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鉆木取火開始 第231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要愛上殺豬佬!、有恃無恐、守寡三年,三個崽的將軍爹回來了、全能種菜大師[基建]、邊緣人物她重生了、表妹難逃、在異世游戲當領主、神醫大佬美又颯、穿越后多了個童養夫(女尊)、退圈后我靠廚神系統火了
聽到這里,眾人皆搖頭嘆氣,甚為惋惜。 他們恨不得以己身代為知州,心里想著若自己是知州,定然能治理好這片地方,也絕不會辜負那位美妾。 方長自然是和周圍村民們不一樣,他聽著這演義色彩十分濃厚的故事,感覺有些好笑。 至少對于他來說,就能從這個故事里面挑出來不少漏洞。 根據他之前得到的情報,妖怪們侵蝕州府勢力,都是從美人計開始的,那位知州妾室,大概率是個妖精,從這點上,剛剛那個故事里的所有元素,都甚為可疑,更遑談這個“負心人”的故事。 反正北面也順路,方長準備去那城里看看,問一問當初到底發生了什么。 說到這里時候,大家碗里的酒也喝的差不多了,而主家囿于資金問題,并未準備更多,大家也都認為理所當然。不過桌上人都沒有猛力吃之前的菜,而是眼巴巴等著。 “席來嘍!小心別燙著!” 還是那幾個小伙兒,扛著長托盤穿梭在桌子中間過來,每個木托盤懟上一桌,將上面八個扣碗兒端過來。 ------------ 第401章 【扣碗與順路調查】 眾人的精神頭瞬間提了起來。 大家紛紛出手,幫他將碗拿過來,直接放在一堆空盤子上,旁邊又有人拎著籃子抬著木桶過來,木桶里面是粟飯,可以盡力吃飽,另外每人還有分得個白面饅頭,都是剛剛出籠屜的,正冒著團團熱氣。 “嘿,硬貨來了?!?/br> 旁邊人笑道,而后掰開饅頭,一半放在自己的粟米飯碗上面,一般拿在手里,順手伸筷子就挾了片寬大且薄、油汪汪的肥rou片,放在上面,張大口就咬。 那顫顫巍巍的薄rou片,宛如面條一樣被他吸進去。 “香!” 他夸贊道,與此同時,大家也已經動筷。 方長也伸筷子嘗了下,確實好吃,rou類俱都蒸的軟爛而不膩,幾種用豆腐和rou餡做的精巧食物也很奇特,而且用鹽和料挺足,十分下飯。饅頭蒸的很軟,雖然各種rou和丸子之類,都是一人一筷子就沒了,但墊底兒的一種粉十分滑溜,又吸足了湯汁,很是好吃。 桌上一位稍微有些年長的村民,趁機會給旁邊的年輕人們講解:“最后這席其實是有講究的,天下許多地方都有,但是各個地方都不一樣?!?/br> “做法倒是類似,將各種rou弄好切好放進碗里,上面鋪上墊底兒的物事,然后上籠屜用大火蒸?;鸷驂蛄酥?,弄另外的碗扣上,輕輕一翻就是?!?/br> “做這個特別要技術,不管是選材料、處理、配料,還是火候,甚至最后翻的這一下子,也是手藝,所以每個大師傅做出來的都不一樣。咱們村里這個,可是周圍最好的一處?!?/br> 旁邊年輕人問道:“三爺爺,那這八碗都叫什么名字?我就知道這兩晚叫紅rou、白rou?!?/br> 他指著兩個碗,里面的rou已經吃完,只剩下墊底的片粉,里面剛剛盛的都是rou片,不過一碗加的調料讓rou顯示深色,另一個則是純白rou片。 那老者口上筷子上不停,在吃飯間隙回答道: “咱們這里其實和不遠處的清水鎮就不同,咱們這里的八碗,是紅rou、白rou、卷煎、假雞、蘑菇、小燉rou、丸子、松rou,我去過不少地方,還是咱們這兒的最順口?!?/br> “而且,別處都不用片粉的,他們那里沒這個。其實我的爺爺說,咱們這里早先兒也是不用片粉的,都是跑粉條墊底兒,就是粉條有個缺點,泡之前不知道多了還是少了,很容易用不完?!?/br> 片粉這種東西,方長剛剛路過被作為廚房的院落時候,看到過。卻是一種半透明淡綠色的鮮粉,一指厚中間對折成半圓形,臨時兼職廚師的正將其剁開往碼好rou的碗里放。 此地紅白事兒上待客,大家最歡迎的也是最后這些扣碗。 因為無論天氣如何,剛出籠屜的這些飯食總是熱騰騰的,加上蒸扣碗的湯汁上面有層油,不容易涼,吃起來最為舒坦,尤其是在冬天最為合適。 而且這八個扣碗里面的內容,也以rou類居多,飽腹感強,頂事兒,百姓們最是歡迎。 就是迫于資金問題,里面往往都是有數的,一桌八個人,那么一碗里面也是八片rou、或者八個丸子,正好一人一筷子。 聽席間閑談,就有年長的人告訴年輕人,不要多挾,不然旁人會有意見,用“你隨了雙份禮?”來懟。 若是受此種譏諷,很是削落面皮,一般人遭不住。 畢竟無論各種紅白事情,隨禮的本意都是因為靠個人力量辦事情很難,所以親戚朋友過來幫襯一下,好讓儀式之類能夠順利進行下去,而不是借此斂財。同樣,招待也只是主家盡力讓所有來的賓客們,不至于餓著肚子離開罷了。 方長吃飽喝足,坐著默默聽了下棚子里這些村民們的聊天。 無非是家長里短,地里收成,柴米油鹽,或者對于明年種什么的規劃,以及明年天時適合種什么的爭論。 倒是再也沒有人提過遠方城里的事情。 于是他起身離開。 ……………… 方長抬起頭,看著不遠處的城門樓。 這座城的規模,在他見過的諸多城池里面,規模上是首屈一指的,也是北方數一數二的大城。 畢竟周圍都是平原,十分適合農耕,富庶且人口眾多,在農耕時代,是頂好的地方,自然能夠支撐起更加闊氣的城市。 面前的城門樓高大堅實,乃是用方磚壘的外殼,看不到一絲夯土暴露。 正面有塊石匾,上面刻著“廣陽”二字,這是這座城市名,并不是這個門的名稱。 入城費不低,要兩個銅錢。 收費的士兵靠在墻邊,雖然穿著厚棉衣,但是有些破舊,還有補丁在上面,長矛被戳在一旁,路過的百姓們緩緩排著隊,被其目光叮著,往筐里扔兩個銅錢,然后才進城去。 城里面的規劃有些亂,街道略有些彎曲,兩邊小巷也不夠筆直。 不過方長敏銳的察覺到,這是因為廣陽城的歷史太久,完全野蠻生長擴張所致。 里面的建筑明顯不是來自同一時期,甚至他還在城里看到了一些不知道多少年前的建筑殘基,上面的木頭磚塊早就被拿的干干凈凈,雪中支棱著深厚的雜草,幾只鳥雀正在上面搖晃著腦袋蹦跳覓食。 當然,他特意來到這里,并不是為了探究這座城的歷史。 方長更關注的是這座城的現狀,比如,之前村民們口中說的是怎么回事兒? 看了看周圍,好像最高的地方就是城門樓,于是他默默開啟了“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狀態,轉身輕跳,躍上了后面的城門樓。站在飛檐尖兒上,方長運起目力掃視著城中。 有點點妖氣散布,但是并不明顯,而且都在移動。 州衙里面已經干凈,看起來早就擺脫了妖怪們的影響,而城里的官府力量和百姓們,行動都頗有秩序,看不出亂象。 方長聽力很好,但是在他的耳中,周圍百姓們確實談論過高人之事,但都語焉不詳,而且有頗多自己發揮之處,得不到什么有效情報。 ------------ 第402章 【登高眺望以尋逐】 思來想去,似乎只有視線中那點點妖氣,可以用作突破點。 于是他輕輕從城門樓頂上跳下來,重新恢復了可以被人看到的普通狀態,接著輕輕在城里轉悠。 表面上漫無目的,其實他朝著剛剛看到點點妖氣的地方行走。 周圍百姓們偶爾談論中,對于之前那件事情的描述,讓他對這座廣陽城中的事情,更為感興趣了,所以他準備找個切入點,參與進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兒。 城里的百姓們口中,倒是和之前去蹭飯時候,聽村民們說的不一樣。方長零零碎碎的聽到并拼湊起了,在城里居民們們口中的傳言: 那位高人乃是城中一位獨居漢子,平日里十分低調,某天忽然發了狠,拎著兩柄宣花斧(不是之前故事里面的雙錘)便沖進了州衙,然后衙門里頭火光沖天,喊殺聲持續了整夜。 接著,原本不理政事只是加稅的知州,忽然就開始路面,原本加上去的苛稅也重新免除,偷偷組建的州兵也解散了大半,將強征進去的年輕人們釋放了出來,使他們歸家。 而原本在城里面十分活躍的師爺,則消失無蹤,一同消失的還有州衙里面這幾年招納的許多熟面孔。那夜之后,據說知州還有個小妾不見了,不過最讓人震驚的,還是夜闖州衙的那位壯士也消失不見。 據說有人在城里再見過這些人,不過出處并不可考,也無法確認真假。 倒是百姓們基于得到的各種情況,設想了許多故事走向,以及許多原因,各個都曲折離奇,有的還帶有玄幻色彩。其余諸如復仇、私奔、債務、棄養、口角等百姓們喜聞樂見的猜想元素,不一而足。 方長走到發現點點妖氣的地方,于市面上轉悠著,卻沒有任何發現。 現在正是農閑時節,北方這里也冷的早,于是百姓們閑下來后,趁著今年收成還行,稅負也輕了,于是附近村鎮頗有些人扶老攜幼,來城里轉一轉,這似乎是天下百姓們都喜歡的一項行動。 所以市面上很是熱鬧,來來往往的人許許多多。 每時每刻都有許多人從方長面前經過,他們身份各有不同,有的額頭皺紋深深,旁邊還帶著孩子;有的年輕靚麗,挽著閨中好友;有的正值青壯,走路如風;有的氣質儒雅,手里還執著書卷;有的肩扛背挑,負重前行;有的垂垂老矣,步履蹣跚。 他們頭上代表他們過去、現在、未來的云氣,各有不同,千奇百怪,方長看過去,發現很多人的經歷連都寫不出來,因為生活永遠比藝術更加離奇,或者說,需要講邏輯,但是生活不需要。 看了個盡興,方長看了看街邊的店面,轉身走過去。 “客官里面請,里面請?!?/br> 這是整座城里最高的一棟樓,比州衙里的建筑還高,卻是一棟豪華酒樓。門口的伙計有些年紀了,不像年輕人那樣利索伶俐,但是看起來十分穩重。 或許這家店的主管,看重的就是他這份穩重,所以才將站在門口迎賓這份,相對于酒樓來說十分重要的工作分配給了他。畢竟作為城里最上檔次的酒樓,來這里的人,不乏富貴者,當然需要服務不出岔子。 “客官幾位?” “一位,有沒有包廂?要僻靜些的,窗口要沖北?!?/br> “有,有,樓上請?!?/br> 然后他立刻被移交給了上面的小伙計,方長被領著上了三樓,進了間包廂。里面不大,明顯是為比較少的人數準備的。 以這個時代的照明水平,這些封閉的包廂,都有窗戶。 只是現在冬天,不好打開,只能靠從窗紙透進來的光,不過令方長注意的是,這里面有兩扇窗戶,已經將窗欞換成了更方正、更稀疏的格子,格子中間鑲嵌了小塊的平板玻璃。 玻璃并不算平整,看外面稍微有些變形,略有些發綠,其中還有幾粒細碎氣泡。 但無論如何,在通透性和堅固程度上,都比窗紙要強上太多太多。 看見方長的目光,旁邊機靈的小伙計有些自豪地介紹道: “客官看到了?這是從南面運來的琉璃窗,上面這透明之物叫‘玻璃’,價格略高,但相比起原來的窗紙,要好太多,怎么看都是超值?!?/br> “城里大戶們也紛紛找門路去買,只是這東西目前產量不算高,所以有錢也難求。我們這里掌柜的也只弄來一部分,給每個包廂換上兩扇,全換上還不知道要什么時候?!?/br> 說著他拿出個玻璃杯放在方長面前,拎來水壺沏上茶,茶葉在熱水的沖激之下,于玻璃杯里面旋轉、舒展,然后將杯中水染上茶色,配上杯口裊裊熱氣,煞是好看。 小伙計笑道:“掌柜的說過,這杯子更適合葡萄酒,不過咱們這兒不產,倒是西域多。他還在聯絡購買,或許客官您下次再來,就能喝到用玻璃杯裝的西域葡萄酒了——客官您吃點兒什么?” 卻見小伙計不知道從哪兒掏出個單子,紙質很厚,上面是用雕版印刷的菜單,俱都明碼標價。 看起來很是時尚且前衛。 方長接過單子,看了看,而后指著上面一條說道:“給我來個羊rou涮鍋,冬日頗寒,挨著熱鍋吃rou肯定舒坦,別的不要了?!?/br> “好嘞?!?/br> 小伙計很快下去,隨著下面廚房一陣忙碌,很快一個里面燃著火炭的銅鍋,就被端了上來放在桌子中間。里面的湯熱氣騰騰,但還沒有翻花,里面有些材料作為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