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書迷正在閱讀:風諜、街角、當沙雕攻拿到社死劇本、難改、今天也想和竹馬貼貼、對不起,我有男朋友了、暗影諜云、進化之路、清榮(小媽)、棄少歸來
那一戰,伊諾克無比強勢地戰勝了他的偶像,他的對內前輩,那個稱霸了十幾年世界第一的伊萊·波頓,從此,德國隊的主力順利交接,伊諾克也坐穩了新的世界第一的位置,直到如今。 這一戰,雖然是在蘇元離開的四年里發生的,但在他回來瘋狂補課現在的乒壇知識的時候,也把那場比賽重播了無數遍。 直到現在也仍然記憶猶新,因此回憶起來無比順利,即使是在這么緊張的時刻。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有時候人會忍不住感慨古人的智慧,就像現在。 伊萊·波頓看著對面的少年突然一改之前思索的表情,像是明悟了些什么,整個人的氣勢都不一樣了。 嗯?難道? 伊萊·波頓挑了挑眉,見蘇元朝他點了點頭示意自己準備好了,便如前兩局那樣,發了一個看似中規中矩,卻完全挑不出錯誤的球。 中線區的臺內短球。 這是一個很尷尬的位置,很難去擰,也很難去拉,最穩妥的應對方法,就是擺短,輕輕搓一下,把這球擺回去。 伊萊·波頓的落點控制地很刁鉆,讓球正好落在了一個適合搓球但不適合進攻的區域內。 這種球,要說有多難接,倒也沒有,只是基本所有的職業球員,第一反應都會是輕輕把球搓回去。 而只要搓回去沒有伊萊·波頓那么精準,被他抓住一點點差錯,就會被伊萊·波頓狠狠地殺一個回馬槍。 前兩局里,也有不少這樣的球,蘇元也都是搓球應對回去的,也因此丟了不少的分。 蘇元沒有注意到嗎?注意到了。 那為什么還要繼續這么接繼續丟分?乒乓球比賽節奏那么快,真正在賽場上,是很難去迅速調整過來轉變一些打法的,更何況是這種接近本能的接球動作。 但這一次,不一樣了。 下一刻。 伊萊·波頓發的球才剛剛在蘇元的球桌上落臺彈起,還沒彈到最高點,就看到一個球拍湊近了過去。 反手,紅色的膠面直接抵住了球,阻止了乒乓球繼續上升的趨勢,緊接著狠狠地摩擦、碰撞。 拍面立著向內傾斜著,在觸碰上球的那一刻,球拍幾乎包住球來了一個二百七十度的旋轉。 蘇元極其冒險地,在球的上升期,來了一個臺內的反手擰拉。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前兩局比賽,蘇元不知不覺地就被帶入到了伊萊·波頓的節奏當中,不斷地防守,然后不斷地陷入被動,陷入被動又只能防守,就進入了惡性循環。 直到經過吳青柏的提醒,蘇元才猛地反應過來。 他差點丟掉了自己最引以為傲的武器。 伊諾克當時是怎么贏下比現在還要更強一點的伊萊·波頓的? 是進攻。 是不斷的,充滿壓迫力的,迅猛無比的進攻。 技巧不如伊萊·波頓完美,落點也沒有伊萊·波頓控制的那樣精準? 沒關系,進攻就好了。 用狂風暴雨般,甚至可以說是極其冒險,不顧后果的進攻,來打亂伊萊·波頓平穩而又完美的節奏,打破他那面銅墻鐵壁,才能在十面埋伏中博得一線生機。 伊諾克·羅布的打法和風格,其實和蘇元都很像,都是暴力的弧圈結合快攻打法,互相打起來時就會是一場拳拳到rou的視覺盛宴,這也是兩人打比賽時互相都感到無比痛快的原因之一。 所以,面對伊萊·波頓,伊諾克·羅布的破局方法,蘇元自然也適用。 雖然自己的力量可能還沒有伊諾克那樣足,但是,蘇元也有自己的辦法。 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然后,試著把自己的破綻,當成武器來使用吧。 蘇元冷靜地對自己說。 出色的視力,長久的訓練,讓蘇元無比清楚地捕捉到了球飛來的軌跡。 這一刻,觀眾的擔憂,解說努力冷靜的說辭,都與蘇元無關,他眼中只剩下了那顆,在他眼中慢放的,白色的小球。 依然完美,依然找不出破綻。 像一座厚重的大山,就要壓下來,快讓人喘不過氣,讓人在這種壓迫力之下來不及去反應。 突破他。 不要防守。 用進攻去突破他。 于是蘇元反手上迎,憑空就像出現了一把大斧,劈向了那連天的山岳。 硬生生地,劈出了一道縫隙。 白色的小球被帶上了猛烈的旋轉,呼嘯著朝著伊萊·波頓的球臺飛去。 弧線很明顯的,有一點高。 上得了臺嗎,是會直接出臺,還是落臺? 明明心里清楚伸長脖子也看不清什么東西,但這一刻,無論是觀眾席,還是直播間前的球迷們,都不由自主地伸長了脖子,想要把這一球的弧線軌跡看得更加清楚一些。 上臺了! 白色的小球壓在了伊萊·波頓右手半臺側邊的白線內部,彈了一下,緊接著就朝外拐去。 蘇元不僅冒險地在那樣完美的球的上升期就直接上手反手擰,甚至大膽地,可以說是瘋狂的,不計較結果是否能成功的,做了一個變線的動作。 原本應該落在伊萊·波頓左手半臺的球,在蘇元的變線下,強行朝著他的右手半臺落去。 目的就是為了打到對手的非慣用手半臺上,冷不丁打一個時間差,讓對手在調整過程中錯過最佳的接球時機,從而出現失誤,直接得分最好,就算能勉強打回來,也能更有機會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