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鉆木取火開始 第267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要愛上殺豬佬!、有恃無恐、守寡三年,三個崽的將軍爹回來了、全能種菜大師[基建]、邊緣人物她重生了、表妹難逃、在異世游戲當領主、神醫大佬美又颯、穿越后多了個童養夫(女尊)、退圈后我靠廚神系統火了
而且上面還因為云霧的濕氣,生了不少苔蘚,有些滑溜。 繼續向上幾十丈,終于離了這片云霧,腳下的棧道也重新變得干爽,陽光更是變得強烈而直接。天空中沒有云彩,天空湛藍湛藍的,宛若一片深邃寧凈的湖水,沁人心扉。太陽掛在半空,熾烈的無法直視,正肆無忌憚地將光輝灑向下方人間。 從這里能看見的更遠,由于這里很高,所以能夠看得更遠,遠方大地上的道路變成了真正的細線狀,螞蟻一樣的行人變得像灰塵一樣大小,在細線上緩緩蠕動。 遠處的地平線灰蒙蒙的,似乎有道薄霧遮擋。 稍近一些,能夠看到之前他們路過的,那條名叫白溝河的河流,閃耀著反射的光芒,在大地上蜿蜒向遠方。 沒有烽煙,也沒有繽紛的旗幟和猙獰的戰場,遠近一片祥和。 “真好啊?!?/br> 站在原地靜靜看了一會兒,柳元德和于青菱心滿意足。 他們轉身向上,崖邊已經能夠看到,似乎再有一會就能到目的地。腳下的棧道變成了臺階,穿過了石壁。 走了兩層,他們忽然發現,臺階邊上的石壁上,有幾個規模不小的石洞,明顯是人工開鑿出來的。 “誒,這里?”柳元德好奇,方先生不會住在這里面吧? 石洞外面很寬闊,里面還裝著門窗,于青菱打頭走進里面,朝門窗里看了看。沒有人居住的痕跡,但是有很多麻繩編織的袋子,還有竹簍藤筐之類的東西,里面裝著谷物和豆類。 “是個倉庫,里面沒人?!庇谇嗔庑Φ?,“其實打掃下住人也是不錯的?!?/br> “那我們繼續向上?!?/br> “好?!?/br> 兩人繼續走,而后石階又變成了木棧道,從這里,能夠看到崖邊生長的巨松和茶樹。而之所以在草木遮擋下,還能知道那是崖邊,乃是因為他們已經看到了瀑布的源頭。 再走了十幾丈,他們真的走到了崖邊。 “我們到了?!?/br> 略微回頭,發現這里能夠看到的地方,更為廣闊遙遠,視野極其開闊,讓人心胸中十分敞亮,豪情頓生。 前面是個大石環,棧道的盡頭就在這里。 穿過石環,一幅宛若畫卷的景象在兩人面前展開。 ------------ 第474章 【崖上】 崖上山青水秀,在正午的陽光照耀下,明暗交間,美不勝收。若是有丹青妙手能夠將此景填入紙上,再好好裝裱起來,定然是傳世佳作。 愣了片刻,柳元德和于青菱才有心思細細查看崖上的景物。 首先映入二人眼中的,是正前面一座大殿,雖然少有雕畫,但是形制壯麗,且與周圍環境十分融洽,就仿佛本來就是從那里生長出來的一般。此是這崖上最高的建筑,很是吸引目光。他們仔細看了下,認出殿前牌匾上是“無名殿”三字,而后他們才收回視線,打量著四周。 石環旁邊有個奇怪的小棚子,里面似乎新近收拾過,干干凈凈的不知道做什么用途。不遠處還有個精巧的小亭子,中間有小木桌和幾個凳子。崖邊生長著許多茶樹,由于已經過了采摘季節,長得有些像普通灌木。 還有塊很大的石頭,平坦端正待在崖邊,石頭背后長著幾條葫蘆藤,有些小葫蘆墜在上面。石頭旁邊不遠處是幾顆松樹,上面有個大大的鳥巢,不過里面這會兒似乎沒有鳥兒在里面,不知道鳥巢屬于什么品種的鳥兒。 令兩人有些驚奇的是,有艘不大的漁船矗立在崖邊,旁邊還靠著一塊竹排。柳元德見多識廣,認出來這并非中原常見的漁船形制,也不知道此船是怎么跑到高山上來的,想來和方先生脫不了干系。 那條瀑布的源頭是條寬闊的小溪,正嘩嘩地往懸崖外面流淌著。 小溪從一個不大的池塘里面流出來,池塘里面荷葉層層疊疊,有白的粉的荷花從上面高高地伸著,向天空的方向盛開,還有些尚未吐蕊的花苞,根根像長矛一樣,徑直指向天空。還有一道木板做的通道,從池塘里面曲折地通過去,將池塘分成了左右兩塊。 池塘旁邊有挖掘痕跡,似乎正在準備擴大面積。 再往前,大殿正前面四四方方的石頭基座上面,擺著個四足方鼎,看起來頗具威嚴。大殿和方鼎中間,是一顆枝繁葉茂的銀杏樹,下面有塊大石做的石桌,石桌上面似乎擺著東西,旁邊還有幾個石凳。 兩邊是長著各式各樣作物的田地,有藥田,有糧田,有菜田,有花田,還有個雞棚,棚里養著許多支雞。由于對醫術有些許涉獵,柳元德甚至能從藥田里,認出幾種珍貴藥材,而那些被單獨圍攏起來,感覺更為重要的幾種,甚至他也不認識。 再看遠處,有兩排規模不小的房子,中間有不少爐子樣的建筑,上面還冒著煙,不知道是在做什么。 仙棲崖上右面是條山谷,上面有溪水流下來,注入那座布滿了荷花的池塘里。這條溪向上并不長,似乎在半山腰處有口泉。 溪水從山谷流到崖上的轉折處,立著塊大石頭,上面用凌厲地筆鋒,刻著“浣花溪”三字,細思頗覺妙不可言。 崖上這片空地的左面,則是茂密的叢林,不知道鋪了多遠,也不知道崖上的面積有多廣。林子邊緣扎著矮籬,林子里面有猿猴跳躍往來,鳴聲啾啾。 “果真是個仙家福地?!庇谇嗔庹f道,不過她沒有發現方長,于是說道:“但是方先生在哪兒?” 柳元德說道:“我也沒看到,咱們直接往那座無名殿的的方向去吧?!?/br> 于是兩人便往前走,通過了彎彎繞繞的塘中木板路,走到了殿前。那里以磚石鋪地,灑掃的很干凈,微風吹過,周圍的樹木嘩嘩作響。 只見一位白衣人從大殿后面繞過來,手中還拎著個壇子。 正是方長,他笑著對柳元德和于青菱說道: “你們到了啊,我去后山拿了壇酒過來,是我自己釀蒸的高粱酒,窖藏在后面洞里,如今已然去了火氣,味道正好。遠道而來累了吧?且去旁邊溪水里洗手,而后來這里,一齊吃個午飯罷,崖上條件簡陋,莫要嫌棄?!?/br> 說罷方長指了指前面的大石桌,兩人這才發現石桌上面已經擺滿了飯菜。 再想到方先生手里的酒壇,柳元德和于青菱頓時知道,他們要來的消息方先生早就知道了。 他們暗自感嘆,方先生真是有道真仙,這未卜先知之能,實在是有夠神異。 而后柳元德和于青菱朝方長微微行個禮,便遞上了所帶的禮物,卻是幾本志異書籍。方長單手接過,看了看,很高興地說道: “不錯,我未曾看過?!?/br> 兩人依言去溪邊洗了手,便坐在石桌邊上。 桌上碗碟里的佳肴種類豐富,許多都是凡間難得一見的山間珍品,還有些家常的煮豆、蒸臘rou、花生米、rou末豆腐之類,以及幾種說不上名字來的rou,烹飪方式花樣多變,蒸燜煎炸都有,聞起來倒是噴香撲鼻,而且看起來顏色繽紛誘人。 此時方長也已經坐在主位上,正給兩個玻璃盞里面倒酒。 柳元德注意到,石桌上面有著縱橫的紋路,好像是面棋盤。也不知道方先生會在這里,與何人對弈? 走了不少山路,又爬了許久的棧道,兩人真個是餓了。 他們和方長很熟悉,也不過多客氣,撈起筷子便吃。 待佳肴入口,他們頓時被飯菜的美味驚了一下,導致肚中更加饑餓,而后他們便不失優雅的加快了進食速度。主食是粟米和一種蒸的薯類,方長告訴他們,這些都是自己在崖上自種自收的,同樣,釀酒的高粱也是崖上所產。 常年行走江湖,在軍中征占過,于青菱和柳元德的酒量都還可以,于是三人整整干掉了一壇。對這酒的滋味,兩人贊不絕口,不過方長并沒有告訴他們,這是因為后山山洞里靈力充沛,積年浸潤下讓酒水的口感大為提升,只是在那里不住地給兩人添酒勸菜。 待到微醺時候,方長開口問二人: “山下情形如何?你們為何有空來這里?!?/br> 方長只是提前感應到他們會來,但沒有真去占卜他們為何而來,如今看到兩人神色輕松活潑,一點兒也不像是有事的樣子,便知道他們或許已經不為官職所累,所以直接開口詢問。 ------------ 第475章 【以美景待客】 “新朝初立,事情繁多,不過已經和我們無關了?!绷滦Φ?,“我們現在已經功成身退,無事一身輕?!?/br> “嗯,我們思慕先生風采,又對每日里的事務感到厭倦,想到反正天下間紛亂已平,就干脆辭官身退了?!庇谇嗔庋a充道,“主公倒是極力挽留,看我們態度堅決,還欲賜我們良田豪宅,不過我們倆不想要,就拿了點金銀后離開了?!?/br> “哦,原來如此?!狈介L點頭道,對此他并不意外,因為之前妖亂尚未平復之時,他們就表露過這種傾向。而且,他本來就猜測既然二人此時能夠來到這里,便已經不再是官身。 他問柳元德和于青菱:“你們接下來準備做些什么?” 柳元德抬起玻璃盞,喝了口酒咂著嘴說道:“我們會先在天下到處逛一逛,四處游歷一番,看看我們曾經戰斗過的地方,再拜訪下這些年結實的朋友,而后尋找個風景秀麗的地方,起幾間草廬,開上幾畝田隱居過活?!?/br> 兩人對視了眼,微微一笑,而后于青菱接著說:“臨別時候,主公給我們的金銀足夠,今生吃用不盡,所以接下來我們準備過得輕松些。新朝已立,按照史上的規律,當有數百年太平時節,我們兩個安度余生應當不成問題?!?/br> 方長給柳元德和于青菱面前的玻璃盞添上靈酒,說道: “云中山里風景很好,山下百姓也淳樸好客,不如以后來云中山下???附近就是官道,鎮子也不遠,生活會很方便?!?/br> 他從一開始就知道,柳元德和于青菱并無仙緣,此生沒有可能修仙,所以只是邀請他們來山下林溪村,或者山腳其它地方住。云中山周圍還算空曠宜居,風景又好,倒是個不錯的隱居地方。 然而柳元德看了眼于青菱,而后搖頭拒絕道:“多謝方先生盛情美意,但我們已經大致選好了地方,待周游天下之后,便會去那里?!?/br> “嗯,也好?!狈介L點點頭,“那便在這里多住上幾日,我帶你們看看這云中山里的景色?!?/br> 對于柳元德和于青菱這兩位以后的事情,方長絲毫不擔心,因為兩人也算是作為正面主角,深度參與了這次劫數的發展和結束,在消泯大劫上面出了巨大力氣,所以得了深厚功德。有如許多功德加身,兩人接下來只要不為惡人間,當能無病無災、福壽綿長。 接著,他開始詢問山下情況。 離開皇都之后,他走的速度挺快,已經超過了消息在百姓們口中傳播的速度。進山后更是閉塞,對天下情形沒什么感知。 當然,山下的各種事情,也影響不到這遠離了塵囂的仙棲崖上。 柳元德給方長解說道: “原本的皇都被攻下后,掃清天下變得非常之快。主公已經稱帝,儀式從簡,年號昌平。登基過程無波無瀾,但他沒有在原皇都建都,而是選了個人煙稀少的新地方,立為皇都,舊的皇都改名為安平?!?/br> “其余的事情,我和青菱接觸也不是很多,總之設了新的官吏結構,并派出了大量由義軍里面出的工作小組,清理各地情況,包括當地官員之前的執政狀況,還有各地賬本。他們采用一明一暗的方式,明察與暗訪結合,以求少出差錯?!?/br> “而后根據我們定的標準,對之前的官吏擇其合格者方可留用。我們離開之前,主公正準備考慮重開科舉之事。待開科取士后,就能解決目前人手不足的問題,天下人心也會真正的安定下來?!?/br> “還要感謝興慶府的兩位簡先生。當初他們辦學的模式,已經傳揚到了天下,有識之士無不稱頌。義軍在之前也吸收了不少那里的學生,他們在天下重安的過程中,出了大力氣。而義軍四處征戰的時候,每攻下一地,恢復那里秩序的時候,條件合適也會辦上所學校。所以現在,新朝倒不是那么缺乏能寫會算的官吏?!?/br> 方長點點頭,問柳元德:“百姓們如何?” 柳元德見方長更關心百姓,于是對他說了自己掌握的信息:“百姓們自然是重新安定下來,只是動亂的創傷遠未到抹平的時候。兵荒馬亂的時候過去后,諸業倒是已經重新興旺,田里莊稼也種的整齊,我們一路走來,也看到了不少婚喪嫁娶的?!?/br> “嗯,那便好?!?/br> 方長簡單說道,而后他再也沒提起這個話題。 天下人重歸安定,這樣已經夠了。 至于這個年號昌平的新朝,不過是再一次的歷史循環而已。 生產力的變化幅度不大,甚至由于人口損失,還有些倒退,僅靠義軍們的個人覺悟,并無法持續太久。接下來,大概率還會是和以前一樣的世界,或許會好上一點點,畢竟時代進步的雖然慢,但還是在前進。 ……………… 日出的時候,在高處看云海是很震撼的。 至少對柳元德和于青菱來說,他們感覺在這仙棲崖后山頂上看的云海日出,比在仙棲崖邊看的日出,要壯麗許多。 這個高度,看向遠方再無遮擋。 云海無邊無際,看上去柔軟而飄忽,金色的陽光在波濤洶涌的云端飛濺著,浮光躍金,瞬息便能變幻萬千。 后山很高,而且早晨的山風很涼,但在方先生的護持下,柳元德和于青菱一點兒都感覺不到不適。他們之所以不說話,卻是因為對眼前美景的震驚,也因為這幅美景讓他們帶上了幾分沉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