一個掛單的游方道士,我上哪給您籌措兩萬石糧食啊?!睆埲`聽了直嘬牙。 “天下巨富就是你們這些僧道,趕緊去想辦法,你以為朕的大國師這么好當啊?!崩顣蠄远ǖ卣f道。 “哦,對了,聽你剛才的意思,是不是有人推薦過來?!?/br> “微臣現在沒有人選,微臣只能盡量尋找?!?/br> “跟沒說一樣,趕緊想,有合適的人,趕緊弄過來,現在朕這邊缺人的很?!闭f完,李曄就走了。 張泉靈等李曄一走才反應過來,是自己找李曄要人,怎么一轉眼成了自己給李曄找人了,還欠了李曄兩萬石糧食! 不過他也知道這位皇帝的難處,現在皇室式微,有才華有抱負的人,要么效命于藩鎮,要么隱居避世,不好找,張泉靈搖搖頭,還得去給那些孩子開蒙上課呢。 李曄剛回到正殿,就見崔湛焦急地在大殿外徘徊,見李曄回來,趕緊迎上去。 “陛下?!?/br> “嗯?!崩顣蠜]說話,而是帶著崔湛進殿。 “什么事?”李曄定下規矩,只要自己在大殿,沒有他的召喚,任何人不得入內。 “微臣剛剛得知,陛下要征購寺觀糧食,微臣這次運來一批,加上流民自帶的糧食,省著點吃,能堅持到夏糧,陛下不必向寺觀購糧?!?/br> 崔湛是真著急了,李曄向寺觀購糧,那就相當于向僧道宣戰,他們雖然不在朝野,但卻對朝廷時局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一旦處理不好,勢必會給李曄帶來不小的麻煩。 “現在知道替朕擔心了,早干嘛去了。糧食朕要了,不過不是現在,你先替朕保管著,到時候朕自有安排。你現在回去,盡量地籌集糧食,剩下的事就等朕的安排?!?/br> “是?!贝拚科鋵嵪敫嬖V李曄,現在正是春耕剛過的時候,糧價高出任何時候,不知道李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但是被李曄敲打幾次后,也不敢造次了,只好領命回去,盡量籌集糧食。他怕李曄向他先祖一樣,來一次滅佛,那對他的統治非常的不利。 李曄總算長處一口氣,崔湛那有兩萬石,張泉靈那邊最少能籌集一萬石,加上自己從長安籌集的糧食,差不多夠了。 不過這次也給李曄敲響了警鐘,這個時代,有糧食才是硬道理。這也為他日后發動的糧食大戰沒下了伏筆。 不過既然糧食問題解決了,那下一步就是土地問題了,說實話,現在整個關中地區已經沒有唐朝初期、中期的人口了,所以土地是足夠負擔他的改革的,只是,現在大量的土地被集中掌控在大地主、大家族手中,那些人寧可荒廢,也不會拿出來,觀念是沒辦法短期改變的,現在又正逢亂世,人們對糧食和土地就更加看重了。 世事無常,看來自己得加快腳步,將藍田納入到自己的管轄范圍,不然只靠一個玉山,發展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