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鉆木取火開始 第222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要愛上殺豬佬!、有恃無恐、守寡三年,三個崽的將軍爹回來了、全能種菜大師[基建]、邊緣人物她重生了、表妹難逃、在異世游戲當領主、神醫大佬美又颯、穿越后多了個童養夫(女尊)、退圈后我靠廚神系統火了
腳邊這條江,其實支流眾多。 因為南疆多山,而且崎嶇險峻,加上這里氣候多雨、植被茂密,使得山中總有水流匯聚,涓流匯聚成小溪,小溪匯聚成河流,河流匯聚成大江,最終都聯通到這條主干道,朝東南方向入海。 方長沿著江邊向前走,氣候隨著靠南而愈發溫和。 這條江雖然洶涌,但是江水較深,而且由于常年多雨,所以豐水期水位較為固定,故而兩側水患不多,十分適合人類居住。 又走了百十里路,方長走到了一片沖積平原上。 這里土地肥沃,氣候適宜,水熱豐富,許多地方種水稻可以一年三熟。江岸兩邊,全是連綿的稻田,稻花正香。作為進入南疆的主干道,江上也很繁忙,船兒來來往往不停,意味著這里貨殖便利,物產不缺。 只要沒有人禍,此地定然毫無饑饉。 方長來了興致,他提起身形,飛掠在稻尖兒上,迅疾地往前奔行。 雖然走得急,未曾向別人問清楚此地地理,但是方長知道,這種大江,出??诟浇ㄈ挥写a頭和城市,自己可以在那里尋找船只,走海路去朝云港,再從朝云港向西回云中山。 路上村鎮不少,方長每當興致所至,就會停下來進去看一看。 而由于之前的征戰和變故,這里的百姓們,見過的江湖人和修行人都不少,對于這個身著白衣在稻上飛的身影,并不感覺怪異。 這邊由于生活安逸,百姓們在飲食上下了不少功夫,所以食物往往精致,就是分量較小。若是北方大漢在此,定然會由于肚量過大,感嘆吃食昂貴,錢袋難以支撐。 但是方長家里有礦,而且能隨身攜帶大量銀錢,自然是不受此事困擾。 因此,他能夠愜意的品嘗這里的美食。 這里的房屋多為竹制,因為這種材料最容易獲得,而且韌性等都很合適。方長坐在竹樓的二層,靠著窗戶用餐。 桌上擺著鴛鴦腸粉、蜜汁叉燒、酥炸五花rou,幾道菜調味上面很有此地特色,味道更是精致且層次豐富,方長對此很是滿意。正歡暢時候,他忽然看到,外面街道上面有人開始往鎮口聚集過去。 他聽力超強,自然也能清晰地聽到那些人在說什么。 “……快點兒快點兒,咱家這次得排個靠前的位置……” “……早就聽說這事兒了,盼星星盼月亮,總算輪到了咱們坎水鎮……” “……誰去喊一下村南頭的老李,他家很需要這個……” “……我這腰疼了三年了,不知道還能不能治……” “……仁政啊……” 方長通過聽到的這些因行動匆忙,而顯得有些急促的對話,很快在頭腦中拼湊出了事情的全貌。 聽上去,應該是治理此地的官府,也就是義軍施行了某種仁政,應該屬于醫療方面,而且是具有流動性的措施,所以才會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輪流趕上。 他將盤中最后一條用米粉皮和餡料做的鴛鴦腸粉吃完,將殘余著醬油汁的盤子推到一邊,把蜜汁叉燒的碟子拽過來,邊慢慢地享用鮮嫩濃郁的rou片,邊看著不遠處鎮口的動靜。 沒過多久,一輛驢車緩緩地走過來。 原本歡脫地驢兒顯得很是溫順,載著車里人,步子十分穩健。 百姓們見到后,高興地圍上去,但又不敢靠太近。 里面有位身著官服的婦人走出來,百姓們慌忙見禮,倒是這婦人趕緊虛扶,并簡明扼要地說明此次來意,于是本就心中焦急且按捺不住的百姓們,一擁而上七嘴八舌開始求助。 那婦人顯然是經歷過大陣仗,對此并不意外,耐心地一一作答,而后呼喚車里的手下,讓她們拿出工具,朝鎮上借來桌椅,便開始工作。 方長微微一笑,加快了進食速度。 那車里的竟然是位熟人。 卻是當年在朝云港分別的胡雪球,她當時隨著囚車里的丈夫劉修文,和那位被貶謫的郎中令一起,由柳元德和于青菱護送著上了海船,沒想到在這里見到。 不過那里百姓很多,看起來對方很是忙碌,方長沒有著急上前打招呼。 “店家?!钡昀镎乒裾诙钦局?,方長見狀呼喚道。 “怎么了?客官,是否合口味?”掌柜的問道。 “當然合口味?!狈介L笑著指指桌子,說道,“剛剛桌上點的這些,再給我每樣來一份?!?/br> “好嘞,多謝客官夸獎?!?/br> 掌柜的十分高興,畢竟“再來一份”這種,算是對店里菜品的極大肯定,于是親自跑到后廚,囑咐廚師再做一份。 直到天色漸晚,方長才從飯館的竹樓里面出來,找到胡雪球。 對方見到故人十分高興,連連邀請方長去做客,順便拜訪那位已經隱居的郎中令,方長婉拒了。 不過他們還是聊了許久。 方長得知,那位剛考中得了官職,就因為被牽連而流放的書生劉修文,如今已經在義軍中官至南疆撫民副使,位高權重。 而胡雪球在醫學一道上有更高的追求,所以出任了醫官,整日里巡游各地,為百姓們診治。 如今她的醫術已經大成,無需再用法術,就能妙手回春。 方長夸贊幾句便告辭離開,能夠看得出來,這位白狐妖已經徹底融入了人類的身份,每天過的很快樂,也算是達成了自己的追求。 這里已經能聽見海潮的聲音,旁邊的江面也變得寬闊而平緩。 前面不遠處就是一條不算很高的城墻,眺望過去,隱約能看見遠處的帆影,那里定然有碼頭,也有方長準備尋找的北上海船。 路邊售賣的椰子不錯,方長準備買一批裝進背包里,當零嘴兒吃。 ------------ 第384章 【崖上浮生閑】 雖然修行人理論上不缺時間,但是大劫當前,方長卻連農閑時間都沒有。 奔波了整個冬日,再回到仙棲崖,他發現這里并無多少變化。 崖上的棧道、殿、池塘、籬笆、窯爐、工棚、山洞、靈劍泉、浣花溪,還有藥田、花田、農田,甚至崖邊的大石和茶樹,以及大石旁邊倒扣著的那艘船,都和自己離開時一模一樣。 氣溫回升,冰雪消融。 山間的流水變得茁壯起來,山里的草木苔竹重新變得翠綠可人,各種小動物們也到了春天,開始繁衍后代。鳥兒在空中穿梭,捕捉著從土里鉆出來渡過了冬眠的蟲子,帶回去喂給巢里的雛鳥。 方長帶著從竹林里面挖到的春筍,走上臺階,打開了塵封數月的殿門。 前面的銀杏樹已經重新泛綠,殿前空地包括石頭桌椅上面,布滿了落葉與灰塵,方長準備一會兒出來打掃一番。 拔開無名殿的木棍門閂,方長走進屋里,將背后的靈泉劍解下掛在墻上,將背后的雙肩包解下放在床尾,將腰間的葫蘆解下放在床頭桌上。 而后他不鋪被褥不除衣物,直接躺了上去。 暖玉床十分光滑溫潤,內里靈氣十足充沛,躺起來感覺十分好,遠超過這段漂泊時間里,他經歷過的任何一家客棧的床。這是他在后山掏挖山洞時候,挖到的整塊玉石切削而成,若是放在人間,堪稱無價之寶。 直到半下午,方長才從床上起來。 去北方之事并不需要著急,他隱隱感覺到,只要跟隨自己內心直覺,就能找到最合適的出發時機。 現在么,春耕是首要事務。 他走進崖上的密林中,找到了去年自己放養的三支雞,抓將回來關進雞舍里面,順便撿拾回來一批雞蛋。只可惜現在并不是吃蛋的時候,因為兩只母雞正在抱窩,他只好將雞蛋擺進雞舍里,把母雞也裝進去。 從工棚里取出工具,先將崖上前前后后里里外外打掃一遍,待塵土落葉枯草都被扔進灰坑之后,方長才停下手。 天色已晚,霞光漫天。 方長的目力很好,他能夠看到山下遠方村落里的縷縷炊煙。倦鳥歸巢,疲獸返窠,春日新生的草叢里面,蟲鳴聲漸漸多起來。他沒有用除垢術,而是走到碧玉塘邊,洗了洗手,接著到廚房里面開始忙碌。 食材是不缺的,仙棲崖上面積廣闊,他開的地并不少,所以之前他收獲的糧食有很多,有粟有豆,有自己起名叫地豆的植物塊莖,還有暫時沒法處理食用的麥子,以及釀酒用的高粱米。 而地窖里面儲藏的獵物也很豐富,如臘rou、風干魚、風干鳥等,還有采集和種植的干菜、壇罐里面的腌菜。 當然,春日里的云中山從不缺吃食。 方長上山時候,已經順便路過了竹林,采了些筍。 令他意外的是,當年在竹林里面偶然碰到,后面卻無影無蹤的一根竹精,又出現在了竹林里,還是那副鶴立雞群的模樣,高出周圍同類們一大截,而且還要粗壯上許多。 方長隨口打了個招呼便離開,對方顯得很木然,只是微微動了動,并未回應,也未對方長采筍這種行為有什么表示。 除此之外,仙棲崖周圍的密林里面,有春雨后冒芽的蘑菇、木耳、蕨菜,還有幾十種新鮮野菜,他也隨意選了些,或焯水涼拌,或燉煮煎炒。 廚房的碗櫥里面有不少自己燒制的碗碟,他仗著修行人手腳麻利,在太陽徹底落下去之前,于無名殿前空地的石桌上面,擺了慢慢一大桌。 而后方長回到屋里,拿起床頭桌上的葫蘆,重新走到外面。 氣溫回升,夜里已經不那么涼了,倒是天空依然清澈。 月色很好,月亮很圓很清冷,其光芒如水銀,傾瀉在大地上、傾瀉在群山中、傾瀉在仙棲崖上、傾瀉在石桌表面、也傾斜在酒杯中的酒里。 方長沒有坐石凳子,他仰躺在藤椅上,緩緩地用餐飲酒。 順便回憶這段時間自己的行動,自己在天下的見聞,再思考思考大劫之下,人間的大勢。當然,這些對此時此刻的方長來說,影響都不大,因為他下山和入劫,其實都是順其自然、隨心而行,并無多少值得反思之處。 入了修行之后,方長并不會有醉意。 酒酣之時,桌上的菜肴也已經接近見底,他從躺椅上坐起身來,看了看周圍。 這里別的都很好,但是夜晚時候,若沒有天上月亮,有些缺乏照明。 回頭可以用青銅鑄造、亦或是使用石頭雕刻幾個銅燈籠或者石燈籠,放在臺階下面,給夜晚照個亮。 雖然自己夜里也能視物,但是待在充滿光明的地方,終歸是會更舒服些。 …………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方長便從暖玉床上爬起來。 疊好有些舊的被褥,他走到崖邊,去早課石上坐著,看天邊日出。 由于修行漸深,他現在無時無刻不在運功修行,早已經無需在此做早課,修行進步只需要等待機緣,待福至心靈時候,悟道進行突破就好。 但是坐在崖邊看遠處日出,真的很美。 先是東方發白,偶有的幾絲云霞也變得緋紅,然后一點明亮跳出地平線,剎那間便成為了天上最醒目的位置。接著它的范圍越來越大,終于一輪紅日掛在天空,地上也開始越來越暖和,草尖兒上的露珠折射著七彩光芒,在陽光下漸漸消融,升華不見。 方長看了看崖邊幾顆茶樹,準備在耕種之余,將其采摘下來晾曬,順便再用之前在去南疆路上學到的手藝,將其好好炮制一番,應當會有更好的效果。 燒熱銅板做了幾張煎餅,卷了些菜葉當早餐,方長去工棚取了工具,準備開始一天的勞作。 對他來說這很輕松,權當對身心的放松。 還好他之前給自己鑄造了許多合手的農具,雖然崖上同時有著農田、藥田、花田,但侍弄起來并不費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