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荒年代[末世] 第2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之男主愛吃回頭草、灰姑娘的橄欖汁(h)、王冠與月亮、處男控看書記錄、要睡了沒、【快穿】攻略殘缺男配、【西幻】好大一瓢狗血、籠中(百合ABO)、《野種》小媽文、年下、作為殺手cao死暗殺對象也很正常gl(百合abo)
		
		    第4章 承包山地    田原遠回到家鄉已經一年多了,他上學比較晚,八歲才上小學,大學畢業的時候已經二十四歲。    畢業后他在城里工作了將近兩年,現在差不多二十七歲了,他還沒有結婚,甚至連女朋友都沒有一個。也是因為他的父母都不怎么關心他,才讓他逍遙到現在。    在農村,二十四歲就算是屬于大齡剩男剩女的行列了。一般到這個年齡的男女他們的父母長輩都要開始急著給他們相親找對象。田原遠因為特殊的家庭關系,倒是沒有這方面的困擾。    田原遠工作了兩年,又是個不怎么愛花錢的性子,倒是存了一筆小存款。差不多五萬的人民幣,精打細算之下,在農村,倒也是一筆足夠的創業啟動資金了。    田原遠回到村里之后,剛巧碰上村里的土地整改。田家村那時候正將所有的土地都收起來,進行統一管理。屬于私人宅基地的,按照原本的所在地和面積大小重新丈量,劃清界限,多減少補,劃定區域范圍,界定所有權,此后不得有異議爭吵。    平整出來的多的土地,靠近村子的就集中進行拍賣,價高者得。那些不用于住房建設的山林地,有合同的繼續租賃,沒有租賃合同的則丈量出來,規定每畝地的租金。沒有合同的若想繼續使用那塊地兒,就要按村里新規定的租金繳納款項。    這一規定很是鬧了一段時間的矛盾。田家村周圍全是低矮的山地丘陵,有山有水,哪怕低矮了一點兒,歷來也都是鄰近鄉鎮埋葬先人、建造陵墓的好選擇,故而,在屬于田家村的好十幾個山地里,存在著不少不同年代的墳墓。    現在田家村把那些墳墓占用的面積也算在了需要交納租金的山地范疇,規定的租金比一般的山地租金還要高好幾倍以上。制定此政策規定的田家村村委簡直是連死人的錢都要賺。他們吃定墳墓主人的后人明知道吃虧也不敢不敬先人。    那些有祖先葬在這里的人當然不樂意交租金,畢竟過去幾十年都沒有交過,沒有這個先例??墒侨绻唤蛔饨鹩植恍?。田家村的村委是不敢做挖人家祖墳這種缺德的事兒的,他們不敢做得太絕,可是他們有別的法子,逼那些后人把租金交出來。    田家村的村委聲明了,這些山地是屬于他們村的,每年清明節的時候,他們會在各個關口設置關卡,攔截那些前來祭拜祖宗的后人,不給他們拜祭。這樣一來,那些人就是不敬祖宗了,逼得那些人咬牙切齒,心不甘情不愿地交錢。    田原遠身上的五萬塊錢,既買不了宅基地,也沒有祖宗需要交租金,他看中了那些原本用于種植和養殖的土地。那些地方原本種了不少果樹,有池塘,也有基本的生活設施,只是最近幾年果子和豬雞鴨的價格太低,產出與投入的比例太低,搞養殖和種植的村民紛紛虧了本,自然無心經營,都外出打工了。那些地方就荒廢了下來。這次田家村土地整改,那些地方就是屬于所有權歸村里但使用權暫時沒有下家接手的狀態,每畝地的租金和大面積承包山地種植經濟喬木一樣。    田原遠花了五六千塊錢,獲得了七十畝地十年的使用權。這個價格算是貴的了,以前畢竟可是都不收租金的,而且對于承包者來說,山地基本是不來錢的,魚塘的承包使用才是大頭,三四畝的魚塘一年的租金就要八千多。    田原遠原本是不想要魚塘的,可是那塊地和魚塘是連在一起的,如果光把地租給了他,魚塘就很難承包出去了,畢竟沒有地方搞豬雞鴨的養殖,光是一個魚塘不說賺錢了,年景不好的時候,連租金都付不起,反要虧本。    田原遠和村里的村干部磨了幾天,每一個村委干部都死不肯松口,田原遠最后只能咬牙答應了,但是由于資金有限,他聲明魚塘的租金每年一付。而且要等到每年的魚賣出之后才付租金。    他們那里搞養殖的都是這個規矩,村委們全都爽快地答應了。那塊土地的所有權雖然歸村里,可是魚塘和那塊地上的基礎設施卻都是屬于之前在那里搞養殖的村民的私有財產,一并掛在那塊土地下出租的,魚塘和基礎設施算是一個整體,連在一起給租金,租金并不屬于村里,而是給之前的那個養殖戶的,只有山地的租金才需要給村子。所有村干部們答應得非常干脆。反正不管如何爭取利益,最后都不是落在他們的口袋里,他們才懶得多費唇舌和田原遠磨嘴皮子呢!    田原遠堅持要訂立合同,他們村的村干部全是吸血鬼,倒賣山地林木中飽私囊的事兒沒少干。田原遠從來就信不過他們的口頭約定。反正每換一屆村干部,新上任的村委的第一要務都是為自己撈一筆好處,除了那些實在是動不了的,能夠扒皮的絕不放過。你不服氣?和之前的村委已經協商好了?那不關他們的事兒,那是前任村委與你之間的事兒,不服氣你找他們去,反正現在管理權在我手里,你要用,行啊,交錢,否則就“讓”給更加合適的人。    交錢簽了合同后,田原遠便到那塊山地去了解情況。按照村委們的介紹,魚塘所在山嶺與村莊隔了兩個山頭,山路很不好走。    從田家村到魚塘,有兩條路可以到達。走小路的話時間是最少的,但是要經過兩三百米的水田,連自行車都騎不過去,騎車的話,只能走山路,山路彎曲兜轉,崎嶇不平,路途遙遠,費時又難走。    田原遠握著一支棍子,走小路來到了魚塘。    魚塘的屋子建在半山腰,正對著山下的池塘,池塘一邊連著一個水塘,另一邊連著沒有被淹沒的水田。魚塘屋是主人住的屋子,旁邊挨著一個保溫室。在魚塘屋的下面地勢略高的是雞舍,隔壁是豬欄,一個飼料房緊挨著豬欄。一條陡峭的山路將魚塘屋雞舍和豬欄分隔開來。    豬欄分兩間,一間是地板夯得極實的大豬欄,共有三欄。另一間是專門用來養母豬和小豬的,足足有九個,相對的空間小得多。由于當初豬舍都是用水泥磚塊砌的,六年過去了,依然堅固新實。至于木頭搭的雞欄就不行了,木頭上滿是蟲洞,頂上沾滿蜘蛛網,油氈紙也爛成一截截,用手一摸,撲簌的灰塵就落了下來,整個破破爛爛的。    拿到合同之后,田原遠銀行里的存款就去了將近兩萬。雖然有點坑爹,但是田原遠看過那塊地后,發現豬欄雞舍都齊全,修繕一下就能重新使用。最讓他高興的是豬欄后面連接著一個沼氣池,只要把沼氣池的管道重新換過也能繼續用。就是住人的屋子有點破舊,還是瓦房子的,墻還倒塌了一面。但是在瓦房子的周圍,錯落有致地栽種著芒果、荔枝、龍眼、木菠蘿、木瓜等多種水果,全都有七八年的樹齡了,有的還結著果子。    田原遠唯一需要比較上心的就是重新蓋一個住的地方。他是不打算蓋瓦房子的,雖然瓦房子比較通風透氣,在夏天沒有那么悶熱,可是住過瓦房子的田原遠知道,瓦房子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容易藏蚊蟲。    尤其是在這種野外的環境,蚊蟲鼠蟻是絕對少不了的。故而,田原遠覺得還是蓋平房比較劃算,后續打理沒有那么麻煩,住著也舒心。    不過平房也有一個大問題,他們這里屬于亞熱帶地區,夏天十分炎熱,平房只有一層的話,夏天晚上樓板會熱得人睡不著的。田原遠想了又想,咬牙決定,就蓋兩層的吧!    田原遠也不怕別人笑話,蓋的雖然是兩層的房子,占地面積卻只有6*8平方米。屋子的主體砌好后,抹了水泥沙上了白石灰裝了窗戶,整個屋子便亮堂堂的了。    一樓一堵墻隔開兩個空間。大的內間住人,朝陽方向,東、南方向各開了兩個小窗,敞亮得很,放下一個床鋪、一張桌子綽綽有余。外間靠近大門的那邊在墻根下開了一個下水道口,把略低的地面圍起來,就成了洗米洗菜洗手的地方。旁邊放一口大水缸,靠里建個一米來高的板臺,上下兩層,用來擺放電飯鍋、沼氣灶等等。最里面砌一堵墻,裝一扇木門,就成了衛生間。這么一設計,倒也不顯得逼仄。    田原遠的小窩面積雖小,但是五臟俱全。二樓暫時用來堆放雜物。規劃設計的時候,田原遠曾考慮過,如果冬天太冷的話,到時候就搬上二樓住。所以二樓空蕩蕩,只抹了水泥地,就是一個比較大的空房間。田原遠想等到以后手頭比較寬裕了再好好裝修一下二樓。    房子田原遠是叫村里比較相熟的幾個泥水匠做的,由他招待三餐,工錢不算貴。因為房子面積小,又只有兩層,連地基都不用怎么打,只用了半個月就建成了。    第5章 安居    田原遠的運氣不錯,撞上了建材大降價的時候,每噸鋼筋2400元左右,水泥、砂石、磚頭也不貴,算下來建筑成本不過一萬塊左右。人工費約6000多一點。    田原遠的魚塘屋建成之后,沒有急著入住,而是讓它好好地通風,散散氣。反正他住在村子里,離魚塘也不遠,沿著村里水田邊蜿蜒的田壟走,轉過兩座海拔不到五十米的山嶺,就到了魚塘的所在地。    不過田原遠雖然沒有住在魚塘屋,在等待屋子通風的那一個月時間里,卻是抓緊時間把其他要緊的事情都干了。在村里人的介紹下,他下了6000條鯽魚100條大頭、20條草魚的魚苗到魚塘里。然后花了一天的時間,把魚塘的出水口給清理疏通了。    田原遠在讀初中和高中的時候,為了賺學費,好幾次寒暑假都跟著村里的建筑工人到各地干活,裝修過別墅,建過鐵道站臺,砌過農家小院的磚墻,裝過室內電器線路,給大養殖場建造過沼氣池……    弄好自家魚塘的沼氣池,對于田原遠來說,還真不算困難,他也不想請人來弄。雖然手藝有些生疏了,稍稍回憶了一下,他就自己動手把沼氣池重新修理好,閉塞的管道通通買新的替換掉,很快,沼氣燈就亮了起來。    魚塘屋子周圍長期沒有住人,長滿了茂盛的野草,幾乎讓人無處下腳。低矮的灌木叢的長勢也極為可觀。田原遠一瓶除草劑下去,不到三天,無論是野草,還是灌木,甚至是旁邊喬木的葉子,就都大片大片的枯萎了,效果不是一般的驚人。田原遠看著那驚人的效果,在驚奇的同時暗暗點頭。嗯,往后春天野草茂盛,他就一瓶除草劑,通通搞定!    買下這塊地,田原遠覺得最值得的,就是前任主人留下來的果樹了!大個兒大個人的木菠蘿,此時正是成熟的季節,一個個散發著甜甜的香味,熏得田原遠整天暈暈乎乎的,整個人都被木菠蘿的香氣給包圍了,連呼吸間都是滿滿的木菠蘿氣味。    屋子旁邊的龍眼樹上結了累累的果子。一粒粒黃灰色的龍眼擠擠挨挨的,極為喜人。田原遠最喜歡做的就是在午后醒來,到龍眼樹下挑著摘龍眼來吃,哪一粒大就摘哪一粒,隨摘隨吃,別提多快活了。    木瓜幾乎是四季都有成熟的,但是不知道為什么,那些快要成熟的木瓜長著長著,就從尾巴的部分開始爛起來了,吃木瓜時,就得把那些腐爛的部分切掉。田原遠吃了幾次之后,就對木瓜不感興趣了,就讓木瓜在樹上繼續長,任由鳥雀啄食。    處理完魚塘和沼氣池,田原遠就開始修建豬欄和雞舍。因為手里的資金實在有限,就暫時先把大部分的豬欄放著不管了,只修建了一間大的豬欄和兩間比較小的豬欄,大的用來養豬仔,小的養母豬。    雞舍田原遠倒是好好地修整了一番。把腐朽了的竹條換掉,砍來新的竹子,片(動詞)成片(名詞),重新替換上,把簡陋的木門裝上,再打掃一下,消毒過一遍,就差不多了。    這樣一來,田原遠手中的金錢就去了一半,而收成還遙遙無期。田原遠絲毫不著急。他回到村里,承包魚塘,主要是因為這里山水環繞,靈氣較為充裕,有利于他的修煉。同時,離人群又不算遠,不會與現代社會脫節。只要能夠自給自足,達到比溫飽更好一點兒的生活水平他就很滿足了.    所以他不打算把所有錢都投入到養殖上。他打算先買兩頭母豬、五十只公雞、十只母雞、二十只鴨子養著。他打聽過,隔壁村子就有人家賣母豬的,還是已經懷孕一個多月的母豬。一頭母豬從受精到生產,只需要一百多天。換言之,兩個多月之后,田原遠修整好的那間大豬欄就能開始養小豬了。田原遠沒有養過豬,但是他覺得不難.    不過,對面山頭上就有村里的人在養豬。田原遠覺得到時候自己有需要的話,還是要上門取取經,虛心咨詢一下有關注意事項的,田家村里留在村里務農的村民都是淳樸的人家,不怎么會藏私,一般都肯把自己知道的經驗說出來。田原遠并不討厭和那樣的人家打交道。    雖說不指望著養豬賺大錢,好歹別把豬給養死了。母豬就養來生豬仔,豬仔養大了賣掉換錢。至于雞鴨,那二十只鴨子田原遠是想著養大留著自己吃的,不打算賣掉。雞也留下十幾只自己吃。母的下蛋,閹雞就殺了吃。田原遠這里的人養的公雞在比較小的時候,就要閹掉,所以他們這里把公雞稱之為閹雞。他們這個地區的人吃雞也習慣吃閹雞,真正的公雞幾乎都不吃。    多出來的三十多只閹雞養大到能賣的時候,差不多就到了年關,正是雞鴨需求旺盛的時節。田原遠心中有數,不愁賣不掉。魚塘周圍有很多低洼地方,野草很多,田原遠觀察過,都是雞鴨豬都能吃的,他都想好了,等雞鴨買回來之后,就散養,讓它們自己去找吃的,省點兒飼料。    田原遠心中的如意算盤打得噼啪作響。等到雞苗鴨苗和兩只母豬都買回來安了窩之后,就到周圍的養殖戶家里去取經了。這個時候田原遠才知道,原來從鎮子上的飼料經銷商那里買飼料,并不一定要付全款,只要和對方協商好,等到雞鴨豬都賣出去的時候,把欠下的錢補上就行了。田原遠當時心動不已,回去考慮了一番之后,還是打消了那樣的念頭。    算了,他又不是為了賺多少錢才回來的,自己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又沒有什么負擔。欠人家的總是要還的,何必呢!    魚塘的發展漸漸上了軌道,等屋子晾了一個多月之后,田原遠買了一套新的生活用品和家用電器,就從村里的房子搬到了魚塘屋子住。    剛開始的時候,田原遠委實不習慣了一小段時間。周圍太安靜了。晚上只有窗外窸窸窣窣的昆蟲叫聲和田野里青蛙呱呱的叫聲。白天除了風吹過樹木的沙沙聲,和嘰嘰喳喳的清脆鳥啼,不聞人聲,不見人影,偌大的一個山頭,只有田原遠自己一個人的身影。    過了一段時間后,田原遠慢慢就習慣了這種清靜。沒有喧囂的人聲,沒有嘈雜的車聲,沒有轟隆隆的機器聲音。四周圍只有清風、陽光、水汽縈繞。雞鴨豬每天非常休閑地過著自己的生活,或在草叢找蟲子,或啄著樹皮,或在水中悠哉地劃行,在吃飯的時間點爭先恐后地搶吃著他舀出來的飼料,吃飽之后懶洋洋地走到各處的樹蔭下乘涼。夜晚來臨,不用田原遠驅趕,就自動排著隊走回雞舍,靜靜入睡。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動的時候充滿活力,靜的時候安然美好。    田原遠慢慢覺得,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自己,似乎也成為了大自然中的一份子。    心境變得平順柔和之后,田原遠發現自己能夠捕捉到靈氣光點的次數變多了。漸漸地,他摸到了規律,心態變得更加的平和,進入那種玄妙境界的速度也越來越快,沉浸在修煉中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不知不覺間,就過去了一年。一年后的現在,田原遠已經進入了練氣三層,豬欄里的母豬也第四次懷上了小豬。去年買的那一批雞鴨,除了幾只留下來生蛋的母雞和母鴨,全都賣了出去,新的一批小雞和小鴨正在茁壯成長。魚塘三月份的時候網上來了幾百斤魚,約有一萬多塊錢進賬。年尾的時候田原遠買了一批魚飼料,賣魚的錢差不多剛好抹平魚塘租金和買飼料的錢。    豬rou的價格不高,田原遠賣了一批大豬兩批小豬,不算人工費,得到的錢減去飼料費,只有賺到一千塊錢左右。幸好大豬小豬的糞便能夠用于沼氣池發酵,田原遠也就不計較值不值得的問題了。    雞鴨由于處于銷售旺季,倒是讓田原遠切切實實賺了一筆,除了收回成本之外,還有五千塊錢的凈收入。手頭的錢比較寬裕后,田原遠今天就多進了一批母雞。公雞苗依然是五十只,鴨子苗也是二十只,小母雞苗進了兩百只。    田原遠養那么多母雞倒不是為了下蛋。而是經過一年的摸索,發現母雞比較好養。他從對面山頭的田維家了解到,附近有專門收買小母雞的地方,四個多月就能把小母雞賣出去。而且小母雞食量小,體積小,宰了田原遠一個人也能吃掉,不會浪費,留下來也可以下雞蛋。附近的村子時不時就有生孩子的人家需要大量的當地雞蛋。    年尾的時候,鎮子上的電器店降價促銷,田原遠路過的時候看中了一款冰箱,很干脆就買了,順帶還買了一個消毒碗柜,讓人給送貨上門。    田原遠在野外山林生活了一年之后,深刻地認識到沒有一個冰箱是多么的不方便!他們村子離鎮子并不是很近,開摩托車也要十五分鐘才能到達。田原遠整日窩在山里,懶得和人打交道,不到迫不得已都不會到鎮子上去。    可是呢,他又是一個人生活的,一旦宰殺了雞鴨,很難在一天之內靠他一個人全部吃掉,總會有吃不完的剩下。最后為了不浪費,只能端給對面的田維家的人吃。養了兩條狗看魚塘之后,這種浪費的情況才有所改善。但是田原遠也不是常常宰殺雞鴨的,他膩了雞蛋鴨蛋之后,偶爾也有想吃豬rou的時候。為了幾兩豬rou,田原遠時不時就要跑一趟鎮子,極為麻煩,也浪費時間。有了冰箱之后,就方便多了,一次性買幾百塊錢的豬rou冷凍好,想要吃的時候提前解凍就行。宰殺的雞鴨也能夠把當天吃不完的放進冰凍室里。簡直是一勞永逸。    至于消毒碗柜,它雖然是田原遠臨時起意,買冰箱時一并捎帶的,卻很有它存在的必要。魚塘屋畢竟養了不少雞鴨豬,它們或多或少都帶有一定的細菌病毒,田原遠在屋子里和豬欄雞舍之間來來往往的,難免不會沾上一些。    尤其是田原遠進入練氣三層之后,近視的眼睛不知怎的就回復了正常的視力,往??雌饋黼鼥V朧的東西變得纖毫畢現。身體五感也開始變得靈敏,老是覺得周圍一些地方很臟。為此,田原遠還特意花時間去學了古書上的一個“除塵術”。不過因為田原遠的丹田能夠凝聚的靈氣有限,很容易就會把里面的靈氣“花光”,重新引氣入體凝聚在丹田又要花費幾個小時,田原遠并不能隨心所欲地隨時使用除塵術,所以田原遠覺得,有一個消毒碗柜真是太有必要了!    第6章 宅之生活    開春的時候,田原遠閑著無事,借了村里人的牛,把村里分配的屬于他的幾塊地給翻了,接著犁了一遍,耙平整了,一半種上了花生。一半種了些番薯、黃豆和綠豆。這幾樣東西都是田原遠愛吃的,從小他就喜歡吃番薯,煮的烤的都喜歡。黃豆則是因為它的用處很廣,可以用來發豆芽,也能單單泡水加油鹽煮熟來下粥,還可以磨成豆漿喝。至于種綠豆,則是因為市場上它的價格比較貴。而田原遠在夏天的時候特別想要喝一杯綠豆冰沙。    ――反正修真之后,他有一把子力氣,犁地翻地什么的,小兒科啦!    今年的夏天來得特別早,春潮剛剛到來沒幾天,接下來就是連著大半個月的艷陽高照,好像一下子就進入了夏天似的。整個春天的溫度較于往年高了不少,雨水也比較充沛。    不僅僅是農作物和野外的野草野花長勢茂盛,而且那些上了年份的樹木像是嗅到了什么信息,煥發了新的生機,枝葉不斷往外伸展。蒼綠的山地上,一棵棵大樹撐著一個個巨大的樹冠,像是一頂頂厚實的華蓋。    田原遠在魚塘岸邊開墾的菜地里,黃瓜收了一茬又一茬。在溫熱的雨水的滋潤下,各種瓜果像是打了激素一般猛地抽條長葉,花朵一朵接著一朵的開,吸引了大批的小昆蟲前來采蜜。    不久就一批接著一批的結果成熟了。田原遠平均每隔三天就要采收一批黃瓜、一批豆角,他吃不了那么多,就買了幾個壇子,把它們腌制了,做成咸瓜和酸豆角。    魚塘屋旁邊的兩棵木菠蘿結了很多菠蘿。田原遠粗略數了數,差不多有上百個。木菠蘿比較濕熱,吃多了對人體并沒有好處。眼看著一個個成熟了,田原遠只得把它們砍下來,能送人的就送人,不能送的就用來喂雞喂豬。    豬rou的價格開始慢慢升高,不斷有買小豬的豬中(豬中介,類似房屋中介、婚姻中介一類人的存在)來詢問他有沒有小豬賣。    田原遠剛剛把花生給拔了,喂豬喂雞的工作量也不大,暫時沒有什么事要做,市場上的豬rou價格看情況一時半會兒也不會低到哪兒去,就打算把小豬養大了再賣,有人問都一律拒絕了,就說沒有小豬賣。    六月份的時候,花生熟了,到了可以拔的時候。田原遠一個人一天功夫就把半畝地的花生給拔完了,還把花生子脫了根。幸好隔壁的花生地已經拔完了,沒有其他人看到田原遠的動作,不然他們肯定大吃一驚,因為田原遠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手的動作已經連成了道道殘影。那根本就不是普通人類能夠做到的事情。    暫時沒啥事情做,田原遠每天一大早喂完豬雞鴨,就回到村子里曬花生。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兒,前一段時間的高溫多雨過去之后,接下來全都是大晴天,每天掛在人們頭頂上的太陽散發著越加灼熱的光芒,天氣一天賽一天的炎熱。    進入六月以來,南方普遍高溫,很多地方都沒有下過雨了。田原遠有一個小學同學在鎮子上開了一間電器店,這段時間的生意極為火爆,各種夏天的電器供不應求,空調都脫銷了,要提前預訂猛打電話追貨才能從制造商手中摳到那么一兩臺空調。    田原遠在魚塘屋子里也覺得很熱,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修真的關系,他一點兒也不習慣空調這種人造的溫度和濕度環境,每次到鎮子上開著空調的超市里買東西的時候,渾身的毛孔都在散發著不適的信號,抗拒著那里的環境。    田原遠想自己還是比較喜歡自然風多一點。他買了一臺大風力的立地風扇。這臺風扇有四個檔位,還能左右上下搖動,只需要200塊錢,田原遠覺得挺值的,就爽快地買了。    有了這臺風扇之后,田原遠就不愿意在白天的時候離開屋子了。外面實在太熱了,早上太陽剛升起來沒多久,外面就熱烘烘的了。他每天起床之后,喂了雞鴨豬,就窩在屋子里。屋子里清涼,隨便弄點兒早飯吃了之后,就回到房間里修煉。    風扇呼呼地滿房間的吹,在明亮的日光里,別提多愜意了,簡直是人生一大享受,田原遠就覺得自己整個人都圓滿了。    前兩天,回去村里曬花生的時候,田原遠遇到了隔壁家田富剛家的一個女兒,發現她身上有著能夠引起他挎包里的書本的某種共鳴。雖然他有些好奇對方身上能夠引起自己手上這本修真的書本的會是什么東西,卻按捺住,沒有貿貿然上前詢問。    在這個啥都講究科學的世界里,出現修真秘籍這么一個不科學的存在,一旦被他人知道,光是想想就覺得很危險。剛得知自己手中的武林秘籍是一本修真的書籍的時候,田原遠為了惡補修真的知識,曾經瀏覽了大量網絡上有關修真的常識和知識。    那些所謂的常識和知識里,田原遠總結起來就那么幾條:“強者為尊”、“弱rou強食”、“殺人奪寶”、“心法與法術不同,心法是用來拓寬經脈,擴展丹田的靈氣儲備空間的,法術是用來殺人傷人威懾敵人和自保的”、“靈石是靈氣的一種存在形式,很珍貴。修行離不開靈氣,所以遇到靈石不要放過?!?、“很多修真者為了獲得有助于修行的寶物,往往會對自己的師兄弟伴侶家人師門朋友等等下手,不可以輕易相信他人”。    ――反正,就是在修真一道上,充滿危險就是了!    不說網上那些沒有證據的猜想,光是想到現實生活,田原遠就覺得自己該把修真的事情捂得死死的!    現在科技這么發達,小到路邊交通燈上的電子拍照,大到大氣層之外的衛星,監控系統無處不在,田原遠可不想冒險去嘗試暴露自己是修真者的后果,他不想讓國家機器把自己抓去研究,更加不想過著東躲西藏的生活。修真的秘密,他自己心里清楚就行了。    把這件事放下之后,眼看著天氣越來越熱,熱到在室內即使坐著不動,沒有開風扇都會汗水不斷的程度,田原遠就徹底過上了宅男的生活。    他從小就不耐熱,小的時候家里沒有空調風扇,只靠人手一把的蒲葵扇,夏天的夜晚,他總是熱得睡不著覺。小學時候語文課上曾經寫過“我最喜歡的季節”,老師要求同學們把自己最喜歡的季節做一個排名,并且說出喜歡的季節的理由和討厭的季節的原因。    小小個頭的田原遠就認認真真地給自己喜歡的季節做了個排名,秋天是他最喜歡的季節,最討厭的季節就是夏天,就連冷得他手腳哆嗦的冬天的討厭程度都排在夏天的后面,因為夏天一到,他就會感到身體非常燥熱,熱得他晚上連覺都睡不著。    現在,田原遠已經不是沒有謀生能力需要好好學習的學生,也不再是兢兢業業朝九晚五必須按時打卡否則就要被扣錢的上班族,只要他每天早晚兩頓喂好豬雞鴨,除一除菜園的野草,它們就能自然而然地茁壯成長,不需要他過多cao心。    于是,在衣食無憂,沒有經濟壓力的情況下,他把房間的窗簾一拉,把風扇調到最大檔位,在呼呼的風聲響起的時候,一心一意開始修煉就行了。    現在田原遠的生活日夜顛倒,晝伏夜出。他每天需要在室外做的事,就是趕在太陽之前和太陽落山之后把雞鴨豬喂了,在暮色中到菜園把已經能夠采摘的瓜果和青菜拿回來,放在冰箱里冷藏著,想吃什么就煮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