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鉆木取火開始 第316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要愛上殺豬佬!、有恃無恐、守寡三年,三個崽的將軍爹回來了、全能種菜大師[基建]、邊緣人物她重生了、表妹難逃、在異世游戲當領主、神醫大佬美又颯、穿越后多了個童養夫(女尊)、退圈后我靠廚神系統火了
這番話說的人皇冷汗直冒,尤其是那句“如果不想二世而亡”,他又有些羞愧,因為大旱之事他并未投入太多關注,現在想來確實不對。而后他又想起魏和這個名字,回想起之前陸紹元也說過此人,便暗暗記下,待以后提拔。 卻聽對面的方仙人說道:“至于長生之事,倒是可以另辟蹊徑?!?/br> “噢?”“???”人皇和陸紹元一齊出聲。 方長笑道:“但不是你們想的那種長生,畢竟人除了身軀長壽,還能讓自己的事跡與德行長生。作為位高權重之人,愿你們將蒼生放在心里,只要好好做事,千百年后人們依然記得,此謂文明不滅即永生?!?/br> 人皇與陸紹元同行禮,齊聲稱是。 “我這里沒有準備飯菜,也不留你們了,這里有幾粒草丹,乃我一桑姓好友所煉。雖然不能延年益壽,但強身健體祛病去邪還是很管用的,你們帶上罷?!狈介L丟給二人每人一個草藥瓶子。 雖然蓋得緊,也能感覺到里面藥香撲鼻。人皇和陸紹元趕緊收起了放好。 而后卻見方長站起身來,在無名殿角落拎出來個物件,走回來遞給人皇:“這個小自鳴鐘,是我閑暇時候所做,贈予陛下吧,可以用來看個時間,暫且留個紀念罷?!?/br> ------------ 第588章 【壯闊的施工現場】 從仙棲崖上離開的時候,人皇和陸紹元并沒有走來時的路。 那條長長的棧道,上去時候還可,若是下去,定然會將畏高的人嚇得趴在木板上不敢動彈。從未有過這種經歷,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否畏高,但礙于顏面, 都沒有在方長面前提起。 倒是方長早早就看出來他們的情緒,笑著說道:“且讓我送你們一程?!?/br> 而后只見面前這位仙人只是輕輕揮手,便覺周圍景色一閃,再看四周,已經離開了那靈俊秀美的仙棲崖,站在了出發時候進的那個林子外面。 “真是仙家手段!”人皇贊嘆道。 他手里拎著個小巧的自鳴鐘,此時又將手中的鐘提起來觀賞, 金屬外殼上面鑲嵌著玻璃, 上面還頂著兩個錚亮的鈴鐺, 還有個很小的擊錘。用顏料涂成白色的表盤上面,繪制了時間刻度,顯得精細漂亮,讓人皇有些愛不釋手。 倒是旁邊陸紹元左右看了看,又判斷了下時間,勸諫道: “陛下,我們還是趕緊去和來時所帶的人們匯合,不然持了怕是要出亂子?!?/br> 人皇立刻領會了意思,畢竟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和一位重臣,一齊失蹤在深山老林里,怎么看也不是吉祥事情,于是趕緊和陸紹元一起,往外面趕去。 還好隨從的人們都是精英,他們派了兩個人出去報信,接著一部分望風一部分搜尋,人皇和陸紹元往外面走了一點點路, 便發現了正在焦急等待的侍衛。見到兩人無恙地出現在面前,侍衛大喜過望。 “陛下!陸大夫!真是太好了??!” 這侍衛立刻便招呼周圍,將附近不遠處的人手聚攏過來,并用牛角小號通知了散進山里搜尋的其余人。 同時,他們還有條不紊地派出兩人去報信。 待人齊后,人皇對身邊人們說道:“此間事情已了,不能耽擱京中事務太久,我們立刻便啟程回京?!?/br> …………………… 送走了兩位不速之客,仙棲崖上的日子又回到了往昔那樣,無需為任何事煩惱,自在逍遙。 平日里,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背上背簍,在云中山里逛悠逛悠,采幾樣靈藥野果,或者切幾塊礦石,順便再打上兩只想嘗嘗的獵物;又比如在莊稼田里、菜畦里、藥田里松土鋤草,再采上幾樣藥炮制后煉丹煉藥,摘上幾顆菜回去烹飪;還能去山神廟尋章淳,與其或者其它去山神廟做客的人聊聊天,再下上兩局;亦或是在工坊里泡著,做些有趣的事情, 順便將過程記載成書,或贈送出去,或待以后下山時候再贈予有緣之人。 隨著他在山中的活動,云中山也愈發靈秀,仙棲崖上的靈韻更是濃重的簡直要化為雨霧流淌下來。時間一點點的過去,山里的草木黃了又綠,鮮艷的花朵也開了再敗,結成累累果實,繼而被鳥獸啄食,再跌于地上果rou朽壞成泥,種子發芽長大。 山神廟旁邊的人家越來越多,看起來有成為新村子的跡象。林溪村愈發興旺,規模不斷擴展,人口繁多,有能和當初虎橋鎮相比的趨勢。在山神章淳那里,偶爾會碰到胡云夫婦。胡云告訴方長,林溪村的村長林海自從得了那本丹方之后,將其中內容發揚光大,不僅種藥,還將炮制好的藥熬成膏、丸之類,不僅救人無數,也賺到了許多錢帛。 胡云說,這幾年光是林溪村的學校,就陸續升級了好幾次。由于資金充沛,在胡云的主持下,村學擴大了面積,引進了書籍,擴大了師資,同時也吸引了更多周圍的孩童前來求學,興旺的很。 同時從山神章淳那里,方長得知,天庭運行經歷了初期的磕磕絆絆之后,逐漸走上正軌。重新梳理調整后的神祇體系發揮了作用,卓有成效。天下這幾年變得風調雨順,百姓們善惡有報,安居樂業。 不過,對于最為迫切的兩界融合問題,天庭花費了更大力氣更多時間,才整出個好方案來。 秋日里顆粒歸倉,方長磨了新麥,興沖沖地烙了大餅,又去撿拾了幾個雞蛋,配上嫩嫩的小蔥炒了盤,又蒸了一小塊臘rou切片裝盤。正享用時候,有只山鷹在崖邊雕們的注視下,戰戰兢兢地飛過來到近前,放下一封信。 “章山神的信?”方長看了看落款,將手中餅放下,隨手施展除垢術清理干凈雙手,才撕開封口,抽出信紙查看。 “原來如此,倒是不難?!?/br> 信里面說的內容很簡單,天庭終于找到了合適的施工方案,準備在下一個陰月陰日陰時,召集天下力量,一齊動手將兩界隔離開來,而且是一勞永逸地隔離開來,分為陰間和陽間。 若此事成,再往后即使兩界徹底合一,兩邊的生靈和天地規則也不會互相影響。 由于兩界融合是發生在天下各處的事情,所以倒也不用像之前那樣,還要尋找薄弱點來打通入口過去,只需要在合適的時候一齊出力,動手施法便可。而對面的鬼界,天庭也進行過聯絡,尋找到了其中大能,于同一時間在對面亦行施為。 過了幾日,方長還從章山神那里知道,這個聯絡的過程十分之順利。 因為對面在很久以前,便有了對兩界相碰之事的預言,有識之士們也在積極尋找辦法,奈何能力不足,無法徹底解決問題。如今對面的天地內進行了廣泛的組織,并在勘測后帶了完善的行動方案來聯絡,自是欣然接受,并心甘情愿地聯合起來,被收編為新體系的一部分。 時間到的時候,日光都逐漸黯淡了幾絲。 方長停止了所有活動,坐在早課石上,靜靜地等待著。靈覺之中,他能清晰地感應到整個天下此時的態勢。 兩界的融合之處變得薄弱了些,頓時便有許多兩界生靈便要跌入另一側,還好這邊早有準備,天下各處應邀參與此事的修行人與大妖、神祇們一起動手,阻止了這最后的慘劇發生。 而后他們一齊施法。 頓時,湛藍的天空變得七彩斑斕,各地的云朵被攪得粉碎,連正在進行的降雨都驟然而停。有風從各處起來,攪動著大地上的所有物件,雖然風力不強,但持久且彌堅。天地間的靈力,更是因為此等大規模的法術而涌動起來。 估計在對面的世界,也是一副壯闊的景象。 靈覺之中,兩個宛若藥葫蘆樣相連的世界,變得如同兩個相貼的肥皂泡,中間有了層間隔,很是結實。除非用對應的通道,不然再難穿透。那些差點跌落又被救起的兩界生靈,也在此刻心頭一輕,如釋重負。 俄頃,有縷縷功德自天而降,均勻地分給了每個參與此事的人。方長倒是對此毫不在意,因為功德于他無用,不過這綿延十數年的問題解決,還是讓他心中大感暢快,繼而修為大進。 ------------ 第589章 【時過境遷】 凡間總有傳言說“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但其實只是山上的生活與外面不同,不容易覺時日流逝,至少在云中山里是如此。山里的綠葉黃了又落,植物和水流努力之下,將仙棲崖周圍的山勢進行了不少改造。 植物在互相競爭中生長蔓延, 水流變幻沖刷,山石也在風吹日曬中崩落,繼而被苔蘚蕨類分解的看不出原來模樣,于是原本可以通行的地方被遮擋的嚴嚴實實,原本是峭壁的地方多了路途。 當然,對環境改造能力最強的, 還是有手有腳使用工具的生物。 對云中山來說, 喜歡在山里到處轉悠的方長, 才是這座山里最大的改造者。他的雙腳踩出了許多道路,他手中的工具,在山里挖掘、砍伐、采集,有時候興之所至,還進行疏通與平整。 其次便是山腳處的人類了,日日年年,人類的數量不斷增長,活動范圍也不斷向山中蔓延,侵蝕原本被靜謐占據的領地。樵夫和獵戶們在周邊活動,并不深入——托林溪村種藥的福,如今采藥人這個職業,在云中山周圍越來越沒有前途了。 咔咔咔咔—— 方長用小鉗子,輕輕地將幾根小釘子,貼著玻璃表面楔進周圍的木框里,而后它將這個相框掛在了墻壁上,后退兩步看了看效果,感覺很是滿意。 墻壁上如今有兩副鏡框,這和傳統的裝裱方式不同,但也頗顯規整, 而且容易清潔。他剛剛掛上的這幅,是在崖邊的迎客亭里,朝仙棲崖這個方向拍的一張黑白照片。 拍照工具的結構倒是不復雜,有個木頭箱子,前面打孔安上透鏡,里面放上張玻璃銀鹽底片,就能做到。對比起來,反而沖洗所用的各種材料更難制備些,還好他有近乎無限的時間,只要有興趣,便能慢慢的做。當然,過程也被他記載成了書,并命名為《照相術》,放在書架上,有機會可以贈給有緣人。 相片的角度選的很好,取景內容很豐富,崖邊大樹、早課石旁的葫蘆藤、碧玉湖心六角亭、崖邊浣花溪、無名殿前的參天銀杏樹、殿旁的菜畦藥田電線桿, 統統被拍進了這張照片里,雖然只有黑白色,但由于十分清晰, 不難想象圖里的色彩絢麗。 旁邊的鏡框里,則是方長的畫作,位置也是在迎客亭,取景角度完全一致。雖然沒有旁邊照片那樣細致,但沒有用水墨的技法,而是上了數種顏色,加上是他親手所畫,靈動萬分。 墻壁上兩副相同視角,不同風格的作品,相映成趣。方長點點頭,將桌上的鉗子釘子等工具收拾好,放回工坊里,而后看了下天上的云。 近百年天下無甚大事,崖上同樣也沒有大事。 方長宅在云中山里,未曾出去,連云中山也沒離開過。便是離著仙棲崖只有幾座山頭的林溪村,他也只是在山中溜達時候遠遠看過,至于其發展之繁盛,倒是不用親眼去看,遠遠地望一下氣便知。 唯一與外界接觸比較多的,是章山神的山神廟和周圍逐漸形成的村落。 原本孤零零待在荒郊野嶺里的山神廟,如今經歷了歲月變遷之后,也是整日香火繚繞,來進香祈福的絡繹不絕,當然其中相當一部分,依然是旁邊官道的過路行人們。而依托這里的香客,尤其是官道在此駐足行人們而興起的產業,讓這山神廟周圍多了不少人家,繼而形成了個村落。 方長偶爾會帶些崖上物產,來章山神這里串門,下上兩局棋,并獲知些天下新發生的事情,也見證了那座小山村從無到有的興起。幾代人之后,“山神廟周圍有個小村”便成了理所當然之事。 再去天下游覽一趟? 這個想法起來,便被付與了行動。 修行至今,方長早已經變得可以隨心所欲,無牽無掛的人,下山一趟也是簡單至極。從白玉床頭將近百年未用的背包背上,簡單整理了下里面物品,裝進去些自己寫的書,而后將放在書桌旁的酒葫蘆跨在腰間,又取下掛在墻上的劍鞘,而后走出殿外鎖上門。 輕輕招手,便有龍吟鳳鳴之聲從靈劍泉中升起,一道明亮的金光瞬間閃耀,停在方長周圍,歡快地繞了一圈后,歸入鞘中。卻是在靈劍泉里蘊養了上百年的靈泉劍,被召喚而出,其甫一出水,氣息甚至攪得天上白云都裂開了條縫隙。 這次方長沒有跳崖,而是老老實實的從棧道走下去。 棧道這些年里朽壞了些,方長進行過多次修葺,他特意選了耐腐蝕的堅固木頭,讓棧道的質量更好了些。崖邊的糧倉里面已經裝滿了糧食,所以方長甚至減少了種植主糧的數量,以消耗存貨為主。 看天象,凡間這近百年也是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崖下的水塘在常年沖刷之下,更為幽深,而且塘邊被水緩緩侵蝕剝落,讓水塘擴大了些許。樹林長得更加茂密高大,新舊不斷交替之下,讓方長當年在這里布下的陣法,愈發難以見行跡。便是方長,也只能靠靈覺和記憶,才能隱約察覺到陣眼的位置。 林溪村如今已經變成了林溪鎮,它不僅朝山外擴張,也朝山里擴張,于是和仙棲崖之間的山頭數量,減少了半個。被包括進林溪村的這半座山峰,小部分是蓋了房子,更多則是被開辟為藥田。 當年熟悉的人已經一個也無,天下間百歲老人并不多見,便是見過方長的孩童,如今也已經化成了冢中黃土,當初那位從樵夫到村長并帶領村民們走上致富路的林海,更是已去世了幾十年。 所以他走在林溪鎮里的路上,并無當年人向他打招呼。加上這里如今事業繁盛,南來北方的客人很多,街面上的幾個陌生人并不顯眼。幸好縣衙在將這里升格為鎮之后,派來了常駐的吏員和捕快,有他們維持著,街面上的治安倒還不錯。 ------------ 第590章 【走馬觀花】 以當年林溪村的建筑質量,沒有什么房子能存在上百年。 所以周圍能看到的建筑,全是后來建造的,甚至位置和當初也沒幾個對的上。不過材質上面,當年那些茅草屋、土坯墻、籬笆院,全都換成了包磚掛瓦或者梁柱結構的建筑,比當年高級許多, 這也證明林溪村的經濟條件,比當年好了太多。 當然,這不是什么難以察覺的點兒,周圍的所有事物都在訴說著本地的繁榮:不管是周圍來往的人員、車馬,還是周圍村民們身上干凈整潔的衣物,亦或是街邊的小攤位,還有門面里面討價還價的熱鬧勁兒。 時代變遷的痕跡也有,畢竟過了近百年。 玻璃已經成了很普及的事物, 哪怕是在這個已經繁榮起來的小山鎮,家家戶戶都用上了玻璃窗,但是窗簾依舊未能完全覆蓋,有的人家可以從窗戶直接看到里面。印刷技術也有上升,街邊有幾個孩童正聚在一起看書,他們手里握著的書籍,比起百年前精美了不少。 走馬觀花般看了半條街,方長看到旁邊一處店鋪,上面寫著“林溪藥場”四個大字,落款竟然是當年的姚知縣。門里傳出來陣陣藥香,里面聲音鼎沸,旁邊院落的門口鋪著青石板,能窺見里面停了不少車馬。 能夠矗立在這個山鎮中最好的位置,足以證明這處的重要性。方長來了興致,閃身進去,見里面有不少人正在長柜臺兩邊,低聲討價還價。而靠墻都是長長的架子,上面擺著各種樣品,看起來不光批發, 還負責零售。 方長走上前,拿了幾樣翻看,大都是些丸劑或者膏劑,裝在不同規格的盒子和瓶子里,有的還用蠟或蠟紙封裝好了,顯得頗為規整。還有些藥汁,灌了一個個小玻璃瓶,用木塞塞緊,同樣用蠟封了封口。 靠著超凡的感官,他只是輕輕隔著包裝嗅了嗅,便知道里面的藥的配方。 大部分還是當年他給的那本《瓦罐丹方》上的內容,但也有些新的改進,以及兩種新藥膏,看來這近百年村民們也沒有原地踏步。似乎是近水樓臺,新晉的林溪鎮里,也多了好幾家醫館,來這里看大夫的人, 可以就近買最為便宜的藥和成藥。 他沒有過多逗留, 將這些成藥每樣選了一些買下,出門塞進背包里, 而后出村朝著山下去。 山腳下的古道依舊。 滾滾黃塵隨著經過的人馬車輛緩緩升騰,再被風輕柔地撥向路邊。官道會被常年修葺,經年累月地碾壓,會變得越來越堅實。在方長看來,這條官道反而比當初更高了半寸,上面依然是寸草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