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
易辭開口道:“我明天應該晚上七點左右可以下班?!?/br> 簡徵立刻接上,“那我放學了可以先去你的醫院附近等你,等你下班我們一起去吃晚餐?!?/br> 至于要不要發生點什么別的,那就看心情,看情況。 易辭沉吟片刻,說:“你放學后可以直接來醫院找我,我會跟導診臺的護士說,讓他們先帶你去辦公室等?!?/br> “這樣方便嗎?”簡徵問,“你的辦公室會不會有不許非醫護人員和病人進入的規矩什么……” “還好,下午五點過后,正常的下班時間來就沒事?!?/br> “那就這么決定了?!?/br> 簡徵愉快地背著書包離開。 但很多時候事與愿違,他計劃得很好,甚至都想好去哪里吃了,但這次如同上次一樣不順利,甚至更加不順利。 他大約五點半到醫院,坐在易辭的辦公室里寫作業,但寫得心不在焉。 易辭現在應該在做手術吧,要么就是在查房? 他想著醫生一天的工作,心不在焉地看書。 但他這一等就等到了大約晚上七點半,易辭才匆匆走進辦公室,脫掉白大褂,臉色格外沉默。 簡徵下意識地噤聲,抬頭看著易辭。 易辭用馬克杯給自己倒了一杯水,仰頭灌下去后才看著辦公室里的簡徵。 易辭的嘴唇動了幾次,似乎想說什么,卻沒有說出來。 簡徵立刻扣上筆記本屏幕,站起來走到易辭身邊,什么也沒有多問,只幫易辭捏肩膀。 易辭閉上眼睛,揉了揉眉心,神情疲憊。 簡徵大約猜到要么是今天手術不順利,要么就是易辭負責的病人情況不太好。 醫生也是人,也會有不同的類型。 如果一位醫生只把醫生當成一份職業來看,那么就會從一個客觀又冷靜的角度分析病人的病情,病人病情的起伏都不太會影響到醫生的情緒。 但如果一位醫生很心軟,是一個非常感性的人,那么也許就注定了他的醫生職業生涯會很辛苦。 簡徵覺得,易辭應該是一位很善良的醫生。 第16章 體檢 易辭坐在辦公室的椅子上,有種掏空了渾身精力的疲憊,簡徵安靜坐在旁邊,沒說什么。 這種時候易辭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自我平復。 過了幾分鐘,易辭才低聲說:“剛剛我負責的一位病人去世了,突發腦溢血?!?/br> “短短幾分鐘就去世,搶救無效?!?/br> 簡徵感覺嘴里干巴巴的,什么都說不出來。 在生死面前,仿佛任何的安慰都是蒼白無力。 “之前說的腫瘤手術失敗的病人,情況也不太好?!?/br> 易辭單手撐著額頭,“我曾經去看過心理醫生,也知道自己有時候狀態很不對,身為醫生,我的情緒不應該被病人的病情影響,這樣會讓我無法冷靜地做出判斷,這很難?!?/br> 簡徵終于安慰出來一句:“人不是機器?!?/br> 易辭搖頭,“可是醫生作為一臺機器,對于病人的病情會更加有利?!?/br> “也不一定吧?!焙嗎鐡蠐项^,“比如我,我看病的時候如果遇到那種真的會比較關心病人的醫生,就會覺得很放心,情緒上就會放松下來。病人的心情應該很影響病情的吧?!?/br> “醫院里有一位醫生,對待病人的態度十分和藹,但作出判斷時卻像一臺精密的儀器,我覺得我還無法做到那樣?!?/br> “不一樣?!焙嗎鐡u頭反駁,“人的心都是rou長的,一個人是不是真的關心另外一個人,是很清楚能夠感覺到的,那種浮于表面的關懷很容易就會被戳破?!?/br> 易辭表情莫名地看著簡徵。 簡徵強調:“我說得是真的,就你可能很少當病人,沒什么經驗吧,我的經驗應該比你多。病人的體驗和反饋最重要?!?/br> 易辭看了簡徵一會兒,問了一個簡徵沒想到的問題,“你經常去看醫生?” 簡徵:……這個重點是不是抓得不太對 “還好吧,現在不怎么去了,我小的時候是個早產兒,體質不太好,經常生病去醫院,有的時候感覺醫生那套說辭我都會了,多喝熱水什么的,還有我也很能分得清楚哪個醫生好,哪個醫生不好?!?/br> “比如說你吧,我覺得你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醫生,真的,特別棒?!?/br> 簡徵非常誠懇地夸贊,覺得自己說的話真的是發自肺腑的。 看了這幾次,他真的覺得易辭是一位非常好的醫生,屬于醫德也很好的那種。 易辭盯著簡徵看了一會兒,終于搖頭失笑。 簡徵松了一口氣,覺得易辭心情應該好了的時候,忽然又聽到易辭問:“你上一次體檢是多久前?” 上一次體檢? 他貌似只做過一個入學體檢吧,之后就沒了。 年輕人,體檢什么,多耽誤他熬夜。 但易辭卻仿佛不得到回答不罷休的樣子,直勾勾地看著簡徵。 簡徵迫于壓力,硬著頭皮回答:“大概是去年開學吧,入學體檢?!?/br> “之前有體檢的習慣么,一年一次?” 簡徵一副你在說什么天方夜譚的表情看著易辭,“我這個年齡,哪里有人一年體檢一次?!?/br> 易辭搖頭,表情嚴肅了不少,“無論多大年齡的人,一年體檢一次是必要的。有些項目可以三年或者五年再檢查一次,有些項目要每年都檢查。既然你今年還沒有做體檢,下周就去做,我會將體檢的材料發給你?!?/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