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級大佬拒做炮灰對照組(快穿) 第330節
“那這修堤壩的銀子?”大太監小心翼翼的問。 皇帝眼底目光明滅:“傳幾位尚書進宮議事?!?/br> 不出皇帝所料,幾位尚書進來之后爭論不休,有人覺得應該撥款,有人覺得往年撥了那么多款,竟然還出現這種情況,應該追究岑知府的責任,而戶部尚書則是直接哭窮。 不管是應該還是不應該,反正國庫沒錢了,撥不出來! 皇帝就高高在上的,事不關己的看著,等大臣們吵出來個結果。 太子表示,學到了。 扯皮了三五天,最終有了答案,這洪澇到底是事關重大,朝廷最后還是撥了五萬兩銀子,專門用于修補鞏固堤壩。 要不然到了六月真正的汛期,這堤壩因為朝廷不撥款沒修好決堤了,這鍋誰背? 但朝廷只給五萬兩,不夠的自己想辦法。 如果是修建堤壩,五萬兩自然是不夠的,但用來修補堤壩,勉勉強強也夠了。 再者有著這個由頭,府衙里的銀子他也可以支取,岑知府還是比較滿意的。 岑知府拿到了銀子,從林晚哪里買來了水泥開始修補堤壩和河堤,干得紅紅火火的。 這邊穆老將軍也上表向朝廷要銀子! 西南的城墻都要塌了,再不修補,下次黎軍來了可就擋不住了。 朝廷你趕緊給我撥三十萬銀子來讓我修修補補,順便把軍備給換一換,我將黎軍打得稀巴爛。 東北和西北接到消息,哪里還坐得??! 朝廷每年用于軍費的銀子就這么多,你拿了三十萬,我們是不是得吃西北風? 不行,我們也要哭窮。 除此以外,各地災情也如雪片一般往朝廷飛,干旱的,洪澇的,地震的,什么都有。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不就是薅錢嗎?誰還不會似的。 而在這個時候,穆老將軍和魏衡都接到了消息:皇帝的暗衛來了西南,想要魏衡的命! 作者有話說: 今日一更。大朋友今日想休息休息。 大家也節日快樂 第282章 表小姐對照組58 林晚轉頭看向魏衡。 其實這件事很好處理。 但事情好處理, 傷心就有點兒難。 好在魏衡早就不對他那皇帝爹有什么期待了。 “這件事就交給我來處理吧?!蔽汉獾?。 林晚點頭。 他們父子之間的事情,他想親自處理,那便讓他自己處理。 林晚相信他不是那種哭唧唧求父母多看一眼, 求父母多憐愛一點的可憐蟲。 魏衡也的確不是。 他出手迅速而狠辣。 對于皇帝派來的那些暗衛, 他沒絲毫留情,全都滅了。 當然還是給了點面子, 扯了塊遮羞布:暴雨 泥石流。 總而言之,京城皇帝得到的消息是:暗衛們出門沒看黃歷,到了西南之后遭遇暴雨, 正好遇上泥石流,全軍覆沒了。 這種理由皇帝會相信嗎? “泥石流?就這般巧合, 他們到了西南便遇到暴雨便泥石流?他們都是死人嗎?若有暴雨若有泥石流他們不知躲避, 全都是死的?” 皇帝說到最后,抄起硯臺朝下面的人砸去! “這么一點小事你們都辦不了, 鬧出這樣的笑話, 朕要你們何用?!” 下面的暗衛頭領被砸破了頭,鮮血滑下來, 不敢擦拭,匍匐在地上:“臣無能?!?/br> “無能!你還知道自己無能,那你還敢來見朕?”皇帝來回走動,咬牙切齒, 怒氣沖沖:“你怎么不提著自己的頭來見朕?” 等皇帝的怒氣發泄得差不多了, 才重又坐下, 冷聲道:“什么暴雨, 什么泥石流, 只怕是有人在暗中出手吧。朕就知道, 當初那墨家滿門抄斬, 那些暗衛卻不知所蹤,定然是落到了他手里?!?/br> 皇帝眼里略過一抹狠絕,原本他不是不能給他一條生路,如今嘛,便統統都給他去死。 就像當初的墨家一般。 皇帝正要吩咐,外面一個小太監在大太監的耳邊悄悄說了幾句話,向來不動聲色的大太監竟然忍不住露出驚訝的神色,而后匆匆進來,“皇上。 ” 皇帝停下來,皺眉看向大太監,如若不是有要緊的事,心腹太監不會在這種時候沖進來打斷自己。 “何事?” 大太監看了一眼下面的暗衛頭領,小步來到御書桌后面,伸出手在皇帝耳邊輕語,但下面的暗衛頭領耳聰目明,隱約聽到了幾句太子的話,心也動起來:這太子是現如今的太子呢還是廢太子? 他一顆心沉沉的墜下來,感覺自己的處境越發的不妙。 “什么?”皇帝聽完驚愕不已:“你說外面有人傳言,當初五皇子之死并非意外,乃是太子看中了五皇子的側妃,因此故意設局害死五皇子,謀奪兄嫂?” 大太監深深的低下頭:“是,外面確實有這般留言?!?/br> “荒唐!”皇帝怒道:“太子妃端莊秀美,太子側妃年輕俊俏,那一個不是絕色,那楊側妃又是何許人也,太子竟會為她如此昏頭?連兄弟手足都不顧?!” 皇家哪有甚手足親情啊喂。 大太監也只敢腹誹,嘴上卻是道:“皇上圣明,此必定是有人故意陷害太子?!?/br> 皇帝眼底陰郁。 罵太子品行不端,就是罵他眼睛瞎。 而會這般攻擊太子的,除了他那幾個好兒子,別無他人。 皇帝一眼掃向下面的暗衛頭領,改變了主意:“你去徹查此事?!?/br> 暗衛頭領心里松了一口氣:“是。臣告退?!?/br> 暗衛頭領退了下去,皇帝吩咐:“傳太子?!?/br> 大太監給下面的小太監使了個眼色,頓時就有人跑去傳太子。 太子此時正在東宮,一腳踹翻了椅子,氣急敗壞:“一定是他們干的!” 除了他那幾個好兄長,還有誰會傳出這樣的流言? 簡直是該死! “殿下,皇上有請?!毙√O還傳旨。 太子瞬間慌了:“父皇叫孤過去,可曾說有甚事?” 太子的心腹太監上前給小太監塞了塊銀子,小太監低頭輕聲道:“宮外有些言語傳了進來,皇上有些不太高興?!?/br> “什么?父皇知道了?!碧拥谝巫由?,冷汗涔涔。 父皇會不會相信那些流言? 會不會對他失望,繼而將他的太子之位給奪去,就跟當初廢太子一般? “殿下,”揮退小太監之后,太子的心腹太監湊近:“殿下您又何須懼怕呢?您便是曾經將楊側妃帶進宮中,也并非如流言那邊是想要將楊側妃占為己有,乃是無意中聽聞五皇子之死有蹊蹺,楊側妃似有不測,因此才將她救回,只萬沒想到,那jian人見失敗,竟然收買東宮之人將楊側妃毒死,您只是念及兄弟情分這才沒有上報而已?!?/br> 太子活過來了:“你說的沒錯。孤可是半支眼都沒瞧上那楊氏,不過是意外得知此事,方想著解救楊側妃,萬沒想到四哥眼見事敗,竟然將楊氏毒死!” 太子去到皇帝面前照著這般哭訴:“父皇應知兒臣從不貪戀美色,那楊氏又非絕色美人,兒臣又豈會做出這等有悖人倫之事?更何況,彼時那楊氏已然有孕在身,兒臣便是再不恥,也不會搶奪有孕之婦啊?!?/br> 太子將四皇子供出。 皇帝又驚又怒:“你是說,你果真將那楊氏帶回了東宮?” 太子哭道:“當時兒臣聽聞四哥謀害五哥,奪其側妃,心中震驚,忙令人前去解救,那楊氏甚是懼怕四哥將其尋回,百般哀求兒臣,兒臣一時心軟,便應下了她,因著當時正準備冊封太子,兒臣不欲生變,因此便想著待事后再尋機稟報父皇,可兒臣萬萬沒想到,四哥竟趁著冊封太子當天,東宮守備松懈,在楊氏的安胎藥里下了毒,害得楊氏一尸兩命,兒臣當時也是極為氣怒,只當然楊氏已死,且是在東宮,又有四哥威脅,兒臣解說不清,因此才將此事瞞下,萬沒想到竟會有人傳出流言?!?/br> “父皇,您要相信兒臣啊。兒臣真沒有做那等悖逆人倫之事?!碧颖е实鄣耐瓤?。 皇帝氣得一腳踹開他:“傳四皇子!” 宮外四皇子也早就得到了消息,當下又驚又怒又怕,怒氣沖沖闖到二皇子府,一把揪住二皇子的衣領,眼睛血紅:“是不是你?外面那些流言是不是你放出來的?” “流言?”二皇子裝聾作啞,露出驚訝的神色:“四弟為何如此氣憤,莫非外面那些流言跟你有什么關系?” 四皇子一拳打過去:“少在這里裝模作樣?!?/br> 論陰險,二皇子可比他陰險多了。 他一點兒都不相信這里沒有二皇子的手筆。 二皇子功夫沒有四皇子好,沒躲過這一拳,被打得眼睛都青了,忙將人將四皇子拉開,四皇子猶在哪里罵罵咧咧。 二皇子摸摸眼睛,氣怒道:“四皇子你若再這般,就別怪吾不講兄弟情面,告到父皇處,請父皇做主?!?/br> 四皇子怒道:“我呸。少在這里裝模作樣,你是甚樣子,當老子不知曉嗎?老子告訴你,老子若是栽了,你們也別想好過!” 誰手里還沒點對手的罪證了? “四弟,你這是要作甚?”二皇子也怕他發瘋,揮退侍衛后拉著四皇子坐下:“吾雖不知曉你做了甚,但你也不必太過慌張,畢竟外面流言的主角可不是你,而是太子。你如今這般著急怒沖,豈不是正告訴別人你與此事有關?” 四皇子哼:“就太子那鼠膽,父皇一問,必然就扛不住,到時候為了撇清自己,定是要將吾拉出來當墊背的?!?/br> 四皇子瞥二皇子一眼,冷笑:“五弟那事,我原先一直以為是意外,可這些時間我仔細的琢磨了下,這所謂的意外,也未免太過巧合了,只怕其中必定是有人在搗鬼,如若父皇必要問罪于我,我便稱乃是楊氏發現了五弟死得蹊蹺,本是想為五弟伸冤,不想卻被兩位皇兄追殺,我見義勇為,將她救下,因為她當時身受重傷,我只得先為她療傷,未料她竟有了身孕,乃是五弟的親骨rou,我更怕她被人謀害,是以想等她生下孩兒之后再求父皇做主,只不曾想,竟被太子所劫,遭受毒害,一尸兩命。我也不知那到底是太子所為,還是兩位哥哥所為。二哥你覺得父皇會相信誰呢?” 如今四皇子所言,自是胡言亂語,那楊氏肚子里的孩子當是四皇子的,但沒人見過啊,楊氏又已經死了,還不是隨他們編? 二皇子瞬間想罵人:瘋子,真是瘋子。 因為五皇子的死,他們都插了手,后來兩次劫那楊氏,他們也都動了手,一旦四皇子將他們牽扯上,皇帝一查,難保查不出點蛛絲馬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