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鉆木取火開始 第282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要愛上殺豬佬!、有恃無恐、守寡三年,三個崽的將軍爹回來了、全能種菜大師[基建]、邊緣人物她重生了、表妹難逃、在異世游戲當領主、神醫大佬美又颯、穿越后多了個童養夫(女尊)、退圈后我靠廚神系統火了
這片竹林似乎不受寒冬影響似的,總是保持著墨綠色,每當山風吹過,群群竹葉便互相摩擦,發出“沙沙——”的聲音。 竹子的生長速度很快,即使在這幾年里,方長隔三差五就要從這里砍去一大堆竹子,這片竹林也沒有明顯的縮減或者稀疏。 都走到了這里,自然要進去看看老朋友。 方長腳下微微輕轉,便偏離了一點點方向,朝著竹林中走去。 里面那只竹精似乎有著比較特別的經歷,反正方長只在最初來云中山的時候,見過對方幾次,而后便全然不見了其蹤影,直到前不久為止?;氐街窳掷锩娴闹窬?,不知道因為什么經歷,變得沉穩,變得安靜。 最近這些日子,每當方長帶著鐵斧走進竹林,到處拍拍尋找幾根合適的竹子,砍了帶回崖上的過程中,總是會看到竹林深處待在那里不動的竹精。于是方長也很有禮貌,每次都會打招呼。 前不久,隨著兩陣狂風呼嘯,竹精忽然便能人言,但依然不愛說話。 走進竹林里面,方長圍著幾根竹子看了看,心道等自己回來的路上,便選幾根砍了帶回崖上去。走幾步來到竹精前面,方長看著這根比其它普通竹子都要高大的竹精,說道: “竹兄好,我正要下山,恰巧路過這里,便過來看看。我走了?!?/br> 沒頭沒腦的說罷,方長轉身便要走,畢竟他走進這個竹林,也只是隨心所欲罷了。按照每次來這里的經驗,他不會得到什么回應,而方長也根本不在意此事。 結果這次,竹精說話了。 “祝你好運?!敝窬卯Y甕的聲音說道。 “哈哈,多謝?!狈介L擺擺手,繼續朝竹林外面走去,在他身后,竹精則恢復了那副冷淡的樣子,默默用比其它竹子更為高大的身軀,迎著風和陽光挺立著。 從這里繼續往東,還會路過山神章淳的廟。 許久以來,一直是章山神來崖上拜訪自己,找自己下棋,而自己則太久沒來上門過了,或許有點失了禮數。 今天既然路過,不如再去看看。 方長繞過石頭和松樹,從山溝里悠閑而迅速地爬了上來。章山神的小廟,早已經大變樣,這里由于名聲越來越大,吸引了許多香火,也有不少人出錢出力給章山神重新修葺和擴建這座廟。 于是原來那半人高的小廟,如今已經變成了十余步寬闊,有門有院子的小屋。原本的山神廟,變得像個神龕,被整個包進了正堂中。上面的神名也請有文化的人重新描過,還加了木塑。 這里現在唯一缺的就是個廟祝了。 與新山神廟這規模相稱的,是這里的人氣。由于“走官道要來山神廟祭拜”的傳言,越傳越廣,而從山下官道路過的行人從來都不少,所以這里的香火絡繹不絕。 除了祈求出行平安的,還有求財的、求子的、求姻緣的、求解惑的……按照方長的理解,山神章淳絕對沒有這么廣闊的業務范圍,所以他不可能滿足香客們這么多要求,但章山神靈驗的傳言是越來越盛,也不知道是個什么原理。 運起法力到指尖,輕輕敲了敲章山神洞府的門,方長便直接走了進去。 他不是第一次進來,而且方長和章山神十分要好,加上章山神孤身住在這里,所以走進來也是正常事情。 自從章山神香火暴漲之后,章淳連自己居住的條件,也進行了不少改造,至少在方長看來,章山神這個洞府,比起之前看到的,要寬闊明亮了許多。里面的各色用具,也遠不是之前章山神窘迫時候的樣子。 然后方長看向正堂,那里的人比預計的要多幾個。 “方先生!” 耳熟又親切的聲音響起,原來卻是小狐貍胡云,正帶著妻兒來章山神這里省親。自從他的爺爺去世之后,對于胡云來說,章山神便是唯一的親人,所以他經常來這里看望山神章淳,有了妻兒之后,更是跑得勤。 “唔,回來多久了,準備待多久?章山神可想你了?!狈介L對胡云說道。 “剛到這兒不久,這次我們幾個回來,是準備在山里多住些日子的?!焙瓶戳搜圩约旱钠拮雍秃⒆?,對方長說道,“外面事情繁雜,讓人十分疲憊,想到云中山里景好又悠閑,所以便一起來這里看看?!?/br> “那就好?!狈介L笑道,“這里若是沒有住處的話,可以去云中山上注意下,反正我那無名殿的客房,也沒有什么人用,那里住宿條件會好很多?!?/br> 對于方長的這個說法,胡云并沒有推辭,而是大大方方地應下:“多謝方先生了,如果我們這邊不順心,再去您那兒?!?/br> 幾人閑聊了好一會兒,方長將自己頭上的銀簪拽下來,送給了胡云的孩子,看得出小家伙很喜歡這根銀簪,抓住便用力不松手。 “這可怎么使得?!焙茡u頭道。 方長從背包里取出之前的木簪,將頭上的頭發輕輕一挽,順勢便用木簪將頭發固定住,務必使不要有任何一點獨立的頭發隨風飄揚。而后他說道:“既然孩子喜歡,那便是緣分,收著吧,但記得不要將銀簪當銀子售賣,會太虧的?!?/br> ………… 從山神廟往南,既不是鎮子,也沒有府城。 出了云中山之后,方長向后望了一眼,看了看隱藏在云霧之中的險峻高山,而后朝前望去。官道上人來人往,遠處有數個村子,錯落分布在原野上。 田里的莊稼大都已經收割,不過有小吏正帶著些人,圍了塊田地,正在那里鼓搗著什么。 方長眼力很好,遠遠地便能看出那些人的身份。 除了兩個正扛著鋤頭,一邊在田里干活一邊指揮著幾個人和自己用相同步調干活的小吏之外,圍觀的都是四外村里的閑漢,他們交頭接耳喧嘩不止。兩位小吏對此并不吭聲,只是默默干活,任由周圍圍觀的閑漢們在一旁聒噪不止。 ------------ 第510章 【荒野夜談】 百姓們生活單調,對于湊熱鬧這種事情,向來是非常感興趣的。 很多時候,為了湊熱鬧,大家甚至都不怕冒危險,或者說忽視近在眼前的危險。方長接觸到的世界,比普通人要廣闊不少,他聽到的故事里,頗多這種情況,甚至往往釀成悲劇。 現在已經過了農忙時候,有那莊稼收的早的人家,便悠閑了起來。 “看起來著實不錯?!?/br> “嗯嗯,就是不知道吃起來怎么樣?!?/br> “我好像聽親戚說過,這東西備荒挺好,平時種上幾畝地,若是有災年看勢頭不對,趕緊補種也能落個一年收成?!?/br> “嚯!那一只個頭大?!?/br> 圍著這幾個干活的小吏,周圍的百姓們七嘴八舌地互相聊著。 方長湊上前去,往里面一看,原來幾個小吏正在收地薯。他們對旁邊百姓們的議論充耳不聞,只顧著忙眼前的活計,甚至沒有聊天的興致。 這倒也正常,任誰被這樣圍著看,滋味都不太好受。 待到地被翻開完畢,大堆的地薯堆在地上之后,有個小吏終于開了口:“且來兩個人幫忙,抬著秤桿,咱們稱一下這塊地到底收獲了多少!” 聽到這話,周圍圍觀的村民閑漢們頓時來了興趣,開始吆喝。 反正現在沒什么事做,豐收后又吃了飽飯,大家并不在意耗費些力氣。于是他們中間立刻有七八個人上前,將小吏們帶來的大桿秤,兩人用橫桿抬起來,其他人便往上放裝了筐子的地薯。 粗略的算術屬于生產必備技能,好幾個人都會些,將諸次稱量結果加起來后,得出來個讓村民們瞠目結舌的數字。 “兩千三百零四斤!兩千三百零四斤!” 眾人驚訝地呼喊起來,看向地里那些已經被拋在一邊的地薯秧,頓時眼熱起來。 有那老成持重些的,則帶著很懂的語氣說道: “這算鮮貨,水分足,不過就算曬干后少一半,也有一千多斤,這可比咱們種的粟強多了?!?/br> “就是不知味道咋樣,但肯定沒有粟飯麥餅吃的習慣,而且儲藏也是問題?!?/br> 方長在一旁暗道,這人說的倒是沒錯。 當初他在云中山深處發現的這種地薯,是介于土豆和紅薯之間的一種東西,自然有著二者的優缺點,但產量還是很高的,而且不挑地。 只聽那幾個吏員擦了汗后,有打頭的說道: “這是衙門準備推的新品種!待開春勸農的時候,就會有人分發,而且不是讓大家用來做主糧,衙門的意思,是讓你們抽出些地方,種植些即可?!?/br> “地薯這種東西,產量高,長得快,不挑地,便是山坡貧瘠處也能種,也不需要太多照料。地薯能當糧食能當菜,就是長久儲藏需要切片曬干,比較費功夫?!?/br> “最重要的,是這地薯可以備荒,荒年的時候,緊急時刻將它種下去,能不至于絕收。種下去,沒多久就能吃秧,平常時候也可以喂牲口?!?/br> “咱們這里的氣候,平常時候以新推廣起來的麥子為主,間雜著種豆和粟,在貧地和邊角處種些地薯,只要不怕費力氣,日子定然能過好?!?/br> 聽了他最后這話,周圍人立刻笑道: “那是自然,田地可不會騙人,用多少力氣,才能有多少收成。既然幾位大人將這地薯說的這么好,我們又稱過,那明年便挑小塊爛地種些試試?!?/br> 見到這次宣講很成功,小吏們很高興,他們取了些地薯,給周圍圍觀的挨個發了倆,便套了車,將地薯和各種工具裝好,于周圍人感謝聲中離開 ……… 夜色已經很涼,薄霧起來,草尖葉端的露水也漸漸凝結,天上的星光則有些隱隱綽綽。 方長在一個避風處露宿,和兩輛馬車一起。 其實這里不是旅客必至的那種地方,而且是方長先找到的這處,他尋找了些柴禾,生起火來。 如今他生火已經有了新的工具,火折子和火刀已經淘汰,凸透鏡也不適合沒有陽光的傍晚,從懷里摸出打火機,方長用力擦了幾下,便有火苗出來,點燃引火干草,繼而引燃樹枝。 這是他自制的小玩意,不用法術的話,也著實方便。其實結構也不復雜,打火機是銅殼,里面裝了酒精,用燈芯引出來,外面有個小鋼輪,還有塊可以更換的燧石,轉動摩擦便能打出火星。外面做了帶繃簧的蓋子,輕輕撥動,便能“咔噠”打開或者“咔噠”蓋上。 方長沒有刻字在上面,對他來說這就是個小工具,只為了方便和有趣才造出來。 里面其實灌烈酒也勉強能打著,但方長還是將酒頭多蒸餾了幾次,然后添加些生石灰去掉水分,才做出無水酒精來。而提煉黃磷制造火柴的想法,目前只進行了一半,方長用新的木工機床,做了大量火柴梗,便停止了在這方面的嘗試。 旁邊那兩輛馬車,則是趕路過頭,在傍晚時候發現前不著村后不著店,又看到了方長面前篝火的光,才湊將過來,求蹭火堆。 雖然方長帶著劍,但怎么看都不是壞人,加上野外過夜人越多越好,所以他們才提出這種請求。 他們行事挺講究,得到方長允許后,便去收集了柴禾,還取出食物和方長分享。 入夜之后,眾人也不著急休息,而是圍在火堆周圍,喝茶聊天。篝火很旺,上面架著的小鍋正咕嘟咕嘟燒著,里面漂浮著大片的茶葉,那是其中一輛馬車的乘客所攜帶的。有個木頭勺子放在旁邊,每當有人手里捧的容器里茶水不夠了,便起身自己舀滿。 人一多起來,聊天的內容便不受控制,天南海北的轉換很快,但此時并沒有人給這種現象命名為“歪樓”或者其它的什么。 “……養生這種事情,各有各得妙法,有人靠吃,有人靠補藥,還有的靠在意冷熱,但我見過最為長壽的,告訴過我他的秘訣,讓我很是佩服。其實說起來也不艱深,但很難辦到,尤其是持之以恒,說起來就兩個字——聾啞?!?/br> ------------ 第511章 【幸福來自于對比】 “聾???怎么說?”旁邊有年輕人瞬間來了興趣,不過也有那年紀大見多識廣的,已經聽明白了這個詞的意思,于是在旁邊滿是敬佩地接話道: “真是至理名言!若想活的久,對不順心的事情雖然不去看不去聽做不到,但聽到后裝作聽不到,并且莫要發表意見,才是好的。多少沖突都是來自于多嘴?多少沖突都是來自于無意間說錯的話,若要家庭和睦,聾啞二字真是精辟?!?/br> 方長在心里默默搖了搖頭,但他對此雖然不認同,卻沒有發表意見,也算在某種程度上貫徹了這兩字的精髓。他用樹枝撥了撥面前的篝火,讓木柴更加充分地接觸空氣,燃燒的更加充分些。 眾人閑來無聊,對任何話題都有興趣,也愿意捧場,所以聊天的氛圍很好,大家各自說的很是熱烈。 話題從南海邊上巨鯨擱淺,以至于海邊的居民們飽餐了幾頓rou食的趣事,轉換到新朝朝堂里幾位大佬的秘聞,而后又變成了某地花魁和富貴員外的恩怨故事,接著又變成了某位才子新寫的戲文。 方長只是默默聽著,偶爾也像其它人那樣,稱贊上兩句。 不過在別人看來,他的注意力更多在篝火上煮的茶上,每當鍋里水不夠時候,這個白衣人便往其中加水,使得所有人都有茶水喝。 夜色漸深,但是大家談話的興趣一點兒也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