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鉆木取火開始 第107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要愛上殺豬佬!、有恃無恐、守寡三年,三個崽的將軍爹回來了、全能種菜大師[基建]、邊緣人物她重生了、表妹難逃、在異世游戲當領主、神醫大佬美又颯、穿越后多了個童養夫(女尊)、退圈后我靠廚神系統火了
畢竟和普及教育不一樣,里面的學生們,根據個人學習時間、個人天賦不同,每人的學習進度都不同,沒法也不必統一處理。 所以不用等上半年,方長就能送小狐貍前去上學。 而此時,距離之前到李先生那里拜師,只過了兩天半。 背著個土布小挎包,里面裝了幾本老師贈予的書,小狐貍胡云跟在方長后面,朝學塾走去。由于自己角色身份變化,所有和周圍的互動,在小狐貍眼里,都足夠新奇。 方長相信,若不是自己的威壓壓住,胡云定會跑到周圍玩耍。 “今天第一天,我送你去上學,沒什么問題的話,我便會離開,接下來你要獨自生活,這是項不小的考驗?!笨粗赃吪d奮地小狐貍,他輕輕叮囑道,試圖讓其冷靜下來。 小狐貍點點頭,滿臉都是堅毅。 這兩天,方長幫人幫到底,在城里偏僻處找了個小住處,繳納了房租,指使胡云里里外外打掃了一遍,又購置了些許家什,甚至還將小院里棚子下的鍋灶用了起來,給胡云做示范,烹飪了幾餐飯。 接著,他給小狐貍留下了些銀錢,足夠他節省些用上兩年。 想來一兩年時間,足夠他開蒙識字了,若是想繼續進修,大可學習同類,自己想方法賺錢過活。 世間妖怪其實很多,人妖混雜,就像孫云一樣,大多數有自己的正經營生,甚至結婚生娃,喜怒哀樂,除了根腳,與常人無二致。 今日由于要離去,兩人未開伙。 方長帶著小狐貍一起,在外面早餐攤上,買了二斤油條,各自要了碗骨湯豆腐腦,大快朵頤。 此處豆腐腦,豆腐是按份售賣,而湯不要錢,這是十分常見的賣法。 吃飯時,方長告訴狐貍,在之前曾經路過的虎橋鎮,由于是南來北往的交通要地,那兒的早餐攤上,不僅賣包子油條燒餅餛飩,花樣繁多,甚至連豆腐腦都有骨湯、陳醋、醬油、雪糖、椒鹽、麻辣、五香等多種口味,不像此處這么單調。 而且那里的油條,也是論根而不是論斤售賣。因為,雙方所用案子不同,虎橋鎮那邊的油條,外形大小更一致,而且油條外形也不同,造成兩方有如此差異。 胡云聽得神情愣愣的,對那些口味十分向往。 兩人來的還比較早,學塾剛剛開門,只有零散幾個蒙童到來。 方長看了看,笑道“你看,你這些同學們都是獨自到來,反正我今天要離開了,胡云你自己進去吧,先去拜見你的老師?!?/br> “嗯,那么,再見,方先生,謝謝您這段時間的幫助?!焙瓢莸?。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狈介L擺擺手,“快進去吧?!?/br> 看著胡云轉身走進學塾,他看了看旁邊,這里門口有顆大樹,枝繁葉茂,外觀漂亮。雖然秋日已至,許多葉子已經枯黃,但枝干粗壯結實。 他樂呵呵的給自己加上了“相逢何必曾相識”的狀態,原地起蹦—— 坐在了樹杈上。 老實說,住了段時間客棧,還有些懷念待在樹上的感覺。 此處很高,加上方長現在這種與天地自然融洽萬分的,不管是周圍行人、學塾先生、新來的同學們,還是有法力在身的小狐貍胡云,都沒有發現不遠處的高樹上,多了個白衣負劍青年人。 這里和學塾之間,沒有院墻遮擋,方長運起遠超普通人的耳力目力,在外面樹杈上,看著里面情況。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他還是要最后看一看里面情況,看看小狐貍上學的情況如何,才算圓滿。 距離開始上課還有段時間,蒙童們挎著書包或抱著書本,陸陸續續從四方走過來,其中年幼的那些孩童,還有家長送。 學生們里面男女孩都有,這個世界比較開化,壯男健婦同下地處處見,夫妻同時cao持家業也屬尋常,偶爾還能見到女掌柜,故此,由于在社會分工間,占據了重要地位,天下間女孩子上學的數量也很是不少。 當然由于依然是農業社會,相對來說,還是男學生更多些。 隨著日頭漸升,蒙童們陸陸續續到齊,李塾師拽著繩子扯動鐘槌,敲響了學塾里面一只小鐵鐘。 當當當聲音響起,孩子們陸續入座,繼而安靜下來。 方長看到,胡云被叫到講桌前,簡略介紹下,便分配了座位與他,很快,課堂里響起了郎朗讀書聲。 以后的路,需要他自己走。 對于妖怪們來說,學會人言十分簡單,化去口中橫骨后,自然便能說人話。但是識字才是大問題,只有識字,才能明理,才能看懂修行書籍,才能開闊眼界,找到后續道路。 更令懂行的妖怪們扼腕的是,相當一部分妖怪,根本意識不到這個問題。 很多化形后,也懵懵懂懂,最后在不斷碰壁、茫然無方向中,消耗掉化形后比人類稍長的壽命。 而一些有傳承,或者天生和人類生相近的妖怪,在這方面就比較幸運了。 比如胡云,比如有幸遇到方長,尚未化形就被點撥,且踐行的犬妖劉阿黃,比如簡氏兄弟的弟子中,那只縣學后廚的倉鼠精,他們就不會遇到這種關卡。 只能感嘆同妖不同命。 妖怪們在人間多有混跡,由于剛剛所說這點,各處私塾是十分受歡迎的地方,一是環境較為純粹,二是能識字讀書,也能坐著不動增長見聞,是妖怪們的首選項。 比如,就在這座學塾中,方長就見到了另外一只。 不過不在胡云所在的這間課堂中,那只妖怪,在旁邊的屋里,身材是青年讀書人模樣,青衫綸巾,正與旁邊人交流。 其品種不明,身上妖氣極為淡微,以方長目力,也是直視了片刻才發現。 不知道他會不會發現胡云的馬腳。 但是后面的故事,已經與自己無關了,方長跳下樹杈,飄然遠去。 ………… …… “餡餅,剛出爐的韭菜餡餅!” “包治百??!秘制眼藥,神效膏藥,接骨拔牙,去除癤瘡!” “上好茶葉!瞧一瞧看一看吶~” “水豆腐——” 市井集市,叫賣聲攬客聲此起彼伏,夾雜著談話聲、腳步聲、牲口叫聲、車輪嘎嘎聲、鍋碗瓢盆碰撞聲,還有雜耍藝人們的笛聲,市面上人頭攢動,繚繞著鍋灶里的霧氣煙氣,還有各種食物雜物的混合氣味。 太陽高升,但是天氣已經轉涼,人們衣著薄厚適中,有別于夏冬。 對于這座城市的人們來說,今天的日子已經開啟了段時間,正是來回奔波,討生活賺銀錢的好時候。這個時代夜生活甚少,夜市里的顧客量,也遠遠無法和早晨這段時間相比。 所以,現在是經濟最為活躍的時候,不管對于攤販、店主、家庭主婦、小工、匠人,甚至城外田里的農夫,都稱得上“一日之計在于晨”。 兩旁攤位上陳列著琳瑯的商品,種類豐富,在陽光下顯得有些花哨;各式招牌幡布與棚頂飄揚在頭上,隨著風來回晃動,讓市集上行人有些目眩;店小二們肩膀搭著毛巾,站在店鋪門口,點頭哈腰迎來送往。 家庭主婦們挎著籃子,在菜農們擔子上挑揀,討價還價;旁邊街邊,有幾個孩童似乎打了架,每個都在高聲哭泣,似乎誰嗓門高就更有理;不遠處高樓上,幾個意氣風發的富貴人士,正坐在敞開的桌邊,歡笑著飲酒;旁邊還有額頭帶著皺紋的漢子,愁眉苦臉蹲在墻角;道旁籬笆院里,夫婦正在拌嘴,似乎是為了家務問題。 不管是貧富還是美丑,不管是健康還是病衰,不管是年幼還是老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表情,表情下,是各自的情感,只不過,有的人喜,有的人悲,有的人哀,有的人樂。 人類的悲歡其實并不相通。 甚至互相聽見,還會覺得別人只是比較吵鬧——但方長并不覺得他們吵鬧。 他只是緩緩地走在街上,饒有興趣地看著這所有一切。 然后,許久以來,都只是在不斷積累的修為,又像突破了藩籬般,猛地竄了一截,便如那春至花開、水到渠成。 ------------ 第166章 【丁字路口的江湖人江湖事】 自從走上修行路以來,突破像吃飯喝水那樣簡單和平常。所以這段時間,方長甚至忽略掉,自己的修為有些時候沒有突破了。 故而,走馬觀花般,觀察體悟著鬧市景致時候,忽然進境,讓他有些驚訝。 這里竟然也是感悟自然的契機之一。 但方長并未過多在意,而是找個酒館,給葫蘆中補充了些高粱酒,而后穿出這處設在城墻內的集市,出城門吊橋,順大路朝著城外走去。 悠游自得地走在路上,任由田野上的風搖動衣角,方長單手拎著葫蘆,小口喝著,漫無目的的順著路朝前行去。 這葫蘆采自仙棲崖上早課石旁,是他親手栽種親手制作,本就靈韻極足。 又被他一直以來帶在身上掛在腰間,更是與眾不同,用它裝過的酒水,味道會變得更佳,清冽甘爽,內含靈意。而且別看這葫蘆個頭不大,若是裝上酒,現在得用幾大壇酒才行,不過方長暫未嘗試過將它徹底灌滿。 身后是清成府府城。 他自送胡云去上學,自寧河府出來后,興之所至,一直朝著府城東南行走。不知不覺間,便就過了州界,來到了寧河府東南,龍安府正南的清成府。 此次出游,方長只是按冥冥中預感,隨心所欲前行,并未有確切目的。 道路上的行人,對這個白衣負劍、英俊瀟灑,手里還拎著個酒葫蘆的年輕人,并未流露出過多表情,這世上江湖人分布很廣,數量很多,出沒在天下各處,而且各種裝束都很尋常。 何況他只是衣服白的雪亮,經常行路的人,早就已經見怪不怪。 道路在前方交叉,這條路從西北通向東南,在前方就到了盡頭,搭在一條東西朝向,更寬闊的官道上。 嗯,丁字路口。 這里有個小小村鎮,或者說,規模就是個村子,但是繁華不下小鎮。 附近倒也農田平整、土地肥沃,在方長看來,此地風調雨順已經多年,自當五谷豐登,但這小村挨著道邊,村民們思維活泛,還是“靠路吃路”,辦起了各種營生,都很紅火。 抬眼望去,小村鎮上方云氣,一幅繁華興旺之象。 看了看已至半空的太陽,方長將葫蘆系回腰間,走到前方一棚子里。 “師傅,來壺茶?!?/br> “好嘞客官,這里有鴉舌、水峰、云葉、煙霧紅,您要哪種?”攤主立刻問道。 “最便宜的那種就好?!甭牭綌傊鲉栴},方長回答。 他對于茶水并不挑剔,能喝就成,畢竟無論哪種,都不如仙棲崖上自制的好。其實要壺白水也一樣,不過想來攤主不會肯售賣。 這里時刻有熱水在翻滾,攤主麻利地泡了壺茶,拎到方長桌前,又拿過幾個杯子,對他說道“客官您慢用,這里還有各種茶點,是否要來點?” “不必?!狈介L說道,而后他叫住了準備離開的攤主“師傅,這里有沒有什么吃的?” “當然!”見對面客人想要吃食,攤主瞬間來了興致“這里雖然賣茶,但背后就是自家院落,地方寬敞方便,有齊的灶臺炊具,每天隨時能提供飲食?!?/br> “客官您要吃飯的話,這里有粟米餅面,廚下還有鮮rou,有雞蛋,也有自家種的芹韭蒜薹,隨時可以炒些菜送上來。除此之外,還有些山村土酒,有些自制鹵味,有村里老王家做的五香花生米,您要些什么?” 想了想,方長說道“來瓶酒,盛碗粟飯,再炒個蒜薹rou絲、韭菜雞蛋,還有那鹵味切了裝上一盤,再上一碟花生米,先這些,不夠再要?!?/br> 說罷他拍出幾串銅錢在桌上。 攤主神色很是高興,快速而仔細地數了錢,拿出了對應數量,便和方長說著,飛速朝后面走去“客官稍等,上菜很快?!?/br> 方長點點頭,慢慢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