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鉆木取火開始 第30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要愛上殺豬佬!、有恃無恐、守寡三年,三個崽的將軍爹回來了、全能種菜大師[基建]、邊緣人物她重生了、表妹難逃、在異世游戲當領主、神醫大佬美又颯、穿越后多了個童養夫(女尊)、退圈后我靠廚神系統火了
藤條生長得挺快,經過方長不斷采集,仙棲崖旁山谷上方這些藤條也不見減少。 這次他選了一批粗大老藤砍下,用細藤捆好扛回茅屋中,舊背筐壽終正寢,正好是機會更換更堅固更耐用的背筐,也是時候去采集一些銅礦石帶回。 在當初去面對穿山甲妖,解決林溪村水源問題時,那次沒有發生的戰斗中,方長就能感受到,自己在護道器具上很是欠缺。 身上這把從不離身的直背玉石小餐刀,相對來說不太趁手,太小。 用來烹飪不錯,但用來護身顯得有些不足。 雖然經過這些日子伴隨,這把小玉刀因為材質,顯得更富靈韻,但畢竟玉石不是金屬,質地偏軟,若碰上對方有法器,說不定會吃些虧。 把身上小刀拿出,從樹皮鞘中抽出來,方長將其拿在手中把玩。 他對這小刀使用一直很小心,沒有用來砍斫硬物,只是用來切切rou切切菜,或者切一下熟食,甚至骨頭都沒碰過。 因此玉刀上光潔無劃痕,由于時刻伴身,這小玉刀似乎帶著些許光韻,旋轉間更為靈動。 筆直刀背看起來很是順眼,巴掌長刀刃很是鋒利,后面握把纏著藤條皮所做細繩,無格無擋,線型流暢。 這件作品很優秀。 然而終究是把餐刀。 接下來,還是挖些銅礦冶煉,鑄把劍為好。 將小刀重新插入樹皮鞘中,放回身上,方長繼續低頭編筐。 火塘旁邊陶罐里水已開,水花翻滾間,他舀水泡了一竹筒茶放在一邊,手上慢悠悠卻沉穩地編制著。 由于力大無窮,粗壯藤條也如布帶一般好用,手指穿梭間,便將這只格外堅固的筐子編好。 輕輕拍上一拍,還挺堅固。 把之前夜晚無聊所制繩索從墻壁上取下,方長靈巧地將繩索結成寬扁背帶,固定在筐子兩側上下,完成最后一個步驟。 拎在手里看了看,他對自己這新背筐笑道: “嗯,希望你能挺上一年半載?!?/br> 烤根野獸后腿吃掉,又一口喝干旁邊竹筒中茶水,方長給嘴巴用個除垢術,而后將新筐背在背上,便就朝仙棲崖下行去。 當初那只穿山甲妖挖斷水脈的山峰,離這里還有一段距離,距離林溪村只有幾個山頭遠。 這座山峰旁邊谷里,有銅礦露頭。 對于妖怪來說,能夠煉化橫骨可以人言,已經稱得上一句大妖,但是它們修為水平參差不齊,或者說,煉化橫骨這種事情,本身就需要機緣和運氣。 在方長所見過這些妖怪中,那穿山甲妖,屬實算得上是戰力強悍。 雖然未曾動手,但他能感覺到,穿山甲妖之強,遠超自己遇到的猴子、狗、耕牛、狐貍之流,只是可當時能被自己嚇到了,驟然投降。 只是依然能看出來,那穿山甲過于jian猾愚鈍,或非善類,且對自己衷告并未上心,不知道以后會不會鬧出亂子。 溝谷草木稀疏,荒無人跡,卻有大片孔雀石分布。 ------------ 第44章 【鑄鼎】 方長走到旁邊,將背簍放下,駐足觀看。 團團簇簇鮮綠色石頭,在地面上凌亂分布著,那是高品位孔雀石,偶爾還能見到深藍色石青石點綴其中,數量較少。 石青石即藍銅礦,顏色也煞是好看。 據方長所知,孔雀石和石青石,是此時比較常用兩種顏料,它們常被磨成細粉出售 繪畫時,這兩種自然柔和、高貴華麗、靚而不俗的色彩,能夠渲染出大氣磅礴、質感分明的作品,張力無限。 最重要是價格還算適中,很受文人墨客歡迎。 拿著石斧,方長在周圍敲打查看,不時采下一塊礦石,扔進背后筐中。 孔雀石和石青石都很好冶煉,方長找那色純礦石,砸下來裝進背筐中,直到筐子冒尖,他才輕盈邁步,返回到仙棲崖上。 如此往復多次,空地上堆起了小小一座礦石山。 這里銅礦品質很好,而且屬淺表層易采集,更為難得的是,這是一座銅錫伴生礦。 附近不僅有孔雀石和石青石這種銅礦,還有棕色半透明錫石,方長俱都采了,手工選其高質部分,運到仙棲崖上堆起來。 在這粗糙挖掘過程中,天然銅和天然白銀也偶有發現,這些俱被拿到崖上,一齊收在草棚中。 錫對于冶銅來說非常重要,還好錫銅伴生礦很是常見,便如此處。 將錫摻入銅中做成合金,就是青銅,強度高熔點低,鑄造性能好,十分耐磨且非常穩定,是性能優良的材料。 對于人類來說,它曾經開啟了文明新篇章。 另一種常見銅合金,黃銅,則是銅鋅合金,這個此次是做不到了,除非哪天方長能在云中山找到鋅礦才行。 同樣,沒有找到鐵礦前提下,若想應用金屬,銅合金是最佳選擇,而且冶銅比冶鐵要簡單很多。 方長力氣很大,采了不少礦石才收手。 ………… …… 晚餐是竹鼠。 這種竹林里捕捉到的美味小動物,洗剝干凈后切塊,焯制換水后,加野蔥野姜小火燉煮。 再放上鹽,放入小塊竹筍和剝好的板栗,燜上一陣子,香氣便溢滿整個茅草屋,甚至在崖上空地中回蕩。 方長揭開竹板鍋蓋,聞了一下。 真香。 幾個圓滾滾植物塊根,被在火中烤至焦黑,掰開后軟糯可口,這是今晚主食。 燉好的竹鼠rou質細嫩、軟彈鮮香,板栗細膩清甜,筍子甘脆。 真是極致享受。 方長將這些一掃而空,而后刷洗碗筷陶罐。 這陶罐其實并不很適合做鍋,它太過脆,不夠結實,而且由于燒制問題,里面可能會有暗傷。 前幾日就有罐子裂了,不僅澆滅了火塘,還將一鍋rou塊掉在了灰坑里,讓人很不爽利。 或許比起鑄劍,應該先鑄鼎。 畢竟鑄劍和鑄鼎,都需要在冶銅冶錫后,將銅融化做成合金,這需要大爐子帶來更高的溫度。 甚至鑄劍要更難一些,因為鑄劍需要仔細調配,尋找最合適的合金比例。 大號爐子并不存在困難,除了爐形需要多實驗之外,鑄鼎需要更多燃料和原料。 但是自己,還缺力氣和時間么? 作為一名修行人,自己有的是力氣,從不缺乏時間,而提升烹飪條件,對于生活品質提升很大,這遠超一柄不能吃的堅硬寶劍。 目前沒有條件做鍋,青銅也不適合制作鍋,這種情況下,鼎是很合適的烹飪器具,不僅結實厚實,鼎足還天然提供支撐。 加上它對材料性能并不挑剔,是上佳練手選擇。 想到這里,方長決定,先鑄鼎,不鑄劍。 他準備鑄造的鼎不用太大,夠一兩個人烹飪即可,方長暗自笑道,或許不用多久,自己就可以“鼎食”。 …… 他積累的礦石并不少,之前所積累那些燃料又用不完,所以第二日可以直接建造冶爐。 爐子首先需要大,如果用泥土制作,太過費事。 想了想,方長用之前燒好的磚,不用粘合劑砌了座爐子,一人多高,口小肚大。里面涂上厚泥,底部留下流出口,而后將銅礦石與木炭一同放入,點火,隨著爐溫不斷上升,銅礦石遇熱分解,而后和木炭一起,在密閉環境發生復雜反應,留下純銅。 木炭溫度更高,最終銅被融化,變為紅色銅汁水,順著流出口來到外面,被方長用備好的有凹槽引流棒,引入地上一排小坑中,冷卻成為純銅錠。 不斷投入木炭,也不斷投入礦石。 直到將草棚中磚池里木炭消耗大半,將昨日所背上來那些礦石全部耗盡,赤手收起了地上一批又一批依然guntang的銅塊,他才熄火停爐。 爐溫足夠,木炭質量好,礦石品位也高,但這次冶煉只能說成功。冷卻下來后,這些銅塊閃著黑黝黝地光芒,就像爐渣一樣,因為其中混合了木炭、灰燼,甚至泥土,并不是純銅那種紫紅色澤。 用來當做配料的錫,冶煉起來就方便了,方長只是用之前燒石灰燒磚的那個小爐子,就快速獲得了一批錫錠,放在爐子上陶罐中融化、提純。 將銅錫做成合金,最為費事。 這依然需要能融化純銅的高溫,還好冶銅汁之法滿足此種條件。 不過首先,他以自己烹飪用陶罐,裝上這些爐渣一樣的銅錠,放進大爐子深處,用高溫加熱。這個過程中,方長不停將手伸進爐火中,晃悠那個陶罐,直到純銅被提煉而出。 沒有著急融制合金,方長先琢磨了下,而后開始在爐側不遠處挖坑,以泥沙石板制作澆筑外形。 鼎耳、鼎足,除此之外都是光板,沒有花紋或者雕刻等。 理論上,使用陶器也可以,不過方長只是用混合了沙子的粘土,制作了一個澆筑模型,并埋進土里。 而后那大爐子才被點起,閃著紫紅色光芒的純銅錠和錫塊,一起被放進去,熊熊燃燒的冶爐,將銅融化,和一起放進去的錫塊逐漸混合。 方長特意多留了些時間,靜待銅錫充分混合。 而后他也不怕火,將手伸進火爐中,端出陶罐,放置于地上,青銅在冷卻過程中,沒有什么形變。 待陶罐冷卻后,方長用巨力掐了掐其中青銅,感覺這個比例略脆。 一連試了多次,面多加水水多加面,才調出滿意青銅合金,并裝進幾個罐子,燒成銅汁。 接下來,就是最后的澆鑄。 ------------ 第45章 【接待上門客】 捧著幾罐滾熱銅汁,輕輕澆進地面上預留孔洞中,直到滿溢。